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孤立性肺结核球薄层动态CT扫描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对薄层动态螺旋CT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核球 (SPTM )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对 2 8例SPTM进行了平扫及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层厚及间距为 2~ 3mm。分析总结了SPTM的强化特点及形态学特点 ,并与病理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 8个SPTM主体均无明显强化 ,CT差值均 <2 0Hu ,且无明确强化峰值。病灶环行强化 14例 ,病理显示为干酪病灶周围有肉芽组织包绕 ;索状强化 3例 ,病理为残存的血管强化影 ;轻度强化 1例 ,为结核球坏死不均匀或不彻底则实质内有血供 ;完全无强化 10例 ,病理学显示病灶为干酪坏死。以CT差值小于 2 0Hu为域值 ,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 0 %。薄层扫描能发现常规扫描未能显示的细小钙化、小空洞及病灶包膜 ,后者具有特异性。结论 薄层动态螺旋CT扫描是诊断SPTM的最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8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中,位于头部2例,胸膜腔内4例,腹部7例,盆腔5例;大小约3.0×3.2×4.0~12×14×21.3cm3;瘤体呈类圆或椭圆形13例,呈不规则形5例;16例肿瘤边缘清楚,2例边缘不清.CT平扫后,6例呈均匀等密度,10例呈等低混杂密度;增强后4例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呈轻度强化,10例呈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表现为地图样和线条样强化,其中5例病变多期增强扫描均呈“快进慢出”型强化.2例头部MRI扫描,肿块TIWI呈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等、低信号,MR动态增强强化显著.结论: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最后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3.
孤立干酪结节性肺结核的X线、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径小于1.5 cm孤立干酪结节性肺结核的X线、CT表现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孤立干酪结节性肺结核病人的X线、CT表现。结果:49例中,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滑18例、毛糙31例、钙化21例、空洞15例、胸膜粘连11例、卫星病灶38例、支气管血管集中18例,20例增强扫描中9例轻度强化,多呈环状。结论:钙化、卫星病灶、强化特点是孤立干酪结节性肺结核的主要诊断依据。应用CT,尤其是HECT扫描,结合随访及穿刺活检,大多数病例可以得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动态CT增强对肺内多发球形结核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多发球形结核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对13例共31个肺内多发球形结核分别进行CT平扫及增强的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球形结核的最大增强CT值为4.0±2.4HU,增强前后多发球形结核强化不明显.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表现为球形结核无任何强化26个(83.9%,26/31),呈包膜样强化5个(16.1%,5/31).CT平扫诊断正确率为23.1%(3/13),增强后诊断正确率为100%(13/13).结论对肺内多发结节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多发球形结核的鉴别诊断.结节无强化或有包膜样强化是诊断结核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肺部孤立团块伴空洞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肺部孤立团块伴空洞(肺癌、肺结核、肺脓肿)的CT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癌、肺结核及肺脓肿伴空洞各40例,分析记录病变及周围相关病变特点.结果 分叶:肺癌35例(87.50%),肺结核及肺脓肿仅分别2和3例.毛刺:肺癌29例(短毛刺占93.10%),肺结核23例,肺脓肿4例,均为长毛刺.内壁:肺癌空洞不光整29例,肺结核及肺脓肿分别2和6例.卫星灶:肺癌及脓肿周围以片絮为主,肺结核除片絮外,结节及分支线状影发生率100%.肺癌卫星灶于病变远端占87.50%,肺结核和肺脓肿卫星灶不限于远端;近端支气管壁:6例肺癌近端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及软组织密度影,肺结核及肺脓肿近端支气管壁均匀增厚,无软组织影;增强后扫描,肺癌及脓肿全部强化,肺结核仅3例环形包膜强化,其余无强化.以上征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肺结核及肺脓肿伴空洞具有各自影像特征,CT(包括薄层及HRCT)扫描对其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2例胰腺结核及11例胰周淋巴结结核病例,其中13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CT和MRI表现。结果2例胰腺结核位于胰头,CT表现为低密度肿块伴有周边蜂房状强化。11例胰周淋巴结结核中,7例CT平扫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成块;增强扫描孤立结节呈环形强化,融合成块者呈花环样强化。2例淋巴结全部钙化。另外2例同时存在以上两种征象。13例中,5例合并有脾脏结核的CT表现。结论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CT表现最常见是胰腺内局灶性蜂房状强化的肿块及低密度的胰周淋巴结肿大伴周边环形强化或钙化,可合并脾结核,CT、MRI表现较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后处理成像.5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 肿瘤位于胸膜5例,肺内2例,腹膜后2例,腹膜1例,肿瘤直径5.5~27 cm.肿瘤边界清晰8例,2例与周边组织分界欠清,肿瘤密度均匀者6例,坏死囊变者4例.肿瘤增强后实质成分呈均质轻到中度强化9例,实质期肿瘤持续强化,明显强化者1例,伴有钙化1例.结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检查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CT扫描,2例行MRI扫描.结果 7例纵隔淋巴管瘤均表现为纵隔肿块.其中右前上纵隔3例,右后上纵隔2例,右前下纵隔心包旁1例,左前上纵隔1例.7例中4例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楚;2例肿块沿纵隔血管间隙弥漫生长,边界不清;1例肿块向椎管内延伸,呈哑铃型.