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入6%羟乙基淀粉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复方乳酸钠组(LR组),每组15例。麻醉前按20~30ml/(kg·h)的速度分别输入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ES组)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LR组)。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分别与稀释前后测定: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中切、高切还原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结果LR组术中MAP和HR的下降大于HES组(P〈0.05),HES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预扩容后各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中切变率明显下降(P〈0.0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变率、血沉、红细胞刚性指数在输液后显著降低(P〈0.05),HES组血浆黏度无变化,LR组显著降低(P〈0.05)。LR组红细胞的聚集性和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预扩容技术能稳定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优化血液流变状态,利于微循环灌注,提高病人对失血的耐受性,减少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长期家庭氧疗结合肺脏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需接受长期家庭氧疗的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长期家庭氧疗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肺脏康复训练。2年后比较肺功能、动脉血气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病情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随访1~2年,治疗组平均急性加重次数为(3.0±1.3)次,低于对照组的(4.0±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P〈0.05)。治疗组治疗2年与对照组相比,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59±0.08)L与(1.41±0.13)L,t=-3.966,P〈0.01]、用力肺活量(FVC)[(2.47±0.20)L与(2.27±0.17)L,t=-2.788,P〈0.05]、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2.1±6.2)%与(53.1±5.0)%,t=-4.402,P〈0.01]和动脉血氧分压(Pa02)[(79.1±8.9)kPa与(60.0±6.6)kPa,t=-4.622,P〈0.01]显著升高;血浆黏度[(2.14±0.31)mPa·s与(2.44±0.45)mPa·s,t=1.985,P〈0.05]、全血低切黏度[(13.48±1.97)mPa·S与(14.33±1.87)mPa·s,t=2.126,P〈0.05]、全血中切黏度[(6.33±0.66)mPa·s与(7.92±0.98)mPa·s,t=4.238,P〈0.01]、全血高切黏度[(4.58±0.59)mPa·s与(5.33±0.68)mPa·s,t=3.890,P〈0.01]和红细胞沉降率[(30.63±5.76)ram/1h与(35.63±6.93)mm/1h,t=2.230,P〈0.05]显著降低。结论长期家庭氧疗结合肺脏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参数和血液流变学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4例高血压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同时收集30例来我院体验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两者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1)全血表现粘度在高切,中切,低切,全血坟还原粘度在低切(3.00S^-1,1.00S^-1)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全血还原粘度在高切(180.0S^-1),低切(10.00S^-1)有显著性差异(P<0.05);(3)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及切变率为100.00S^-1,30.00S^-1时的全血还原粘度无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8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而血浆黏度逐渐升高;20~<30岁与60岁及其以上人群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年龄和性别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道棣  李华荣 《华西医学》1994,9(3):264-265
本文对30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6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1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粘液,(高切,低切),血沉(SR),血沉K值(SR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为高血粘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组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SR,SRK值也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复活汤对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筛选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8例采用补肾复活汤口服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值(1.00mpa.s)、高切值(180.00mpa.s),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肾复活汤可改普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助于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骨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道癌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机理,为临床食道癌治 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0例食道癌病人和40例正常人分别测定各项血液流变学指 标。结果:食道癌的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纤维蛋白,红细胞聚 集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0.001)。而红细胞压积,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等 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道癌病人有高粘滞血症,主要由纤维蛋白原增高 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n=32),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组(n=31),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31),测定各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各组低切变率及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上述指标又高于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糖尿病各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又低于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液流变性异常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推拿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①选择2003-11/2005-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考值,由华西医科大学应用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检测1万余正常人统计得出。②对照组:采用自动牵引床进行单纯牵引治疗,重量为体质量的25%-100%,每次牵引时间30min,1次/d,6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的牵引治疗法基础上增加中药热敷(处方为生川乌、生草乌、花椒、洋金花各20g。伸筋草、透骨草、当归、红花各30g,延胡索、川芎、土鳖王、乳香、没药、威灵仙、刘寄奴、麻黄、细辛各15g,补骨脂、骨碎补各10g。将蒸热的布袋放置于其腰骶部热敷,冷却后交替更换布袋,30min/次,1次/d,6次为1个疗程)配合推拿治疗(每次治疗40min左右,6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d。③治疗前后采用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采用Wintrobe管测定红细胞压积;采用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④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红细胞压积与正常人参考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②治疗后对照组仅有全血黏度低切变率、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全血黏度高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自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中药热敷配合推拿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以及微循环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且效果好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的改变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有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脑梗塞死者各项指标均增高,其中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60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患才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K值、全血还原粘度等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说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提示血瘀可能是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与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25项参数的变化。