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移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率及不去除红细胞和/或血浆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安全性。方法经G-CSF 5μg/(kg.d)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供者33名,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的干细胞采集程序于动员后d 5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12名,次要不合8名以及ABO血型相合13名。根据供者外周血的红细胞压积(Hct)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对分离机参数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干细胞,检测有核细胞数、MNC比例、CD34+细胞数、红细胞、血浆含量。单次处理循环血量(9 986±2 489)ml,抗凝剂用量(971±162)ml。供者采集前注射10%葡萄糖酸钙,以预防低钙反应。观察PBSC输注后受者的生命体征、尿液颜色及是否有溶血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ABO血型主要不合组、次要不合组与ABO血型相合组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MNC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终体积近60 ml,ABO主要不合组采集物中混入红细胞为(3.67—10.25)×1010/袋,ABO次要不合组采集物中血浆量为22—38 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均未出现溶血反应,所有患者造血功能均获得重建。结论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通过调整分离机参数,减少ABO血型不合红细胞的混入,可以获得足够的干细胞数量并安全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及Rh血型不合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得率及不去除红细胞或血浆用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细胞采集程序对1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供者进行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5例,次要不合6例,主要次要均不合2例,Rh血型主要不合1例.供者循环收集的细胞成分按供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比容(HCT)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标本检查有核细胞计数、MNC比例、CD34 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拒染率.回输时对受者采取使用糖皮质激素、水化、碱化、利尿等保护措施.[结果]供者均经2~3次采集收集到足够的有核细胞直接回输给受者.共采集PBSC 30次,平均每次获得有核细胞5.65×1010,单个核细胞占96%~98%.CD34 细胞数平均为6.52×106/kg,细胞拒染率均为100%.ABO血型主要不合、主要、次要均不合及Rh主要血型不合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终体积均为50 ml,产品中含压积红细胞3~7 ml,ABO血型次要不合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中含血浆15~25 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无一例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造血均获得重建.[结论]采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通过调整参数采集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减少血型不合的红细胞,可以获得足够的干细胞数量并安全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评价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按干细胞采集程序采集HLA配型相合、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能,观察未去除红细胞和(或)血浆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应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细胞采集程序采集28例异基因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并选用同期ABO血型相合15例作对照。检测采集物有核细胞(NC)数、单个核细胞(MNC)比例及CD34+细胞计数,观察造血功能重建情况和转变为供者血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表明,ABO血型不合和相合组采集物中的NC、CD34+细胞数、MNC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ABO血型不合组和相合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4例ABO血型主要不合患者,红系造血明显延迟,ABO血型不合组28名患者于移植后35-193天血型成功转变为供者型,和ABO血型相合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BO血型不合不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障碍,主要不合可能是红系造血明显延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应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应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主要和(或)次要不合的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得率及不去除红细胞或血浆用于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采用CobeSpectra(Version6.1)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细胞采集程序对9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供者进行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4例,次要不合2例,主要次要均不合3例。对ABO血型主要不合及主要、次要均不合的供者每循环收集的细胞成分和血浆的量分别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标本检查有核细胞计数、单个核细胞比例、CD34 细胞计数和细胞的成活率(台盼蓝拒染率)。输入时对受者采取一系列保护肾功能的措施。液体总量控制在4000毫升/日。结果显示:除1例因供者体重远大于受者经1次采集即可满足移植所需细胞量外,其余供者均经2次采集收集到足够的有核细胞直接回输给受者或冰冻保存备用。共采集PBSC17次,平均每次获得有核细胞3.77×1010个,单个核细胞占97%-99%。CD34 细胞数平均为8.62×106/kg,细胞拒染率均为100%。ABO血型主要不合及主要、次要均不合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中含压积红细胞8-10ml,ABO血型次要不合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中含血浆80-120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无1例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造血功能均获得重建。结论:采用CobeSpectra血细  相似文献   