肿块直径5.0~11.0 cm,平均7.2 cm.CT平扫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平均CT值23 HU;增强扫描4例中1例肿块内部呈小片状或点、条样强化,3例无强化表现.2例行MRI检查,病灶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的囊性肿物,增强后无强化表现,其中1例信号欠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结论 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前上纵隔的囊性肿块,可沿纵隔间隙弥漫生长,增强扫描多无强化.CT增强扫描及MRI扫描有助于纵隔淋巴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PNE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软组织pPNETs6例,骨pPNETs9例;7例行X线检查,12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骨pPNETsX线及CT平扫表现为范围较广泛、边缘模糊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均见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影,大小为2.5cm×2.8cm~10cm×13cm,平均6.2cm×7.4cm;6例病灶增强扫描后见肿块强化,但强化多不均匀。软组织pPNETsCT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匀,实质部分为等密度,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区;肿瘤大小2.7cm×4.8cm~12.4cm×14.5cm,平均6.7cm×8.2cm;增强扫描后均呈不均匀强化。MRI示病灶T1WI呈等信号6例,等-低混杂信号1例,中等稍高信号2例;T2WI均呈不规则中、高信号;8例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后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pPNETs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或)巨大软组织肿块,其内常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CT、MR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判定手术的可切除性、检出远处转移及评价治疗效果等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肺穿刺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一侧肺孤立病变1例,一侧肺多发病变1例,双侧肺多发病变3例;2例行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肺MALT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多样,结节、片状实变内分枝样细小支气管扩张充气征或肿块周围合并磨玻璃样影具有一定的提示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PEComa)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泌尿生殖系统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年龄为9~63岁,平均年龄为40.8岁;男性3例,女性2例,男:女为3:2。5例患者中,4例病变位于肾脏,1例病变位于阴道;病灶直径为0.9~19.0 cm。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MRI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中,2例患者的CT平扫图像可见较小病灶,大小分别为0.9 cm×0.9 cm×1.0 cm、2.1 cm×1.7 cm×2.0 cm,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MRI平扫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另3例患者的病灶较大,最大径约19 cm,CT平扫提示病灶密度不均匀;CT增强扫描较大病灶则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可见液化坏死区,病灶内或周围出现粗大血管影。术后大体标本显示肿瘤切面呈灰白、灰红色,可见有出血,质韧,有包膜。镜下可以见肿瘤形态为上皮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诊断本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SPTP影像学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胃肠道钡餐检查,3例行超声内镜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SPTP表现为不均匀囊实性或囊性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楚。胃肠道钡餐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壁的受压、移位。超声表现为高回声肿块,内有散在液性暗区,包膜呈高回声。CT平扫6例为低密度囊实性肿块,内可见多种形态、大小范围不同的更低密度区,1例为有壁结节的囊性肿块。肿块钙化2例。增强后动、静脉期肿块主要表现为边缘部不均匀强化,其内更低密度区及囊性部分无强化。3例明显强化,其中1例动脉期可见肿瘤内大量迂曲细小血管影,4例轻度强化。3例包膜表现为间断的弧线状强化。MRI表现为T1WI上以等信号为主,中央及边缘部夹杂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为主,夹杂高低混杂信号。包膜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胆管轻度扩张2例,胰管轻度扩张2例。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SPTP的特征,是术前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评价CT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影像表现,40例行细针穿刺针吸活检确诊,43例行手术病灶清除病理检查确诊,另7病例经抗结核一年治疗治愈而证实。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1~74岁。所有的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的67例做了增强检查。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征象根据病理可分为四型:Ⅰ型:结核结节和肉芽肿形成,本组为12例;Ⅱ型:受累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本组为21例;Ⅲ型:淋巴结包膜坏死,淋巴结互相黏连伴有淋巴结周围炎,本组为41例;Ⅳ型:干酪样物质破溃进入周围组织,形成脓腔,最终可通过窦道引流至皮肤表面,本组为16例,其中8例溃破形成窦道。以2~4型居多,约占87%。增强检查CT表现可以分为四型;1:均匀强化;2:边缘细环状强化;3:花环样强化;4:不均匀强化;各种增强类型可同时存在。病理分型与CT增强分型是对应的。结论:CT检查对面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以及明确病灶范围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照。