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志愿者支持方式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招募与培训精神分裂症康复志愿者,对10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6周,在干预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结果:康复志愿者支持方式干预后,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康复志愿者支持方式有利于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刻板印象及抑郁症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113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外显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抑郁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根据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分为高效能感组(n=41)与低效能感组(n=72),对比两组刻板印象(外显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评分、抑郁症状(SDS、HAMD)评分,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刻板印象及抑郁症状间相关性。结果高效能感组GSES评分为(27.62±1.37)分,低效能感组GSES评分为(19.17±1.4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效能感组积极外显刻板印象与积极内隐刻板印象评分高于低效能感组,消极外显刻板印象与消极内隐刻板印象评分低于低效能感组(P0.05);高效能感组SDS评分、HAMD评分低于低效能感组(P0.05);GSES评分与积极外显刻板印象、积极内隐刻板印象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外显刻板印象、消极内隐刻板印象评分呈负相关(P0.05);GSES评分与SDS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积极外显刻板印象、积极内隐刻板印象评分与SDS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外显刻板印象、消极内隐刻板印象评分与SDS评分、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则患者所持刻板印象越积极,抑郁症状亦较轻,而自我效能感越低则消极刻板印象、抑郁症状越严重,三者密切相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或改变刻板印象,对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2007年5月,在菏泽市选择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0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进行测试。[结果]调查109例,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和修订常模(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修订常模(P〈0.01);SCL-90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均为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42例(占38.53%)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67例(占61.47%)存在抑郁症状;SAS量表总分、SD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分,SA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客观支持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与其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4.
百忧解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百忧解(fluoxetine)与阿米替林对照治疗抑郁症36例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等进行评定,结果显示百忧解优于阿米替林,HAMD显效率分别为83.3%、50%(P<0.05),百忧解副反应轻,明显优于阿米替林,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于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危险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按CCMD-3诊断标准收集12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使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2版,Hamiltion抑郁量表进社会心理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60例,自杀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对危险度(RR=3.943)、主观支持(RR=4.276)、对支持的利用度(RR=2.187)、家庭亲密度(RR=1.493)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家庭亲密度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价值。方法根据部分敬老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的老年期抑郁症护理干预方法,对6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3个月,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的抑郁症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分析比较,研究护理干预的价值。结果 68例患者中,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绝望感的因子分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因子分在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敬老院护理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与自杀行为的关系,对79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与493例无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出现率(54.43%)显高于无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18.86%);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是无抑郁症状的5.21倍,且随抑郁症状的加重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提示精神分裂症的抑郁与自杀行为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门诊观察使用文拉法辛(怡诺思)治疗老年抑郁、焦虑症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应用文拉法辛,15mg/d,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分析。结果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8.9%;焦虑症为81.6%。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文拉法辛使用安全性高.能有效治疗老年抑郁、焦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特点,观察抗抑郁剂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为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198例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评定,将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患者康复的疗效。结果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发生率为56.86%,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帕金森氏病患者HAMD和ADL评分高;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HDL减分明显,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论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抗抑郁剂艾司西酞普兰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评估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1家二甲综合医院收治重性抑郁障碍患者137例,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heehan残疾量表(SDS)进行相关指标评估。结果显示,患者WHOQOL-BREF生活质量总评分(57.02±16.70)分,生理领域评分(10.86±1.73)分、心理领域评分(10.79±1.62)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11.18±2.77)分及环境领域评分(12.50±2.13)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并与HAMD总分、PHQ-9总分、SDS工作总分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理领域评分与PHQ-9总分及HAMD总分有相关性,社会领域与SDS工作总分有相关性。