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和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访谈、调查、心理行为观察法,对150例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心理分析,发现分离性焦虑58例,控制感丧失38例,疼痛所致的恐惧150例,并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后分离性焦虑17例,控制感丧失21例,疼痛所致的恐惧98例,与护理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能减轻或避免因害怕疼痛引起的不良心理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和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访谈、调查、心理行为观察法,对150例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心理分析,发现分离性焦虑58例,控制感丧失38例,疼痛所致的恐惧150例,并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后分离性焦虑17例,控制感丧失21例,疼痛所致的恐惧98例,与护理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 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能减轻或避免因害怕疼痛引起的不良心理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调整住院患儿的心理压力的方法。方法:通过筛选,选择患儿4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相应的护理技巧,对比两组患儿心理情绪变化、表现及合作程度。结果:试验组的患儿表现出积极的配合态度(P〈0.05)。在紧张和拒绝状态中表现出明显的情绪稳定和接受治疗的态度(P〈0.05)。结论:应用沟通交流技巧,提供适当感官刺激,减轻分离性焦虑,减少控制感丧失,减轻疼痛反应及不适等技巧,能减轻住院患儿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浅析婴幼儿手术分离性焦虑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颖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5):142-143
目的分析婴幼儿手术时的心理状况,总结减少婴幼儿手术分离性焦虑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手术患儿40例。分成实验组和时照纽各20例,采用不同护理措施,通过儿童焦虑量表(CCMD-3)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未出现明显的分离性焦虑情绪,而对照组患儿则出现明显的分离性焦虑情绪。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儿手术时的分离性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患儿术后镇痛、焦虑及恐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1)单纯使用常规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n=51)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两组手术患儿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镇痛评分、心理状态以及干预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恐惧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患儿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并减轻患儿的焦虑与恐惧,从而提高围术期满意度,可作为手术患儿的优选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菊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153-154
目的探讨心理十预对儿童末梢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从积极的角度人手对我院门诊就诊的400例末梢采山患儿随机分为不进行心理干预的对照组和进行心理干预的实验组各200例。结果两组儿童在末梢采血过程中出现紧张、恐惧和疼痛情况的分级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或消除儿童在末梢采血中由于疼痛体验所导致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远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以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选择78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78例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恐惧、焦虑、抑郁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存在一定不良心理状态,需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病人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患儿,干预组则是由专人进行适宜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心态平静,哭闹明显减少,主动配合手术。结论:通过术前心理干预使患儿解除了恐惧、焦虑、减轻了疼痛,顺利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伤病人不良情绪影响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将收住220例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17例和对照组103例,2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护理方式相同,实验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给予认识干预、情绪干预、感觉干预、行为干预,观察病人恐惧、焦虑和疼痛的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恐惧、焦虑、疼痛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外伤病人的恐惧、焦虑,从而减轻疼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毕文君 《吉林医学》2012,33(23):5118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时服务对象的痛疼、焦虑和恐惧心理。方法:选择13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对象,实施心理干预手段。结果:受术者在术中、术后心理焦虑和疼痛、及恐惧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中,应用心理干预手段能减轻受术者心理焦虑、恐惧及疼痛程度,该方法简单,更适宜基层计划生育单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球摘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行眼球摘除术患者30例,并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分析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况。结果分析对比得知,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下降,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对行眼球摘除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9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对酒精疾病的认知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良心理情绪和负面情绪得到了缓解,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酒精依赖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了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家长76例,采用自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针对家长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予以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对实施对策前后的家长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患儿家长在接受护理干预前SCL-90中躯体化症状、抑郁、恐惧、焦虑、偏执5个因子的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主要存在怀疑与不信任、激素恐惧、焦虑、轻视、缺乏耐心等5种心理。经护理干预,患儿家长SCL-90中躯体化症状、抑郁、恐惧、焦虑、偏执5个因子的分值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后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家长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负面心理情绪,达到提高患儿治疗之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季鸿燕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60-126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的作用,预防或减轻门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等紧张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06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整个过程进行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量患者心理状态,用视觉模拟镇痛法(VAS)评估患者镇痛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值、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门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等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对促进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术前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应激调查,并针对调查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评估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与60例未实施心理干预的病人对照研究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调查显示择期手术病人术前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及精神病性等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明显升高,而人际关系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明显降低;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疑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经过心理干预的患者入手术室前后的生命体征更趋平稳。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术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水平,可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来完成手术,表明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认知治疗与支持治疗)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和分析急症患儿家长应急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救治的患儿家长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先分析应急心理状态,然后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症患儿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感等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提高急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无创通气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无创通气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探讨心理干预对无创通气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人心理状态调查表对30例接受无创通气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恐惧等情绪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是减轻无创通气病人的焦虑、恐惧情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潮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1069-1070
目的对急诊就诊心梗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关注并寻求心理疏导,采取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方法对80例急诊心梗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心梗患者焦虑恐惧与环境因素、突然发病因素、服务因素、疼痛、疾病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对心梗病患者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及时对心梗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他们安全、平稳的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先天性梅毒婴儿父母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对80例住院的先天性梅毒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干预组(4 0例)和对照组(4 0例) ,用SCL -90来评价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对两组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先天性梅毒婴儿父母都存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干预组干预后父母亲的心理状态有很大改善,SCL -90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或0 .0 5 ) ;治愈好转率也高于对照组(χ2 =5 .16,P<0 .0 5 )。结论 心理干预措施被证明对先天性梅毒患儿父母的不良心理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罗孟兰  陆丽  王春梨  陆艳  钟晓珍 《中外医疗》2012,31(15):142-143
目的探讨开展门诊注射前心理干预对3~7岁学龄前患儿及其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3岁以上7岁以下学龄前门诊需注射患儿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肌注)、实验组2(静脉滴注)和对照组1(肌注)、对照组2(静脉滴注),每组各100例,实验组由护士在独立诊室一对一进行注射前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观察门诊注射治疗过程中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情绪较对照组明显稳定(P〈0.01)。结论门诊注射前心理干预能稳定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能更好地配合注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