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Nnat基因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藉以探讨Nnat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出生前后大鼠脑内Nnat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na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大鼠胚胎第9 d(E9)脑内Nnat mRNA开始表达,但表达量较低,以后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出生前有轻微下调。出生后大鼠的不同脑区Nnat mRNA的表达量都呈现下降趋势,60 d时达到较低的水平。Nnat蛋白在不同脑区都具有表达,但不同亚型蛋白量的相对比例不同。结论:Nnat基因在胚胎期及出生后大鼠脑内的表达量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分化过程的时间上有一定的同步性,提示Nnat的作用可能与神经元分化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坐骨神经生后发育过程中CNTF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晓松 《解剖学研究》1999,21(2):107-109
目的 观察大鼠生长发育过程中外周神经组织CNTF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半定量分析正常大鼠坐骨神经发育过程中CNTF mRNA表达量.结果 正常大鼠生后仅1d,其坐骨神经中即可见CNTF mRNA表达,但表达量较低;出生14d后,表达量明显增加;30d时表达量达高峰,60d时的表达量稍有下降趋势.结论 大鼠出生后其坐骨神经中CNTF基因表达量随着周围神经的发育过程而有相应的变化.提示CNTF在周围神经生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4周60%~70%最大摄氧量跑台运动对大鼠右心室肌目标蛋白质转录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深入进行心脏变化机制的研究、科学指导运动健身及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康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跑台运动的方式,复制递增运动负荷至24 m/min的4周60%~70%最大摄氧量运动实验动物模型,提取右心室肌组织制备样品,采用Real-Time PCR(RT-PCR)的方法对Josephin域蛋白1、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核苷二磷酸激酶B、心肌肌动蛋白α1、谷胱甘肽S转移酶Mu2、线粒体ATP合酶亚基α等目标蛋白质的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运动组大鼠心肌肌动蛋白α1、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谷胱甘肽S转移酶Mu2、核苷二磷酸激酶B、线粒体ATP合酶亚基α等的m RNA相对净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表达水平下降;Josephin域蛋白1的m RNA相对净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表达水平上升。结论 4周有氧运动后,心肌肌动蛋白α1、谷胱甘肽S转移酶Mu2、线粒体ATP合酶亚基α等的差异表达主要受其合成过程中翻译及修饰等的影响。Josephin域蛋白1、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核苷二磷酸激酶B的差异表达,可能受蛋白合成过程中上游基因转录的调控,也可能受下游翻译﹑修饰等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Nurr1)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相关关系,探讨 Nurr1表达在神经细胞分化迁移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 结果 Nurr1从胚胎12d开始在侧脑室周围出现少量表达,随着发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而且呈现向脑室远侧分化、迁移的趋势;生后侧脑室周围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高量表达出现在生后1~5d的大脑皮层,随着细胞的分化成熟阳性表达又明显减少,成熟的大脑皮层仅见少量阳性表达,与PCNA的对比观察表明,两者表达在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细胞中,Nurr1 主要表达在分化、迁移的幼稚神经细胞中,在增殖细胞中不表达. 结论 Nurr1 可能在大鼠脑神经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分化、迁移过程中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β-防御素-2基因在肺组织表达的发育调控。方法:根据Genbank大鼠β-防御素-2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在大鼠不同发育阶段的肺组织总RNA中,扩增其特异cDNA片段,并进行DNA序列测定。借助Genbank中BLASI、程序,将从该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hBD-2和大鼠的rBD-1做相似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不同发育时期脑内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对神经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发挥的作用。方法 提取不同发育阶段大鼠不同脑组织中的mRNA,RT-PCR法反转录扩增NeuroD和β-actin,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检测其相对表达量。 结果 NeuroD在受孕7.5d(E7.5)时出现表达,在E10.5和E21.5时分别达到两次高峰,平均吸光度值为20437.88±598.28和14482.23±1134.4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NeuroD/β-actin比值在E12.5、E18.5和E21.5分别为1.59±0.09、1.61±0.07和1.70±0.11,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1)。 结论 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NeuroD mRNA的表达呈明显时间特异性,在E10.5左右大鼠各原始脑泡的形成过程中,NeuroD-mRNA明显增高;在胚胎发育的晚期,脑组织形态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NeuroD达到第二次表达高峰,与鼠脑的发育过程相符。推测NeuroD对鼠脑的早期神经细胞分化以及晚期细胞的成熟均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aFGF对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元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了成的大鼠脑内神经元mRNA表达分布情况。结果:成年大鼠脑皮质,海马,下丘离和中脑神经元核内均有不同程度的aFGF基因表达,结论:aFGF在脑多个部位神经元的表达可能与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活动的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8.
