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了解对上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肠道喂养强化补充的精氨酸、膳食性核苷酸和ω-3脂肪酸膳食,与等热卡、等氮量的对照膳食比较,能否改善临床结局,即降低感染和伤口并发症,从而减少治疗费用,并对术后营养免疫膳食的价格作一比较分析。研究选自1992年4月至1994年5月德国波恩等3所大学医院外科ICU的154例病人,年龄18~80岁。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0例)和术后按传统治疗方案给予全肠外营养组(TPN组,30例),两组均行营养支持7d。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1、3、7天检测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并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EEN组和TPN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66.5±7.3)h比(75.1±6.8)h,P=0.000],住院时间[(7.8±1.1)d比(9.3±1.3)d,P=0.000]和住院总费用[(3.62±0.38)万元比(3.97±0.40)万元,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4/30)比20.0%(6/30),P=-0.488]。术后第3和第7天EEN组患者CD3’、CD4’、CD4+/CD8+、ALB和PA均明显高于TPN组(均P〈0.05):而CD8+水平显著下降,与TPN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对免疫功能影响,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少量多次进水加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81.1±6.4)h比(87.3±8.0)h,P〈0.05]、排气时间[(79.9±9.5)h比(86.6±8.7)h,P〈0.05]和住院时间[(7.83±2.23)d比(9.57±1.96)d,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分别为(30.22±3.22)千元和(34.60±32.12)千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4/30)比16.7%(5/30),P〉0.05]。术后第3和第7天,试验组患者CD3+、CD4+、NK细胞、CD4/CD8、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我们拟就其主要进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作一简要综述一、概述分解代谢增强是烧伤后体重急剧下降、抵抗力严  相似文献   

5.
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
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余静波,汪仕良,黎鳌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我们拟就其主要进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作一简要综述。一、概述分解代谢增强是烧伤后体重急剧下降、抵抗力严重削弱,以致严重感染及器官功能障碍等诸多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术后在肠道营养中添加精氨酸、RNA和ω-3脂肪酸有益于免疫和代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全胃切除术后胃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曾合并术前营养不良,其中60例患者术后早期接受普通肠内营养(EN组),另外60例接受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及免疫指标(血清IgA、IgG、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术后感染性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问各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较术后第1天均有改善,且EIN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EN组(P0.05),两组间营养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IN组术后感染性的发生率较EN组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能更好地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并降低术后感染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2年1-5月问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少量多次进水加肠内营养制剂(佳维体);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加快[(54.3±11.9)h比(65.7±10.0)h,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4±1.1)d比(7.1±1.4)d,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3.63±0.64)万元比(4.28±0.43)万元人民币,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3/24)比16.7%(4/24),P〉0.05]。术后第5天,试验组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CRP、IL-6及TNF-a等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胃体及胃上部癌全胃切除术手术范围广,手术创伤大,饮食恢复晚,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1]。本文就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我科因胃癌施行全胃切除术77例,术前无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37例和肠外营养组(TPN组)4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病理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营养支持方法:EN组术中于最远端吻合口下方20cm处穿刺置入空肠营养管,经皮穿刺引出。营养液选用Nutricia公司的能全力,每5…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后肠道功能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平均烧伤面积45%成人21例,随机分为早期喂养(EF组)和延迟喂养组(DF组),探讨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肠道功能的维护作用。结果表明内毒素在伤后4,8天EF组显著低于DF组(P<0.05~0.01);而SOD则呈相反的变化,在伤后4,8天EF组显著高于DF组(P<0.01);胃泌素和胃动素除伤后第1天的大多时相点EF组显著高于DF组(P<0.05~0.01),而炎症介质TNF和IL-8则呈相反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提示早期肠道营养可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减轻肠道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削弱、阻滞“内毒素——炎症介质”对肠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癌术后由于消化道重建,患者无法正常进食,手术创伤大,处于高分解状态,需要营养支持。虽然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在胃癌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营养中的优点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后肠道功能的维护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选择平均烧伤面积45%成人21例,随机分为早期喂养和延迟喂养组,探讨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肠道功能的维护作用。结果表明内毒素在伤后4,8天EF组显著低于DF组(P〈0.05 ̄0.01);而SOD则呈相反的变化,在伤后4,8天EF组显著高于DF组(P〈0.01),胃泌素和胃动素除伤后第1天的大多时相点EF组显著高于DF组(P〈0.05 ̄0.01),而炎症介质TNF和IL-8则呈相反的变化,两且间  相似文献   

14.
