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兔颅骨矢状缝牵引成骨的动物实验模型,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并探讨局部应用rhBMP-2对牵引成骨的作用。方法以微型牵引种植钉(Miniscrew implants,MSI)作支抗,镍钛弹簧为牵引力源,建立MSI兔颅骨矢状缝弹力牵引成骨模型。应用该牵引系统对11周龄的新西兰白兔作矢状缝牵引成骨。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牵引+rh BMP-2,n=7),对照组(单纯牵引,n=7)。牵引29天,于0、5、11、17、23及29 d,应用X线及Micro-CT评价骨缝牵开情况;第7、27天注射四环素,第17天注射钙黄绿素,作为术后荧光组织切片观察标记。观察动物对该牵引成骨系统的耐受性,比较各组骨缝牵开的距离,并观察矢状缝组织形态学变化,验证兔颅骨矢状缝牵引成骨模型的可行性。结果MSI弹力牵引系统成功率为86%,牵引成骨实验可顺利完成。对照组矢状缝牵开的距离大于实验组(D29),两组矢状缝牵开的距离随着牵引持续时间的增加而递增,但骨缝牵开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骨组织形态学显示,两组骨缝间均有新生骨组织形成,说明该牵引成骨模型既能有效牵开骨缝,也能诱导骨缝间成骨。而实验组骨缝间新生骨组织形成速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本实验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种植钉MSI弹力牵引系统,成功建立了兔矢状缝弹力牵引成骨模型。骨缝牵引过程中,局部应用rhBMP-2可促进骨缝成骨,但导致了骨缝融合。  相似文献   

2.
常见颅面畸形病人多因临床治疗周期太长,需要植骨与多次手术,需要输血、治疗费用太高而无法接受治疗的情况;而传统的正颌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副反应也较多,因此考虑采用骨牵引成骨的方式矫正颅颌畸形是临床医生普遍想法。1972年SnyderCC,将牵引成骨技术应用于颅面骨动物实验。1992年McCarthy犤1犦小组首次将这种可能转化为临床现实。经过近20年的努力,这种治疗手段为颅颌外科整形与再造技术带来了新的希望。1颅面骨牵引延长术的定义骨牵引延长术:将骨切断后通过特制器械适当牵拉,并使由此产生的间隙逐渐形成骨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3.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sis,DO)指在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前提下,在骨缝处或截开骨段,用牵引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因此产生骨间隙形成新骨,以达到使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骨牵引术起源于欧洲,1905年意大利学者Alessandro Codivilla将股骨干截断,跟骨牵引进行股骨延长,他的研究开创了牵引成骨术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学者Gavril Ilizarov创造性地设计出环形固定器。并通过实验提出促进骨再生和软组织适应反应的原则,后来的Ilizarov延长技术成为20世纪矫形外科的里程碑。Snyder等(1973)首先将牵引成骨原理引入颅颌面外科并进行了动物实验,以期寻找矫治颅面畸形的新方法。1992年,McCarthy等率先将DO技术用于临床牵引延长下颌骨,取得了理想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临床应用的开始,使颅颌面畸形的治疗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牵引成骨过程中新骨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对成骨细胞以及牵引成骨过程中新骨生成的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成骨细胞的培养及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的制备 ,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 ,采用组织化学、四环素标记等方法观察骨组织新骨生成情况。结果 PRP可以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 ,促进牵引成骨过程新骨的生成。结论 PRP可以加快牵引成骨过程的新骨生成 ,临床应用可能缩短牵引成骨的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骨折并移位行骨牵引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89例股骨干骨折并移位患儿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协助家长保持有效牵引体位及功能锻炼.结果89例患儿经过3周左右的骨牵引治疗,均行拔钉加患肢髋人字石膏固定,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均达到临床愈合.经随访患儿下肢均等长,无畸形愈合、关节僵硬.提示护理干预可避免牵引过程中的并发症,为患儿骨折断端的复位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促进下颌骨牵引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因其能在原位快速成骨而被称为是一种内源性组织工程技术。然而,DO的某些并发症(如骨再生不良、延迟愈合、不愈合),特别是其较长的疗程及牵引装置长时间留置于面部或口腔内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固定螺钉松脱、伤口感染、骨折等)成为临床应用和推广该项新技术的瓶颈和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下颌骨牵引术治疗成人半面短小畸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一项将骨切开后应用牵引装置缓慢牵拉,使牵引间隙中形成新骨,从而达到骨骼处长目的的技术。