CNTF基因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及生后发育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晓松  丁斐  刘炎  沈爱国  姚登兵 《解剖学报》2001,32(4):305-308,T004
目的 观察CNTF基因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以及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以地高辛标记(dig)-CNTF cDNA为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CNTF mRNA在大鼠脊髓中的分布;采用TR-PCR法,半定量分析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脊髓CNT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CNTF mRNA原位杂交阳性信号存在于正常大鼠脊髓白质的腹索、外侧索周边的部分胶质细胞中;灰质中未能发现阳性杂交信号。RT-PCR结果显示,大鼠生后1d脊髓细胞中即可见CNTF mRNA表达,但表达量较低;出生15d表达量迅速增加;30d时最高;60d时的表达量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大鼠脊髓白质的部分胶质细胞可表达CNTF mRNA;大鼠出生后1d CNTF mRNA即有表达,之后随脊髓的发育而呈动态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生后不同时期大鼠坐骨神经NGF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 RT-PCR方法半定量分析生后 1、15、3 0、60、12 0和 3 60 d大鼠坐骨神经中 NGF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大鼠生后 1d坐骨神经中即有 NGF m RNA的表达 ;随着生后发育过程 ,NGF m RNA的表达量逐步增加 ,并呈严格单调上升的趋势。开始时增加速度较慢 ,但随鼠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快 ,至 49d时达到最快 ,然后逐渐减慢 ,到 12 0 d时已接近生后稳定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Wnt信号基因在不同时相脊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脊髓损伤组(SCI组),SCI组分为术后1d、3d、7d、14d、21d组,每组5只。SCI组大鼠T11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脊髓损伤组织中Wnt信号基因的表达。结果SCI组所有动物在术后均表现为双后肢瘫痪,BBB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sham组。SCI组在脊髓横断术后1d、3d、7d Wnt3a表达均较sham组明显增加;尾侧端Wnt3a较同时相头侧端的表达多,且在21d又出现明显的升高。在sham组和SCI组均未检测到神经基因蛋白1(Ngn1)的表达。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的表达在SCI后第1d较sham组有明显的下降,第3d出现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结论Wnt信号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后修复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脑内微量元素含量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生后1~30日龄和成年SD大鼠全脑及大脑皮层、海马、小脑、间脑等部位锌、铁、铜、锰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大鼠全脑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依次为锌、铁、铜、锰,其中锌和铁的含量呈明显的差异(P<0.01);(2)元素的含量随年龄的变化呈较明显的规律性;(3)不同脑区微量元素含量各不相同。生后1~5日龄海马和小脑内的含量最高,30日龄和成年,海马和皮层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含GABA_A受体α_6亚单位mRNA神经元在大鼠脑内的生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小脑皮质和耳蜗核中含GABAA受体α6亚单位mRNA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小脑在生后发育中,杂交信号在生后第5d最早出现于内颗粒层,在生后第21d达到高峰并持续至成年期。但在外生发展始终未见到阳性信号。在耳蜗核中,α6亚单位mRNA到生后第7d方出现,其表达水平在此后的阶段内迅速增加,从生后第14d开始,杂交信号的增强趋于缓慢,至生后第3w达到成年水平。α6亚单位mRNA在小脑及耳蜗核的生后发育早期即有较强表达,提示其与上述两个系统的成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 法,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海马CA3 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观察其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结果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物质在生后零天(P0)组位于CA3 区细胞周围间质内;P10,P15 和P20 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产物位于锥体细胞内,幅射层内可见阳性苔藓纤维终末,这些终末随生后日龄增加而增加。P30 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产物仅见于细胞周围间质内,未见细胞胞浆内有阳性物质分布,但偶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细胞核位于CA3 区锥体细胞层,辐射层内有较多的苔藓纤维阳性终末。