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影像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3例。实性病变5例,均为良性,瘤体内伴大量无定形钙化,增强扫描呈轻或中度持续强化。囊实性病变6例,4例为交界性Brenner瘤,2例为混合型肿瘤(交界性Brenner瘤合并黏液性囊腺瘤);5例以囊性为主,可见壁结节,1例以实性为主。各例实性部分均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持续渐进性强化。另有1例双侧交界性Brenner瘤表现为一侧实性、一侧囊实性合并黏液性囊腺瘤。实性病变和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T2WI呈低信号。结论 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具有较高特异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在CT影像学上的认识,掌握其诊断要点及主要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方法 分析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硬化性间质瘤CT表现及其特点.结果 3例均为单发,病灶与卵巢关系密切,病灶边界清晰,不侵犯周围临近器官,病灶密度多不均匀,多呈囊实性改变,动态增强病灶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继续强化,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肿瘤壁多呈厚薄不均、结节状改变.结论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在CT动态增强扫描时具有延迟强化特征性表现,肿瘤壁有结节样强化特点,在动态增强上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①女10例,年龄12~57岁;男2例,年龄16~32岁。②3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颈,8例位于胰体尾部。③4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4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3例密度均匀。④8例包膜完整,4例包膜不完整。4例可见钙化。⑤病变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正确认识CT特点,可以对大多数SPTP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儿童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表现、超声及CT特征分析,提高对儿童该病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2014—2021年经病理确诊的13例儿童卵巢卵黄囊瘤患者资料,通过对该13例患儿卵巢卵黄囊瘤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半定量分级、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回顾分析。结果:13例患儿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1岁,5例(38%)以腹痛就诊,7例(54%)以腹部肿块就诊,1例(8%)以尿频就诊。超声提示13例患儿的肿块均位于盆腔或下腹部,9例(69%)病灶以实性为主的实性病变,4例(31%)病灶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病变,Adler血流分级均在Ⅱ~Ⅲ级。CT平扫显示为下腹部或盆腔圆形或类圆形等、低密度的囊实性肿块,CT增强扫描显示为盆、腹腔渐进性不均匀增强的囊实性肿块,部分可见点状或线状血管影。13例患儿甲胎蛋白升高,均>1 210 ng/mL。结论:儿童卵巢卵黄囊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和腹部肿块,当超声或CT检查发现女童盆腔或下腹部囊实性占位并伴随甲胎蛋白升高时可优先考虑为卵巢卵黄囊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卵巢甲状腺肿的MRI、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MRI及CT表现,观察其形态、大小、密度/信号、强化特点等。结果 14例病变均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分叶状11例,类圆形3例;多囊状13例,单囊1例;11例实性成分为明显厚壁或分隔,3例呈结节状。肿瘤最大径为3~34 cm,平均(11.34±2.24) cm。7例MR T2WI囊性部分均可见极低信号区,增强后无强化,实性成分明显强化。7例CT囊性部分均可见高密度区,CT值57~90 HU,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实性成分明显强化,CT值为145~270 HU;4例囊壁或实性结节中见斑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盆腔恶性肿瘤CT表现,提高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作过静脉尿路造影和,或膀胱造影检查。结果CT表现(1)内胚窦瘤17例:瘤体较大,平扫密度均匀与不均匀各占约54%和46%,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一高度强化并存。大部分病例可见较小范围坏死囊变区域,多数侵犯邻近组织。(2)横纹肌肉瘤16例:多数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3)恶性畸胎瘤14例,瘤体巨大,为实性混杂密度,呈轻中度强化,邻近脏器未受侵。其中钙化14例,脂肪组织12例,(4)其他肿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密度均匀,未见囊变坏死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密度均匀,无钙化,呈轻中度强化,无囊变坏死区。结论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盆腔恶性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可初步判断肿瘤类型,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 )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征象,提高对本病的分析能力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OGCT的CT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5例OGCT病例中,9例为初发病例,6例为复发病例,全部病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共18个瘤体。病灶多边界清楚,形态呈类圆形或圆形14个,不规则或分叶状4个,其中囊实性肿块11个,囊性肿块3个,实性肿块4个。强化后肿瘤的实性部分呈均匀性轻度或中度强化,较大的肿块中可见单个或多个低密度坏死区,囊性部分均呈低密度、无强化改变,囊壁和分隔可见轻度强化;15例病例中8例伴有腹水,3例有子宫内膜增厚征象,1例腹膜增厚。