我们对1例成人复杂半面短小畸形患者进行上、下颌骨的同时牵引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骨缝牵引成骨修复腭裂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临床探索骨缝牵引成骨修复腭裂的新技术。方法 选择2~4岁的腭裂患儿。一期手术在全麻下安置腭裂牵引器,牵引腭骨向中线和向后移动;牵引期持续约4~5个月。裂隙合拢后进行二期手术,修复裂隙。用误差为0.2%的游标卡尺,测量牵引前和牵引后上颌牙弓宽度、裂隙宽度和硬腭长度。结果 临床应用8例。2例因牵引器在安置后l周内脱落而终止牵引。6例经不同时间的牵引后,裂隙缩小,裂隙两侧的组织显著延长。其中牵引时间最长为126d,最短为37d;裂隙宽度平均缩小6.5mm;硬腭长度平均延长4.8mm。结论 临床证实了骨缝牵引具有诱导腭部组织再生、关闭或缩小裂隙和延长硬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山羊颧上颌缝持续等张缝牵引成骨来延长上颌骨复合体,探讨缝牵引成骨的机制。方法:在山羊两侧颧上颌缝安置自主设计制作的内置式微型自动持续等张缝牵引器,缝两侧钛钉标记,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并在4、6、8周切取牵引和未牵引的颧上颌缝及新生骨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标本中bFGF、TGF-β1、VEGF的表达和变化。结果: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所有山羊上颌骨复合体均成功前徙。在牵引6周时出现软骨细胞团,细胞团之间有新生骨小梁形成。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及骨细胞中bFGF、TGF-β1、VEGF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或阳性表达增加,呈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结论:经缝牵引成骨的成骨机制以膜内成骨为主,但也有软骨成骨;bFGF、TGF-β1、VEGF以及3种胶原均参与了缝牵引成骨的成骨过程,促进了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新骨的改建。  相似文献   

10.
牵引患者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牵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广泛,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并产生各种并发症。现将防护体会介绍如下。1.重视无菌操作:临床上我们常碰到骨牵引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因针孔感染而解除,待炎症控制重新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费用。骨牵引是一种手术操作,对每一个需作牵引的患者,在其相应的部位按正规手术要求备皮,然后供医生操作,做好骨牵引后如敷料有渗血,应及时更换,并在穿钉处每日用75%酒精滴注一次持续一周以保持无菌。同时应保持针眼周围皮肤的清…  相似文献   

11.
内置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及其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2,他引:4  
目的 探讨内置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997至2004年采用内置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下颌骨畸形或缺损患者46例61侧,其中半侧颜面短小27例,下颌骨发育不足或小颌畸形双侧8例、单侧4例,电击伤或肿瘤术后缺损畸形3例,Treaeher Colins综合征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结果 46例61侧发生并发症者9例,包括牵引机械装置故障3例,局部感染2例,前牙开骀2例,皮肤窦道2例。经积极处理后均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结论 减少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机理,熟悉掌握下颌骨及邻近解剖结构,操作规范熟练,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变化。方法 在成年山羊的后肢放置2只增宽牵引器。实验组9只术后第8天牵引,对照组3只不牵引。牵引完毕后不同时期,各宰杀3只,评价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质和量。结果 实验组胫骨平均增宽7.83mm,X射线见牵引间隙逐渐变模糊,暴露侧有骨不连,非暴露侧成骨良好,牵引完毕3个月,未暴露侧新形成板层骨与原来胫骨融为一体,而暴露侧骨不连区为致密纤维组织。结论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后,两侧牵引间隙成骨不一致,良好的血供,对新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如持续骨牵引、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接骨板或普通髓内钉固定等,但疗效不十分理想。随着生物力学和材料学的发展以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交锁髓内钉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独特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32例。