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鲁药事》2007,26(8):492-492
最近发表于The Lancet Oncology的一篇文献报道,海鞘提取药物trabectedin(ecteinascidinin-743)在某一特定肿瘤超过半数的患者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缢蛏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缢蛏肉经胰酶和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酶解提取.经过分离得粗糖胺聚糖SG1.再经初步纯化得到精制的糖胺聚糖SG3.结果表明.胰酶和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用量分别为贝肉重量的1.2%和0.8%.水解时间为3h效果最佳;SG1得率为1.5%;SG3的总糖含量从SG1的,19.7%提高到73.2%.总氮含量从8.3%降至2.7%;SG3的电泳行为表明可能含有2个以上的组分;仞步的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SG1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从海藻中分离海藻真菌并通过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活性菌株。方法从样品中选择性分离得到真菌,并采用海虾生物致死法和人体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为筛选模型对所得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黄海海岸潮间带采集到的28种海藻中分得221株真菌,经筛选得到具有海虾生物致死及细胞毒活性菌株各8株。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海藻真菌是寻找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绵萆藓中甾醇类的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提取,递增极性溶剂逐步分离各组分,根据其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提取物被分离为极性不等的六个组分,经鉴定只有一个组分中薯蓣皂甙元和甾醇的含量最高。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离鉴定皂角刺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合硅胶、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方法追踪分离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颜木素(1)、槲皮素(2)、3-β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d(3)、木栓酮(4)、棕榈酸(5)、白桦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化合物1、3对7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较好,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关系良好;化合物3对Bel-7402、HeLa、HT1080、KB、A549、SGC-7901、Heps等7种肿瘤细胞株生长增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11.61~18.73 mg.L-1;化合物1对除A549之外的6种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良好,IC50为11.34~19.32 mg.L-1。结论化合物2~6和8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化合物1、3的抗肿瘤活性为皂角刺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吕居娴,李映丽,李小洪,焦文旭,张阳,张天宇(西安医科大学药学系西安710061)人类利用天然药物治疗癌症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利用天然药物治病最早和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3医疗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药界越来越注重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甾体皂苷是天然产物中~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甾体皂苷化合物,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改造及药理活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初步总结出一些构效关系的规律。对进一步开发抗癌新药具有指导作用。该文对近10年来,化学合成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甾体皂苷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红霞  康建功  张仕状 《中国药师》2015,(11):1841-1843
摘 要 目的: 研究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不同浓度乙醇以不同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物经过反复冻融脱蛋白质脱脂肪分离后经高效液相法分离纯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85%乙醇超声提取工艺Ⅲ组A值为0.548±0.045,抑瘤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85%乙醇超声提取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半枝莲总生物碱的纯化分离最优方法及抗肿瘤活性最好部位。方法 通过大孔树脂色谱法及酸提碱沉法分别纯化半枝莲总生物碱,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各部分总生物碱含量;同时,对各分离部位进行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毒活性考察,并用Anneix V/PI双标记法检测活性最好部位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半枝莲最优的纯化方法为大孔吸附树脂法,其中细胞毒活性表现最好的部位为大孔树脂70%乙醇洗脱部分。细胞流式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70%乙醇洗脱部分对HepG2细胞的凋亡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半枝莲生物碱能有效的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且大孔树脂70%乙醇洗脱所得生物碱抗肿瘤活性最强。本研究为半枝莲中具有抗肝癌作用总生物碱的筛选提供了可靠方法,也为中药半枝莲经济价值的评估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灵芝多糖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初步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提取 ,乙醇分级沉淀 ,DEAE 32离子交换柱色谱等方法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灵芝多糖。用SephadexG 10 0凝胶柱色谱法测定其纯度和平均分子量。用薄层色谱及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溴化四唑蓝法测定其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4种均一多糖 (GLPL1 ~GLPL4 ) ,其中GLPL1 和GLPL3为主要成分 ,其分子量为 4 10 0和 5 70 0。GLPL1 由葡萄糖组成 ;GLPL3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GLPL1 和GLPL3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GLPL3还对人胃癌细胞、人结肠癌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灵芝多糖GLPL1 、GLPL3是很有潜力的抗肿瘤或辅助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2.