【结论】OGCT 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仔细分析研究并结合临床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MRI资料(16例中男4例,女12例,年龄29~63岁,中位年龄50岁),分析其病变部位、形态、与脑室关系、水肿情况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肿瘤12例位于幕上,4例位于幕下;12例呈囊实性,4例呈实性;16例均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体积多较大,周围水肿不明显;8例肿瘤内可见钙化。CT扫描呈不均匀混杂密度,MRI扫描呈不均质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可见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4例病灶呈显著多环样不规则强化。结论脑实质室管膜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和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CT扫描12例, MRI扫描4例。结果:11例位于胰腺边缘,瘤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实性团块影。肿块边缘清楚。CT平扫呈低密度,7例显示了瘤体钙化。MRI扫描4例,在T1WI、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实性部分在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T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实性部分均有强化,最大肿块实质-胰腺强化对比差,在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与正常胰腺强化基本一致;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YST)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的CT、MRI资料,其中3例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7例术前均检测血清AFP浓度。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5例,右侧2例,肿瘤最大径6.0~20.1cm,平均最大径13.5cm。CT表现:3例为巨大类圆形囊实性包块,以囊性成分居多,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实性部分均呈轻中度强化,2例见纡曲肿瘤血管影,肿瘤内部均未见明显钙化灶。MR表现:4例为类圆形巨大占位,边界清楚,3例为囊实性改变,信号混杂,其内可见囊变坏死;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囊壁及囊腔内有数个实性结节,3例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病理表现: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结构复杂,瘤细胞排列多样,背景基质疏松,可见特征性Schiller-Dural小体,瘤组织内可见散在分布的透明小体。7例术前血清AFP均明显升高602~48,214μg/L,平均28,823μg/L。结论卵巢卵黄囊瘤具有一定的CT、MR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及血清AFP,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附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对肿块的位置、大小、结构、增强程度、钙化及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共7个病灶,单侧3例,双侧2例,其中左侧3个病灶,右侧4个病灶,肿瘤大小为1.52~16.25 cm,平均7.36 cm;4例5个病灶为良性,1例双侧病灶为恶性;CT扫描4例5个病灶(71.43%)表现为实性肿块,病灶边界均较清晰,并见钙化,1例两个病灶(28.57%)表现为囊实性,以囊性为主,病变内部可见分隔;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性中等程度强化.其中1例良性伴有大量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结论 卵巢勃勒纳瘤CT多表现为实性肿块,内有钙化,CT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64排CT来判断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良恶性。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肿瘤58例,其中良、恶性肿瘤各25例,交界性肿瘤8例。全部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重点分析肿瘤强化特征和内部结构等。结果良性瘤灶以单房囊为主,囊壁及囊内未见强化或囊壁轻度强化(21/25例,84%),囊壁出现中度强化4例;恶性肿瘤呈囊实性,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分隔厚薄不均匀,可见壁结节,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2/25例,88%),3例无明显强化。交界性肿瘤8例仅1例无强化,其余7例出现程度不等的强化。结论浆液性囊腺瘤多见于单囊且囊壁强化不明显,提示瘤灶缺乏血供或血供甚微;浆液性囊腺癌以混杂的囊实性为主,具有较明显的强化表现;交界性肿瘤强化程度略低于恶性瘤灶而但高于良性瘤灶。运用64排CT扫描有助于判断卵巢浆液性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良性10例,恶性5例,交界性1例。位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2例;肿瘤位于腔内5例,腔外11例,均为单发肿瘤。CT表现:良性GIST(含交界性1例)肿瘤最大径均小于4cm;恶性GIST肿瘤最大径均大于5cm。(1)平扫:良性GIST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密度较均匀;恶性GIST呈分叶状,部分边缘不清,瘤内密度不均,呈囊实性改变;1列回肠恶性GIST显示肿瘤细蒂与肠管壁相连,2例见点状及小斑片钙化。(2)增强:良性GIST多呈均匀性强化;恶性GIST呈不均匀性强化,实性部分强化,瘤内见不规则无强化坏死区,瘤内可见不规则扭曲异常强化血管影。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及肿瘤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3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的CT、MRI影像资料,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例患者(17岁,71岁,58岁)共发现3个肿瘤,其中2例位于左侧卵巢,1例位于右侧卵巢,病变于CT、MRI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于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多位于实性部分内部,呈T2WI高信号,DWI病变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3例患者中有2例雄激素水平升高,临床呈男性化表现。结论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若发现卵巢实性或以实性成分为主的囊实性肿瘤,且实性成分于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时,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应考虑到该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CT平扫11例,增强扫描8例,MRI平扫和增强扫描8例。