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法对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48例便秘患者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9例有异常表现;183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症共存.结论:便秘患者大多数有出口梗阻型便秘存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便秘患者诊断的价值,寻找便秘的原因。方法 91例排粪造影,其中11例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由于肛管直肠形态功能异常所致的排粪功能障碍者83例,其中女性病例占80.22%。而女性异常病例中又以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和耻骨直肠肌痉挛多见。排粪造影及结肠传输试验均异常者7例。外科单纯手术纠正者2例,术后随访造影表现正常。结论排粪造影对于便秘患者病因分析及诊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CT动脉造影对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43-股动脉插管,对8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行经CT动脉造影。结果:经CT动脉造影可发现超声、CT等其他法不能发现的卫星小灶或肝内其他小癌灶,对诊断早期肝癌特殊敏感,对显示肝内早期转移灶和定性诊断优于其他影像技术。结论:CT动脉造影对常见消化道肿瘤能显示病灶血运情况、病变范围及与邻近脏器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便秘的原因,并评价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对诊断便秘的价值。方法:对110例临床诊断为便秘的患者先作结肠运输实验,再作排粪造影,结果:结肠运输实验异常者79例,排粪造影异常者53例。综合分析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诊断为结肠慢运输40例,功能性出口梗阻53例,结论: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联合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区分结肠慢运输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便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对便秘的病因诊断及价值探讨。材料与方法:50例便秘患者作了排粪造影,20例为对照组同时作了结肠运输试验。结果:出口梗阻48例,16例结肠无力,两者均存在16例。结论:由于结肠无力和出口梗阻常合并存在且相互作用,所以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的联合应用将有助于临床作出更准确、更全面的诊断和制定更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CT排粪造影诊断便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排粪造影检查便秘的价值。方法对67例有便秘症状的患者进行CT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脾曲综合症、横结肠冗长、乙状结肠冗长、骶直分离、直肠黏膜内套叠和黏膜脱垂等方面未见显著差别(P〉0.05);但X线排粪造影对直肠前壁突出较CT排粪造影检出率高,而CT排粪造影对盆底痉挛综合症、耻骨直肠肌肥厚、会阴下降和盆底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排粪造影。结论CT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特别对出口梗阻所致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慢性便秘的影像检查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功能性慢性便秘的原因,评价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0例功能性慢性便秘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及临床资料。结果:300例患者均进行了排粪造影检查,阳性率为100%;其中48例进行了结肠运输试验检查,阳性率为75%:10例进行了腹腔造影检查,阳性率为80%。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300例中,非手术治疗124例,有效率97%;手术治疗176例,有效率89%。结论:功能性便秘原因复杂,根据动态改变分为3型,(1)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2)直肠排空障碍型;(3)混合型。影像学检查价值较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客观依据。详细的临床资料是提高影像学检查阳性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结肠运输试验联合动态排粪造影与对便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数字胃肠机对126例便秘患者作结肠运输试验及动态排粪造影检查。结果:结肠异常运输85例,出口梗阻103例,两者均存在者71例。结论:结肠运输试验与动态排粪造影的联合应用对于出口梗阻或合并结肠无力导致的便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便秘患者行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检查。结果:直肠前突者41例,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内套叠18例,乙状结肠疝6例,会阴下降到19例,盆底痉挛综合征5例,骶直分离症2例,耻骨直肠肌肥厚4例,其他(包括器质性病变)5例。结论: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对便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一采用排粪造影或结肠运输试验,以及采用两者联合造影诊断顽固性便秘时各自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应用注意点。方法:对87例结肠运输试验及772例排粪造影结果小结,并随机抽取已做排粪造影,且结肠运输试验阴性及阳性各20例(即做了两种检查方法的联合造影)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单一造影法和联合造影法的各自的优缺点。结果:结肠运输试验阳性率为41.4%;排粪造影阳性率为58.9%;联合造影时结肠运输试验阴性组排粪造影阳性率为25%;阳性组排粪造影的阳性率为55%,总阳性率达80%。结论:结肠无力及功能性出口梗阻互为因果,两者成正相关,有必要采用联合造影法诊断顽固性便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便秘的原因,并评价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对诊断便秘的价值.方法对110例临床诊断为便秘的患者先作结肠运输实验,再作排粪造影.结果结肠运输实验异常者79例,排粪造影异常者53例.综合分析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诊断为结肠慢运输40例,功能性出口梗阻53例.结论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联合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区分结肠慢运输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便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在直肠前突X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在直肠前突排粪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疑似直肠前突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行仿真直肠排粪造影(试验组)和传统直肠排粪造影(对照组)检查,且对16例自愿者进行了两种方法的对比检查。结果按照卢任华测量方法将两组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应用组检查阳性率和检出病变的严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在检出病变的有无及发现病变的严重程度等方面较传统排粪造影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排粪造影、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限度,为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88-03/2004-04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经诊断证实且均进行了排粪造影、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的6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分别测量出肛直角及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深度和厚度并与56例健康自愿者的排粪造影、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人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增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中49例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减小,且均伴有耻骨直肠肌压迹,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3.52±0.65)cm,深度(1.68±0.49)cm,另外13例静息、力排时肛直角均无变化,钡剂不排或少排且均出现“搁架征”。