5.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大约1/3是在ABO血型不合的供受者之间进行的。目的:探讨ABO血型主要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不去除红细胞情况下应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直接回输给受者的可行性。方法:27例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d),连续5d干细胞动员,于第5天开始应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每次总处理血量为3.0~3.5个供者全身血量。ABO相合供者按常规方法进行单采,主要不合供者采取动态调整白膜收集量和保持稳定充足的血流量以减少红细胞污染。结果与结论:27例供者中ABO主要不合供者11例,相合供者16例。主要不合组产品体积及红细胞内含量均显著低于相合组(P〈0.05),回输给受者均未出现急性溶血反应;2组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受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重建时间相似(P〉0.05)。提示应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进行ABO主要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可以保持稳定充足的血流量情况下通过动态调整白膜收集量参数,在不影响采集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显著减少红细胞的污染,预防回输后受者的急性溶血反应。  相似文献   

6.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大约1/3是在ABO血型不合的供受者之间进行的.目的:探讨ABO血型主要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不去除红细胞情况下应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直接回输给受者的可行性.方法:27例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 μg/(kg?d),连续5 d干细胞动员,于第5天开始应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每次总处理血量为3.0~3.5个供者全身血量.ABO相合供者按常规方法进行单采,主要不合供者采取动态调整白膜收集量和保持稳定充足的血流量以减少红细胞污染.结果与结论:27例供者中ABO主要不合供者11例,相合供者16例.主要不合组产品体积及红细胞内含量均显著低于相合组(P < 0.05),回输给受者均未出现急性溶血反应;2组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受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重建时间相似(P > 0.05).提示应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进行ABO主要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可以保持稳定充足的血流量情况下通过动态调整白膜收集量参数,在不影响采集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显著减少红细胞的污染,预防回输后受者的急性溶血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红系造血的影响。对16例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移植患者的ABO血型,IgM和IgG抗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6例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恢复造血功能,与ABO血型相合组比较,ABO血型不合组在粒细胞植活时间、血小板植活时间无差异,但红系重建时间明显延长;ABO主侧不合与双侧不合受者抗供者凝集素消失时间与红系恢复时间有相关性。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会导致红系造血迟缓。移植前用供型血浆置换法或输注供者红细胞来中和受者体内抗供者红细胞的凝集素能缩短红细胞植入时间,减少红细胞的输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ABO血型不合的供髓输注的要点又护理,方法 对7例ABO血型主要不合的受者在移植前一天用CS-3000Pla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术,5例ABO血型次要不合者用血库专用离心机在温度4℃,2000转/min离心15min去除供者血浆。ABO血型主,次要均不合采用置换受者血浆,去除供者红细胞。结果 11例输髓过程顺利,无溶血反应,经处理好转,13例血型不合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重建,血除供者红细胞,结果 11例输髓过程顺利,无溶血反应,经处理好转,13例血型不合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重建。血除供者红细胞,结果 11例输髓过程顺利,无溶血反应,经处理好转,13例血型不合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重建。血型在2-3个月内转为供者血型。结论 加输髓前、中、后均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3例ABO血型不合的髓均顺利输注到受体内,并获得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表明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但仍可能出现血液免疫学并发症.以同期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对照,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红系重建的影响.方法:①对象:选取解放军总医院1985-04/2006-04进行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155例,ABO血型相合患者83例,ABO血型不合72例,包括主要不合32例,次要不合33例,主、次要双向不合7例.骨髓移植30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24例,骨髓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供受者对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ABO血型相合与不合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疾病的缓解程度及预处理方案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实验方法:行骨髓移植,ABO血型相合患者在全麻状态下采髓量1 010~1 430 mL,抗凝后当日回输;ABO血型主要和双向不合者用羟乙基淀粉沉降去除供者红细胞,次要不合者去除血浆,经静脉输注给受体.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干细胞动员后,采集的干细胞悬液当日直接输注给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0.5×109 L-1时为植活时间;血红蛋白达100 g/L为红系恢复的标准;血小板恢复指血小板稳定于20×109 L-1以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移植后网织红细胞数量< 1%的时间超过60 d,骨髓穿刺红系前体细胞缺失.