选择平均烧伤面积45%成人21例,随机分为早期喂养(EF 组)和延迟喂养组(DF 组),探讨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肠道功能的维护作用。结果表明内毒素在伤后4,8天 EF 组显著低于 DF组(P<0.05~0.01);而 SOD 则呈相反的变化,在伤后4,8天 EF 组显著高于 DF 组(P<0.01);胃泌素和胃动素除伤后第1天的大多时相点 EF 组显著高于 DF 组(P<0.05~0.01),而炎症介质 TNF 和IL—8则呈相反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提示早期肠道营养可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减轻肠道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削弱、阻滞“内毒素——炎症介质”对肠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近期结局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1999-2014年英文发表的对比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与标准饮食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近期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275篇,纳入14篇,纳入研究对象1793例。对于营养状况不良的病人,围手术期补充肠内免疫营养与标准饮食比较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OR=0.51,95% CI:0.36~0.70,P<0.001)、吻合口瘘发生率(OR=0.55,95% CI:0.33~0.91,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OR=0.47,95% CI:0.35~0.64,P<0.001)和病死率(OR=0.33,95% CI:0.12~0.87,P<0.05),且可以缩短住院天数(SMD=-0.52,95% CI:-0.75~-0.29,P<0.001)。对于营养良好的病人,在术后感染率、吻合口瘘、总体并发症、病死率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免疫营养与标准饮食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于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术后近期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胃癌并行BillrothⅡ式+D2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简称营养支持组,36例)和传统康复组(40例)。传统康复组术后按照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营养支持组从术后第2天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以及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和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1)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支持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康复组(P0.05)。(3)传统康复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3例出现腹胀、1例出现腹泻,而营养支持组只有1例出现腹胀和1例出现呕吐,营养支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康复组(5.6%比10.0%,P=0.035)。(4)2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及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时,营养支持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传统康复组(P0.05),其余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营养支持组和传统康复组患者术前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时,营养支持组患者的体质量明显高于传统康复组(P0.05)。结论本研究有限病例的初步结果提示,行BillrothⅡ式+D2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肠内营养(DEN).观察并且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等营养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D3、CD4、CD8等免疫参数高于对照组;且IL-2、IL-6、IL-10等炎症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EEN对术后结肠癌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比较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人工查找有关食管癌术后患者EN和PN支持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至2018年1月。由两位作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地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再采用R软件的Meta包进行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400例患者,其中EN组707例,PN组693例。Meta分析显示:与PN相比,EN能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白蛋白(RBP)水平(平均值为2.11 g/L,95% CI:1.30~2.93,P<0.001)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质水平(平均值为1.57 mg/L,95% CI:0.32~2.82, P<0.01),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RR=0.40,95% CI:0.27~0.61,P<0.001)和切口感染发生率(RR=0.38,95% CI:0.16~0.88,P=0.024);但两组间术后前清白蛋白水平(平均值1.12 g/L,95% CI:-0.04~2.27,P=0.058)、吻合口漏发生率(RR=0.70,95% CI:0.43~1.13,P=0.141)、总并发症发生率(RR=0.84,95% CI:0.70~1.01,P=0.0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EN,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但在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上与PN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营养对烫伤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4只雄性BALB/c小鼠制作20%TBSAⅢ度烫伤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12只.普通营养组:于伤后2 h开始经口灌喂普通肠内营养剂;免疫营养组:方法同前,在普通营养剂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和精氨酸.2组营养剂糖、脂肪、蛋白质供热比均为82:3:15,热量与氮之比为150:1.每只小鼠营养摄入按732.2 kJ·kg-1·d-1计算,第1天摄入标准量的1/3,第2天摄入标准量的1/2,第3天起摄入全量,每天的计划量分4~6次喂完.2组营养摄入为等氮、等热量、等体积.小鼠连续灌喂7d后处死,取全段小肠.另取10只同品系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法取材.记录肠集合淋巴结细胞总数,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CD3+、CD4+、CD19+及凋亡细胞变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肠IgA变化.结果 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小鼠肠道淋巴结细胞总数分别为(4.5±0.6)×106、(2.3±0.4)×106、(3.8±0.5)×106个,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后2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但免疫营养组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3组小鼠肠道淋巴结CD3+、CD4+、CD19+细胞数比较情况类似于淋巴结细胞总数.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2.1)%、(12.7±2.4)%、(8.0±1.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后2组小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但免疫营养组低于普通营养组(P<0.05).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肠IgA水平分别为(42±7)、(35±6)、(38±6)μg/cm,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后2组水平明显减低(P<0.05),但免疫营养组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结论 用强化免疫营养剂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烫伤小鼠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外营养应用于食管癌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肠外营养组(PN)和肠内营养组(EN),每组75例。分别术后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和经鼻肠管滴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静脉炎、腹泻、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内毒素、淋巴细胞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等。结果术后E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前与术后7 d相比较,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内毒素、淋巴细胞、ATL及AST水平均显著改善,但EN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PN组(P0.05),且肠道恢复时间及营养费用等均显著低于PN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能够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