冬凌草中萜类成分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冬凌草中萜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研究,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用TLC法进行了定性分析。该工艺可供扩大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豆杉多糖的分离鉴定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红豆杉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方法使用热水浸提分级醇沉的方法提取多糖,收集90%醇沉多糖,使用Sevag法除蛋白质,对得到的粗多糖使用DE-52离子交换纤维素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300进行色谱分离,对分离的精多糖使用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Mr),红外光谱检测糖构型,MTT法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得到两个精多糖TMP90W和TMP90S,Mr分别为11 700和18 500。初步活性测试结果表明,TMP90W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TMP90W具有作为抗肿瘤或辅助抗肿瘤候选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正>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体内分布较多。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提取分离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1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及分布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多酚类物质。现泛指具有15个碳原子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其中2个芳环(A环、B环)之间以一个三碳链(C3)相连,其骨架可用C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离筛选黑海参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皂苷。方法 采用萃取法、大孔树脂和正相硅胶色谱分离对黑海参三萜皂苷进行提取分离,以MTT法检测肿瘤细胞活性,PI染色及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分离获得A-I 9个组分,其中C、E、F组分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白血病细胞株HL60显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对肝癌BEL7402和MOLT-4细胞无影响。结论 利用抗肿瘤筛选模型进行跟踪分离黑海参中有效部位,对进一步深入分析开发有价值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顾琳娜  顾昊 《医药导报》2009,28(4):496-498
目前发现许多天然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肿瘤药理学研究的发展,针对细胞和分子靶点的天然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研究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详细介绍近年来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续)吕居娴,李映丽,李小洪,焦文旭(西安医科大学药学系西安710061)张阳西安医科大学药学系1991年毕业生张天宇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续)@吕居娴,李映丽,李小洪,焦文旭,张阳,张天宇$西安医科大学药学系,西...  相似文献   

18.
曾芳  林青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505-506
目的探讨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方法。方法使用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对中药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使用化学定性方法对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三个组分,其中组分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没有抑菌活性,组分Ⅱ和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均有良好抑菌活性。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Ⅲ和盐酸+镁粉进行化学定性检测,组分Ⅰ和盐酸+镁粉呈现阳性反应,说明组分Ⅰ是黄酮类化合物;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Ⅲ和溴甲酚绿溶液进行化学定性检测,组分Ⅱ、组分Ⅲ和盐酸+镁粉呈现阳性反应,说明组分Ⅱ、组分Ⅲ是羧酸类化合物;组分Ⅱ、组分Ⅲ和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溶液呈现阳性反应,说明组分Ⅱ、组分Ⅲ是酚酸类化合物。结论经比较分析发现,经70%乙醇提取的山茱萸提取物对各种菌种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经分离、化学定性检测,初步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是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Zhao PL  You WW  Duan AN 《药学学报》2012,47(5):580-587
嘧啶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嘧啶类化合物被报道,其中一些化合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虽然这些化合物都含有嘧啶结构,但它们的作用机制却表现出多样性。如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酪氨酸蛋白激酶、碳酸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干扰微管蛋白聚合等。本文将根据嘧啶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介绍其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从海洋红树内生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NO.1403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肿瘤活性产物1403C。发酵液经过滤得到菌丝体,用75%乙醇于70℃、p H 2.0条件下抽提3次,抽提上清液加水稀释至乙醇含量30%。经Amberchrom CG161树脂柱吸附去除弱极性杂质得到纯化液,纯化液浓缩近干后用80℃的75%乙醇结晶,得到红色晶体1403C。采用上述方法共制备6批样品,平均收率3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