本研究结果提示,发育早期大鼠海马CA3 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布于细胞周围间质而生后10 至20 天发育期间,CA3 区锥体细胞合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并可沿神经元轴突顺行运输、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大鼠主动逃避学习后转录因子pElk1在脑内表达分布的时程变化,将55只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Y迷宫训练组和假训练组,其中训练组与假训练组再各分为训练后0、1、3、6、24h组,每组动物各5只。训练组动物接受Y迷宫光-电结合训练,假训练组动物接受光电不结合假训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各区pElk1分布及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pElk1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全脑内分布广泛,在纹状体边缘区皮层大部、下丘脑、杏仁核、海马、尾壳核、边缘区、小脑均有较强表达;Y迷宫训练后0、1、3、6h,在海马、皮层大部、杏仁核、下丘脑、纹状体尾壳核及边缘区、小脑均有pElk1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持续增强,训练后24hpElk1免疫阳性反应回归到正常组水平;假训练组在假训练后各时间点也有皮层大部、杏仁核等部位的表达增强,但在海马、尾壳核、纹状体边缘区等部位表达增强不明显,与训练组表达强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以上结果表明:pElk1在全脑分布广泛,Y迷宫学习增强海马、尾壳核、纹状体边缘区等区域的pElk1的表达,提示pElk1可能参与了Y迷宫相关的各脑区的学习记忆活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一氧化氮合酶(NOS)对胚鼠脑干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在胚脑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将孕14d SD胚鼠脑干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培养板,实验分两组:即常规培养液组及NOS竞争性抑制剂L-NAME处理组。两组均在接种5、10、15、20d后终止培养,部分盖片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余盖片行5-H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计数各组NOS阳性神经元和5-HT样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结果显示:经L-NAME处理的胚鼠脑干细胞在培养10d后出现NOS阳性神经元减少。虽在整个过程中未观察到5-HT样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的变化,但其突起的密度及突起上膨体和生长锥的数量明显减少。以上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用NOS抑制剂会影响5-HT能神经元的形态发育和功能,提示NO参与调节神经元的发育与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雄激素受体 ( AR)蛋白及其 m RNA在大鼠下丘脑的表达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成年 ( 3月龄 )雄性大鼠下丘脑 AR阳性神经元的存在及其表达。结果显示 ,雄激素受体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下丘脑诸核 ,尤其是弓状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室周核、室旁核 ,阳性神经元多为小细胞。同时在基因水平证实部分下丘脑神经元能合成 AR,提示雄激素可能作用于以上区域。  相似文献   

17.
郑雅娟  辛华  吴雅臻 《解剖学报》2003,34(4):411-415
目的 探讨因缺氧引起颈动脉体K^ 流减少而导致颈动脉体神经活性增加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价大鼠颈动脉体的ATP敏感性钾离子(KATP)通道的mRNA表达。结果 在大鼠颈动脉体中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亚家族Kir6.1的mRNA是存在的,而Kir6.2和磺酰脲受体(SUR1 and SUR2)则未见。结论 Kir6.1 mRNA的存在提示KATP通道在颈动脉体感受缺氧应答时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妊娠大鼠用丙基硫氧嘧啶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后,其新生仔鼠~3H-胸腺嘧啶核苷示踪,在注射后不同时间取脑制成切片并进行自显影。结果表明:甲低时,①嗅球嗅室壁室管膜及其下层细胞增殖延迟,细胞向内颗粒层迁移的速度减慢;②齿状回多形层细胞向颗粒层迁移的速度减慢;③小脑皮质外颗粒层细胞增殖延迟,外颗粒层细胞向内颗粒层迁移的速度减慢;④大脑皮质视、听区侧脑室壁室管膜及其下层细胞向浅层迁移的速度减慢,致使浅层的形成延迟。作者认为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延缓,影响神经回路的建成,可能是克汀病患者聋哑、智力低下、步态不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将福尔马林注射到大鼠上唇左侧口周区皮下,大鼠脑内Fos样神经元的出现及分布具有明显的时间及空间特异性。Fos样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最早出现时间是注射后30min;1h达到高峰;2h后Fos样神经元数量开始下降;8h后,仅在缰核内尚有少量的Fos样神经元分布,这种状态一直持绩到72h。实验结果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伤害性刺激的传递及调节的结构既包括特异性的传导通路也包括一些对伤害性刺激的调节有关的结构。本实验又在注射福尔马林前30min给大鼠皮下注射吗啡,然后将10%福尔马林注射到大鼠上唇左侧口周区皮下,1h后发现Fos样神经元的出现受到明显的抑制,但Fos样神经元的分布状况与单纯注射福尔马林者相同。又在注射福尔马林前35min给大鼠皮下注射纳络酮,前30min给大鼠皮下注射吗啡,然后将福尔马林注射到左侧大鼠口周区皮下,1h后发现纳络酮将吗啡对Fos样神经元出现的抑制作用翻转,且Fos样神经元的分布状况与单纯注射福尔马林者相同。这一现象说明Fos的表达与痛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