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桡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本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140例,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2019年6月。根据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取的桡动...  相似文献   

2.
应用钛轮钉作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 6年来应用钛轮钉作动 -静脉内瘘成形手术 45例 ,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经 5 369次穿刺作各种血液净化 ,血流量充足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院 1 993年 9月~ 2 0 0 1年 4月共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 86例 ,男 45例 ,女 41例。共作动 -静脉外瘘手术 4例 ,经典显微血管动 -静脉内瘘手术 1 5例 (其中外瘘改内瘘 2例 )。近 6年来应用钛轮钉作端端吻合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45例 ,其中 1例结合经典手术法作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建立动 -静脉内瘘。1 .2   手术方法首先检查双侧挠动脉搏动情况 ,选择无严重血管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钛轮钉在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31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患的临床资料。31例患均用钛轮钉做动静内瘘血管吻合,根据血管大小选用不同直径的钛轮钉。结果 31例患血管吻合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瘘管通畅.血流量大。结论 应用钛轮钉做动静脉内瘘手术。具有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52例,按照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不同,将15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不足者,对照组111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充足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桡动脉、肱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而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无论吻合方式或吻合口位置的不同,观察组的吻合口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内径以及肱动脉血流量均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流量是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分析并了解影响血流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在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进而维持充足血流量,本研究认为吻合口内径和肱动脉血流量均是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影响。方法:将动静脉内瘘术后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尼司特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术后0月、2月、6月、12月内瘘成熟度、血小板、APTT,超声观察血管壁厚度及有无斑块、血栓形成等。结果:治疗各阶段常规治疗组与曲尼司特组血小板及APTT均无改变(P>0.05);曲尼司特组内瘘成熟良好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而内瘘成熟不良及狭窄患者比率低于常规治疗组;曲尼司特组术后0月、2月、6月、12月血管壁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术后0月、2月、6月、12月血管壁厚度逐渐增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尼司特能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狭窄发生,出血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85年1月~1996年3月为1256例慢性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512例,上臂动静脉内瘘36例,下肢动静脉内瘘27例),大隐静脉搭桥1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动静脉内瘘18例,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100%,1年通畅率95.3%,3年通畅率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为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对国内外开展各种制作内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术式及测量部位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超声流量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本院行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30例,按照不同吻合术式分为端端吻合组(10例)和端侧吻合组(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患者首次内瘘穿刺前,测量计算肱动脉、桡动脉、自体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均为初次行动静脉内瘘术;根据术后处理方案,随机分为2组,贝前列素钠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2组患者术前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并经过一年的观察随访,对2组动静脉内瘘术后6周内瘘血流量、内瘘成熟率、1年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周血常规、凝血分析变化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血管初始条件、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动静脉内瘘术后1周内瘘血流量为(286.3±57.4)ml/min,对照组为(277.8±53.8)ml/min,提示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内瘘流量较对照组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临床随访发现,治疗组动静脉内瘘术后6周内瘘血流量(395.4±98.6)ml/min,对照组为(304.5±86.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周内瘘成熟率95%,对照组术后6周内瘘成熟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1年内血栓形成发生率(5%),对照组术后1年内血栓形成发生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前及术后1周血常规及凝血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能够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率,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肘部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行肘部动静脉内瘘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术后血流量都能满足血液透析需要,无感染、皮下血肿等并发症。随访至今,未发现血管内血栓形成、造瘘口狭窄等。结论对于腕部自体动静脉不能行造瘘术时,肘部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2例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超声稀释技术在入组2周内及3、6个月后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相关指标进行3次监测,然后随访观察6个月(共观察1年)。观察期间记录动静脉内瘘栓塞发生情况以及流量和再循环率的变化趋势,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内瘘使用时间、透析龄、平均动脉压、糖尿病病史、钙磷乘积、心输出量等资料。结果随访结束时18例发生栓塞,栓塞发生率为25.0%;18例3次监测的平均内瘘流量为(709.6±337.8)mL/min,其中13例第1次监测时内瘘流量500mL/min;第1次监测内瘘存在再循环的5例患者均发生栓塞。未发生栓塞的54例患者3次监测的内瘘流量为(1 171.7±692.9)mL/min,仅9例第1次监测时内瘘流量500mL/min。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循环率、内瘘流量、钙磷乘积、糖尿病病史、心输出量是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定期监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相关指标,对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防范内瘘栓塞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门诊与住院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医疗费用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调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及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住院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采用独立标本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诊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平均总体医疗费用较住院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明显降低,分别为(593.75±382.56)元与(4534.25±2073.81)元( P<0.001)。