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四肢闭合性大血管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骨科1994 - 0 1~2 0 0 3- 12共收治四肢闭合性大血管损伤31例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2 7例,女4例,年龄6~5 1岁,平均2 8.8岁。伤后就诊时间最短0 .5 h,最晚14 h,平均5 .3h。损伤血管:腋、肱动脉损伤4例,髂外动脉、股总动脉损伤5例,股浅动脉损伤9例,动脉损伤13例。合并静脉损伤共6例,其中髂静脉1例、股浅静脉2例,静脉3例。术后证实血管完全断裂4例,部分断裂口8例,内膜损伤、血栓形成13例,关节脱位或骨折段卡压6例。本组均合并多发伤,血管损伤症状早期多未被重视,本组术前确诊18例,术中确诊11例,骨折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和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 31例无劲、胸疾患的成年患者颈部核磁共振图像和 2 0位青年志愿者颈部超声图像 ,取甲状软骨上缘、环状软骨、第七颈椎三个横截面的图像 ,分别观察和测定动、静脉的前后关系、动、静脉的内外关系、静脉到皮肌的距离。对 1 2 4例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采用颈总动脉旁颈内静脉穿刺法穿刺。结果 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紧密相连 ;颈内静脉有从上到下依次在动脉的后面过渡到平行、前面的趋势 (P <0 0 1 ) ;三个平面自上而下颈内静脉前壁与颈前皮肤的距离依次变短 (P <0 0 1 )。本组 1 2 4例患者穿刺成功 1 2 3例 ,成功率 99%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环状软骨平面颈总动脉外侧 0 5cm处为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进针点 ;颈总动脉旁颈内静脉穿刺法具有定位明确、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正常颈部淋巴结能量多普勒超声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显像对正常颈部淋巴结的血管模式及阻抗指标进行研究 ,以便对良恶性淋巴结作出判断。10 1名志愿受试者无头颈部疾病及手术史 ,无结核、淋巴瘤、慢性扁桃体炎史及淋巴腺热史。男性 45例 ,女性 5 6例。年龄 2 0岁至 79岁 ,平均 3 4 4岁。采用ATLHDI 5 0 0 0超声仪 ,线阵探头 ,12~ 5MHz。检出 10 5 0个颈部淋巴结。根据淋巴结在颈部位置分为 8组 (图 1) :①颏下组 ;②颌下组 ;③腮腺组 ;④颈上组 (含舌骨平面以上和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周围 ) ;⑤颈中组(舌骨与环状软骨之间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周围 ) ;⑥颈下组(…  相似文献   

4.
颈部血管损伤 ,早期处理不彻底 ,常引起难以控制的继发性大出血 ,死亡率较高。本院从 1986~ 1998年共收治 9例 ,7例治愈 ,2例死亡。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31(18~ 5 2 )岁。受伤后直接入院 3例 ,基层医院清创缝合后转入本院 6例 ,均出现休克。其中刀伤 5例 ,玻璃伤 1例 ,异物存留 3例 ;右颈部 6例 ,左颈部 3例 ;颈总动脉4例 ,锁骨下动脉 1例 ,颈内动脉 2例 ,颈外动脉 1例 ,颈内外静脉 1例。合并血气胸 1例、锁骨骨折 1例。1.2 治疗方法  1例手术前死亡尸检 ,余 8例均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  相似文献   

5.
1976~ 1996年 ,我科救治刎颈患者 1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3例中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48~ 71岁。刎颈方式为菜刀伤 7例 ,水果刀伤 4例 ,剪刀伤 1例 ,剃头刀伤 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 0 5~ 3h。其中颈前皮肤及带状肌割伤 4例 ;甲状舌骨膜裂伤合并会厌根部断离 2例 ;甲状软骨损伤 5例 ;气管损伤 2例 ,其中 1例合并食管前壁损伤。 13例中 ,合并颈部皮下气肿 5例 ,发生失血性休克 7例。1 2 方法与结果  13例分别进行了抗休克、止血及伤口清创缝合治疗。其中 9例做了常规气管切开术 ,术后 8例顺利拔除气管套管…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大血管损伤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洁 《浙江临床医学》2002,4(10):749-749
目前对外伤性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水平已大有提高 ,但常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早诊治而延误病情 ,使肢体功能严重受损、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作者自1996年初至今共收治本病15例 ,现将临床救治过程中的要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 ,女6例。年龄25~62岁。大血管损伤情况锁骨下动、静脉断裂合并锁骨骨折 ,多肋多处骨折、血气胸2例 ;股动脉损伤合并脾破裂及骨盆骨折各1例 ;单纯股动脉、股静脉刀刺伤断裂3例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刀刺伤2例 ;月国动脉断裂合并胫、腓骨骨折、腓总神经损伤4例 ;肱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的术后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院2 0 0 0 - 0 1~2 0 0 3- 12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1 ] 19例术后康复经验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6 3.5 9±4 .16 )岁,>6 5岁12例。术前均经冠状动脉及颈部血管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病变合并颈内动脉粥样斑块样狭窄。心肌梗塞史7例,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12例,合并高血压13例,高血脂症9例,糖尿病7例。常温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1例,体外循环下行CABG 8例。双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2例,左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7例,右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10例。2 结果本组中术后6 h内完全清醒15例,18h内拔除气管插管;出现…  相似文献   