③实验评估:分析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无病生存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①造血重建:细胞移植后,共4例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患者3例,双向不合患者1例.与ABO血型相合患者比较,ABO血型主要不合患者的粒细胞植活时间、血小板输注数量无明显变化(P > 0.05),红细胞输注量显著增加(P < 0.05),红系重建时间明显延长(P < 0.05);ABO血型次要不合、双向不合患者上述4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无病生存率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与ABO血型相合患者比较,ABO血型主要不合、次要不合、双向不合患者在细胞移植后1,3,5年的无病生存率均基本相似(P > 0.05);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均基本相似(P > 0.05).结论:ABO血型主要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而导致红系造血恢复迟缓及红细胞输注量增加,但对髓系和巨核系造血恢复无影响,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率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LA相合而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血胞移植中,为了避免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对骨髓、外周血或受者的处理和移植后输血的选择问题。方法:对本科23例ABO血型不合HLA相合的干细胞移植期间,受者及供者造血干细胞的处理情况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3例ABO血型不合而HLA相合的患者移植后无一例发生溶血反应,也不影响骨髓移植存活率。结论:提高护士对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溶血及贫血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是护理此类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进行体外收集,血细胞分离机的性能、工作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采集物的特性和数量,从而直接影响受者的造血重建。目的:比较Fenwal CS-3000Plus与Amicus两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及受者移植效果。方法:共入选接受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1例,Fenwal CS-3000Plus组27例,平均年龄(34.2±10.6)岁;Amicus组24例,平均年龄(35.4±12.1)岁。比较两组采集物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红细胞与血小板采集量及造血重建时间。结果与结论:两组采集物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红细胞采集量及造血重建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enwal CS-3000Plus组血小板采集量明显高于Amicus组(P〈0.01)。结果显示Fenwal CS-3000Plus与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在分离外周血干/祖细胞方面和移植效果没有差异;血小板较低被采集者使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可能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The management of hemotherapy in 31 cases of ABO- or Rh-incompatible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s described. Our experience confirms that ABO or Rh incompatibility does not adversely affect engraftment, patient survival, or incidence of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Eighteen recipients with ABO antibodies against the donors' red cells (major incompatibility) were manage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lasma exchange, transfusion of incompatible donor type red cells, and removal of donor-type red cells from the bone marrow before transplant. The only serious complication was delayed hemolysis in seven of nine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compatible red cell transfusions before transplant. Thirteen patients received bone marrow containing ABO antibodies against their red cells (minor incompatibility). Five were managed by centrifuging the bone marrow to remove plasma and reduce the amount of antibody. This did not cause substantial loss of stem cell activity (60-100% of original marrow), and no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marrow transfusion. In contrast, two of seven patients who received uncentrifuged bone experienced hemolysis. Two of four Rh positive recipients who received marrow from an Rh negative donor developed anti-D, possibly due to Rh positive blood components transfused after transplantation. None of eight Rh negative patients who received an Rh positive transplant has developed anti-D. Blood components should be selected to avoid transfusion of incompatible red cells and to avoid transfus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incompatible plasma. This may necessitate use of plasma components of a different ABO type than the red cell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动员方法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移植后受者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2008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4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分为单纯动员和联合动员两组.