结论门诊动静脉内瘘成型术较住院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医疗费用低,方便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化选择建立和使用维护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入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通路类型,并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与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原发病种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为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的占84%,成熟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占16%,无长期血液透析导管;②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251例(占90.9%),长期血液透析导管14例(占5.1%),动静脉直接穿刺及其他11例(占4.0%),无动静脉移植血管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占96%,桡动脉-贵要静脉占2%,尺动脉-贵要静脉占2%;自体动静脉内瘘瘘管吻合方式端侧吻合占54%,端端吻合占46%,无侧侧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并发症17例,血栓12例(占并发症总例数70.6%),其余依次为缺血(占10.2%),狭窄(占10.2%),肿胀手(占0.9%).长期导管年平均感染率为0.1次/1 000导管日.结论①新入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临时血液透析导管比例较大,预先行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准备的血液透析患者比率仍较低,但较前明显提高,需要积极专科宣教提高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认识和依存性;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与文献报道接近,但尚无移植物和人造血管内瘘病例,尚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直接选择穿刺;③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与年龄无关,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及反复血管穿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发生血管急性弹性回缩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医院收治的76例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资料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行PTA。结果 76例患者中,7例患者PTA术后发生血管急性弹性回缩而需进行二次手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术后残留狭窄率>30%、血栓、手术方式、血流速度均可能与动静脉内瘘患者PTA术后血管急性弹性回缩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术后残留狭窄率>30%、血流速度慢是动静脉内瘘患者PTA术后发生血管急性弹性回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首次术后残留狭窄率>30%、血流速度慢是动静脉内瘘患者PTA术后发生血管急性弹性回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改良剪开套接法建立前臂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动静脉内瘘是保证尿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在各种永久性血管通路中,以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最为常见,我们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16例尿毒症患者采用改良血管剪开套接法建立前臂动静脉内瘘,经随访3个月以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需要作血液透析施行动静脉内瘘患者60例,其中显微手术组和直视手术组各30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对两种手术的即时通畅率、术后6个月通畅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结果显微手术组术后即刻通畅率100%、术后6个月通畅率96.67%均高于直视手术组的96.67%(P=0.31)和73.33%(P=0.01),其中,术后6个月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显微手术组术区肿胀1例,发生率3.33%,无吻合口血栓、术区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直视手术组发生吻合口血栓2例,术区缺血坏死1例,术区肿胀4例,感染3例,吻合口狭窄4例,发生率为46.67%,显微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视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对动静脉内瘘实施显微手术能提高内瘘的通畅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后续的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 specific protein 6,Gas6)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as6与MHD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MHD患者165例作为观察对象(MHD组),其中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108例(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组),有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57例(有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MHD患者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及血液生化指标等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观察对象血浆Gas6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浆Gas6对MHD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因素。结果 MHD组患者血浆Gas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组比较,有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组患者糖尿病比例、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2例,男32例、女30例。随机分为A组(采用腕部桡动脉-头静脉),B组(采用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每组31例,术后1个月开始内瘘穿刺透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预防护理经验。方法对29例患者以动静脉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期间加强内瘘术后早期预防护理,规范内瘘穿刺技术,正确设置脱水量,正确处理回血和止血,观察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并早期处理,指导患者加强内瘘日常维护。结果血液透析期间4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其中3例经改用其他部位重新造瘘后应用良好,1例经溶栓处理后恢复正常;余25例内瘘正常。29例均按疗程透析,效果满意。结论预防护理可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是内瘘正常使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临床收诊需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00例, 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先入院者纳入常规组, 后入院者纳入试验组, 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 试验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常规组, 试验组临床指标更佳, 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肾功能指标中血肌酐、尿素氮、血钾水平更低(P< 0.05), 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透析频率, 改善肾功能, 促进躯体健康, 建议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位动静脉内瘘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位动静脉內瘘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前臂建立自体血管通路困难者施行高位动静脉內瘘术46例,初次手术血管条件差者1例,初次手术失败3例,多次手术且内瘘不通者42例。结果 46例全部成功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内瘘均自建立之日起4周后使用,均能达到透析的要求。术后观察1年内瘘通畅率100%。手术时间(60±25)min,血管吻合时间(28±10)min。结论肘部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安全可靠,手术成功率高,对于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肘上高位建立动静脉内瘘术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