CT,MRI断面图像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耻骨直肠肌厚度明显较正常人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还能清晰显示出盆底肌群、筋膜及其周围间隙。结论:排粪造影能显示耻骨直肠肌功能性异常,是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较可靠的方法。CT,MRI能直接清楚地显示耻骨直肠肌位置、形态大小、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各部分的发育情况等,并更进一步了解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解剖结构改变、邻近结构异常及盆底其他功能性疾病。故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36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36例中发现26例动脉瘤(AN)、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2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4例无异常发现。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多种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有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症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检查。磁共振排粪造影序列包括静态高分辨肛管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2WI序列及动态单层正中矢状位重复采集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分别采集静息、提肛和力排时相图像。X线排粪造影包括前后位静息,侧位静息、提肛、初排和力排时相图像,加摄正中前后位力排相和黏膜相。以耻尾线(PCL)作为参考线,分别在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图像上测量肛管长、肛直角、肛上距以及可能存在的直肠前突、黏膜脱垂等病变及其程度,以及在磁共振排粪造影图像上测量膀胱颈、子宫颈到耻尾线的距离和可能存在的盆底异常。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图像显示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其并发症的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小肠疝及乙状结肠疝的诊断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显示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和会阴下降方面磁共振排粪造影不及X线排粪造影(P<0.05);而在显示膀胱脱垂、子宫脱垂及其他盆底、盆壁病变方面磁共振排粪造影具有明显优势。结论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方面各有优势,磁共振排粪造影能够提供盆腔脏器及盆底、盆壁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对出口梗阻性便秘同时伴发盆腔多间室病变的全面诊断和整体评估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钡灌肠与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的X线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钡剂灌肠与排粪造影在功能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6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采用钡剂灌肠与排粪造影同时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对比。结果260例便秘患者中,钡剂灌肠有异常179例,其中乙状结肠延长、迂曲119例;横结肠下垂69例。排粪造影有异常217例,其中直肠前突174例;直肠黏膜脱垂7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87例,盆底肌痉挛综合症73例;较多患者两者检查均有异常。结论对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应用钡剂灌肠与排粪造影同时检查,能更好了解结肠全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排粪造影、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限度,为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88-03/2004-04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经诊断证实且均进行了排粪造影、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的6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分别测量出肛直角及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深度和厚度并与56例健康自愿者的排粪造影、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人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增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中49例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减小,且均伴有耻骨直肠肌压迹,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3.52&;#177;0.65)cm,深度(1.68&;#177;0.49)cm,另外13例静息、力排时肛直角均无变化,钡剂不排或少排且均出现“搁架征”.CT,MRI断面图像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耻骨直肠肌厚度明显较正常人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还能清晰显示出盆底肌群、筋膜及其周围间隙.结论:排粪造影能显示耻骨直肠肌功能性异常,是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较可靠的方法.CT,MRI能直接清楚地显示耻骨直肠肌位置、形态大小、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各部分的发育情况等,并更进一步了解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解剖结构改变、邻近结构异常及盆底其他功能性疾病.故将它们三者有机结合对早期而全面诊断该疾病并指导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Fiesta序列在磁共振排粪造影中的应用,使用GE HDel.5T磁共振设计一种新的磁共振排粪造影方法,并分析结果.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使用Fiesta序列完成的27例磁共振排粪造影,评价应用Fiesta序列完成的磁共振排粪造影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显示情况和诊断价值.结果 27例磁共振排粪造影均能良好显示盆底结构,通过动态观察,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结果 为:排便困难的26例中,显示直肠黏膜脱垂7例、直肠前突13例、盆腔器官脱垂20例、盆底痉挛综合征7例,大便失禁1例显示直肠前突.结论 Fiesta序列应用于磁共振排粪造影可清晰显示盆底结构,通过动态观察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了充足的诊断信息,可弥补直肠镜检查和X射线排粪造影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CT及其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PAE)的价值。方法:对11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多发肺动脉栓塞7例,其中双侧多发4例,左侧多发1例,右侧多发2例;单发4例,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叶段肺动脉栓塞2例。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可以获得多方位及立体图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PE)快速、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以上颌窦最多见,同时累及其他鼻窦;病变鼻窦内呈现软组织刚块影,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部分窦腔增大,骨壁破坏。结论:CT对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