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骨科病例需要植入骨块以解决骨缺损问题,促进骨愈合或融合。自体骨是理想的植骨材料,但患者年龄小,或所需骨材料多时,自体骨来源不足,取自体骨或亲属骨,会给患者或亲属造成新的创伤,增加手术时间、出血。自1880年Maeewe。做了人类历史上首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以来,同种异体骨移植逐渐成为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院应用同种异体骨单独或与自体骨混合移植于骨科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本文拟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相关问题结合临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胎儿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是骨科临床上一个难题,植骨术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常用方法之一.自体骨是理想的植骨材料,但来源有限,而且增加患者创伤,大量取骨又会增加并发症,因而采用异体替代已成为骨科学者多年研究的课题.自1997~2002年,作者采用胎儿骨(FB)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8例和骨缺损骨不愈合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并作粗浅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联合金葡液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是临床骨科常遇到的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切开植骨及内外固定手术,植骨的方法有自体骨游离移植、吻合血管的骨及骨膜移植,以及异体骨等。自体骨移植易出现供骨区疼痛,导致感染,增加创伤。异体骨移植固定时间长,且材料来源困难,取材操作复杂,不能完全排除某些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且可有抗原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骨不连是骨科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切开植骨加内外固定术.自体骨移植易成活,但创伤大,并发症多,并受骨不连部位软组织条件限制.异体骨移植爬行替代过程长,内外固定时间长,并发症也多.我们采用经皮自体红骨髓移植加益钙宁注射液骨折部注射治疗骨不连3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及两种人工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的方法,分析比较五种植骨材料的成骨效应及免疫原性.方法:通过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问行植骨手术的12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平台下骨质塌陷缺损的病例,分别填充入上述5种骨移植物,并采用相应的钢板固定达到坚强内固定.对5组骨移植物病例,通过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骨愈合时间、术后平台高度丢失情况及X线表现进行比较.结果:仅从临床X线片上五种植骨材料的骨愈合时间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只是X线表现不同.自体髂骨植骨的主要并发症是供骨区的不适和疼痛,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出现持续伤口渗液,金骨威植骨出现胫骨平台高度丢失的病例较多.结论:骨移植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掌握好它的适应证和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至关重要.自体骨是标准的骨移植物,同种异体骨、异种骨有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诱导成骨活性,无排斥反应.是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6.
骨不连是由于局部固定不完善、治疗不当、血运障碍或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从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对骨不连作了论述,指出,骨移植是治疗骨不连比较符合生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已成为现代骨科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认为在病灶清除同时采用一期骨移植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切开解剖复位关节面、将同种异体骨颗粒复合体和红骨髓植于骨缺损处的方法,植骨结束以后常规解剖锁定板进行内固定。结果:其中有两个患例在术后的3、5 d就出现了发热现象,最高体温是为39℃,在对其进行处理后,体温有明显的降低。讨论:异体骨复合浓缩自体红骨髓移植能够克服自体骨移植不能解决的缺点,且它自身的骨愈能力与自体骨相近,易于制备,来源丰富。  相似文献   

8.
