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测 38例单纯冠心病患者 (A组 )、5 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 (B组 )、12例健康对照组 (C组 )的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 (NID)及血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FMD、ET :A、B组较C组均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1) ;(2 )NO :B组较C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3)A、B组间 :FMD、ET、NO均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4 )NID在三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5 )FMD :与NO呈正相关 (r=0 4 3,P <0 0 1) ,与SBP、LDL、ET呈负相关(r =- 0 5 2、- 0 36和 - 0 4 7,均P <0 0 1) ;SBP :与LDL、ET呈正相关 (r =0 2 5和 0 4 2 ,P <0 0 5 ) ,与NO呈负相关 (r<- 0 31,P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高血压病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FMD与NO、ET均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病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2.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52例为合并高血压病组,其中老年组(A组)35例及非老年组(B组)17例;38例为非高血压组,其中老年组(C组)25例及非老年组(D组)13例。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测肱动脉血压SBP、DBP,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FMD、ET、NO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组D0、NID无显著性差异(P〉0.05)。FMD与NO呈正相关(P〈0.01);FMD与ET、SBP、DBP、TC、LDL呈负相关(P〈0.01);SBP、DBP与ET呈正相关(P〈0.01);SBP、DBP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FMD与NO、ET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代谢指标与肱动脉舒张功能间的相关性. 方法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健康者、非老年健康者的代谢指标并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NID)并进行分析. 结果 (1)老年冠心病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的水平显著高于老年和非老年健康组(均为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和非老年健康组(均为P<0.05),上述指标在两健康组间无差异;(2)老年冠心病组的FMD(4.44±1.17)%显著低于老年健康组和非老年健康组[分别为(6.90±1.47)%和(10.51±1.78)%,P<0.01],非老年健康组的FMD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P<0.01);(3)年龄、TG、SUA、与FMD呈负相关(分别r=-0.70,-0.29和-0.46,均P<0.05),HDL-C与FMD呈正相关(r=0.28,P<0.05);(4)体质量指数(BMI)、LDL-C、SUA与TG呈正相关(r=0.27,0.27和0.34,均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血脂、SUA等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其中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随增龄而加重,并与TG、HDL-C、SUA及老年冠心病间有显著相关性,SUA水平可能是内皮功能受损的标志或间接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MS患者(MS组)40例、健康对照组(NC组)36例,用彩超检测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MS组IMT明显高于NC组(P<0.01),FMD及NID低于NC组(P<0.05),IMT与舒张压(SBP)、甘油三酯(TG)明显正相关,FMD与年龄、体重指数(BMI)、TG、SBP、收缩压(DBP)、空腹血糖(FBG)呈负相关.结论 MS患者存在较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6例老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组)患者以及49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LEASD(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同时采用硝酸盐镉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以硝酸盐浓度表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人(健康老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均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P<0.05),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的FMD和NMD亦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P<0.05);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ET却显著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NO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肱动脉FMD及NMD均受损;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106例与对照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内皮舒张因子(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D均升高,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O升高,ET下降,变化幅度较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O、ET均无明显变化,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林虹  郭进  林英忠  赵毅兰  李泓 《内科》2007,2(2):159-16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44例(A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6例(B组)、健康人群对照组43例(C组)。采用高分辨超声分别测定三组肱动脉的内皮依赖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并分别检测血管活性因子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结果 ①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FMD、NO明显降低,ET明显升高。②B组FMD、NO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ET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明显,合并2型糖尿病时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管的内皮功能。方法选择老年MS患者40例(MS组)和健康查体者36例(NC组),检测血浆Hcy水平,同时应用超声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ID)。结果MS组Hcy〔(14.7±5.2)μmol/L〕明显高于NC组〔(10.2±3.1)μmol/L〕(P<0.01),FMD〔(6.7±2.1)%〕及NID〔(9.9±3.8)%〕低于NC组〔分别为(15.4±3.2)%,(15.6±4.1)%;P<0.05,P<0.01〕。FMD与年龄、BMI、TG、SBP、DBP、FBG呈负相关。结论老年MS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观察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影响,以及是否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方法:将51例冠心病患者(均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分成两组,按1:2匹配,反搏组17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此外反搏组予以3个疗程的体外反搏治疗。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采用Celermajer法;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对照组治疗后FMD、NMD、hsCRP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反搏组治疗后FMD明显升高(P<0.01), NMD也有升高(P<0.05),hsCRP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发现,反搏组FMD和NMD的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间hsCRP的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通过提高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切应力,改善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使血管的舒张功能增加,且没有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为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理.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组,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舒张功能,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浓度的变化.结果 经4周的治疗,通心络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由治疗前的(8.19±0.71)%,上升为(12.47±0.98)%(P<0.05).血清NO浓度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47.65±4.38)pg/ml对(52.91±4.83)pg/ml,P<0.001].ET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31.23±2.46)pg/ml对(24.34±2.46)pg/ml;P<0.001],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上述参数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4周的疗程中通心络可以调控NO/ET的平衡,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