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刺五加皂甙(ASS)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方法采用氧葡萄糖剥夺(OGD)方法在PC12细胞上建立缺血模型。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ASS预处理是否对缺血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及其保护作用能否被PI3K抑制剂LY294002所阻断。用Western-blot法检测PC12细胞予ASS预处理后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和HIF-1α的表达及其表达诱导作用是否被LY294002所抑制。结果MTT结果显示,缺血9 h处理后,PC12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ASS预处理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细胞活力有明显增加(F=552.6 P<0.01);ASS保护作用可被LY294002处理部分阻断,细胞活力有部分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ASS预处理后p-GSK-3β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ASS表达诱导作用可被LY294002处理所抑制,p-GSK-3β表达明显减少,HIF-1α表达部分减少。结论ASS预处理可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ASS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表达的HIF-1α蛋白可能与PI3K/Akt/GSK-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缺血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及其mRNA在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和(或)缺血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16~18 d胎鼠皮质神经元,建立体外神经元缺氧缺血(HI)、单纯缺氧、单纯缺血模型。在缺氧和(或)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采取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皮质神经元HIF-1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常氧下神经元HIF-1α蛋白有微弱表达,在缺氧和(或)缺血处理后,其表达明显增高,HI再灌注4~8 h后HIF-1α蛋白表达最高,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12 h后开始下降;且HI组HIF-1α蛋白较单纯缺氧和单纯缺血组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HIF-1αmRNA表达在HI后即达到高峰,2 h后渐下降,在8 h呈低水平表达。结论HIF-1α在缺氧和(或)缺血后的皮质神经元表达的差异具有一定时间规律性,提示对HI神经元进行HIF-1α基因治疗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皂甙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及相关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刺五加皂甙(ASE)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细胞形态学观察、Westem Blot法以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等方法比较ASE预处理对PC12细胞缺血模型(氧葡萄糖剥夺模型)的影响。结果在PCI2细胞缺血模型中,9h氧葡萄糖剥夺可明显降低PC12细胞活力,细胞存活率为(49.12±3.22)%。然而ASE24h预处理则显著抑制9h氧葡萄糖剥夺对细胞的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67.97±2.92)%,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473.67,P〈0.01);细胞形态学显示,刺五加皂甙(终浓度50μg/ml)预处理再缺血处理9h,可明显减轻缺血9h所致的细胞损害,较多细胞保留突起,突起网络依然存在,胞体完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SE预处理能明显增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67.18,P〈0.01);ASE预处理诱导表达的HIF-1具有生物学活性,它能与DNA结合,并激活下游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蛋白)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28.37,P〈0.01)。结论ASE预处理可以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其诱导耐受的作用可能与ASE预处理诱导PCI2细胞HIF—let稳定表达、提高HIF-1与DNA结合活性以及增加其下游基因EPO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后海马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方法对7日龄SD新生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暴露在低氧环境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以及单纯持续暴露在低氧环境建立低氧诱导模型。新生大鼠HIBD后0、1、6、16h和1、3、7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HIF-1α和EPO的表达情况。低氧诱导0.5、1、2、3、5h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HIF-1α的表达。结果 HIBD组随复氧时间的延长,海马CA1区EPO阳性细胞计数先增加后降低,16h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各时间点EPO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01)。HIBD组缺氧缺血后即刻(0h)海马齿状回见少量HIF-1α阳性细胞,复氧后各时间点和对照组均未见HIF-1α阳性细胞;持续暴露在低氧环境0.5h,HIF-1α开始表达,至3h时HIF-1α表达达高峰。常氧对照组未见HIF-1α表达。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内源性EPO分泌增加,低氧可诱导HIF-1α表达,推测HIF-1α/EPO缺氧信号转导系统可能参与缺氧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形成。 相似文献
6.
经缺氧预处理 (HPC)的脑组织能对随后的严重缺氧缺血耐受性明显增强。离体研究表明[1] ,HPC可以增强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耐缺氧能力 ,同时可以减少缺氧 复氧后的神经元凋亡 ;整体动物研究表明 ,新生大鼠缺氧预处理可以减轻随后严重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损伤[2 ] ,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可能是HPC过程适应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缺氧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介质。为此 ,我们推测 ,HPC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HIF 1α诱导的凋亡有关。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3 ] ,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HIF 1… 相似文献
7.