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患者抑郁程度及工作,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芳  孙素珍  李栓荣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48-205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及二者的相关关系,为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问卷法,利用孤独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92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和80例健康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孤独感得分(40.30±9.41),健康对照组孤独感得分(34.18±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总社会支持得分(40.51±8.37)、客观支持得分(11.04±2.71)、主观支持得分(20.99±4.55)、支持利用度得分(8.51±2.33),健康对照组总社会支持得分(44.14±8.53)、客观支持得分(11.96±2.77)、主观支持得分(22.84±5.06)、支持利用度得分(9.31±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与总社会支持(R=-0.653)、客观支持(R=-0.441)、主观支持(R=-0.692)、支持利用度(R=-0.485)均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人,孤独感高于健康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随社会支持的增多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比较30例重症抑郁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抑郁程度与痛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发现重症抑郁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PT、PPT、RTTP值与HAMD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重症抑郁发作期与缓解期的SPT、PPT和RPPT值的自身对比无显著差异。推测绝对知觉阈的增高可能与抑郁症患者体内鸦片样物质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与抑郁症病理基础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疼痛可作为抑郁的躯体症状,也可继发或加重抑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再评SAS、SDS一次,并与心理干预前加以比较。结果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过4周心理干预,其SAS、SDS评分分别由47.3&#177;11.6和48.96&#177;5.59降为41.4&#177;7.2和41.76&#177;6.72(P〈0.01);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别由36.3%和46.3%降为11.3%和17.5%(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孙悦  寻知元 《职业与健康》2023,(19):2668-2671
目的 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水平以及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2年2月25日—3月8日对天津市某精神专科三级甲等医院37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天津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非抑郁症状组抑郁量表得分M(P25,P75)为7(3,12)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96(89,104)分,抑郁症状组抑郁量表得分为24(21,28)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0(74,85)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8%。抑郁症状组主观幸福感、正性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低于非抑郁症状组,负性情绪得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症状组(均P<0.01)。在校正职称、家庭关系之后,主观幸福感中的正性情绪因子分(95%CI:0.821~0.916)、负性情绪因子分(95%CI:1.195~1.348)和生活满意度因子分(95%CI:0.879~0.985)均与抑郁症状的发生相关(均P<0.01)。结论 天津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主观幸福感是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正性情绪高、生活满意度高是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抑郁观象及产生原因,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A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测定。结果16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症69例(4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屁著性意义(P〈0.01)。结论部分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抑郁症状.要重视抑郁症状并给予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某钢管厂接触高温的85名工人进行检查发现,高温可引起明显的抑郁症状,HAMD总平均分11.32±5.63高于对照组6.70±4.40(P<0.001),以HAMD的17项总分来划分,观察组中可能有抑郁者占65.9%,可能有轻或中等度抑郁者占15.3%,严重抑郁者占1.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6.5%、2.8%和0.0%.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O.005)。HAMD17个单项中.观察组的忧郁情绪、自杀、入睡困难、早醒、工作和兴趣、精神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疑病、体重减轻10个单项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高温引起的抑郁症状可能主要是上述症状。HAMD可作为高温对人体影响的监护和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群体中的分布及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311名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D型人格问卷(DS14)的测评与分析。结果 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3.73%(136/311);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躯体化障碍患者相比,焦虑[(59.42±8.638)分;(54.17±8.396)分]和抑郁[(60.02±8.586)分;(55.99±9.544)分]水平明显增高(P<0.001),焦虑(86.02%,68.57%)和抑郁(80.15%,54.86%)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1);个体社交压抑、消极情感因子得分与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并表现出更明显焦虑抑郁症状,D型人格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患病和沉重心理负担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0例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住院次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及其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存在相关性,护士应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以增进其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探讨营养因素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amilton抑郁量表17项中得分大于17分和/或Hamilton焦虑量表14项中得分超过14分的30例患者组成抑郁症组,Hamilton抑郁量表得分低于17分、Hamilton焦虑量表得分低于14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红蛋白、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以及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20项)和焦虑自评量表(SAS,20项)测查。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抑郁症组血清叶酸[(4.06±1.61)vs.(6.48±2.36)ng/ml,P〈0.05]和维生素B12水平[(427.96±126.20)vs.(498.46±119.08)pg/ml,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amilton抑郁分值均无相关性。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20.
王月玲 《中国保健》2007,15(21):74-7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对卒中后的抑郁障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抑郁检出率43.33%,临床表现16例中度抑郁,36倒重度抑郁,经护理干预,HAMD量表减分率非常显著(P<0.01).结论抑郁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在治疗脑卒中症状的同时,应加强对抑郁障碍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