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神经运动支部分切断治疗脑瘫踝部痉挛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胫神经运动支部分切断术治疗46例62只脑瘫踝部痉挛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部施行L1 -S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 - or rhizotomy SPR)治疗痉挛型脑瘫(cerebral palsy,CP)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们在脊髓圆锥部行SPR治疗70例痉挛型CP.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按Ashworth痉挛评分法对下肢肌肉不同肌群的痉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2周、4周、和6个月的Ashworth痉挛评分,下肢痉挛的解除率100%,功能改善率83%,踝阵挛消失率90%,剪刀步均消失,肌力均在3级以上,与术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少数患儿出现暂时性下肢麻木、乏力外,未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圆锥部行SPR术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缓痉挛型CP病人的下肢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的376例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立即与随访期间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22.4个月,100.0%患者术后立即感觉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3.2%。术后3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为76.3%,术后12个月为84.4%。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3.2%。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者54例(17.5%),肌力下降者48例(15.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肢体痉挛复发者15例(4.9%)。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状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大脑瘫是指从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由于损害不易逆转,往往病发较为严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可达0.6~5.9‰,英国为2.6‰,日本为1.5~2.0‰,我国部分地区统计在0.5~2.0‰之间,其中60%以上为痉挛型,并以下肢痉挛肌张力增高和异常步态最为常见,严重者可有肢体畸形,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目前对脑瘫还没有确实可靠的方法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术中电生理监测下于脊髓圆锥段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并观察手术效果。方法:全麻下行(T12-L2)椎板完整切除,在脊髓圆锥段进行(L1-S1)SPR,共治疗12例痉挛性脑瘫病人,随访2~8个月,观察病人术后相应肌群痉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病人下肢多组肌群痉挛改善明显,多项运动功能得到提高,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术中电生理监测下于脊髓圆锥段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手术效果良好,且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横穿螺钉治疗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32例,经9个月~4年(平均1.5年)随访,优20例,良6例,差2例,失访4冽。对其诊断和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王礼 《吉林医学》2013,34(3):501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5例踝部骨折手术后疗效分析。结果:患者均得到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优良率为94.2%。结论:踝部骨折手术及时,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早期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杨玉瑶 《当代医学》2010,16(3):112-113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痉挛型脑瘫是小儿脑瘫中较常见的类型,占全部脑瘫的60%~7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所致姿势异常,如肌张力增高、肌力不平衡、尖足行走、剪刀步态等。早期正确的矫形手术可以改善患儿的肌张力失衡,平衡肌力,降低痉挛的程度,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全部采用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显微切断术。结果术后出院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 5年。48例患者,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患者44例,步态功能改善患者41例,生活质量提高患者37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失禁2例,一过性尿潴留3例。随访期间无永久性二便障碍发生。结论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显微切断术是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合理选择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指从妊娠到新生儿期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脑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国外CP发病率为1‰~5‰,我国为1.8‰~4‰,其中痉挛型CP占70%,以0~3岁发病率最高,被认为是近代最常见的儿童病[1]。CP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男52例,女20例,根据Danis-Weber分类:A型11例,B型36例,C型25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7例,旋前外展型9例,旋后外旋型33例,旋前外旋型2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有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月至3年,平均13月。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9例为优,25例为良,4例为可,3例为差,总优良率88.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不稳定的踝部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尤其注重外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和固定。踝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张治家 《大家健康》2016,(7):166-167
目的:研究分析踝部骨折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该院的94例踝部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固定,手术切路口为内外双侧,分析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了半年至17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的踝部骨折情况均完全愈合。我们对患者的功能进行了评定,共有61例优秀,28例良好,5例差,总体优良率是94.6%。一些患者使用Z 字切断跟腱显露后踝骨折清楚,操作简单,复位快速,出血量少。结论:踝部骨折伴随脱位患者可以选择内外双侧切口入路来进行手术内固定,骨折部位容易观察,操作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4.
张俊荣  苏海卿  郝宏伟 《医学争鸣》2006,27(17):1632-1632,F0003
0 引言 我院自1987~2000年共对脑瘫痉挛性马蹄足行胫神经分支切断21例,根据术前检查确定不同的胫神经切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踝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若治疗不当、不及时,日后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我科于2001年7月~2006年4月收治58例踝部骨折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琴仙  邹光莉 《重庆医学》2005,34(12):1909-1910
脑瘫是出生前、生产中及出生后1个月内造成的非进行性脑部损害,为中枢神经系统部分或全部失去控制脊神经能力所表现出的中枢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四肢痉挛、肢体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运动障碍和步姿、步态异常、平衡失调,尤以双下肢多见。目前,多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v.SPR)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下面是对69例脑瘫患者SPR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徐林  洪毅 《中华医学杂志》1993,73(5):292-294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AO-C型踝部骨折21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对163例小儿脑瘫患者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随访两年以上.观察痉挛解除情况.肢体功能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肌张力由术前平均3.2级降至术后平均1.1级,有效率达93%以上。许多伴随症状术后消失。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脑瘫是儿童最常见的残疾性疾病之一,痉挛是脑瘫常见的运动异常。目前,对痉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矫形器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各种治疗在痉挛治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