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龚蕾  顾叶勤 《家庭护士》2009,7(1):30-31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242例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167例,对照组75例,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7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儿童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84例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9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的依从性、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结果干预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学龄前儿童的疼痛程度,可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保证患儿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医院儿科就诊且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穿刺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效率、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应激反应、疼痛感,有利于减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8例需行静脉穿刺采血的住院患儿,按照单双号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基础护理,采用中文版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和 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时的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FLACC 和 Wong Baker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静脉穿刺采血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学龄前儿童对静脉穿刺采血的疼痛反应,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有利于静脉穿刺采血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需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并随时观察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儿童的依从性、疼痛级别、恐慌情况以及60 s哭闹停止率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对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恐惧程度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60 s哭闹停止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降低了儿童家属的心理压力,能够使患儿更好地服从医生,保证了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临床价值,适用于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味觉分散与触觉分散在接受静脉穿刺婴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儿童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的160例婴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穿刺过程给予患儿吮吸5%葡萄糖,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味觉分散与触觉分散能有效缓解婴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静脉输液学龄前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输液操作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输液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治疗的1次、2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儿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促进输液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幼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以现场调查的方式评估患儿疼痛程度、依从性、穿刺成功和满意情况,并具体记录其静脉输液过程中反抗行为(主要表现为痛苦表情、哭闹、肢体紧张扭曲、躁动),疼痛程度使用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和Wang-Baker笑脸量表评估。[结果]观察组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FLACC量表、Wang-Baker笑脸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穿刺依从性、穿刺成功情况、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反抗行为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由于穿刺引起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依从性,提高病人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陈浪  邱思苑 《妇幼护理》2024,4(10):2402-2404
目的 观察小儿静脉输液中的积极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科就诊于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患儿 300 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静脉输液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 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积极心理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疼痛不适、心理、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情 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 FLACC 疼痛各项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分数及抑郁分数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治 疗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儿疼痛不适、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需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疼痛评分、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情绪稳定率及陪护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疼痛评分显著减少,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情绪稳定率及陪护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避免医患冲突,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联合新式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使用新式稳定器行前臂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待家长同意后分为对照组22例,试验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结合系统心理干预.随访5~10 d,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 STAI)、改良耶鲁儿童术前焦虑测评量表(MYPAS)和诱导期合作评分(ICC)评估患儿心理,并统计其输液配合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输液完成率.结果:护理干预后,所有患儿的心理评分均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而试验组患儿的心理评分和各输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新式稳定器行前臂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心理干预,可避免产生负性心理,提高其输液配合率、穿刺成功率和输液完成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7月于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9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通过改进小儿静脉输液相关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干预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9;P<0.05);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54;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61;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学龄前患儿周围静脉输液管理的临床过程和结果,为临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门诊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输液安全预防性护理措施,使用自行设计的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表记录患儿输液情况,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药液外渗情况、呼叫换液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静脉药液外渗发生率为12.00%,输液呼叫率为43.33%,均优于对照组的68.00%,40.00%,4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10.981,-3.098,75.614;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换液及时满意度、巡视维护、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4.27&#177;0.56),(4.43&#177;0.38),(4.48&#177;0.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3&#177;0.42),(3.16&#177;0.64),(3.11&#177;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8,2.963,2.977;P<0.05)。结论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安全管理能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家长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1日~9月1日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10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将2020年10月1日~12月1日101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比较两组患儿穿刺依从性(采用穿刺依从性问卷)、疼痛程度[采用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时脱针、渗漏及家属配合度。结果:研究组穿刺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LACC评分、输液脱针及渗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对静脉穿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降低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疼痛与恐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12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共200例,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恐惧、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恐惧程度、疼痛行为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敏感度,减轻由于疼痛所导致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徐红群 《护理与康复》2010,9(4):283-284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法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门诊首次输液的学龄前患儿684例按输液顺序分观察组344例和对照组340例,对照组按原输液顺序进行操作管理,观察组用阳性强化法,比较两组患儿合作程度、穿刺所化时间、静脉穿刺成功率、环境噪声强度。结果患儿合作率观察组84.0%、对照组40.3%,x2=139.11,P0.01;每例穿刺化费的时间观察组1.2 min、对照组4.0 min;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2.4%、对照组67.1%,x2=68.40,P0.01;环境噪声测试观察组平均42 dB、对照组平均98 dB。结论阳性强化法可提高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对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2007年因呼吸道感染于门诊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20例为对照组,2008-2009年接受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音乐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穿刺耗时、重新输液患儿数及终止门诊输液转入住院患儿数。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穿刺耗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712,7.613;P〈0.05);重新输液患儿数及终止门诊输液转入住院患儿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664,6.414;P〈0.05)。结论实施音乐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耗时,保障输液顺利进行,节约护士人力资源,减轻患儿不良情绪体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小儿静脉套管针留置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50例4~12岁需行留置针置管操作的小儿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 SA)分级为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程序下接受留置针置入;试验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于留置针置入前5 min熟悉并使用VR设备,直至留置针置入结束。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留置针留置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疼痛进行评估,分别为绑扎止血带时(T0)、留置套管针时(T1)、置入套管针后1 min(T2)。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一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小儿接受常规方法留置针置管时,T1和T2时间点对疼痛感知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留置针留置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R设备能有效改善患儿留置针置管中的疼痛,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门诊肌内注射患儿心理状态和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130例门诊肌内注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注射时给予音乐干预,对照组注射时无任何背景音乐;比较两组干预后疼痛情况[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比较两组哭闹时间及治疗配合度。结果:观察组Wong-Baker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CARED、DSRSC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干预能减轻门诊肌内注射患儿疼痛感,缩短哭闹时间,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8年6-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流程;将2018年10月一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患儿对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输液等候时间、接诊时间、穿刺时间、拔针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等候时间、接诊时间、穿刺时间以及拔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改善患儿的就医体验,保证了患儿安全,并提高了家长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满意度评价,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医院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