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7例大肠息肉癌变肠镜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大肠息肉癌变肠镜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内镜下大肠癌变息肉分布,病理类型及诊治。结果 27例,共31个大肠息肉癌变,其中2例2次息肉癌变,1例3次息肉癌变,该组息肉癌变率为5.1%,癌变息肉主要分布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共24例,占77.4%,癌变息肉的分布与息肉分布成正相关,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占22.9%,绒毛管状腺瘤12.9%,管状腺瘤最少见,为2.9%,1例息肉癌变是炎性息肉,〉12.0cm癌变息肉占整个癌变息肉71.0%,息肉癌变以无蒂息肉最高,其次是亚蒂,有蒂最低。活检诊断率为61.9%(13/21),内镜下切除诊断率为100%(16/16)。内镜切除16例,其中9例追加手术,15例直接手术。结论 对息肉,尤其是腺瘤应定期复查,甚至应终生定期复查,可明显提高早期癌发现率,减少活检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腺瘤性息肉恶变程度高 结肠,俗称"大肠",是一个管腔.所谓"息肉"就是突向管腔的新生物,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有大有小,有的像米粒,有的像豆子,有的像蘑菇,有的像草莓. 这些息肉的病理类型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炎性息肉是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导致黏膜增生,增生性息肉发病机制与炎性息肉相似,这两种息肉一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管状腺瘤的癌变率小于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为30%~7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镜检改变及病理特征。方法:对经结肠镜中检出的258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1.29%,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占57.96%,21例息肉癌变均为腺瘤性息肉,息肉癌变率为8.14%。结论:大肠息肉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腺瘤体积大、多发、绒毛状结构者易恶变。  相似文献   

4.
大肠息肉癌变的临床和结肠镜诊疗特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大肠癌变息肉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内镜诊疗特点。方法:将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资料按有无癌变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癌变组年龄较大、便血发生率较高;息肉体积越、呈分叶或菜花形、多发性息肉者易发生癌变;息肉癌变者均为腺瘤性息肉,含绒毛成份越多,越易发生癌变。结论:大肠息肉癌变与体积大小、形态、绒毛成份含量等因素相关;早期息肉癌变者,可在内镜摘除癌息肉后密切追踪,不必经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巨大肠息肉83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巨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内镜治疗方法及内镜治疗效果,以提高巨大肠息肉内镜治疗成功率。方法:对83例直径>3.0cm的巨大肠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癌变关系及内镜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肠息肉的发好部位为乙状结肠和直肠,占81.93%(68/83),形态表现为山田Ⅳ型49.39%(41/83),山田Ⅱ型40.96%(34/83);病理诊断以腺瘤性息肉85.54%(71/83)最多,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为19.72%(14/71);83例巨大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其中单纯高频电凝电切组25例,单纯尼龙圈套扎组12例,联合治疗组46例,术中渗血3例,均为蒂粗>1.0cm的息肉,未有穿孔发生。结论:巨大肠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主要表现为山田Ⅳ型,85.54%巨大息肉属于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并随腺瘤大小、绒毛的成份及不典型增生而递增;内镜治疗巨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可行、有效及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肠粗大息肉的大小、病理类型与息肉癌变关系及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切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内镜下对直径1.6~3.0 cm的粗大息肉,于蒂部尼龙圈套扎后行高频电息肉切除.切除息肉按大小分组病理检查.息肉非局灶性恶变者进一步行手术根治,并定期肠镜追踪观察.结果 136例共158粒粗大息肉行套扎后电切除治疗,病理检查发现息肉癌变37粒,癌变率23.4%,息肉直径1.6~2.0 cm 93粒发现癌变17粒,癌变率18.3%.息肉直径2.1~2.6 cm 43粒癌变11粒,癌变率25.6%.息肉直径2.6~3.0 cm 22粒癌变9粒,癌变率40.9%.管状腺瘤息肉64粒,癌变15粒,癌变率44.4%,管状绒毛状腺瘤息肉47粒,癌变13粒,癌变率27.7%,绒毛状腺瘤息肉26粒,癌变9粒,癌变率34.6%.病理发现局灶癌变原位癌19例,占癌变息肉51.2%.非局灶癌变的早期大肠癌16例,占癌变息肉43.2%,均行根治手术,其中6粒(37.5%)术中发现息肉生长蒂部肠壁癌细胞浸润,2粒(1.3%)癌变息肉肠段近旁发现淋巴结转移.息肉切除患者无出血、穿孔并发症出现,定期肠镜未见异常.结论 大肠粗大息肉直径越大越易恶变,腺瘤性息肉是癌变的高危因素.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后电切除完整息肉组织,并病理检查能提高癌变息肉的诊断治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的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或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2年8月结肠镜检查2926例次,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部分病变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检出大肠隆起性病变共608个,非肿瘤性病变189个,占31.1%,其中增生性息肉114个(18.8%),炎性息肉56个(9.2%),P-J息肉4个(0.7%),幼年性息肉15个(2.5%);腺瘤性息肉260个,占42.8%;进展期癌159例(26.2%)。非肿瘤性息肉以Ⅰ、Ⅱ型腺管开口为主,占95.2%(180/189);而在腺瘤性息肉中,Ⅱ、ⅢL、Ⅳ型腺管开口分别占26.5%、56.9%、16.5%,尤其是管状腺瘤,Ⅱ型腺管开口伴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百分率为33.3%,ⅢL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57.3%,而Ⅳ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71.4%;进展期癌均表现为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VN型。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分型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并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大肠广基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大肠广基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 利用结肠镜下染色、气量诱导试验及非抬起征,确定病变的范围及浸润深度,对82例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共95个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标本回收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 所有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EMR)切除.病理结果 增生性息肉8例,绒毛状腺瘤24例,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54例,其中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51例,局部癌变4例.无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中,2例4 cm大小绒毛状腺瘤行分片黏膜切除治疗后1个月.原创面见0.5 cm大小息肉复发,予热活检钳钳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其余病例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EMR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大肠腺瘤性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及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 651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大肠腺瘤性息肉379例957枚,检出率6.70%;30例32枚发生癌变,癌变率3.34%。大肠腺瘤癌变率随患者年龄和腺瘤直径增大而增加;无蒂腺瘤癌变率高于有蒂腺瘤癌(P<0.05)。癌变率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分别为0.61%、5.02%、14.9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腺瘤癌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息肉电切术后合适的随访间期.[方法]回顾性分析327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电切术后随访病例.分析首次结肠镜检查所发现腺瘤临床特征与腺瘤复发及癌变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腺瘤复发与腺瘤个数、直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病理分型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无关;息肉直径≥1 cm、个数≥3个、绒毛状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属于高危病例,个数<3个、直径<1 cm、没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管状腺瘤属于低危病例;低危病例不同随访间期腺瘤复发率或癌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高危病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腺瘤个数、直径、不典型增生程度、病理分型与电切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分层是区分高危和低危患者的有效方法;适当延长低危患者的随访间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