结果:5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3例位于胰腺体部,3例位于胰腺尾部。呈球形或类球形,边缘规则;最长径3.4~11.5cm,平均6.9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3例有钙化。3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呈持续性充填,延迟期乳头和囊性部分显示更明显。MRI在T1WI、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实性成分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出血在T1WI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等度延迟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含有乳头状结构、延迟逐渐充填性强化的肿物,认识其特征性表现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卵黄囊瘤在超声、CT及MRI中各自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以便提高对卵黄囊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卵黄囊瘤的超声、CT和MR影像表现,其中仅行超声检查3例,仅行CT检查2例,均行CT和MR检查5例,14例均行超声及CT检查,仅4例均行超声及CT、MR检查。结果:肿瘤位于卵巢15例、睾丸9例、附睾3例、纵隔1例,所有病例均行AFP检查。肿瘤影像表现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超声图像显示实性或混合性包块,实性部分彩色血流信号丰富;CT肿瘤呈囊实性包块,实性成分强化,可见丰富肿瘤血管;MR肿瘤亦呈囊实性肿块,信号较混杂,实性部分T1WI以等、稍低信号为主,T2WI呈稍高信号,囊变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部分肿瘤存在较大壁结节,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分隔中度至重度强化。所有病例均有AFP不同程度升高,其范围361~37435ug/L。结论:超声、CT及MRI结合AFP对提高卵黄囊瘤诊断准确率均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在卵巢Brenner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断为卵巢Brenner瘤的15例病例,分析其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 结果:15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中,良性12例,恶性1例,交界性2例。12例良性者,表现为实性者5例,其中4例肿瘤内可见强回声钙化,后伴声影,1例肿瘤内未见钙化,表现为囊性者2例,内均未见钙化,1例良性者合并粘液性囊腺瘤,肿瘤呈囊性,未见钙化,余4例超声检查未见病灶,仅在显微镜下发现Brenner瘤病灶。2例交界性者,1例表现为囊性,未见钙化,1例表现为囊实性,可见钙化。1例恶性者表现为囊实性,内可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Brenner瘤内均表现为无血流或少许血流信号,三者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卵巢Brenner瘤可表现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良性者多表现为实性,恶性者多表现为囊实性,交界性者可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混合其他肿瘤者声像图表现更加复杂。无论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内均可出现钙化,彩色多普勒对三者之间的鉴别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腮腺少见疾病CT及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少见疾病的CT和MR资料,包括腮腺肌上皮瘤2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良性淋巴上皮病2例;脂肪瘤2例;双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腮裂囊肿2例、潴留囊肿1例;腮腺结核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血管内皮瘤1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6例。结果:腮腺少见病变CT和MR表现为腮腺区肿块影或腮腺区肿大,肿块位于腮腺内或腮腺旁,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囊性、囊实性或弥漫性。腮腺脂肪瘤与腮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可见脂肪成分;腮裂囊肿与潴留囊肿呈囊性无强化肿块;婴儿血管内皮瘤呈多灶性,病灶强化与血管强化一致;弥漫性血管瘤沿腮腺颌面间隙蔓延,可见血管流空;良性淋巴上皮病呈弥漫性肿大伴多发囊性和实性肿块,或表现为单发肿块;腮腺结核肿块呈花环状强化;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表现为腮腺弥漫性肿大并肿块,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瘤CT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肿块,肿块大而无坏死或仅有少量坏死,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瘤可见原发肿瘤表现。结论:部分腮腺少见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根据CT和MR表现,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20.
小儿胰腺囊肿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胰腺囊肿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外伤所致胰腺假性囊肿及2例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征象。结果:胰腺损伤5例,表现为胰腺炎型3例,其中2例胰腺弥漫性水肿,1例胰腺局限性肿胀;1例胰腺断裂型表现为胰腺颈部斜行线条状透亮影;1例胰腺血肿型表现为胰腺头颈部交界区高密度血肿影。5例均可见胰周渗出或积液,CT随访以上病例10d~2周4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其中3例合并胰外脏器损伤。2例囊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为囊实性圆形肿块,边界清晰,瘤体有实性密度灶、出血及囊性低密度灶,囊性部分CT值较高,其内无分隔,实质部分可有强化,囊性部分及出血无强化。结论:CT可以显示胰腺损伤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瘤,CT可以提示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常合并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