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枕神经痛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5~50岁,平均40岁;病程5~10年,平均7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2~55岁,平均41岁;病程5~11年,平均6.5年.临床表现为烧灼或刀割样疼痛,位于一侧枕下及乳突区,可向枕上、耳部及头顶放射,疼痛呈自发性、阵发性,或因头部活动而诱发,如咳嗽、打喷嚏、转头等而引起,发作期过后仍有钝痛,同时伴有颈肌痉挛及颈部僵硬感.两组均有后枕部以枕大、小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枕神经痛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落枕又称“失枕”,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4—5天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可向头部及上肢放射,可延至数周不愈。 1.临床资料 30例均为门诊患者,患者均是晨起时感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甚者疼痛可牵及头部、上背部及上臂部,患处有肌紧张,明显压痛。 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23例中女17例,男6例。年龄18~69岁。临床诊断为美尼尔氏病18例,前庭神经原炎5例。均急性起病,有视物旋转和(或)自身旋转、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眼球水平震颤等表现,睁眼及转动头部时症状加重。部分患者有耳鸣或听力减退。二、治疗方法及疗效:利多卡因50mg加入50%GS 40ml内缓慢静注,每日1次,连用3~4次。均未用抗组织胺类、抗胆硷能类及镇静安定类药物。有水、电解质失衡者给予对症处理。本组患者多数在静注利多卡因后30分钟左右,眩晕、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可睁眼及转动头部。静注3次治愈者22例,仪1例静注4次方愈。少数患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胃石患者共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岁.均为食用柿子、山楂、黑枣后,自觉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数日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臀部肌注后并发硬结较多见,几乎每个医院都可遇到,我们在近8年内遇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5~10岁9例,11~20岁6例,21~30岁4例,50岁1例.注射次数:2~30次,多数在10次左右.体形较胖者10例,中等者7例,消瘦者3例.发生硬结后多数患者自觉疼痛,局部微肿或发红,严重者有行走痛,甚至感染化脓,本文遇1例化脓,经切开排脓治愈.少数患者无疼痛,亦无其他不适感觉.检查时硬结大小不等,坚硬者可能时间较长,较软者易治疗,有压痛及波动者,说明有感染与化脓.  相似文献   

6.
<正>作者近年来运用加减通窍活血汤辨证治疗属瘀血头痛患者50例,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本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1~30岁12例,31~40岁16例,41~50岁15例,50岁以上者7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5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0年。右额颞部疼痛者13例,左额颞部疼痛者15例,头顶部疼痛者12例,枕部疼痛者8例,全头痛者2例。伴高血压者12例,伴高血脂者15例,脑血流图示脑血管弹性下降者31例。伴视觉先兆者8例,伴心悸心烦者11例,伴失眠多梦者8例,伴头晕目眩者10例,伴恶心呕吐者9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临床表现以腹部疼痛、不适或包块多见.肿瘤发生于<10岁1例,11~20岁11例,21~30岁7例,31~40岁9例,41~50岁5例,50岁以上1例.免疫组化染色CgA(+)6例,Vim(+)29例,AAT(+)29例,Syn(+)21例,CD10(+)34例,CD56(+)37例,Ki-67(+)36例,PR(+)38例.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性激素有密切关系,细胞来源可能与生殖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组42列病人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37~67岁,其中37~40岁16例,41~50岁8例,5l~60岁12例,61岁以上6例.病程最长者为18年,最短为2年.42例中脊髓型14例,神经根型13例,椎动脉型5例,混合型10例.治疗方法:头部牵引,用颏颈吊带取仰卧位,头位倾15°,重量5kg,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连续牵引3个疗程,必要时再牵引.骨  相似文献   