骨不连是由于局部固定不完善、治疗不当、血运障碍或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从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对骨不连作了论述。指出 ,骨移植是治疗骨不连比较符合生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已成为现代骨科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认为在病灶清除同时采用一期骨移植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单发性的破坏性骨肿瘤,骨羹肿好发于肱骨及股骨上端,发病年龄为20岁以下,主要治疗方法为病灶刮除、植骨,但自体骨及异体骨共同移植治疗骨羹肿尚不多见。我院1995年收治1例14岁左股骨上端骨囊肿患者,由于病灶较大,自体骨有限,经手术行病灶刮除,取患者自体增骨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并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探讨其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对40例病例进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并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结合患髋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27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5.8分增至术后76.2分。结论:本术式既使坏死区减压,重建血循环,又使干细胞向骨原细胞分化,并使同种异体骨进行骨传导及骨诱导而形成新骨,完成坏死区修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伤骨科领域的研究方向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AO技术的应用和骨折内固定技术的普及,骨不连的发生较前明显减少,但是骨不连的危害性较前有了更多的认识。所谓骨不连,又叫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发生8个月后骨折端仍未达到骨性连接。传统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多是采用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的手术方法,这些方法均需开放手术,但是仍有极少数的患者甚至多次植骨无效,给患者增加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自2000年4月以来,笔者采用自体骨髓血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共11例,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在髋臼骨缺损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天佑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髋臼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髋臼骨术中使用材料进行分组,38例自体骨为观察组,40例同种异体骨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植骨失败率、植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髋臼骨植骨愈合时间与植骨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8个月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髋臼骨缺损THA中疗效均取得较佳效果,但是采用自体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骨缺损植骨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骨缺损植骨技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06年3月,在23例(42膝)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的方法修复胫骨近端骨缺损,男5例(9膝),女18例(33膝);年龄51~80岁,平均66.2岁;体重68~93kg,平均77.2kg;身高156~178cm,平均170.3cm。术前诊断:骨关节炎19例(35膝),类风湿关节炎2例(4膝),大骨节病1例(2膝),关节结核1例(1膝)。分为包容型和非包容型两类。非包容型22例40膝,包容型1例2膝。膝关节结核1例(1膝)同时合并股骨外髁骨缺损。植骨种类:自体髂骨2例3膝,1例2膝为类风湿关节炎,包容型,骨移植起填充作用,另1例1膝为左膝骨关节炎,非包容型;异体冷冻骨1例1膝为膝关节结核,同时股骨外髁和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行大块骨移植,螺钉固定;自体股骨内髁加异体冻干骨移植修复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1例1膝;其余19例37膝均为自体股骨内髁或胫骨外侧平台修整后移植,修复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其中螺钉固定14膝。结果:术后随访3~56个月,平均38.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内或外翻畸形和屈曲挛缩畸形,术后畸形得到矫正,疼痛消失,3个月后均可弃拐行走,生活可以自理。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5.3(10~26)分提高到术后86(79~95)分。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74.4°(0°~90°)提高到术后109.4°(80°—135°)。1例于术后3年死于心肺功能衰竭。无感染、腓总神经损伤、骨折或肺脑栓塞等并发症患者。X线复查时未见假体松动或感染征象,无明显的植骨块移位、骨折、骨吸收、不愈合或胫骨平台塌陷。结论:骨移植技术尤其是自体骨移植在初次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可以恢复胫骨近端的完整性,为胫骨假体提供初始稳定性,具有简便、实用、经济实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骨不连的植入物及治疗方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愈合过程是组织修复中甚为独特的一种 ,是愈合后恢复骨的原有模式全过程。骨折严重或伴严重组织创伤时 ,骨折端多有供血不足 ,骨折不愈合的机率很大〔1〕,且骨不连发生后 ,尤其是发生在下肢的骨不连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行走能力 ,甚则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随着基础研究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治疗骨不连的方法不断更新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植入物传统的植骨术 ,用自体骨作为植入物 ,近年来自体骨髓也作为植入物使用 ,工程化骨组织应用于临床。自体骨移植 目前 ,传统的松质骨、皮质骨植骨术仍是治疗骨不连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动态地观察了胎骨移植后放射学、组织学变化,对比了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促愈的中草药合剂对骨移植的不同作用,对自体植骨与胎骨移植的疗效进行了对照,认为胎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比较,在植骨吸收速度上较慢,其成骨能力则无明显差别,中药对促进植骨的吸收显示一定的作用;应用中草药及西药免疫抑制剂比空白组对炎性反应的抑制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切开复位AO跟骨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异体植骨术治疗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骨折,观察并分析疗效,提出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25例,按不同处理方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A组,n=8)、异体骨植骨组(B组,n=9)及未植骨组(C组,n=8)。术后常规予头孢类静滴及中药口服,统计分析足部功能、并发症及影像学等指标。结果:术后三组Maryland评分及骨折复位丢失率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三组Blh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C组在Blher角及跟骨高度上优于A,B组(P0.05),而Gissane角与跟骨宽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 Ⅲ型骨折,临床予切开复位AO跟骨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有利于跟骨高度及Blher角的归复,而同种异体骨移植可控风险,且创伤小、痛苦少,可供临床参考推广。  相似文献   

17.