单纯动员组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 μg/(kg·d)皮下注射,动员4-6天开始采集;联合动员组在单纯动员基础上于采集前2-4h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观察不同组采集的MNC、CD34+细胞数及其与采集前外周血MNC数的关系,观察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回输不同组供者造血干细胞后受者造血重建情况.结果表明:两组供者采集造血干细胞数均满足移植需要,单纯动员组采集的MNC及CD34+细胞数均高于联合动员组.两组采集物中MNC与采集前外周血MNC计数均呈正相关;联合动员组采集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幅度较单纯动员组明显.单纯动员组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及逆转,联合动员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预处理方案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联合动员组相应的受者造血重建时间较单纯动员组明显缩短.结论:在G-CSF动员供体外周血干细胞时加用地塞米松,可以减少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不良反应,可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数,采集前外周血中MNC计数仍可以作为评估采集物中MNC高低的一项参考指标,特别是联合地塞米松动员干细胞对于受者造血重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进行体外收集,血细胞分离机的性能、工作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采集物的特性和数量,从而直接影响受者的造血重建.目的:比较Fenwal CS-3000 Plus与Amicus两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及受者移植效果.方法:共入选接受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1例,Fenwal CS-3000 Plus组27例,平均年龄(34.2±10.6)岁;Amicus组24例,平均年龄(35.4±12.1)岁.比较两组采集物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红细胞与血小板采集量及造血重建时间.结果与结论:两组采集物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红细胞采集量及造血重建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enwal CS-3000Plus组血小板采集量明显高于Amicus组(P<0.01).结果显示Fenwal CS-3000 Plus与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在分离外周血干/祖细胞方面和移植效果没有差异;血小板较低被采集者使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可能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比较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的效果及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应用CS-3000plus、MCSplus和COBE spectras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94例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患者单采前后血常规及终产品血常规检测;瑞氏染色后,人工计数MNC;检测单采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三组采集的MNC数(×109/袋)分别为3.08±0.79,3.21±1.12和3.22±1.84;Ph下降百分比分别为(6.86±5.70)%,(8.05±5.14)%和(5.89±4.48)%,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应用3种血细胞分离机均可采集到足够量的MNC,满足了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临床治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盐水介质试管法(试管法),ABO正反定型/RhD定型卡(血型卡)和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LISS/Coombs卡)在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安全输血.方法 以血型卡、试管法和LISS/Coombs卡对24例ABO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抗原、抗体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化疗+生长因子动员,动员第5~10天,当外周血WBC>5×109/L,CD34+>20个/μl时,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Baxter公司)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采集前外周血WBC分类单个核细胞(MNC,包括幼稚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算MNC%×WBC计数>(4~6)×109/L预计需要采集循环血容量。分析不同化疗动员时机、疾病、年龄、性别的动员采集,并对采集前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干细胞采集物进行WBC计数、分类和CD34+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动员和采集到了外周血干细胞(MNC>6×108/kg,CD34+>2×106/kg),并成功造血重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集所获得的 MNC 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集获得无明显差异;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集获得CD34+细胞明显较多(P=0.015);动员时机的化疗病程与采集物的CD34+细胞呈负相关,动员时机≤3个疗程与≥6个疗程比较,前者CD34+细胞明显较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8);外周血MNC数值与采集物MNC及CD34+细胞具有相关性(r=0.600,P=0.00;r=0.510,P=0.001)。结论根据不同的疾病、性别、年龄,采用不同的动员采集方案,一般可以成功采集。外周血 MNC 数值对采集物中 CD34+细胞的总量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的急性白血病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方法检测供,受ABO和MN血型,用Diana Gel phenotypeRh卡检测Rh血型,移植后观察受血型和红细胞凝集素效价变化以及用STR-PCR方法监测供细胞植入情况。结果显示,4例受中2例供细胞混合嵌合伴血型嵌合,其中1例在移植后100天转为完全嵌合,血型亦转为供型,另2例受细胞呈供,受混合嵌合体,但血型未见转变,其中1例在移植后154天出现移植排斥,红细胞凝集素效价检测显示,受红细胞凝集素效价高,供细胞植入率低,血型不易嵌合,反之,效价低,供细胞植入率高,血型易嵌合。结论:在非清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中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可间接反映移植效果。协助确定临床预处理方案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的强度,估计预后,指导移植期的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