8.
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9年 8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共收治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患者 10 0例。根据血管损伤类型和程度不同 ,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男 6 6例 ,女 34例 ,年龄 12~ 6 4岁。损伤血管总数 132条。具体损伤情况 :髂外动脉 4条 ,股动脉 32条 ,股静脉 18条 ,动脉 15条 ,静脉 6条 ,胫前动脉 9条 ,胫后动脉 4条 ,腋动脉 8条 ,腋静脉 5条 ,肱动脉 15条 ,肱静脉 4条 ,尺动脉 8条 ,尺静脉 4条。完全断裂动脉 5 2条 ,静脉 14条 ;不全断裂动脉 2 9条 ,静脉 13条 ;小裂孔动脉14条 ,静脉 10条。1 2 合…  相似文献   

9.
本院自1998年5月~2004年3月共收治颈部血管严重创伤患者9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20~35岁,平均26岁.刀刺、砍伤7例,车祸伤2例.伤后至送达医院时间最短18min,最长3.5h,平均40min.损伤情况:颈内静脉严重破裂8条;颈总动脉损伤2条,其中1条部分缺损长达2.0cm;颈内动脉1条,颈外动脉1条,均完全断裂.迷走神经断裂2条;膈神经断裂1条;气管部分断裂损伤(1/4周径)1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已处于重度失血性休克状态,3例血压测不到,1例呼吸、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10.
颈、胸大血管损伤在和平建设时期发病率不高,但若发生,则常为致命性,出血迅速导致死亡。损伤类型:颈部大血管伤多为穿通伤所造成,胸部大血管伤则多由钝性闭合伤或穿通性开放性损伤所致。其中尤以主动脉液裂更为凶险,治愈率极低。本文报告我院收治本症10例的处理经验。重点讨论胸主动脉破裂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颈总动脉损伤的处理。临床资料全组10例:男性9例,女1例。年龄2岁~35岁。一颈总动脉损伤7例,其中急性破  相似文献   

11.
钟凤林  赵晨阳  兰玉平  付立 《华西医学》2012,(12):1852-1854
目的总结颈动脉损伤患者救治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6月,抢救5例颈动脉损伤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1~35岁。其中左右颈总动脉各1例,左锁骨下动脉2例,左椎动脉1例。合并损伤:左颈内静脉贯通伤1例,左胸导管及交感神经损伤1例,食道损伤1例,左锁骨骨折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0 min~3个月。受伤原因:刀刺伤3例,误食缝衣针伴感染1例,车祸伤1例。采用血管吻合修复颈总动脉及椎动脉3根、侧壁修补修复左锁骨下动脉1根、左颈内静脉1根及自体血管移植术修复左锁骨下动脉1根。术中输血量1 000~11 000 mL,平均3 800 mL。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伤口Ⅰ期愈合,经1~3年随访,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颈动脉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做出诊断,快速有效的急救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78岁。于 5 5年前战伤后右颈部残留弹片 ,逐渐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近 5年内进行性加重。查体 :右颈部可见大小约 4 cm× 3cm包块 ,触诊可扪及震颤 ,听诊有连续性血管杂音。心、肝浊音界增大。超声所见 :右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管壁分界不清 ,两者之间探及宽约 0 .3cm瘘口 ,瘘口处颈内静脉外侧壁向外膨出形成 3.9cm× 2 .9cm瘤样扩张 ,内透声好。瘘口内侧探及 0 .5 cm× 0 .4 cm强回声光团 ,边界尚清 ,后无声影 (图 1) ,与血管壁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 :右颈总动脉血流信号经瘘口进入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血流信号呈动…  相似文献   