缺氧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因素。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联系氧信号传导及反应的桥梁,它在多种细胞事件中起作用,如细胞存活、凋亡、细胞活性、细胞骨架结构、细胞黏附、红细胞生成、血管活性、转录调节、上皮稳定、药物抗性、能量代谢及pH调节等。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预存的细胞死亡程序引发的高度精密调节的、能量依赖性的、有序的细胞自杀过程,这一过程对消除机体内老化细胞及具有潜在性异常生长的细胞,以及保持机体处于稳态等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因子—1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30(3):146-149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由缺氧、铝、镁、镍等诱导细胞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由α和β亚基组成,两者属碱性螺旋。环-螺旋-PAS家族蛋白。近年研究发现,HIF-1参与心血管发育的调控,与缺血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进一步探讨HIF-1在机体缺氟、缺血稳态中的作用,对研究缺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异二聚体核转录因子,在维持细胞、组织氧平衡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由HIF-1α和HIF-1β2个亚单位组成。其中,HIF-1α是其功能亚基,缺氧条件下,HIF-1α与HIF-1β形成有活性的HIF-1,诱导下游靶基因的表达,通过调节不同靶基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如血管新生、能量代谢、红细胞生成、细胞分化等。在HIBD中,HIF-1α通过调节靶基因表达以增加组织氧供应、改善能量代谢、刺激血管新生与重塑、促进神经再生及抗凋亡等,从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现阐述HIF-1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在HIBD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胎鼠肾脏损伤发生中的作用,通过钳夹孕21日龄大鼠供应子宫的动静脉血管以制备胎鼠宫内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模型和再灌注不同时间模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动态观察ICAM-1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正常时ICAM-lmRNA在21日龄胎鼠肾脏有一定表达.宫内缺血后,胎肾ICAM-1mRNA在缺血35分钟时开始表达增强(P<0.05),45分钟时达高峰(P<0.01).缺血15分钟再灌注过程中,胎肾ICAM-1mRNA在再灌注1小时时即开始表达增强(P<0.05),8和15小时时为表达高峰,明显强于其它各时间点(P<0.05),此后表达下降,在30小时已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因此,可以认为宫内缺血缺氧可以刺激胎鼠肾脏ICAM-1mRNA的转录,提示ICAM-1可能和窒息后肾损伤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一1et)在小儿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切除的WT肿瘤标本45例,分别根据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临床分期、NWTS-5高低危因素进行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WT组织和瘤旁组织中HIF-1α和CD34的表达,通过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MVD,结合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T组H1F-1α的阳性率高于瘤旁组(95.6%傩40%,P〈0.05),HIF-1α在WT中的表达与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WT组MVD高于瘤旁组(58.22±10.009绑(49.43±8.114),P〈0.05,HIF-1α的表达与MVD的相关系数为r=0.402,P〈0.05;HIF-1α表达阳性程度高危组高于低危组,P〈0.05,HIF.1et低表达组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HIF-1α的高表达与WT的生长有关,可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并提示小儿WT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不同时间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于厌氧培养箱中缺氧0、2、4、8 h,用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检测缺氧不同时间后神经元HIF-1α及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常氧培养的神经元中几乎不表达HIF-1α,VEGF表达较低;缺氧2 h后,神经元中HIF-1α及VEGF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缺氧4 h后两者mRNA及蛋白表达最高;缺氧8 h后表达降低。结论缺氧增加神经元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缺氧诱导因子-1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一种异源二聚体。在神经细胞缺氧缺血状态下其被诱导表达增加,并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葡萄糖载体蛋白-1等靶基因的表达,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血管的生成、能量代谢的改善及神经细胞的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缺氧诱导因子-1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及作用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将可能为临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铁离子螯合剂(DF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10日龄SD大鼠48只为研究对象,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HI)组、DFO干预组和9 g·L-1盐水对照组,每组分为缺氧后 4 h、8 h及24 h 3个亚组,参照Rice模型制作HIBD动物模型,并经腹腔内注射DFO及9 g· L-1盐水干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分析其HIF-1α、Akt及p-Akt蛋白表达.RT-PCR检测分析HIF-1α mRNA表达.