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中心(重庆,630038)顾红光,蔡景修据文献报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癌变率在2.5%~15%之间[1]。胆总管囊肿发生癌变的机会是正常人群的20倍,肝内胆管囊肿(Caroli病)的癌变...  相似文献   

2.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部筋膜瓣或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已有较多文献报道[1,2]。1991年3月开始,在应用颞浅血管蒂肌筋膜瓣治疗脑脊液漏的基础上,采用了颞浅血管蒂肌筋膜瓣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骨折坚强内固定的国内外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折坚强内固定的国内外进展赵挺武,何志晶在应用坚强内固定(RigidFixation)治疗骨折中,由应力遮挡(StressShielding)所造成的骨质疏松,骨萎缩[1~2],以及拆除钢板后发生再骨折(有文献报告竟高达20%[3、10])的问题历来...  相似文献   

4.
骨科游针的生物力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科内固定术后钢针游走而形成游针并非罕见。多数游针因游行距离短,刺入部位浅表,尚无大碍。但当游行距离长,刺入重要脏器,如刺入主动脉[1]、盆腔[2]、膀胱、甚至由肛门排出时[3],可发生危险的并发症。我们于所在地区,收集到8例未公开发表的出现游针现象的病例,应引起同仁的足够重视。对于游针发生的原因,多认为是钢针压迫骨质,引起局部压迫性骨萎缩,进而钢针松动所致。但这只能解释针松动后因本身重力作用向下移动,而不能解释针反自身重力方向或向其他方向的移动。本文以转子间移位截骨术为例,通过生物力学的分析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骨-骨膜移植治疗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治疗27例合并软骨下骨囊肿(平均直径 >8 mm)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26例,女1例;年龄22~53岁,平均35.8岁。经踝关节镜探查明确发生距骨骨软骨损伤后,从自体髂骨取骨-骨膜移植物填充距骨骨软骨缺损区。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软骨修复MR评分(MOCART)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术后距骨X线和MRI改变,以及术后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结果 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59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93.0±6.5)分]显著高于术前[(73.9±3.1)分];术后VAS评分[(0.8±0.8)分]显著低于术前[(5.4±1.0)分];术后患者非常满意16例,满意8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2.3%(24/26)。术后患者X线片均示软骨下囊肿低密度区消失,未见关节间隙狭窄;MRI均示原病灶缺损区被移植物填充。MOCART评分平均为(57.2±9.1)分,其中3例软骨下骨内有直径< 5 mm的囊肿。18例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示原软骨缺损区被再生类软骨组织覆盖。结论 自体骨-骨膜移植可同时修复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及软骨下囊肿,近期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胰腺假性囊肿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跃 《肝胆外科杂志》1999,7(5):398-400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pseudocyst,PPC)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胰腺内或其邻近间隙的富含胰分泌物的积液,但形成的囊壁缺乏上皮衬里。它是急、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5%[1]。PPC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两者的发病机理、发展结局和治疗方法是不同的[1]。所谓急性PPC通常是在急性胰腺炎基础上的急性胰周积液,其发生率为10%~27%,但它们的绝大多数能自行消退。大约20%的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慢性PPC,其有成熟的假性囊壁,总是与胰管交通,伴胰管狭窄,因此不易消退[1…  相似文献   

7.
孙铮  郭桂华 《护理学杂志》1999,14(3):149-150
因胆总管囊肿有潜在的恶变性[1],故囊肿切除胆道重建已为学者们所共识。预防胆肠返流是决定远期疗效的关键,应用回盲部间置重建胆道,虽国内外曾有报道[2,3],但所用回盲部的下端系与空肠吻合,我院外科1990年6月至1995年7月对8例病人行胆总管囊肿切...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多发椎弓崩裂16例报告田敏,黄彦杰椎弓崩裂又称脊椎崩解或峡部不连,以L5发病率最高,多发者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脊椎骨均发生峡部裂者少见。葛氏[1]报告一组脊椎崩解病例,43例中多发者仅占1例,李稔生等[2]报告手术治疗峡不连49例,L4L5两处者...  相似文献   

9.
颈椎椎间融合手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椎间融合手术的改进周国昌,王兰,石晶,周天健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用于颈椎病和颈椎损伤的治疗。以往,在切除间盘和开挖植骨骨槽时,经常采用骨凿[1,2]、环锯[3]或环钻[4],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尤其对颈椎颈髓损伤病人,或产生剧烈震动或器械直接...  相似文献   

10.
S-100蛋白在小鼠正常关节软骨和新生软骨中的分布陈志信,祝彼得,吴祖尧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体外诱导肌组织所形成的软骨无论从形态上 ̄[1]还是蛋白多糖 ̄[2,3]的合成上与正常关节软骨基本相同。但...  相似文献   