13.
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四肢血管外伤性缺损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肢血管损伤,在清创后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缺损,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肢体的血供,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我们于1992~1999年应用自体静脉修复四肢血管外伤性缺损2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3~52岁,平均30岁。股动脉7例,动脉6例,胫后动脉2例,腋动脉1例,肱动脉4例,尺、桡动脉各1例。同时合并静脉损伤者7例,其中股静脉2例,静脉3例,肘静脉2例、损伤性质:刀刺、切割伤4例,挤压、碾挫16例,爆炸伤2例。伤后至来院时间0.5~5.0h,平均2.5h。血管缺损长度2~12cm,…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6岁。右颈部可扪及振颤,超声检查:右侧颈总动脉与劲内静脉之间可见无回声管道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右侧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间可见一瘘道,血流从颈总动脉流向颈内静脉(图1),颈内静脉血流紊乱,并可测及动脉样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颈部CT增强扫描下不同平面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以来的颈部CT增强扫描资料,观察高位平面(甲状软骨上缘)、中位平面(环状软骨水平)的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高位平面,颈内静脉主要位于后位及后外位(78.6%~83.9%),与颈总动脉的关系主要是部分重叠(70.5%~71.4%),而在中位平面,颈内静脉主要位于外位及前外位(72.3%)(÷2=116.491~143.686,P=0.000),与颈总动脉的关系主要是并行(56.2%~63.4%)(÷2=32.813~54.674,P=0.000)。结论颈内静脉穿刺选择在中位平面相对于高位平面能更好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穿刺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5 7岁。因右颈部包块 3年 ,伴头晕、双眼不适 3个月就诊。查体 :右颈部近甲状腺区结节样肿块 8.0cm× 5 .0cm× 4.0cm ,边界清 ,质地中等 ,压痛 ,压迫右颈总动脉。临床诊断 :右颈部包块 ,甲状腺癌 ?超声检查 :右胸锁乳突肌内侧见一8.1cm× 5 .5cm× 4.3cm低回声区 ,边界清 ,形态不规则 ,呈分叶状 ,未见明显包膜 ,内部回声不均匀 ,右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包绕其中 ,沿包块长轴穿行 ,管腔未见狭窄及扩张 ,管壁搏动消失 ,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间距增宽 (图 1)。右颈内静脉显示不清晰。甲状腺左侧叶大小 5 .5cm× 2…  相似文献   

17.
晚期喉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颈动脉三角区,且常侵犯颈部大血管,将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外、颈内动脉包裹,处理非常困难。近年来,我科对侵犯颈部大血管的双颈淋巴结进行了同期清扫,对受侵的颈部大血管进行了综合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管损伤是外科常见而又严重的急症,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而且会因肢体远端不同程度的血供障碍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功能障碍甚至截肢。我院从1985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血管损伤37例。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7例中男性29例,女性8例;最大85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42.19岁。动脉损伤33例,大静脉损伤2例,动静脉合并损伤2例共42条血管;其他合并骨折5例,神经、肌腱损伤7例。损伤原因:刀伤19例,枪伤3例,车祸伤10例,医源性损伤5例。损伤部位:腋动脉3例,肱动脉3例,尺动脉2例,桡动脉3例,股动脉(包括股深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12例,月国动脉5例,胫前动脉3例,胫后动脉2例,足背动脉2例,下腔静脉1例,门静脉1例,静脉合并损伤2例均为股静脉。手术方式:血管结扎8条,修补15条,端端吻合8条,动脉切开取栓5例,人工血管移植2条,大隐静脉移植4条,二次手术探查取栓5例。疗效:痊愈31例,远侧肢体功能障碍2例,截肢3例,死亡1例。2临床护理2.1失血性休克的防治。对开放性大血管损伤的病人,大出血常常是病人就诊时最为显著的症状。对还有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急诊救治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院急诊科 1997~ 2 0 0 1年共收治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82例 ,占同期单纯颅脑损伤的 12 2 % ,急诊救治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2例 ,男 6 8例 ,女 14例 ;年龄 6~ 6 9岁 ,平均 38岁。致伤原因 :车祸撞击伤 6 3例 ,坠落伤 13例 ,打击伤 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 5例 ,闭合型颅脑损伤 77例。脑挫裂伤 4 7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4例 ,脑干损伤 7例 ,颅内血肿 32例 (其中硬膜外血肿 6例 ,硬膜下血肿 12例 ,脑内血肿 9例 ,多发血肿 5例 )。GCS计分 3~ 5分 7例 ,6~ 8分 11例 ,9~ 12分 2 1例 ,13~ 15分 4 4例 ,合并多…  相似文献   

20.
介入疗法治疗动静脉闭塞性疾病具有微创、安全和有效的特点 ,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我院于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3月 ,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各类重症动静脉闭塞性病变 18例 2 2段血管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血管闭塞性病变 18例 2 2段 ,病变长度 1 5~ 2 1cm ,平均4 5cm。男 10例 ,女 8例 ,2 9~ 85岁 ,平均 6 2岁。动脉性病变 12例 15段 ,涉及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肾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颈内动脉等。静脉性病变 6例 7段 ,涉及上腔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髂总、髂外静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