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手术患者采取,细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6例青光眼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病人积极配合,使术眼前房得以尽快恢复,提高了手术疗效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青光眼是以眼压增高和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眼病,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光眼有多种类型,但多数与房水流出障碍有关。因其发病原因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治疗方法不同。针对治疗的特点,加强重要环节的护理,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常识及 相似文献
5.
姜丽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5):406
青光眼是以眼压高和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眼组织损害,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对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要求也较高。熟悉青光眼分类、症状、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等,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7.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A4)
目的总结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行青光眼手术患者在术前进行指导与准备,并在术后对病情进行有效观察,在用药及饮食上给予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在行手术后做好浅前房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得以提高,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9.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我国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滤过性手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浅前房是该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给术眼带来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行青光眼滤过术82例(103眼),对术后发生浅前房14例(17眼)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5眼浅前房患者通过局部、全身用药、小纱枕加压包扎等保守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前房恢复正常。结论通过护士认真细致观察、良好心理护理以及加强术眼护理、生活护理等,可大大提高浅前房的恢复率,提升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浅前房是青光眼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长时间的浅前房会发生周边虹膜前黏连,并发性白内障、滤过泡消失等。虽然大多数能通过非手术疗法得以恢复,但仍然需要加以重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提示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的处理和健康宣教,防止药物反应。因此,理解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原因、处理方法和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非常必要。培养患者健康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了许多使眼压升高的因素出现,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是手术前后巩固病情和疗效的重要举措。术前、术后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对于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促进了该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杨子平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93-94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约占手术的20%,若处理不当,不仅引起术眼的炎症反应,还可以导致角膜损伤、虹膜前后粘连、白内障形成、视力下降及眼压的改变。2000年1月~2004年4月我科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86例,201只眼,术后发生浅前房32例,37只眼,经积极配合医生,加强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伟智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2):168-170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特点.方法 对7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随访2~16个月,平均眼压由术前24.82 mmHg降到术后16.52 mmHg,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3者占80.2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 对31例PKP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做好支持性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科学的健康教育。
结果 31例青光眼患者中22例经药物治疗后眼压正常;9例接受了手术治疗,6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3例眼压仍高。
结论 系统完善的护理措施、有效的心理疏导、科学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本将对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术后护理模式进行探讨,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对照组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术后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如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以及视力治疗效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经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模式进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术后视力改善率为92.86%、护理满意率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79%、术后视力改善率80.70%、护理满意率87.72%,且P〈0.05,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最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进入该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40例患者,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的40例患者给予青光眼滤过术5d后进行眼球按摩,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青光眼滤过术后不进行眼球的按摩,整个临床研究为12个月,从而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功能型滤过泡形成31个,非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3个,形成率为91.1%。对照组的患者功能型滤过泡形成22个,非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9个,形成率为71.0%。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36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90%。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27例,失败13例,成功率为68%。结论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眼球按摩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青光眼术后浅前房若处理不当,不仅可引起术眼的炎症反应,还可引起角膜损伤,虹膜前后粘连,形成白内障,视力下降及眼压改变等.延边大学医院眼科自2003年4月—2006年6月间共行青光眼滤过手术178例(215眼),其中术后发生浅前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光眼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并发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和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致盲病,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目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仍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浅前房是该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它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了解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处理方法和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我科自2002年1~12月收治76例青光眼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治疗.方法:回顾在我院住院确诊为青光眼的105例,其中94例142只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资料进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抗青光眼手术后,142只眼15眼发生浅前房,经过治疗、护理指导,13只眼前房恢复,2只眼经过手术治疗前房恢复.结论:青光眼术后发生的浅前房,早期发现、正确治疗、精心护理,大多数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做好青光眼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也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