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游离的筋膜瓣做填充物关节成形术,由于复盖关节表面的筋膜组织缺乏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继而被新生的结缔组织所替代,最终因纤维组织的粘连、机化使关节再度发生僵直。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应用带血管岛状筋膜关节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关节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自1986年7月~1988年4月临床应用15例,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创伤或疾病所致的青壮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迄今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993年以来,在动物实验及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带血管蒂髂腹股部岛状真皮筋膜瓣行髋关节成形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5例,术后经12 ̄36个月随访,采用Charnley法及吴之康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结果:6级13例,5级2例。证明,带血管蒂的岛状真皮筋膜瓣髋关节成形术是重建青壮年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应用带血管蒂岛状筋膜瓣移位髋关节成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椎炎髋关节强直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 对 2 1例强直性脊椎炎晚期髋关节强直采用带旋股外动脉降支血管蒂岛状筋膜瓣移位髋关成形术。 结果 术后随访 5~ 10年 ,平均 7 8年 ,髋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 19 2° ,术后达到 2 13 6° ,按照Charnley和吴之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 :优良 ( 6级 ) 11髋 ,很好 ( 5级 ) 10髋 ,好 ( 4级 ) 2髋 ,尚可、差、很差均无。 结论 带血管蒂岛状筋膜瓣移位髋关节成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椎炎髋关节强直中远期疗效肯定 ,且费用低、并发症少 ,尤其适用于青壮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带血管蒂岛状筋膜瓣膝关节成形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蒂筋膜瓣移位髋关节内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炬才  罗建平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6):330-331,T002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自1986年7月-1991年7月,实施带血管蒂的岛状筋膜瓣移位髋关节内成形术18例,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4.5个月。成形术后采用Charnley法和吴之康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良14例,很好4例。  相似文献   

6.
指部皮肤缺损的修复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对伴有骨及肌腱外露的指背皮肤缺损,有报道用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3月至今应用带蒂岛状筋膜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1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带筋膜血管蒂桡骨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带筋膜桡动脉茎突返支蒂桡骨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采取桡骨茎突切除加用带筋膜血管蒂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5例,术后进行5~16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用骨瓣治疗舟骨骨折15例,骨瓣血供丰富,术后10~12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带筋膜血管蒂桡骨骨膜骨瓣是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及骨不连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徐生根 《中国骨伤》2006,19(2):85-86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股前外侧筋膜瓣移位于膝关节内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13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男7例,女6例;年龄46~75岁,平均58·5岁。用带膝上外动脉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筋膜瓣包绕修复缺损的关节面。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经45~89个月,平均50个月的随访,根据窦宝信等[1]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7例,良4例,可2例。结论:带血管蒂股前外侧筋膜瓣治疗修复退行性膝关节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远期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筋膜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告带血管筋膜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材料和方法:12个膝关节软骨全厚缺损均采用以膝降动脉为蒂的小腿前内侧筋膜瓣移植进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1.5~8年,平均3.5年,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平均42°,术后114°,按照美国膝关节学会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评定标准,运动部分术前平均得分55.3分,术后90.7分;功能部分术前平均得分25.8分,术后87分。结论: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相比,采用带血管蒂筋膜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具有对膝关节正常结构破坏小、并发症少、费用低、远期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小腿筋膜瓣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半限制型全肘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肘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半限制型全肘关节置换对类风湿性肘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18肘)类风湿性肘关节炎患者行半限制型全肘关节置换,Morrey分期:18肘中5肘为Ⅲ期,10肘为Ⅳ期,3肘为Ⅴ期。平均随访35个月(26~44个月),手术前后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进行评估,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并对两者进行差别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8肘全部成功进行关节置换,术后行功能锻炼6周后患者的平均Mayo肘关节评分从39·7(0~70)上升至86·7(60~100),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有显著性差别(P<0·01)。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无明显相关性(r=0·08436,P>0·05)。结论半限制型全肘关节置换是治疗类风湿性肘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迅速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的活动,但必须严格把握其临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Granulocytapher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bstract: The G-1 column is an extracorporeal type granulocytapheresis device packed with 220 g cellulose acetate beads to which granulocytes and monocytes specifically adhere. A total of 59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elevated granulocyte counts from 4 hospitals in Japan received 2 apheresis sessions of 1 h duration/week for a total of 8 times over a period of 4 weeks. About 55 % of the leukocytes which entered the G-1 column were adsorbed onto the beads; 95% were granulocytes, 3.5% monocytes, and 0.4% lymphocytes. Clinical and efficacy assessments showed improvements in swollen joints (p < 0.01), tender joints (p < 0.001), the active joint score (p < 0.001), duration of morning stiffness (p < 0.01), and grip strength (p < 0.001). In good responders, the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 for up to 12 weeks following the last apheresis. Exacerbation was noted in 2 pati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fficacy of the G-1 column is attributable to the removal or suppression of hyperactive leukocyte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ducing a kind of immunomod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病肘关节的毁损比较常见,以往矫形外科医师对Ⅲ、Ⅳ期肘关节病损主张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文总结了通过肘关节的滑膜切除及关节周围松解来处理Ⅲ、Ⅳ期关节病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对21例21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肘滑膜切除及周围松解,所有患者均切除桡骨头及鹰嘴和尺骨喙突的增生骨赘。随访时间最长4年,最短6个月。结果:患者手术前疼痛平均评分为10.1,运动弧平均评分为13.5,屈曲挛缩平均评分为0;手术后疼痛平均评分为36.1,运动弧平均评分为24.8,屈曲挛缩平均评分为7.86。所有患者手术后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肘关节常表现为滑膜增生、关节间隙消失、周围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几何形状的改变。单纯滑膜切除患者手术后运动弧改变不明显,传统的关节切除成形手术后关节的稳定性及上肢的肌力可能较差。本组病例采用肘滑膜切除及关节周围松解,手术后近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化脓性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的全髋关节置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化脓性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方法对2001年4月~2005年2月,将8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化脓性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手术时年龄30~54岁,平均38·4岁。术前短缩2·5~5cm。术中髋臼假体置入真臼中,以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结果术后双下肢等长(双下肢相差在1cm内)7例,1例短缩1·5cm。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4分增加到87分。无感染,未见假体松动及植骨块吸收、塌陷。结论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TKA)在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特点。方法对8例膝关节严重创伤后形成的骨性关节炎施行了TKA手术,术中采用植骨、加装金属垫片的方法修复塌陷的胫骨平台,对内、外翻不稳的膝关节选择了CCK假体代偿由侧副韧带损伤引起的不完全功能缺失,严重者甚至使用旋转型铰链膝,其他还有通过后方的软组织松解等技术来增加关节活动度。结果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8例由术前的平均42分上升至术后的平均88分(P<0.05),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76°升至术后的平均106°(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以上,平均2.1年,随访结束时膝关节评分平均82分(P<0.05),关节活动度平均93°(P<0.05)。结论根据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损伤特点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的TKA手术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术中注意防止因骨折畸形愈合所导致的技术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