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广州地区无症状携带者HBV基因型分布及变异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为其科学防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测定65例广州地区无症状携带者HBV基因组全序列,应用DNAman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基因型,并应用blastn进行各基因型同源性分析。结果 65例HBV无症状携带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50例(76.9%),C基因型14例(21.5%),D基因型1例(1.6%),广州地区以B基因型流行占优势。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基因型间同源性高、稳定性好。结论广州地区HBV流行以B基因型为主,相同基因型的序列间同源性高、基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RNA 病毒。它需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存在方能复制。因此,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可以混合或重叠感染。并且是肝炎病情加重和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我国各地的资料报告不尽相同,差异较大。广州地区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别也较大,为了研究广州地区 HDV 感  相似文献   

3.
邹传伟  李坚 《海南医学》2008,19(8):158-159
目的分析描述广州地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特点及其对乙肝预防工作的启示。方法针对广州地区三组特定人群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并统计结果。结果广州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人群中年轻一代较年长者HBsAg阳性率有逐步降低的倾向,但在少年儿童中对HBV缺乏免疫力的比例仍达48.90%。结论在少年儿童中必须监测乙肝疫苗免疫后的应答情况,使其对预防HBV感染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吸毒人员HBV、HC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州地区吸毒人员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检测HBsAg及HCV抗体,并对吸毒人员采取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375名吸毒者HBV、HCV的感染率分别为20.8%、39.2%,HBV/HCV合并感染率为7.7%(106/1375)。其中采用静脉吸毒者HBV、HCV的感染率分别24.5%、84.5%,均高于非静脉吸毒者的19.2%、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者年龄越大、吸毒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HBV或HCV感染。结论吸毒尤其是静脉吸毒是HBV、HCV感染的高危因素。吸毒者年龄、吸毒时间长短及吸毒方式与HBV、HCV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情况。方法对广州地区199631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同时用ELISA法检测HBsAg、紫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ALT、核酸扩增技术(NAT)联合检测HBV/HCV/HIV及HBV单项鉴别试验,对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进行随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 199631例标本中共检出104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经随访有54例为OBI,OBI检出率为0.027%,年龄以46~55岁组检出率最高(P<0.01),外地身份证的献血者检出率高于广州市身份证者(P<0.01),OBI检出率与性别和献血次数无关(P>0.05)。104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标本ALT均正常,病毒载量均<1000IU/ml,平均值为162IU/ml。随访标本中,除6例ALT异常外其余均正常,54例OBI标本病毒载量均<1000IU/ml,平均值为122IU/ml,乙肝两对半中抗-HB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P<0.01)。结论 HBsAg阴性献血者中存在OBI,有必要在献血者中开展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检测抗-HCV及HBs Ag,采用TMA核酸检测技术定性检测HBV-DNA及HCV-RNA,采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分析本中心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采集的885784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的ALT、HBV、HCV的检测结果。结果检出18 409份ALT不合格,ALT不合格率为2.08%。其中,294例联合HBs Ag有反应性,经NAT检测其中149例为HBV-DNA阳性;308例联合HCVAb有反应性,经NAT检测其中227例为HCV-RNA;17 807例为单纯ALT不合格,各组与ALT单独不合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不合格属于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但ALT异常排除HBV感染或HCV感染因素,多因其他非病理性因素引起,在ALT异常的无偿献血者人群中ALT异常率与HBV及HCV检测结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广州地区性病患者 HBV 的感染情况。我们在门诊对102例性病患者作乙肝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检测,并以195例正常人群作对照。结果:性病组乙肝总感染率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7.69%,(P<0.01);两组乙肝感染人群中正常人群出现抗 HBs率67.74%,明显高于性病组50%(0.01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分型在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三家医院的135例HBsAg孕产妇及其139例新生儿外周血及部分婴儿随访标本,巢式PCR扩增HBVS区基因部分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产物,比较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并与Genebank相应序列比较。结果7例新生儿发生HBV的宫内传播,阳性率为7/139(5.0%),PCR-RFLP方法检测到B、C型各3/7例,D基因型1/7例。宫内传播过程中母婴HBV的基因型保持一致。S基因直接分型与上述结果一致。该7组母婴均无乙肝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广州地区母婴宫内传播HBV以C、B基因型为主,宫内传播过程中及免疫压力下HBV-DNA发生碱基突变,但未发生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上,尚不能由HBV基因分型对HBV感染儿的预后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对流电泳(CIEP)和间接血凝法(PHA)检测抗-HBs,但不够灵敏,不能反映群体对HBV感染的实际免疫水平。我们建立了检测抗-HBs的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法(RIA),进行了不同人群的检测,比较了几种RIA方法的效率,探索了这一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同时,用RIA对广州地区一些不同条件的正常人群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兹报告上述工作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
HBV基因型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HBV基因型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临床影响。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序列测定法检测广东地区27例HBV携带者和173例慢性乙肝患者的HBV基因型。结果B基因型105例(52.5%),C型94例(47%),D型1例,未发现其它基因型。B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所占比例(18.1%)显著高于C型中ASC所占比例(8.5%)。C型中肝硬化所占比例(23.4%)显著高于B型中肝硬化所占比例(7.6%)。C型在ASC、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及重型肝炎、肝硬化的比例依次增高。C型较B型年龄大,但二者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地区HBV基因型由B、C、D型构成,以B型为主。C型较B型年龄大。C型与较重肝病有关。B、C型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014-2016年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双阳性)患者的流行率以及血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6年本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101 514例病人血清进行分析,乙肝HBV血清学标志物5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测定法,通过雅培I2000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共有13 369例乙肝阳性病人,筛选出559名乙肝双阳病人,流行率为4.18%。双阳病人中,HBeAg阳性病人占23.79%,而HBeAb阳性病人占68.34%。经统计学分析,2014、2015和2016年双阳病人的年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以低浓度HBsAb 10.00~99.99 mIU/mL为主,占89.44%(500/559)。结论双阳模式在HBeAb阳性的病人中出现的概率更大,以低浓度HBsAb 10.00~99.99 mIU/mL为主,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分娩婴幼儿HBV血清标志物(HBV markers,HBV-M)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登记并孕检的HBV感染孕妇分娩的婴幼儿302例.检测HBV感染孕妇妊娠晚期HBV-M、HBV DNA及其分...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的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探讨TTV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及抗HCV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不同献血人群血清标本进行TTV-DNA检测,并对所有标本进行了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及抗-HAV、抗-HEV、抗-HGV筛查.结果:献血者中的TTV-DNA阳性率为7.6%(43/564),其中有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者中的TTV-DNA阳性率分别为9.4%、5.9%;单一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TT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无偿献血者(10.6%、4.2%,P<0.05),HBsAg及抗-HCV阳性献血者中的TT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8.3%.结论:本文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献血者中存在TTV感染,而且在有偿献血者中感染率相对较高.TTV可以单独感染也可与HBV、HCV重叠感染并与AL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国外建立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方法以来,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输血后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某些研究表明,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存在重叠感染并影响肝病预后。为了解本地区HCV与HBV重叠感染情况,我们对387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抗—HCV检测,并观察其对HBV复制、病情及预后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2年3月~1994年10月住院的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387例,男284例,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类型、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108例HBV DNA阳性患者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对其中的慢性乙肝患者同时检测肝功能,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测到B型29例(26.9%)、C型51例(47.2%)、混合型(C+D/B+C)16例(14.8%)、D型4例(3.7%),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C型比例显著高于B型,(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C型ALT、AST、TBIL、γG、发病年龄等均高于B型(P<0.05).结论:广州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慢性乙肝组,C基因型肝脏损害比B型严重.  相似文献   