疗效满意,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牵引成骨矫治(附112例临床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常规正颌外科难以矫治的七类复杂牙颌面畸形112例,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矫治,其中22例采用德国生产的牵引器,其余均采用作研制的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而不同,上颌骨牵引距离7-20mm,下颌骨12-46mm,3例合并局部慢性感染,导致部分新骨吸收,另3例因牵引器故障,下颌骨下缘骨折等原因另行手术处理完成牵引,其余106例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取得了良好的成骨及牙颌面畸形矫治效果。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DO)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s)对成骨的影响,探讨下颌骨较大速率DO的可行性。方法12只山羊双侧下颌骨行DO,山羊及左右下颌骨随机化分为实验侧、对照侧,一只山羊作为正常标本。术中预置牵开间隙3.5mm,实验侧应用rhBMPs,延迟期为3d,牵引速率为1.5mm/d,分3次牵引,延长幅度为20mm。3、5、7、12周行大体、X线、骨密度、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延长幅度达到20mm,自固定期3周开始观察,牵引间隙新骨的再生形成及成熟改建仍是连续的骨愈合过程。固定期5周时,大体及X线观察表明实验侧已形成良好的骨皮质连续性,密度近于正常骨,而对照侧牵引间隙中间区却存在骨不连或间隙存在。组织学显示DO过程仍然是膜内成骨,对照侧牵引间隙中央可见中央区纤维连接、软骨改变,周边区可见新骨组织形成。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显示实验侧在5周时接近正常骨,与对照侧有显著差异。骨密度随时间递增,实验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侧。本实验条件下在5周后拆除牵引器较为可靠。结论较大速率DO的骨再生形成也是一个连续的膜内成骨过程。rhBMPs在较大速率和较大幅度DO中的应用能够加速骨的再生和愈合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轻量牵引对股骨头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48例股骨颈骨折应用空心螺钉治疗,并在术后进行轻量骨牵引.结果 随访36~48 个月,2 例延期愈合,3例股骨头晚期塌陷,1例股骨头早期坏死.结论 在早期行空心钉固定手术,良好的复位的基础上,术后通过一定时期的轻量骨牵引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股骨头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骨牵引或使用外固定架患者随机分为乙醇组和盐水组各28例。术后第3天开始乙醇组采用75%乙醇滴注(3ml/每端)并擦拭钉道口,每天3次;盐水组采用生理盐水滴注(3ml/每端)并擦拭钉道口,每天3次。术后第4、6、8天钉道口护理前后做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并记录钉道口局部皮肤情况。结果两组钉道口细菌培养菌落数及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理盐水可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不同龄犬对面中位牵引的反应及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犬对颜面中位牵引的反应,探索适宜的干预年龄。方法 同窝12周龄杂种犬4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1只,实验组3只:对照组1号犬正常饲养不牵拉,在12周龄时在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前后种植钛钉,作为骨标志。实验组2、3、4号犬分别在12、16、20周龄时在上颌各骨缝前后种植骨标志钉,同时安置前牵引支架,均持续向前牵引1个月,然后拆除牵引装置,继续饲养直到9个月龄时处死。牵引力均约为600g,牵引过程中行连续头颅X线片检查,处死后头颅干骨测量。结果实验组各犬经1个月牵拉后,2号犬上颌水平前移明显约10mm,处死前上颌超出下颌约7mm;3号犬上颌水平前移次之;4号犬最少。牵拉后的上颌复合体经过3~4周的生长停滞后,逐渐恢复正常的生长速度。结论 早期牵引效果明显好于年龄偏大者,中位前牵引面中份长期效果稳定,对上颌的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持续弹力牵引成骨修复腭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应用持续弹力牵引成骨技术进行封闭腭裂、延长硬腭的实验研究,探讨以组织新生方式修复腭裂的可行性。方法:6个月龄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人工制备宽8mm、长25mm硬腭裂隙,腭骨水平板周围切骨,经5d的间歇期后安置记忆合金牵引器,向后、向中线牵引,达到预期结果后,牵引器继续保持8周。结果:实验对照组裂隙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裂隙逐渐缩窄,裂隙后部于2-3周封闭,裂隙前部缩窄为1-2mm的缝隙,同时硬腭向后延长;组织学证实骨牵引区域完全为新生骨组织所填充。结论:持续弹力牵引成骨能够诱导腭裂犬腭骨和附着的软组织新生,有效封闭腭部裂隙、延长硬腭。  相似文献   

20.
功能推拿防治骨牵引术后膝关节僵硬2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避免股骨髁上、胫骨结节骨牵引后膝关节发生僵硬、疼痛造成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骨伤科自1987年8月开始对此类骨折、脱位患者298例采取系统的膝关节功能推拿,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98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82例,女116例;年龄6~89岁。病位在左侧159例,右侧139例;股骨颈骨折148例,粗隆间骨折90例,股骨干骨折38例,髋关节脱位19例,骶髂关节脱位3例。其中胫骨结节骨牵引96例,股骨髁上骨牵引202例,牵引时间6~8周,住院时间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