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及前瞻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识别一个程序或设计出现故障的方式和原因,并为改善故障提供建议和制定措施,是持续的质量改进过程[1],FMEA方法已经应用于医疗领域风险管理[2-6]。皮肤管理作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技术(HFMEA)应用于预防压疮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定2012年我院住院治疗患者中入院时未发生压疮、自住院起连续卧床7d以上需要他人协助翻身的成年患者79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HFMEA技术,通过组建HFMEA项目团队,绘制压疮的发生因果关系鱼骨图,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与监测新流程,应用PDCA循环法,定期验证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并及时修订,调整。将收集到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危急值的变化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实验组为0.125%,对照组为0.310%(P〈0.05)。结论:HFMEA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于压疮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进,减少压疮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预防PICC固定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PICC固定流程的风险评估,筛查出高失效风险环节,针对失效原因制定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的风险指数、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发生率。结果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质量改进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发生率由改进前2.89%下降至改进后1.03%,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失效模式中,护士导管末端摆放经验不足风险指数由改进前(193.00±54.11)分下降到改进后(63.86±16.41)分;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知识欠缺风险指数由改进前(302.57±43.25)分下降到改进后(82.71±12.92)分;未实施无张力性粘贴风险指数由改进前(306.57±34.92)分下降到改进后(83.00±10.70)分;高危皮肤未使用预防性敷料风险指数由改进前(140.86±26.73)分下降到改进后(76.32±15.19)分,4项改进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降低PICC固定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风险,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FMEA小组,将2010年1~12月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FMEA方法对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可能导致压疮发生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原因分析、评估、计算,找出导致压疮4个最高危因素及高危操作步骤,并制定改进措施。 结果 实行改进措施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FMEA对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改造手术室标本管理工作流程的效果。方法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识别病理标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分析原因,根据高风险因素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工作改进后,各项失效模式危机值均下降,送检病理标本不合格率降低(P0.01)。结论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运用于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中效果良好,能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防范针刺伤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有效防范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科室管理理念重新定位,流程改进后倡导“一次就将事情完全做好”的理念,实行“单项负责制”,针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流程管理.结果 护理人员时针刺伤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觉规范操作流程,针刺伤发生率由2010年16.0%下降到2011年的7.4%(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前瞻性地对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改进,有助于防范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bsis,FMEA)在手术室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防范管理,以降低手术患者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采用FMEA法,成立FMEA团队,绘制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实施FMEA后,6个失效模式的危机值均较前明显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2012年1-6月的1.79%下降到2012年7-12月的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理论,对手术室静脉管道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可有效降低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情况以及78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实施FMEA,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结果FMEA实施后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感染、锐器损伤、手术用物清点数目不符、外科手消毒不规范、医护患沟通不足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FMEA实施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9年1—9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50例手术室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0月—2020年6月50例手术室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转运管理,观察组给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转运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转运时间以及接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提升手术室软式内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日-12月1日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共827镜次设为FMEA实施前组;选择2022年1月1日-12月1日AER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共844镜次设为FMEA实施后组。运用FMEA工具,对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操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值查找每个环节中的高危因素,并对RPN>125的关键环节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比较FMEA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值、内镜消毒合格率、内镜故障维修率、手术患者等待时间、手术室护士AER使用熟练度以及医生满意度的变化。结果:FMEA实施后,经过筛选并整改的5个项目的RPN值均下降至<125分;总体的RPN值由1247.24分下降至475.05分,RPN值下降率为61.91%;比较FMEA实施前后内镜消毒合格率,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FMEA实施后手术患者等待时间为10.35±1.57min,低于实施前的12.38±1.91min(P<0.05);手术室护士AER操作考得分为92.50±3.92分,高于实施前的80.49±5.64分(P<0.05);医生满意度为93.87±2.16分,高于实施前的83.07±3.10分(P<0.05);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室软式内镜故障维修率,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FMEA干预,优化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流程,加强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与考核,使手术室护士软式内镜清洗操作更加熟练,提高清洗效率与质量,减少手术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腹膜透析患者预防腹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45例未实施FMEA管理模式的腹膜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按肾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45例腹膜透析患者设为观察组,除执行肾内科护理常规外,还运用FMEA对腹膜透析患者可能发生腹膜炎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原因和操作流程分析、评价、计算、找出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高危因素及高危操作步骤,制定防范的优先行动计划和改进措施。