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LRIG1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RIG1蛋白在23例前列腺癌和2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LRIG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04%(3/23)和96.15%(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前列腺增生组织相比,LRIG1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水平较低,该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人增生性前列腺间质细胞体外培养及对性激素的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前列腺间质细胞对性激素的反应性,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人增生性前列腺间质细胞,观察了细胞纯度和由性激素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间质细胞纯度970%,上皮细胞未构成污染;随传代数增加,细胞对性激素的反应性逐渐消失;较之对照组(100%),雄激素(173%±15%)及雌激素(164%±10%)分别导致了特异性细胞增殖反应(P<005)。体外条件下雄、雌激素联合对间质细胞无协同作用,但使细胞增殖的激素浓度却仅为单纯雄或雌激素组的1%。人增生性前列腺间质细胞体外培养中,雄、雌激素各自对间质细胞的增殖发挥了其生物学作用。体外条件下二者合用敏化了细胞对性激素的反应性,从而导致了间质细胞的增殖,提示了BPH发生发展中性激素作用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NO合酶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4例BPH组织中NOS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OS在BPH组织神经纤维和神经节均有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上皮细胞亦可见NOS表达。24例BPH中,外周区强阳性17例,弱阳性7例;移行区强阳性10例,弱阳性14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BPH组织中存在一氧化氮(NO)神经传导通路,NO可影响前列腺平滑肌张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促进基因bax在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54例BPH组织和18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bcl2和bax的表达进行检测。bcl2和bax在NP和BPH的上皮及间质中均有表达。BPH中bcl2表达明显高于NP,NP上皮细胞中bax表达高于BPH上皮细胞,两者间质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NP中bax表达显著高于bcl2表达,而BPH上皮细胞中bcl2表达显著高于bax表达,间质中两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NP和BPH中bcl2与bax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且两者在分布定位上基本一致。结果表明bcl2和bax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前列腺细胞凋亡的调节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XAGE-1b和CD133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0例前列腺癌为病例组,以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二组XAGE-1b的表达,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XAGE-1b和CD133在病例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XAGE-1b和CD13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关系(P<0.05).结论 XAGE-1b和CD133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可优先选择该基因作为前列腺癌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前列腺生症(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分布及AR的含量,探讨性激素受体在BP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6例BPH组织中的AR、ER、PR。结果:AR、ER的阳性率及染色强度在基质显著高于腺上皮,腺上皮AR与ER染色强度呈正相关;基质中AR染色强度的增加主要表现为AR阳性细胞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用PSMA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组织及非前列腺肿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染色。其中PCa 70例,前列腺上皮肉瘤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0例.其他肿瘤组织标本30例。结果 PSMA在97%前列腺癌、100%前列腺上皮内瘤、80%BPH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在PCa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非前列腺肿瘤组织染色均呈阴性。组织 PSMA表达与PCa组织学分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PSMA具有良好的组织器官特异性,能够判断PCa顶后,在PCa的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症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非雄胺(保列治)对前列腺增生症术中和术后出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服药组和46例未服药组前列腺组织中CD34、bcl-2、PCNA和VEGF的表达。分析比较二组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指标。结果:服药组术中输血人数、输血量及术后继发性血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密度及血管内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前列腺组织中bcl-2、PCNA和VEGF阳性表达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现为服药组较未服药组明显减弱。结论:非那雄胺通过抑制前列腺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已形成血管的收缩,促进凋亡,抑制EGF合成和前列腺增殖而防止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BPH组织中bFGF、bFGFR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例正常前列腺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FGFR表达以及前列腺组成成分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bFGF和bFGFR在BPH组织中表达水平(48.32±14.63,21.67±11.76)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25.16±10.87,4.35±3.49),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间质成分增生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bFGF以及受体在BPH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形态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的方法,对20例尸检正常前列腺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的组织构成成分进行了形态学的定量研究。正常前列腺组织的间质、上皮和腺管腔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2.50±10.39%、28.56±6.76%、19.01±4.62%,BPH组织的上述三种成分各自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6.88±10.18%、15.52±3.56%、27.60±9.11%。BPH的上皮增生以基底细胞的增生、肥大为特点,基底细胞由正常的扁平变为立方或矮柱状。BPH间质所占比例较正常前列腺明显增加,同时,间质的构成成分也发生变化,平滑肌占间质的面积百分比(34.12±7.05%)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26.03±8.52%)。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国人的BPH组织构成比例可能不同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保列治)对前列腺增生症术中及术后止血作用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D34的表达。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指标。结果:服药组术中输血人数、输血量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判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密度及血管内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别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保列治通过抑制腺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和收缩腺体内的血管二种途径确能达到防止和减少术中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组织EGFR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良、恶性组织中EGFR、PC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PCa),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GFR、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PH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PCa组(45%vs17%,P<0.25);PCa组比BPH组细胞增生活跃(P<0.01)。EGFR阳性表达的前列腺癌比EGFR阴性者细胞增殖活跃(P<0.05)。PCNA阳性表达随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 EGFR可能参与BPH的增生过程,而PCNA则是判断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状态、恶性度的指标,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PSA对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间质细胞的生长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前列腺间质细胞,分别用PSA(1μg/ml),β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ng/ml)、PSA+TGFβ1及无血清培养液处理,分别于第1~4天作MTT试验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用不同剂量的PSA处理细胞,观察其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反应。结果PSA组的活细胞密度比同期对照组减少20.4%~49.5%,TGFβ1无明显影响,PSA+TGFβ1在前3天与PSA组差异无显著性,第4天则为0.036±0.004,明显低于PSA组(0.055±0.010),P<0.05。随着PSA浓度的升高,MTT试验显示的活细胞密度逐渐减少,Elisa实验显示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增加。结论PSA对前列腺间质细胞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抗和免疫组化ABC法,对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非典型增生及前列腺癌进行标记。发现前列腺炎全部为阴性,前列腺增生症仅1例为弱阳性,非典型增生则有较高的表达率,EGF-R表达与前列腺癌低分化和高浸润相关。研究结果提示,EGF-R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形态及其PCNA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标本的组织形态及其细胞增殖状态的区域分布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对24例BPH手术标本的三个区域中组织构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间质面积百分比和间质/上皮比值在尿道周围区、中间区和包膜下区中均依次递减(P<0.01),而上皮和腺腔面积百分比则依次递增(P<0.01);三区间腺腔/上皮比值差异无显著性。尿道周围区PCNA指数高于其它两区(P<0.05)。结论BPH的组织构成和细胞增殖状态存在着区域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7.
癌蛋白bcl-2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抗bcl-2单克隆抗体对20例前列腺增生(BPH)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正常前列腺的外周区bcl-2蛋白主要位于腺体的基底细胞,腺上皮细胞偶见着色,移行区仅部分基底细胞阳性着色。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上皮基底细胞和大部分腔上皮细胞均呈强阳性,阳性的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蛋白在BPH组织中的过表达提示BPH的发生可能与上皮细胞可以不依赖于激素的生长和(或)细胞寿命延长,凋亡的细胞数目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癌蛋白bcl—2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抗bcl-2单克隆抗体对20例前列腺增生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正常前列腺的外周区bcl-2蛋白主要位于腺体的基底细胞,腺上皮细胞偶见着色,移行区仅部分基底细胞阳性关色。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上皮基底细胞和大部分腔上皮细胞呈强阳性,阳性的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聚集素(Clust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usterin在4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lusterin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和87.5%,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Clusterin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 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其抗凋亡作用有关,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TGF-βR1在31例BPH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R1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结论:TGF-βR1在BPH组织中表达增高,尤其在上皮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影响了TGF-β对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BPH的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