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术后出血1例报告张国庆1任伟1丁文斌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近两年在国内已逐步推广应用,有一定疗效。然而,对于手术后引起大出血尚无报导。我院采用此法治疗30多例患者发生1例术后大出血,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相似文献   

2.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治疗应用四川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610031)刘西平,周孝强,贾少磊,杨荣和现将近年来我院应用AP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00例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25~68岁;术前均经临床、CT及X线...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穿刺切吸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AP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8例,再穿刺切吸21例,再切吸率5.9%。分析原因有:术中操作不当3例,间盘切吸量不足10例,定位错误2例,双间秀突出漏切3例,间盘退变硬化4例。作者指出医源性因素是再切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治疗1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治疗138例报告邓昌李庆涛吉勇林圣州茆文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LumbarDecotomy,PLD)是七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985年Onik首先报道自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Automa...  相似文献   

5.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及其并发症边杰1杨笑宏1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1年4月至1996年4月,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1例。其中男189例,女72例。年龄16~61岁。病程3个月至19年。共行PLD281次,包括L...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后椎间盘感染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近年应用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active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2]。但常因术后并发椎间盘感染而使病情迁延不愈,影响预后。现对我院4例APLD术后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椎间盘术后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男1例,女3例,年龄32~50岁。其中3例在同时行两个椎间盘切吸治疗后,其中一个间隙发生感染。本组4例感染部位均为L5~S1。…  相似文献   

7.
杜磊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152-15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A组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和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B组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单纯臭氧注射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示:A组疗效总改善率为92.5%,显著优于B组82.5%(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单纯臭氧注射相比明显改善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伴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3年9月以来,我们使用APLD技术治疗伴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其中28例获优良级疗效,4例可,3例差;随访3-16个月,优良率80%。我们体会到只要患者有间断性发作或近期内有中间缓解期病史,CT片显示间盘出阴影所占比例或成份大于钙化影时,则可使用经皮穿刺切吸技术,对经皮切吸治疗无效一般不宜进行二次切吸治疗,应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适应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APLD技术(即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手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病人欢迎。但其治疗效果乃至这种技术的适应症仍存有争议。我院自1994年以来开展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经皮切吸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5S1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由于髂骨翼的阻挡,自侧方进针斜度大,操作困难,一般认为手术穿刺成功率低,切除髓核量少,有效率明显低下。因此,L5S1椎间盘突出已成为应用PLD治疗上的一大难题〔1〕。我院自1994年5月至1996年12月为7...  相似文献   

11.
双侧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96年1月到1997年3月,我们将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经皮穿刺切吸组(A组)、双侧经皮穿刺切吸组(B组)。随访6~18个月,结果显示,双侧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侧穿刺切吸术。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2.
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陈丽  熊晶莉 《护理学杂志》1999,14(4):219-220
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新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我科自1998年5月至1999年1月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简称PLD),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4例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20~54岁,平均...  相似文献   

13.
提高自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成功率的作法和体会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为了改进麻醉和手术方法,明确适应证,进一步提高自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功率。方法:我们应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采用“直角等腰三角形定位法”为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自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其中L4-536例,L5S15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4个月。术中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康复治疗。结果:40例术后即恢复良好,优良率97.3%。1例因术前忘记定位,术中反复穿刺,致术后腰痛、下肢麻木,半个月后完全缓解。平均住院11天,无一例复发,均恢复原工作。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准确的定位、熟练的椎间盘穿刺技术、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后康复锻炼是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与麻醉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三歌  沈岩 《中国骨伤》1998,11(1):64-64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APLD)是国内近年来推广的治疗腰突症的新技术,它与麻醉手法大推拿都是非开放性的治疗方法,我们选择了40例患者,甲组(APLD组)20例,乙组(麻醉推拿组)20例分别采用APLD与麻醉推拿手法给予治疗,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我们把APLD组作为治疗组,麻醉推拿组作为对照组。在选择病人时,尽量使其年龄相近,CT突出影像近似,病史时间相近,全部病例均以CT证实为腰4、5椎间盘突出症(非中央型)。疗效标准;显效病人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病人症状及体征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患侧直腿抬高试…  相似文献   

15.
车坚 《临床骨科杂志》1999,2(3):181-182
目的 在术前区别可逆性及不可逆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明确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适应证,提高APLD手术优良率。方法 将轴位牵引下直腿抬高试验引入APLD术前检查中,将86例适合APLD患者分为应用AT-SLRT前,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应用AT-SLRT前组手术优良率90.6%,应用AT-SLRT后组优良率100%。结论AT-SLRT能为APLD术前筛选,预测APLD术后疗效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具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病。1985年Onik等首先报告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Automatic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先后进行APLD探索。1995年8月以来,我院...  相似文献   

17.
对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后复发的考虑(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PLD(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并发症亦随之出现。我院自1994~1996年采用此术治疗198例患者,复发10例,且症状较前明显严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最大年龄55岁,最...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切吸量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切吸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探讨切吸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切吸1-2g和2-3g髓核组织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二组之间经统计分析疗效没有差别。结论: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吸髓核1-3g,即可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不支持切吸越多越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经皮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分析马允勇尹忠祥作者单位: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我院骨科1993—1996年间采用X线电视透视指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下简称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把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后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兴 《中国骨伤》2001,14(2):100-101
1994年 10月~ 1998年 7月我院共有 183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 (PLD) ,治疗结果优 10 4例 ,良 5 6例 ,可 18例 ,差 5例。 5例差及 1例可的患者经改行骨科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 ,获优良效果。本文就差 5例、可 1例病例资料及有关文献对疗效不佳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5~ 45岁 ;病程 6个月~ 2年。PLD疗效差 5例、可 1例。本组 6例全部改行开放性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纤维环破裂 ,髓核游离在椎管内 ,并与周围组织粘连 2例 ,黄韧带肥厚 1例 ,侧隐窝狭窄 3例。经行后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