“T”型髂骨块移植治疗尺桡骨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尺桡骨骨折骨不连,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假关节切除短缩植骨内固定术。但是,若是尺桡骨中一骨骨不连,处理上就有一定困难。采用普通植骨方法如自体或同种异体骨髓腔内外植骨、大块骨块嵌入植骨等方法修复骨缺损,选用钢针或钢板固定,术后相当部分病例仍出现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文献。方法:报道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显微骨科2016年-2018年间3例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住院患者,均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病灶刮除加自体骨膜骨移植术治疗。中药治疗组方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目的。手术治疗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取内踝纵行切口,于内踝截骨,截骨后下翻内踝,将距骨骨软骨剥脱区充分显露,以小刀切除已剥脱翘起骨软骨,并刨削毛糙区,以剥脱区为受区,内踝截骨2 cm处为供区。分别取骨柱,将供区骨柱打压入受区,并使骨膜与周围软骨位于同一平面,复位内踝,并以两枚空心钉固定。两者配合验证其临床疗效并回顾分析近年相关文献,从解剖、诊断及治疗加以综述。结果:3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kofoed评分较前明显改善。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检索近50篇文献,分析文献可知,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易被误诊漏诊,其主要手术治疗方案有微骨折术、钻孔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术等。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病灶刮除加自体骨膜骨移植术治疗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功能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骨科手术吸引器过滤防堵塞并骨屑回收装置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科手术中吸引器过滤防堵塞并骨屑回收装置,以便解决吸引器管道堵塞造成手术费时问题,提高吸引器吸引效率及手术工作效率。同时,可选择性地利用过滤回收的骨屑,应用于骨折或骨缺损植骨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体骨取骨量,甚至避免了一定数量的自体取骨术,减轻了病人的创伤与痛苦。对使用异体骨或人造骨的病员,可明显减少使用量,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对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方法四肢骨折碎骨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中,钻孔形成的骨屑往往堵塞吸引器管道。由于堵塞位置的不确定,复通过程较为费时,成年人一次长骨手术,平均堵塞次数2~3次,多者7~8次;复通时间平均3分钟,长则10余分钟,术中骨屑均流失废弃。在吸引器吸头与吸引管之间加用一次性或复用性过滤防堵塞装置,可于吸引过程中发生堵塞之前,及时预防性更换,减少了时间浪费,提高了手术时效,减少了吸引不及时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时过滤回收的骨屑可以选择性地、有效地应用于骨折或骨缺损植骨术中,具有相当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并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装置使用方便,便于随时更换调节,能有效的预防吸引器堵塞。结果经200例四肢骨折手术临床使用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骨科手术中,吸引器过滤防堵塞骨屑回收装置,能避免随机性不确定性堵塞,能有效地、及时地避免或清除堵塞,提高吸引器效率及手术工作时效,降低手术失误风险,该装置回收的骨屑可选择性地、有效地利用于骨折或骨缺损植骨术中,经临床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有着积极的提高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儿童时期是骨肿瘤的多发年龄,常见如骨囊肿、骨母细胞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发内生软骨瘤等。这些肿瘤或类肿瘤病损范围较大,病变清刮后植骨量需要大,而儿童本身可供骨相对较少,如何解决这些肿瘤刮除后植骨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国内开展有同种异体骨移植〔1〕、异种脱钙有基质移植〔2〕、生物材料移植〔3〕等多种办法,但异体或异种骨的免疫排斥反应、生物材料的后期再骨折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自1994~1998年,我们采用儿童父母供骨,结合自体髂骨联合移植的办法治疗儿童骨肿瘤8例,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