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欧琳珠 《现代医院》2011,11(2):41-42
目的评价方丝弓矫治技术应用于恒前牙外伤性脱位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82颗外伤性引起的脱位恒前牙,其Ⅱ0~Ⅲ0松动38颗,不完全脱位36颗(含3颗嵌入型),完全脱位8颗,伴牙槽突骨折9例,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固定半年后,拆除固定器,随访观察1~2年。结果 43例患者口腔卫生好,成功63颗,占76.8%,有效16颗,占19.5%,失败3颗,占3.7%,总有效率达96.3%。结论应用方丝矫治技术固定恒前牙外伤性脱位,治愈率高,且有利于牙周健康,临床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外伤松动脱位牙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即刻再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40例52颗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治疗情况,对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即可再植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结论: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采用保湿存放、根尖、牙周牙槽损伤越小的患牙再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外伤性牙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牙脱位患者共87例,均给予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固定3~6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87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经过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后随访观察2年,其中成功82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94.25%。结论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外伤性牙脱位操作简单,安全便捷,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方法对66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临床观察。结论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骨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率高。本文对51例66颗外伤性脱位牙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探讨影响其再植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5.
赵熠 《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48-149
目的对儿童恒前牙外伤后牙髓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方法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该科收治儿童恒前牙外伤患者60例,共计102颗外伤恒前牙,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并对牙齿程度与方向进行观察,行麻醉后固定牙齿,利用生理盐水对患牙进行清洗,最后将患牙植入、固定。对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02颗脱出性损伤恒牙在6~18个月的观察期中牙髓坏死12颗(占11.76%),其中牙齿震荡牙髓坏死率为3.83%,不全脱位坏死率为9.42%,全脱位坏死率为90.98%,全脱位又分部分脱出、侧方移位与挫入移位,部分脱出坏死率为12.09%,侧方移位坏死率为16.83%,挫入移位坏死率为62.06%。髓坏死率最高为挫入移位患牙,坏死率最低为牙齿震荡牙髓,且牙根发育成熟的患牙牙髓比发育未成熟患牙的坏死几率要高。12颗牙髓坏死中,9颗在3个月内坏死(75.00%),2颗在外伤发生后3~12个月之间坏死(16.67%),1颗在12个月后坏死(8.33%)。损伤发生后2h内就诊处理的患牙牙髓坏死率为16.67%(2/12),超过2h就诊处理的患牙牙髓坏死率为83.33%(10/12)。结论儿童恒前牙外伤后牙髓坏死与儿童恒前牙的外伤类型、牙根发育情况以及就诊时间有关,对于此类患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有助于患牙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Edgewise技术在急性前牙外伤性脱位复位再植术中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急诊颌面部外伤患者29例,101颗外伤性脱位牙进行了再植术,Edgewise技术固定.结果 患牙成活率为97.03%,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Edgewise技术固定再植牙,增加了成功率(97.03%),简便灵活,适用性强,且对再植牙可施以一定力量,有利于再植牙复位,经临床实践证明Edgewise是再植牙成功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种植牙成缺牙“好帮手”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65~74岁的老年人缺牙率约为86%,平均存留牙数为22.5颗/人,即人均缺失9.5颗牙齿。此外,外伤造成的牙齿脱位或牙齿折断也是牙齿缺失的常见原因,患者多为中青年人。  相似文献   

8.
姜树义 《现代保健》2012,(19):122-12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提高再植牙的成活效果。方法:对临床上48例62颗脱位牙进行再植,并进行随诊观察,做疗效评价与分析。结果:随访3年,62颗再植牙中成功46颗,占74.19%;好转13颗,占20.97%;失败3颗,占4.84%;总有效率95.16%。结论:脱位时间短,合理保存,牙周、牙槽少损伤,良好的固定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保证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34例牙再植术发生在牙外伤脱位患者,牙再植术后对病人均作5年追踪观察.经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判断疗效,对活髓牙均作电活力测试证实.本文对如何提高牙齿再植的成功率探讨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1998年2月-2002年2月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8~4  相似文献   