结果 HI组HIF-1α蛋白4 h 即明显增多,8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9 g·L-1盐水对照组与HI组有相同变化.而DFO干预组4 h达高峰,8 h及24 h仍在较高水平,与HI组比较各时间点HIF-1α蛋白表达均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DFO干预组和HI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增高(Pa<0.05).HI组与DFO干预组各时间点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2组p-Akt蛋白表达有相同趋势,缺氧 4 h HI组与DFO干预组p-Akt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然而与HI组比较,DFO组HIF-1α mRNA表达均有增加.结论 在新生鼠HIBD时,DFO可上调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使HIF-1α蛋白表达高峰时间提前,且持续时间延长,在此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未参与DFO对HIF-1α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婴幼儿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标志抗原CD34在婴幼儿血管瘤不同时期、血管畸形和儿童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探讨缺氧在血管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CD34、HIF-1α、VEGF和Ki-67在小儿血管瘤、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不同时期血管瘤之间,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正常皮肤之间HIF-1α、VEGF、Ki-67、MV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瘤中HIF-1α表达分别与VEGF、Ki-67、MVD表达呈正相关;而血管畸形HIF-1α与VEGF表达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缺氧是不同时期血管瘤的普遍现象.HIF-1α能促进血管瘤血管生成.而在血管畸形中可能不存在缺氧的微环境,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正常的血管形态异常",因此在血管畸形中不会发生内皮细胞的增殖,也不存在类似血管瘤那样出现增生期和消退期.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讨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在胎鼠肾脏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通过钳夹孕 2 1日龄大鼠供应子宫的动静脉血管以制备胎鼠宫内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模型和再灌注不同时间模型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动态观察ICAM 1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 :正常时ICAM 1mRNA在 2 1日龄胎鼠肾脏有一定表达。宫内缺血后 ,胎肾ICAM 1mRNA在缺血 35分钟时开始表达增强 (P <0 0 5 ) ,4 5分钟时达高峰 (P <0 0 1)。缺血 15分钟再灌注过程中 ,胎肾ICAM 1mRNA在再灌注 1小时时即开始表达增强 (P <0 0 5 ) ,8和 15小时时为表达高峰 ,明显强于其它各时间点 (P <0 0 5 ) ,此后表达下降 ,在 30小时已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P >0 0 5 )。因此 ,可以认为宫内缺血缺氧可以刺激胎鼠肾脏ICAM 1mRNA的转录 ,提示ICAM 1可能和窒息后肾损伤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内皮素(ET)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UVECs培养液共25瓶,分为A(常氧)组、B(缺氧)组、C(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常氧)组、D(可迅速降解HIF1α的外源性H2O2+缺氧)组及E(H2O2+夹竹桃麻素+常氧)组,每组各5瓶。各组处理3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及提取细胞总蛋白,分别用WesternBlot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中HIF1α蛋白水平和上清液中ET1水平。结果:A组HIF1α灰度扫描比值为0.336±0.012,ET1值为5.87±2.22pg/mL,均呈低水平表达;B及C组HIF1α灰度扫描比值分别为0.773±0.018及0.888±0.022,ET1值分别为95.38±8.06pg/mL及33.67±4.21pg/mL,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D及E组HIF1α灰度扫描分别为0.330±0.016及0.318±0.034,比值呈低水平表达,但ET1值分别为108.43±8.38pg/mL及109.66±5.80pg/mL,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缺氧或夹竹桃麻素可诱导HUVECs的HIF1α和ET1表达升高,H2O2可抑制HIF1α表达,但仍使ET1表达升高。其机制可能是作为氧感受器的NADPH氧化酶通过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而使HIF1α表达发生变化,其下游基因ET1表达除受HIF1α调控外,还存在H2O2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丹参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皮质氧化还原因子-1蛋白和凋亡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丹参对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脑皮质氧化还原因子-1 (redoxfactor-1,Ref-1)蛋白和凋亡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7日龄SD大鼠制成缺 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观察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及丹参治疗组脑皮质Ref-1蛋白及神经 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与缺氧缺血组比较,丹参治疗组Ref-1蛋白表达Ref-1阳性细 胞数增加(由36.1±6.3上升至76.3±5.4,t=2.43,P<0.05);而凋亡细胞显著减 少(由68±2降至12±5,t=7.02,P<0.01)。结论 丹参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可能通 过促进缺氧缺血后脑神经细胞Ref-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为治疗新生 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