结果 观察组5个高危因子的危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及家属对预防腹膜炎的相 关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在腹膜透析期间发生腹膜炎3例,对照组发生腹膜炎8例。结论 应用FMEA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规范病人的操作行为,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降低感染风险,有效预防腹膜炎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资料,探讨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8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术中及术后3 d内共发生Ⅰ~Ⅱ期压疮17例,压疮发生率为9.14%;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包括手术体位、手术时间过长、皮肤潮湿、术中低血压状态持续时间、低氧血症等。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针对压疮发生的相关原因,术中加强预防性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脑卒中后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48例未实施FMEA管理模式的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将2012年5~11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除执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外,还运用FMEA对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发生误吸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原因和操作流程分析、评价、计算,找出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高危因素及高危操作步骤,制定防范的优先行动计划和改进措施.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误吸的发生情况、失效模式6个高风险因子的RPN值及患者与家属对防误吸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6个高危因子的危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及家属对防误吸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住院期间未发生误吸,对照组发生误吸3例.结论 应用FMEA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误吸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媛玲 《现代护理》2007,13(17):1578-1579
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2组进行观察比较1个疗程(10d)的愈合例数、愈合率及有效率和3个疗程的愈合时间,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效果确切,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骨科大手术患者应用FMEA对术后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危急值(RPN),找出需要优先干预的高风险因素,并针对各高风险因素,制定防范的优先计划和应对措施,且与实施FMEA前(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RPN值进行比较.结果 危急值FMEA在实施后明显降低,DVT发生率由实施前6例降至实施后0例,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FMEA对骨科大手术后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寻找并发现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细菌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细菌监测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进行流程改造.同时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整改前后纤维内镜管道内腔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管道内腔手工清洗时刷洗次数对监测结果有影响,修订管道内腔清洗消毒流程并进行员工培训,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监测结果较整改前有提高,合格率由84.15%提高到98.65%,差异显著.对内镜清洗消毒失效风险指数进行计算,风险较高的前2项是:操作员管腔内刷洗次数的RPN=640,管腔内刷洗方法的RPN=480,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 对管道内腔刷洗次数进行调整,采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效果进行检验,管道内腔刷洗应不少于5次,可提高管道内腔细菌监测的合格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and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the unacceptable bacteria level inside the lumen of fiberendoscope during monitoring so as to increase the pass rate of its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A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 of the cause was done and the workflow was thereafter improved. Meanwhile, pre and post bacteriological monitor was applied to the fiberendoscope lumen samples. Results The number of scrubbing times while manual cleaning affected the monitoring results. The scrubbing times was amended and the pass rate increased from 84.15% to 98.65%.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failure mode risk index of endoscop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highest two items were: The number of scrubbing times the operators execute RPN=640, the method of lumen cleaning RPN=480. These were the key factors of qualification of monitoring. Conclusions After the amendment, no less than 5 times' scrubbing was required and the bacteriological monitoring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thereafter the pass rate of lumen bacteria monitoring can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降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护理风险.方法 以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100例PICC患者为实验组,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计算风险顺序数(RPN)值风险排列,根据RPN值的大小判断确定计划,改善后指导临床操作和护理.以莘庄卫生服务中心、闵行区肿瘤医院PICC置管98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分组对照.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2检验比较实施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管理模式PICC置管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应用FMEA可降低PICC置管后的护理风险:局部/全身感染数,渗血、出血、过敏、机械性静脉炎、置入过深、置入颈静脉、折入腋静脉、堵管、导管滑脱、送管困难、穿刺失败等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FMEA降低了PICC置管护理风险,减少了医疗纠纷,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因PICC并发症而产生的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