设计:同期对照病例分析。 单位: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对象:①脑梗死组:2002—01/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均为首发患者,病程4~12h,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其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②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血压正常,无心、脑、肾疾病及糖尿病的健康人53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方法:①脑梗死组患者于入院当天进行降纤治疗,注射2支10u克栓酶,分别于第3,5,7天再次注射1支10u的克栓酶。②两组均用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和EDTA—K2抗凝血2mL,测定切变率分别为200s^-1,30s^-1,5s^-1和1s^-1时的全血黏度值、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③脑梗死组患者首次检测时间为发病24h内(急性期),并于治疗2周后(恢复期)复查上述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的比较。 结果:脑梗死组127例,急性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恢复期有5例患者因出院未能复查。正常对照组53例均无脱落。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脑梗死组患者恢复期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②与急性期比较,脑梗死组患者恢复期红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基本相似(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普遍异常,提示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R-80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30例活动期和33例稳定期患者,并与3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患者全血黏度(200s-1,100s-1,30s-1,1s-1)、血沉、红细胞压积、高切还原黏度、刚性指数、聚集指数、方程K值、高切相对黏度、低切相对黏度、变形指数;稳定期患者全血黏度(200s-1,100s-1)、高切还原黏度、刚性指数、聚集指数、高切相对黏度、变形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显著(P<0.05)。同时动态观察,红斑狼疮经治疗缓解后,血液流变学趋于正常。结论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相关,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特征及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脂肪肝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43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明显异常,高血脂及血液黏度增加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脂蛋白(a)和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丹  王瑜  王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112-1113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对57例ASO患者进行LP(a)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5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SO患者LP(a)、全血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增高,血沉加快、血沉方程K值增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ASO患者存在以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增高为特征所致的高粘滞综合征及微循环障碍,提示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ASO密切相关,可作为ASO重要危险因素,检测血清脂蛋白(a)和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驻守海拔5,000m以上地区1年的20名男性青年,在返回平原(海拔1,400m)第2天开始进行HBO治疗,连续治疗10d。治疗前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HBO治疗后较治疗前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Hct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O具有改善高原脱习服症者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血液黏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老年COPD病人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查,对102例接受过家庭氧疗的老年COPD病人进行调查,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02例老年COPD病人中,家庭氧疗依从性佳者仅24例(23.5%),大多数病人对氧疗的认知程度偏低,影响老年COPD病人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病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大众媒体宣传程度。[结论]老年COPD病人家庭氧疗依从性较差,对氧疗认知程度偏低,病人病情越重,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健康教育程度越高,大众媒体宣传程度越高,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家庭氧疗依从性越好。  相似文献   

18.
张美春  李艳兰 《新医学》2000,31(10):598-598
目的:探讨葛根素、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对心绞痛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给予80例心绞痛病人葛根素400mg、蝮蛇抗栓酶0.56U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病人的每搏量,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均比前显著增加(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1)。结论:葛根素、蝮蛇抗栓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军陆战队员在六级风浪大海中乘舰远航登陆训练时,航行中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海军陆战队员187名,其中124名在六级左右风浪中航行18h达到登陆地点,63名为陆勤人员作为对照。使用凝血分析仪、血液流变仪检测对照组,乘舰中晕船呕吐组、乘舰中晕船未呕吐组及无晕船组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系统相关指标。结果:晕船呕吐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中切还原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分别为(9.4±0.5)mPa·s,(5.4±0.3)mPa·s,(1.5±0.2)mPa·s,(48.2±3.1)%,(6.6±1.4)mm/h,(21.7±4.1)mPa·s,(10.1±1.6)mPa·s,(61.4±11.5),(5.3±1.0),(6.3±1.8),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2.11~3.33,P<0.0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分别为(4.7±0.3)mPa·s,(8.0±1.9)mPa·s,(2.8±0.3),(0.8±0.3),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t=2.07~2.21,P<0.05)。晕船未呕吐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分别为(7.7±0.5),(14.0±2.2)mPa·s,(1.6±0.3),(5.2±1.3)均较对照组低(t=2.37~2.83,P<0.05)。无晕船组无差异(P>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探讨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与临床病情之间的关系,为OLP的病情监测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VAS和REU评分系统对32例糜烂型OLP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通过SPSS16.0软件包对VAS、REU分值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之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VAS分值分别与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REU分值分别与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之间呈直线正相关(P〈0.05),REU和VAS分值与全血黏度间呈多元线性相关(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YREU=6.583+1.791×全血黏度(高切),YVAS=1.987+0.610×全血黏度(中切)。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与糜烂型OLP患者的临床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