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及各种眼内填充物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对129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48人,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硅油填充术及玻璃体切主氟化硫注入,测定了术前,术后2、4、8周、3月及6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相似文献   

2.
晶状体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对角膜内皮损伤的防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瑄  黎晓新  赵明威 《眼科研究》2004,22(2):187-189
目的 探讨晶状体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对角膜内皮损伤的防范作用。方法 对 5 6例 ( 5 6眼 )患者分别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联合六氟化硫 (SF6)填充术、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及玻璃体切割 晶状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测定手术前和手术后 2周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结果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下降。玻璃体切割 晶状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 ( 2 4 79%± 10 90 % ) ,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保留晶状体对保护角膜内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30例(30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术前及术后1、2月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CV)、密度、六角形细胞出现率。结果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未切除晶体及术后眼压正常情况下,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对角膜内皮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30例(30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睫状体平坦部分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术前及术后1,2月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CV),密度,六角形细胞出现率,结果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未切除晶体及术后眼压正常情况下,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对角膜内皮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硅油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海燕  李立新  黎晓新 《眼科》1999,8(1):25-28
目的:探讨硅油在不同情况下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对170只眼行不同手术术前,术后2周,4周,8周及3个月时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硅油人前房的20只眼进行观察。结果;在眼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有晶体眼行单纯玻璃体和切割术及玻璃体切割硅的填充术,无晶体眼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有晶体眼及无晶体眼行硅油取出术手术后各期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有晶体眼行玻璃体切割晶体切割硅油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玻璃体切割联合或不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PDR患者80例(80只眼),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或者不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分析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量。结果玻璃体切割组(PPV组)41只眼行单纯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手术组39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手术组术后3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术后1年,PPV组27只眼视力下降,其中25只眼需要行白内障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节缺血,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手术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较PPV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PDR能更好地提高患眼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联合手术避免了二次手术治疗玻璃体手术后加重的自内障。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术中更好的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和保留后囊膜完整。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割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1 3例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213只眼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1、3个月时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其中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78只眼,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135只眼;硅油填充34只眼,C3F8填充53只眼,无眼内填充物者126只眼。 结果 单纯玻璃体切割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后囊完整组手术前后不同时期角膜内皮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均>0.05);无后囊且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组手术后较手术前角膜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且晶状体后囊不完整者,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01-103)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102只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不同眼内填充物、行或不行巩膜环扎、有或无无晶状体对术后高眼压发生情况。结果102例(102只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有或无晶状体眼发生高眼压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尽可能保留患者晶状体,对防止术后高眼压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动物模型评估Vitreon作为眼内填充物的安全性.方法 24只(24眼)兔随机分为4组:玻璃体切割组(8只)、晶状体玻璃体切割组(8只)、对照玻璃体切割组(4只)及对照晶状体玻璃体切割组(4只),手术采用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经玻璃体切割及晶状体玻璃体切割分别填充Vitreon,术后观察1周、2周、4周、8周后,行房角光镜及视网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光镜示Vjtreon填充眼术后2周出现房角及虹膜基质慢性炎症,术后2个月房角基本消失.下方视网膜术后1周神经纤维层可见大量空泡,术后1个月见视网膜表面机化膜及吞噬细胞;2个月视网膜变薄,以核层及光感细胞层为著.电镜示术后2用色素上皮细胞吞噬外节膜盘;2个月外节膜盘大部溶解、破碎.结论 Vitreon注入玻璃体腔后短期内出现视网膜病理改变,不宜作为眼内长期填充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收集60例患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其中30例糖尿病组和30例对照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30例糖尿病组和30例对照组患者行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3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ll densities,CD)、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值(ratio of hexagonal cells,RHC)。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差异。

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在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在糖尿病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对角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改变; 而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行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密度的改变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因此术前角膜内皮细胞的严格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后视觉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