11.
睾丸表皮样囊肿(附4例报告)罗洪,杨长庆,易飞,江晓海关键词睾丸;表皮样囊肿睾丸表皮样囊肿甚为少见,约占睾丸肿瘤的1%[1]。我院近年收治4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27岁,半年前偶然发现右睾丸有蚕豆大肿块,微触痛;半年后增至鸽蛋大。于1988年4...  相似文献   

12.
骨密度减低的牙周炎患者下颌骨X线片和生化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密度减低的牙周炎患者下颌骨X线片和生化的改变刘文元,董洁英,薛延,何玉香骨质疏松症在全身骨骼的表现特征是骨皮质变薄,而在口腔的表现特征是骨矿丢失[1,2]。骨矿丢失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下颌骨萎缩和牙槽突吸收,在X线片上则显示为低密度透光区。[3]我们在...  相似文献   

13.
骨重建过程包括着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方面。各种细胞因子对骨重建不同时期有影响,但各有侧重。测定细胞增殖率[DNA合成时(^3H)胸腺嘧啶的需要量],胶原合成[(^3H)脯氨酸结合到胶原与非胶原蛋白中的比率]以及Ⅰ型胶原,骨钙素,骨桥和其他骨相关蛋白以及硷性磷酸酶(下简称AKP)和甲状旁腺素(下简称PTH)诱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可作为骨形成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醋酸氢化可的松囊肿内注射治疗手术后复发性骨囊肿梁雨田张伯勋卢世璧作者应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囊肿内注射治疗2例手术后复发且难于再刮除植骨的骨囊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1男性,8岁。左股骨颈、转子部位骨囊肿,于1982年在当地医院行囊肿刮除自家髂骨植骨术,术...  相似文献   

15.
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影响因素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42年Inclain报道建立骨库经验以来,随着异体骨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现代冷藏技术的提高,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逐渐应用于修复各种原因引起的大段骨缺损。尤其近20年来较成熟地应用于骨肿瘤保肢手术中,术后五年生存率达40%~70%,不仅与传统截肢手术相比无差异,而且保存了肢体的完整性和功能[1,2]。但临床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其常发生异体骨骨折、感染、骨不连、肿瘤复发等并发症,影响保肢手术效果。尤其是异体骨骨折发生率高达16-6%~19%[3-5]。为此,本文着重阐述骨肿瘤保肢术后易发生异体骨骨折的…  相似文献   

16.
骨—纤维管内腱鞘囊肿致周围神经嵌压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骨-纤维管内腱鞘囊肿致周围神经嵌压症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32例临床病历资料总结,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 ̄4年。治疗效果优良率87.5%,结论:对此症宜尽早手术治疗,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神经内松解或神经外松解术。  相似文献   

17.
罗江武 《中国骨伤》1995,8(2):38-39
国人腓肠豆骨发生率的X线调查分析北京针灸骨伤学院(100015)罗江武腓肠豆骨是偶见于人类腓肠肌外侧头内的一小块籽骨。在膝关节x线侧位片上,腓肠豆骨呈半圆形,位于膝关节后间隙外上方。腓肠豆骨在外国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2.9%~16.3%[1,2],...  相似文献   

18.
对胰腺假性囊肿诊断及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作者通过总结26年来诊治52例胰腺假性囊肿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组52例中,保守治疗10例,其中3例囊肿自行消散,均为近期患急性胰腺炎者;手术治疗42例,内引流28例,外引流8例,其他手术6例。外引流术后发生胰瘘3例,囊肿复发1例,死亡2例。内引流的患者术后均无合并症出现,比较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外引流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我们认为慢性囊肿不同于急性囊肿,前者入院后一经诊断即可行内引流治疗,无需再观察6周或更长时间,以防合并症的出现。急性囊肿则应观察6~8周,以待囊壁成熟纤维化;有些病例有自行消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成人输尿管囊肿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对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报道14年来收治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0 ̄47岁,平均34岁。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7例(其中2例行输尿管囊肿开口成形术),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5例。随访1 ̄12年,患者症状消失,复查IVU,肾、输尿管积水消失,排尿期膀胱造影无反流。认为成人输尿管囊肿多数在3cm左右,术前行排尿期膀胱造影如无输尿管反流,不伴有膀胱或囊肿内其它  相似文献   

20.
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自然妊娠率低。Palermo等[1]首先报道的卵泡内精子显微注射(ICSI),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辅助授精技术,方法是将获得的精子直接注入卵泡内完成受精[13]。本技术精子无需发生顶体反应,明显提高了弱精子症的受精率和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