10.
胡建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58-5259
目的:观察片段弓技术固定儿童恒前牙外伤脱位的疗效。方法:恒前牙外伤脱位患者43例,采用片段弓矫治器固定(治疗组21例)和牙弓夹板固定(对照组22例)。结果:采用片段弓固定的21例总牙齿数是34颗,成功34颗,治疗成功患者患牙松动度明显减少,无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及牙龈无吸收,牙周膜正常;采用牙弓夹板固定的22例总数是36颗,成功30颗,失败6颗,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片段弓矫治器固定儿童恒前牙外伤脱位疗效更可靠、更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恒牙完全性脱位再植术的疗效观察。方法:本研究的患者一共40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5月上述40例患者均采用再植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上述40例患者中,存在脱位牙齿共计48颗,经过一年的观察,成功的患者共计37例,所占比为92.5%,失败的为3例,所占比为8.5%。结论:目前的临床研究中,主要寻找再植牙的存活环境,提高再植牙的再生能力,预防和延迟根吸收等情况,并对病例展开长期追踪,不断提高恒牙完全性脱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牙体脱位时间短于1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再植,超过1小时,放入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溶液浸泡15分钟,并清除牙槽窝内凝血块保存牙周膜后再植;超过3小时,应在无菌下行脱位牙根管充填,将脱位牙植入牙槽窝行钢丝结扎.结果20例外伤性脱位牙良好4例(20%),较好12例(60%),差4例(2%).结论脱位牙再植疗效好坏,与脱位时间、污染程度、局部血运等有关,凡脱位再植的牙应尽早植入,以利牙周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受累牙牙髓活力的变化,为临床该类患牙的处理提供处理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颌骨囊肿患者100例,采用开窗减压术进行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定期随访,观察囊肿受累牙的牙髓活力状态的数值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均愈合良好。共测量患牙130颗,正常牙130颗,术前电测牙髓无活力或活力显著降低者共96颗,占所有被累及患牙的73.8%。术后13个月,部分牙髓活力降低的患牙其牙髓活力获得恢复,术后3个月随访时,共有12例患牙的牙髓活力恢复了正常。术后13个月,部分牙髓活力降低的患牙其牙髓活力获得恢复,术后3个月随访时,共有12例患牙的牙髓活力恢复了正常。术后13个月,亦有部分牙髓活力降低的患牙其牙髓活力进一步减退,术后3个月随访时,共有4例患牙的牙髓丧失了活力。结论在进行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前,对牙齿进行牙髓活力测试,可为牙齿的保留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牙体脱位时间短于1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再植,超过1小时,放入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溶液浸泡15分钟,并清除牙槽窝内凝血块保存牙周膜后再植;超过3小时,应在无菌下行脱位牙根管充填,将脱位牙植入牙槽窝行钢丝结扎。结果 20例外伤性脱位牙良好4例(20%),较好12例(60%),差4例(2%)。结论 脱位牙再植疗效好坏,与脱位时间、污染程度、局部血运等有关,凡脱位再植的牙应尽早植入,以利牙周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7岁,于2008年11月24日乘坐出租车时,由于紧急刹车,致牙齿碰到安全护网上,伤及上前牙,当时未做任何特殊处理,5天后患者父亲带患者来我科就诊,并从纸包内取出离体牙一颗。查体见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尚可,上唇肿胀减轻,右上前牙完全脱位,牙槽突未见骨折,急用无菌盐水冲洗浸泡干净脱位的上前牙,  相似文献   

16.
本文34例牙再植术发生在牙外伤脱位患者,牙再植术后对病人均作5年追踪观察。经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判断疗效,对活髓牙均作电活力测试证实。本文对如何提高牙齿再植的成功率探讨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7岁,于2008年11月24日乘坐出租车时,由于紧急刹车,致牙齿碰到安全护网上,伤及上前牙,当时未做任何特殊处理,5天后患者父亲带患者来我科就诊,并从纸包内取出离体牙一颗。查体见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尚可,上唇肿胀减轻,右上前牙完全脱位,牙槽突未见骨折,急用无菌盐水冲洗浸泡干净脱位的上前牙,在口外做一次性根管充填,清除牙槽内凝血块,  相似文献   

18.
韦民  朱立功  王炜 《现代保健》2010,(20):85-86
目的探讨影响再植牙成功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患者72颗外伤性脱位牙的类型、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根面处理、根管治疗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经彻底根面处理和根管治疗,可显著提高离体牙再植术成功率。结论湿性保存、尽量保护根面牙周膜、良好固定、预防感染、减轻咬合创伤和必要时行根管治疗是影响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2 8例患者 36颗外伤后脱位前牙再植术后定期临床观察 ,以探讨影响牙再植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处理各型脱位牙后复位固定 ,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经 1~ 2年随访 ,36颗外伤脱位牙再植成功 31颗 ,成功率为 86 %。结论 湿性保存、尽量保护根面牙周膜、良好固定、预防感染、减轻咬合创伤和必要时行根管治疗 ,是影响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外伤性牙脱位再植的治疗经验,评价再植牙存留时间和牙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将脱位牙用抗生素溶液浸泡和清洁处理,同时实施拔髓和根管充填,对牙槽窝作预备后立即实施牙再植后再行夹板固定.结果:43颗再植牙中62.8%存留3年以上,27.9%存留1~2年,9.30%存留1年以内.离体超过24小时的脱位牙再植均失败,离体不超过12小时的脱位牙再植多数成功.结论:决定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关键是缩短脱位牙的离体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