结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边缘光滑清晰,2例为肺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为纵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9例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扫6例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明显“地图样”不均匀强化,2例肿块内可见强化的血管影,2例可见蒂状结构,5例可见包膜。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由梭形细胞与胶原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细胞密集区与疏松区,血管丰富,管腔呈裂隙样改变,免疫组化CD34、Vimentin阳性。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具有较特异的CT表现,确诊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肾嫌色细胞癌的3.0T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坏死、岀血、假包膜、信号(T1WI、T2WI)、ADC值测定及强化特点.结果 所有14例均为单侧单发病例;9例(64.28%)形态规则;12例(85.71%)边界清楚;4例(28.57%)伴岀血;7例(50.00%)伴有不同程度坏死,但所有病例坏死范围均<30%;9例(64.28%)可见假包膜;T1WI 7例(50.00%)主要表现为等信号,4例主要表现为高信号,3例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I 12例(85.71%)主要表现为低信号,2例主要表现为等信号.DWI 中13例病变实性区域ADC值平均为1.38×10-3 mm2 /s,正常肾脏对照ADC平均值为2.34×10-3 mm2 /s.多期动态增强扫描(11例):72.73%(8例)轻度强化,2例中等程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8例(72.73%)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5例可见病变内部轮辐状或分隔状强化.2例病灶内平扫可见粗大流空血管影走行,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强化.结论 嫌色细胞癌MR检查有一定的特异性征象,超高场强的应用尤其是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为正确诊断本病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肝脏E-AML患者的资料。20例患者中,4例同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最大径)、形态,病灶平扫密度或信号特点,病灶内有无脂肪成分,病灶内有无血管影及周边血管情况,有无假包膜及其强化表现,病灶动态增强特征,以及周围肝实质背景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肝E-AML单发17例、多发3例;共24枚病灶,其中,尾状叶4枚、右叶9枚、左叶11枚;病灶大小1.0~25.0 cm;24枚病灶均为椭圆形或圆形;7枚病灶均为低密度,22枚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均降低;动态增强10枚表现为"快进快出"型,14枚表现为"快进慢出"型;7枚含有脂肪成分;23枚病灶内及周边可见点条状血管影;14枚见"强化逐渐减退"的假包膜;1例CTA显示肝动脉供血、肝静脉引流入下腔静脉。结论:单发富血供肿块、瘤体内和周围见点条状血管影及早显引流静脉、动脉期出现强化假包膜是肝E-AM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的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的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 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 mm,平均44 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 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可获得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4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4例SFT中,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盆底腹膜1例;均为单发肿块,3例呈椭圆形,分叶状1例,最大径约8.1~17.3 cm,边界清楚,见包膜。CT平扫4例呈不均匀等密度,内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区,1例带宽蒂并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不均匀"斑驳样"强化,静脉期及实质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强化面积逐渐扩大。其中2例肿块内见迂曲紊乱供血动脉。术前误诊3例。结论:腹膜SF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仍需与腹膜其他富血供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4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4例SFT中,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盆底腹膜1例;均为单发肿块,3例呈椭圆形,分叶状1例,最大径约8.1~17.3 cm,边界清楚,见包膜。CT平扫4例呈不均匀等密度,内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区,1例带宽蒂并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不均匀"斑驳样"强化,静脉期及实质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强化面积逐渐扩大。其中2例肿块内见迂曲紊乱供血动脉。术前误诊3例。结论:腹膜SF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仍需与腹膜其他富血供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郭俊  王家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417-7417
目的 分析肺内结核球病灶CT误诊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对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肺内结核球CT误诊为肺癌,后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并进行诊断性抗痨治疗的18例患者CT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结果 18例患者中CT表现有分叶征者11例,有毛刺征者7例,且有4例伴分叶,3例伴胸膜凹陷征.4例患者可见不规则厚壁空洞,4例30~42 Hu CT增强扫描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无包膜样强化.结论 分叶征、毛刺征为肺结核球不典型CT征象,医师认识不足而易被误诊为肺癌.对肺内肺块的CT诊断要纵观全局,注重与患者病情病史的结合方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