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医源性胆道损伤大多发生在腹部手术中,尤其是胆囊和/或胆管手术,但也偶见于胃、十二指肠及胰腺手术.胆管损伤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并可对病人造成不良后果.是胆道外科中的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胆道手术开展和基层医院的普及,临床上胆道损伤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共发生15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发生在手术中的胆道损伤。近年来,医源性胆管损伤呈逐年增多趋势。1990年2月-2003年2月,我院共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3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5例,女27例;年龄20-75岁,平均48岁。开腹胆囊切除1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4例。  相似文献   

3.
医源性胆管损伤临床上多见于胆囊、胆道手术和上腹部手术。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胆管损伤由单纯胆囊手术引起者占95%,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本院自1985年10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0~2005年收治的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理因素所致胆管损伤5例,解剖因素所致胆管损伤2例,技术性因素所致胆管损伤2例.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2次手术.随访2~5年,仅1例发生反复胆管炎,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强调术者应熟悉胆道的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应根据胆管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术中辨清肝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与预防(附44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继国  陈建立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25-102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诊治方法。方法:对4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端端吻合术12例,胆管修补术6例,胆肠吻合26例。术后38例随访1~9年,优良率84.2%。结论:胆道手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胆道损伤的处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相似文献   

6.
医源性胆道损伤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995-2001年间收治的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可发生于上部各种手术,多数发生于胆囊切除术;损伤类型以损伤胆总管为主。治疗方法:腹腔引流2例,T管引流加腹腔引流4例,胆肠吻合4例,一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二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治愈16例。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手术或手术后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极为重要,一旦怀疑有胆管损伤应立即探查胆总管,尽快修复。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医源性胆管损伤通常是指腹部手术时发生的肝外胆管意外损伤,主要发生在胆道良性疾病,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0.3%~0.75%[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 选择1990年1月至2010年10月单纯胆囊切除术并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8例患者,对其手术方式、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原则、防治策略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共计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均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中肝总管结扎1例,胆总管横断1例,胆管侧壁损伤4例,胆总管缝针刺伤2例.共行胆管对端吻合1例,胆肠Roux-Y吻合术2例次,胆管侧壁修补6例.术后恢复满意7例,轻微胆管炎发作1例,本组无死亡患者.结论 胆道损伤应积极总结经验,预防为主,力争在并发症发生以前进行修复和重建胆道系统,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胆道系统的解剖变异较多,加之病理改变的影响,在施行上腹部手术时,特别是行胆囊切除术时,可能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道外科临床上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通过检索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1995年1月—2000年1月全国各级期刊关于胆管损伤的论文,统计来自165个医疗单位274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致肝外胆管、十二指肠损伤的防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990~2006年胆道手术所致22例医源性胆管、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胆管损伤18例,十二指肠损伤4例;术中发现5例,术后24小时发现10例.术后1周内发现7例.均行手术修复,术后死亡1例,18例随访6个月~2年,恢复优5例、良9例、差4例.结论:胆道手术所致医源性肝外胆管、十二指肠损伤应根据损伤的时间、部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医源性胆道损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 1 972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做胆道手术1 62 4例 ,其中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 1 6例 ,占 0 98%。现将医源性胆道损伤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年龄 38~ 67岁 ,平均 51岁。其中 3例由外院转来。1 2 损伤胆道的手术 单纯胆囊切除术 1 2例 ,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 2例 ,胃大部切除术 2例。1 3 损伤部位及类型 胆总管 8例 ,肝总管 6例 ,右肝管 2例。其中胆管横断伤 1 2例 ,胆管侧壁损伤 2例 ,缝针刺伤胆管 2例。1 4 损伤后发现时间 术中发现 1 0例 ,术后发现6例 ,最晚…  相似文献   

12.
刘学英 《现代护理》2005,11(24):2135-2136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医源性胆管损伤通常是指腹部手术时发生的肝外胆管意外损伤,主要发生在胆道良性疾病,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0.3%~0.75%。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护理,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护士认真细致的观察是及时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护士熟练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及时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保证;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是减少医疗纠纷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根本措施。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在开腹胆囊切除术者占60%,腹腔镜胆囊切除者占23%;损伤部位主要在胆总管、肝总管;胆管横断伤占60%。结论: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技巧对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胆道损伤类型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修复胆道损伤、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0~2006年行胆道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胆总管损伤8例,其中因Mirizzi综合征行胆囊切除导致胆管损伤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 对1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痊愈出院12例(92.3%),死亡1例(6.7%),术后随访8例,随访率61.5%,平均随访3年(1~5年).其中1例手术1年后反复发作胆管炎,胆道造影证实胆管狭窄,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提高认识、预防损伤是关键,把握治疗时机和选择合理方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胆结石、胆囊炎是我国常见病,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0.05%[1],绝大多数胆结石患者需要行胆囊切除术解除痛苦.医源性胆道损伤是医疗相关操作破坏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和通畅性所造成的,是肝胆外科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黄晓强等[2]收集医源性胆管损伤2 742例,其中94%与胆囊切除术有关.胆道系统的解剖关系复杂,变异较多,术中的任何疏忽和失误,都可能引起医源性胆道损伤.针对本院894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发生胆道损伤的3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胆囊切除手术造成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治方法及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及避免初次处理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原因、部位、处理时机、方式选择及预后。术中确诊胆管损伤8例,其中1例术中行胆道造影;术后48h内发现胆漏4例,分别予彩色超声、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等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损伤,分别采用单纯腹腔引流,腹腔引流及T管引流,胆囊瓣修补加T管引流,胆囊床缝扎、胆管对端吻合加T管引流,经皮经肠胆管引流,胆管空肠吻合加U形管支撑引流等方法处理。结果初次处理后10例恢复顺利;2例行胆管空肠吻合加U形管支撑引流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狭窄、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而再次手术扩大吻合口治愈,另1例因吻合口狭窄、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胆汁性肝硬化、右肝叶萎缩而转院再次手术切除右半肝、扩大吻合口治愈。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其发生与局部病理改变、解剖变异、手术技能等因素有关。应根据损伤发现时间、部位、原因、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恢复或重建胆管的通畅性和胆管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11例、胆管对端吻合4例、胆管修补2例、胆道引流或单纯腹腔引流5例;1例LC致胆总管损伤胆漏,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CC术后腹腔引流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较多,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及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近12年医源性胆管损伤28例,分析早期诊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5例胆管损伤立即修复,均治愈。术后发现的胆管损伤则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早处理。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6个月后现再作胆道重建术;对胆管梗阻不伴感染,6例1周内行胆道重建术,术后1-4年内均发生吻合口狭窄,9例3-4周后9胆管扩张≥1.5cm)行胆道重建,随访2-4年,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术后直视下仔细操作,解剖清楚,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及时处理。胆管梗阻无感染,待胆管扩张≥1.5cm时,再作重建术,可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诊治方法,为减少临床工作中胆管损伤发生及寻求最佳处理时机和方法,笔者现对我院12例医源性性胆管损伤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损伤原因96.2%与胆道手术有关,若能术中发现及时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最佳时间,其处理方式根据胆管损伤的类型选用单纯性加引流术、胆部管断端吻合置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