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MSCT检查后进行VB成像,并与同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BS)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CTVB与FBS所见一致性达93.3%.CTVB可清楚显示腔内型病变大小、形态、部位,浸润型及腔外型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结合其他三维重建技术亦可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结论多层螺旋CTVB能准确地显示中央型肺癌病变位置、大小及支气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多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MPR在肿瘤分叶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横断位薄层。棘突征、短毛刺征的显示率与横断位薄层大致相同;空泡征的显示率反而较横断位薄层低。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可以弥补横断位图像显示肿瘤征象不全面的缺点,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大气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多层螺旋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成像对于大气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4例有病理证实的大气道病变的病例均经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扫描条件:120kV,200~250mAs,层厚1.25~2.5mm,螺距为3。轴位图像传入工作站后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表面遮盖法(SSD),最小密度重建(MinP),仿真内窥镜法(CTVB),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影像表现。结果:MS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成像可以直观、完整显示段支气管以上不同大气道病变的异常形态学改变,明确大气道病变的位置、范围、程度以及病变以远侧支气管情况。32例支气管疾病中,三维图像诊断准确率为93.75%。结论:MS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于大气道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术前评价以及术后复查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结节CT三维血管重建的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结节性病变CT三维血管成像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23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增强后35 s时间段螺旋扫描并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结节处血管情况及与定性的关系.结果 23例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中,质量良好19例,其中14例恶性结节中,13例可见结节处异常血管,良性结节5例,结节处血管未见异常.结论①层厚3~5 mm,螺距1.2~1.5可获得良好的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且层数不会过多;②位于肺野外带的结节成像更加清晰,扫描时可适当增加层厚;③肺结节CT三维血管成像对病灶的定性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气道重建显示技术在肺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MDCT)各向同性扫描,对54例不同大小的肺内肿瘤(恶性42例,良性12例)行层厚为0.625mm的容积扫描,经过后处理工作站对小气道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的后处理,部分手术病例与术后大体标本及组织学切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所收集的54例肿瘤与气道的关系均得到良好显示,54例肿瘤中,恶性组42例,良性组12例。(2)肿瘤与气道关系分6型:I型气道在肿瘤边缘被突然截断。II型气道在肿瘤内部锥状截断。III型气道在肿瘤边缘走行,气道受压,管壁局限性增厚。IV型气道在肿瘤边缘走行,气道受压,管壁无增厚或弥漫性增厚。V型气道在肿瘤内部穿行,僵直,呈枯枝状。VI型气道在肿瘤内部穿行,管壁毛糙、变窄或扩张。(3)从肿瘤性质上看,恶性肿瘤最常见者为I型,次为II、III型及V型,IV型最少见;良性肿瘤最常见者为IV型,次为VI型。就肿瘤性质与气道类型而言,I、II、III和V型多见于恶性肿瘤,IV型多为良性;VI型良恶性均可见,良性略多见。结论:采用MDCT各向同性轴位扫描结合MPR及CPR重组,可以较满意显示肿瘤与气道的关系及类型,在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例中心型肺癌均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并经病理证实,对同一患者的CTVB和CT横断面图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CTVB发现支气管腔内肿物4例,支气管腔狭窄6例,与CT横断面图像的诊断结果相同。结论:CTVB能如实显示支气管腔内肿物及狭窄,整体感强,但必须与CT横断面图像相结合才能进行全面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显示周围性肺癌与支气管关系,分析其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77例周围性肺癌行层厚为0.5mm的容积靶扫描,通过多平面或曲面重建(MPR或CMRP)以及表面遮盖(SSD)法显示支气管与周围肿块的关系,CT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全部3~7级支气管均全程、较完整显示。42例腺癌中与支气管有关系者为39例(92.9%),20例鳞癌中为15例(75.0%)。(2)肿瘤-支气管关系可分为4型:I型,支气管被肿块截断;II型,支气管进入肿块内后被截断;Ⅲ型,支气管在肿块内保持通畅;Ⅳ型,支气管紧贴肿块边缘走行,形态正常或受压移位。(3)发生率:I型为48.1%(37/77),其中鳞癌略多于腺癌;Ⅱ型为13.0%(10/77),其中鳞癌略多于腺癌;Ⅲ型为16.9%(13/77),仅见腺癌;Ⅳ型为15.6%(12/77),腺癌略多于鳞癌。(4)与第四级支气管相关的肿块,鳞癌多于腺癌;与第六级支气管相关的肿块,腺癌多于鳞癌。结论:采用MSCT超薄层靶扫描后行MPR、CMPR和SSD重建,能准确显示肿块与支气管关系,并反映一定的病理改变关系,对良恶性鉴别或长期预后等相关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肺灌注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 肿瘤灌注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肺部病变进行前瞻性分析.其中肺癌29例,病灶最大直径2~7 cm(平均4 cm).17例良性病灶中,结核7例,肺脓肿3例,非特异性炎症3例,炎性假瘤1例,曲菌球1例,错构瘤2例,病灶最大直径2~5 cm(平均3 cm).采用GE Lightspeed Qx/i Extra 8排探测器螺旋CT,电影模式,层厚5 mm/4层.扫描时间1 s/圈,数据采集时间40 s.非离子对比剂(300 mgI/ml)50 ml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速率4 ml/s,延迟5.6 s.CT灌注2-体部肿瘤软件包分析.测定病变的血流量(BF)、血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结果良恶性比较以BV和PS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2和P=0.000).若以BV值≥6作为恶性病变的域值,则灵敏度为100%,特异度64.7%,阳性预测值82.9%,阴性预测值为100%.以PS值≥30作为恶性病变域值,灵敏度为86.2%,特异度88.2%,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为79%.结论螺旋CT肺灌注在肺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中有较大的帮助.灌注参数以BV和PS为佳,BV的敏感度高而PS的特异度高,两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3岁,因咳嗽痰中带血3天来我院诊治.