16.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关系及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 (HBV)血清标志物阳性、(HBV)血清标志物阴性与肝细胞癌 (HCC)发生率的关系和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用回顾性对列研究方法 ,选出我院 1998年至 2 0 0 0年传染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肝细胞癌 (HCC)患者 45 5例 ,分析HBV阳性组和HBV阴性组患者与HCC发病率关系 ,HBV阳性和HBV阴性的HCC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336例HBV阳性组患者发生HCC中 ,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12 4例 ,占 36 90 %。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98例 ,占 2 9 2 %。其他 114例 ,占 33 9%。HBV阳性组肝功能异常比率 ( 38 39% )显著高于HBV阴性组的 ( 19 33% ) ,P <0 0 1。【结论】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HCC发生率大于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HBV阳性的HCC患者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HB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 择鹤壁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慢性HBV感染者102例,依据其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23例)、免疫活化组(57例)和乙型肝炎病e抗原(HBeAg)阴性组(22例),另择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  相似文献   

18.
肝病研究所十五年来围绕乙型肝炎进行了大量实验室研究工作:①乙型肝炎病毒(HBV)方面:首先应用区带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HBsAg及从尸肝中大量精制了HBcAg,免疫动物从而得到相应的抗体,建立了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继而利用此超离技术从HBsAg阳性血清中提取了HBV DNA并制备成~(32)P HBV DNA探针,研制出含有完整HBV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16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静脉血HBV DNA水平、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结果在常规预防接种后HBV母婴传播率为4.29%(7/163)。孕妇HBV DNA含量越高时,新生儿脐血HBV DNA及随访的婴儿静脉血HBV DNA阳性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出生后6个月静脉血HBV DNA水平有关(P<0.05)。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均无关(P>0.05)。结论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是HBV母婴传播的低风险因素,围生期孕妇静脉血HBV DNA水平是HBV母婴传播的高风险因素。剖宫产不能降低HBV母婴传播风险。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并不会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纳入2001年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RA疾病活动、功能及放射学评估指标、HBV筛查及肝功能指标等。依HBV感染情况, 将患者分为慢性HBV感染、既往HBV感染和无HBV感染组, 分析各组感染分布情况和RA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1 941例RA患者, 其中1 461例(75.3%)完成HBV筛查, 其中男335例(22.9%), 女1 126例(77.1%), 年龄为(55.4±13.1)岁。148例(10.1%)RA患者合并慢性HBV感染, 其中男性合并慢性HBV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女性[14.6%(49/335)比8.8%(99/1 126), P<0.001], 尤其是在1970至1979年[20.0%(7/35)比8.5%(17/201), P=0.037]和1980至1989年[31.8%(7/22)比10.5%(14/133), P=0.007]出生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