体检:神清气平,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口唇无发绀,无杵状指,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显示左下肺团块状致密影伴左下肺肺静脉明显增粗.疑似血管畸形病变,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16层螺旋CT对肺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在肺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患者共84例,将术前16-S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前16-S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I期95.2%,II期85.7%,IIIA期88.1%,IIIB期89.3%,IV期100%。16-SCT诊断T期肺癌的符合率为93.7%,诊断N期肺癌的符合率为93.2%。结论:16-SCT对肺癌术前分期即临床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对T的符合率高于N,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B)及网格显示模式(mesh display mode,MDD)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VB及MDD重建检查,包括鳞癌6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1例。用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将数据重建成CTVB及MDD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0例中CTVB及MDD显示肿瘤呈块状或结节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其中MDD显示支气管狭窄9支、闭塞4支,尤其是观察支气管肿瘤腔外侵犯的移行情况优于CTVB图像。但MDD显示支气管腔内瘤体则逊于CTVB图像。结论:CTVB及MDD是一种无创伤的诊断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提高。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R)成像方法,评价其临床运用范围与价值。材料及方法:VR三维重建47例,包括:①血管组19例,②骨关节组16例,③其它部位组12例。扫描技术及造影剂使用参数据部位及病变性质具体设置,同时比较VR与表面遮盖法(SSD)及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选择2或3个目标、合适的衰减值及不透明度的限值可获得良好的VR立体成像。VR能显示血管管腔、血管之间、血管与周围器官的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癌与肺良性肿物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良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4例肺肿物病变进行前瞻性CT灌注研究,其中肺癌25例(腺癌13例,鳞癌12例),肺良性肿物9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瘤4例,错构瘤1例).采用GE Lightspeed Qx/i plus 16 层螺旋CT,电影模式(5 mm/4层),总扫描采集时间40 s.使用随机CT灌注2-体部软件包分析和测定肺病灶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结果肺癌的各种灌注参数值均高于肺良性肿物,其中BV、MTT、PS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V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若以BV≥5 ml/100 mg为恶性肿瘤诊断域值,灵敏度96%,特异度78%,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87.5%;若以PS≥25 ml/(100 mg·min)为恶性肿瘤诊断域值,灵敏度68%,特异度67%,阳性预测值85%,阴性预测值42%.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肺癌和肺良性肿物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钟蕊  刘白鹭 《临床荟萃》2012,27(21):1869-1871
目的 探讨多排CT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区分功能性与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功能性16例,非功能性5例)的CT表现,21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21例均为单发,除2例CT平扫及增强均未显示外,其余19例4例发生在胰头、钩突,在胰颈2例,在胰体、胰尾13例;平扫呈等密度(12例)低(4例)及混杂密度(3例);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16例),门脉期持续强化(13例)或呈等密度(3例).结论 胰腺内分泌肿瘤有较为典型的多排CT表现,结合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能够为术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探讨最优的扫描参数。方法:在模型预扫描的基础上,对200例行常规CT检查发现肺微小结节(直径≤15mm)的研究对象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30mAs和21mAs)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密度不均匀、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及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30mAs扫描可检出模型及研究对象所有的肺结节[最小直径为3mm的磨玻璃样阴影(GGO)],在显示结节内部、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影像无明显差异(P>0.05)。在200例研究对象中,采用21mAs扫描无法显示1例4mmGGO,且显示结节的毛刺征欠佳。低剂量扫描测量的肺结节直径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提示30mAs是优选的低剂量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炎性肺癌(肺癌组)和93例渗出为主型肺结核(结核组),比较2组病变CT表现(实变数目、单发实变分布、实变影密度、实变影内充气支气管征和含气腔隙、实变影周围磨玻璃密度(GGO)、伴随结节影、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及钙化)的差异。结果 2组实变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结核组单发实变影双肺分布大致相同,以上叶多见;肺癌组中以右肺及下叶多见。2组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肺癌组以枯枝型多见,结核组以青枝型多见(χ2=24.67,P<0.05)。结核组实变影中含气腔隙发生率高于肺癌组(χ2=10.13,P<0.05),含气腔隙内分隔多见于肺癌组(χ2=22.42,P<0.05)。相比结核组,肺癌组病灶密度多不均匀,GGO多见(χ2=5.27,20.43,P均<0.05)而伴随结节影少见(χ2=4.53,P<0.05)。结论 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实变影密度不均伴枯枝型充气支气管征及有分隔的含气腔隙、同时存在GGO时,需高度警惕炎性肺癌。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不同三维重建方法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以MPR、SSD、MIP、Min-IP等技术进行重建,观察四种重建方法对结节的边缘形态、内部结构、灶周血管、灶周支气管及邻近胸膜改变等的显示,并评分比较.结果四种重建方法显示病变各有优点.MPR可从多平面多角度显示病变;SSD可以立体显示结节及其周围的改变,以显示胸膜改变效果最佳;MIP在显示灶周血管病变上优于其他方法;Min-IP显示外周支气管效果欠佳.结论MSCT三维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病变,有利于全面观察孤立性肺结节,结合横断面可对病变作出较完善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