9.
<正> 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46例,年龄5~60岁,其中5~12岁9例,13~50岁32例,51~60岁5例.男30例,女16例.除2例病程为半月以上外,其余多为1周以内,以2~4天者居多.诊断标准 ①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②自觉有不同程度耳闷、耳闭、耳鸣、听力下降、头部摇动时耳内流水感或声响、患侧头部胀感或麻木感;③耳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1.1 一般资料 胃石患者共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岁。均为食用柿子、山楂、黑枣后,自觉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数日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50岁.开水烫伤20例、稀粥烫伤15例、石灰水烧伤15例.烧伤部位:上肢16例、下肢20例、躯干(胸、背、臀部)14例.烧伤面积在 10%以下 30例,在 10%~15%之间20例.深度均为Ⅰ~Ⅱ°.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在近4年中收治滴虫性阴道炎154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54例中,18~20岁24例;21~30岁50例;31~40岁58例;41~50岁22例;平均年龄为30岁。 2.临床表现 2.1 白带增多,呈灰黄色,带泡沫而稀薄有臭味的95%。 2.2 外阴及阴道有虫爬样瘙痒或伴有灼热,疼痛的78%。 2.3 15%患者伴有晨寒发热,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粘液便,有时左上腹疼痛及剑下疼痛或返酸呃气,下腹部隐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8年~2002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岁以下者6例,31岁~40岁者8例,41岁~50岁者10例,50岁以上者6例;病程一年以下者10例,1~5年者16例,5年以上者4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圆形头痛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圆形头痛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总结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等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诊治的21例N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病例中男9例,女12例,年龄18~63(37±12)岁,病史7 d至30年,疼痛部位:顶部7例,颞部6例,枕部8例,颢顶交界1例;头痛在头部左侧10例、右侧9例、枕部中央1例、顶部中央1例,1例患者同时在左枕部和颞顶交界处两处疼痛.13例患者头痛区域为直径0.6~5 cm的圆形,8例患者头痛区域为直径(1~2)cm×(1.5~3)cm的椭圆形.疼痛性质为针刺样痛6例、锐痛3例、搏动性痛3例、挤压性痛1例、胀痛5例、隐痛3例;3例采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进行神经阻滞治疗,1例获得30h缓解,2例无效,1例在用阿米替林和帕罗西汀治疗无效后用针灸治疗获得缓解,1例用卡马两平和阿米替林连续治疗3个月疼痛逐渐减轻直至最后消失,8例用阿米替林和吲哚美辛或布罗芬治疗疼痛消失,1例用沙格雷酯和阿米替林治疗后疼痛消失,2例用阿米替林和吲哚美辛治疗无效,1例服用尼莫地平头痛消失,4例未治疗,3例失访.结论 NH并不是十分少见的头痛类型;阿米替林与吲哚美辛、布罗芬或卡马西平合用和针灸治疗可能对部分NH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5.
我院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诊断要点上臂旋转,外展及上举活动的幅度约60~120°时,疼痛加剧或功能障碍。肩部肱二头肌部位疼痛、压痛、肿胀。 2 临床资料 50例中男31例,女19例,30~59岁40例,60岁以上10例;工人40例,农民10例;发病1~2月者45例,6个月~1年者5例, 3 治疗方法取肘髎,肩髃和臂臑,巨骨两组穴位交替注射。在常规消毒下,以6~7号针头,将硝炎舒松-A液25mg维生素B_(12)加100mg、加2%普鲁  相似文献   

16.
儿童腹痛型癫痫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省 《中原医刊》2003,30(12):25-26
儿童腹痛型癫痫是以内脏感觉性发作为主 ,腹部疼痛为特点的一种癫痫。现将我院近 10年来收治的儿童腹痛性癫痫病3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 ,男性 12例 ( 40 % ) ,女性 18例 ( 60 % )。年龄 4~ 14岁 ,平均年龄 8 6岁。病程 2 0天至 2年。病史调查中 ,2例为不足月早产 ,1例有哮喘病史 ,2例有头部外伤史 ,2例难产窒息史 ,2例家族中近亲有癫痫史。1 2 临床表现 :腹痛呈发作性 ,出现与消失突然 ,疼痛位于脐周 ,多为日间发作 ,间歇期正常。本组中疼痛持续时间最短数秒 ,最长达 2小时。发作次数最少每年 1~ 2次 ,最…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1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已婚34例,未婚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0岁.20岁以下3例,21~30岁14例,30~40 岁15例,40~50 岁9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年,平均1.5年.1年以内22例,1~5年14例,6~10年4例,11~18年1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采用牛蒡汤内服治疗咽炎89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男62例,女27例,年龄9~20岁者20例(22.5%),20~50岁者67例(75.3%),50~60岁者2例(2.2%).病程1 d者17例,2~4d者59例,5~10 d者13例.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疼痛.  相似文献   

19.
张卫国 《中原医刊》1996,23(3):26-27
本文对50例脑梗塞患肢痛的治疗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50例均是我科1990~1994年住院病人。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48~80岁。农民28例,工人14例,干部8例,疼痛部位,单肢疼痛10例,患侧上下肢疼痛35例,肩周疼痛5例。疼痛方式,肢体肌张力增高40例,肌张力正常10例。  相似文献   

20.
陈苍海 《右江医学》2000,28(2):132-133
落枕又称失枕 ,是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 ,若治疗不及时 ,易反复发作 ,在成年人多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笔者自 1992年来 ,采用点穴加痛点分筋理筋法治疗落枕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 2 30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163例 ,女性 67例 ;7~ 10岁 3例 ,11~ 2 0岁 17例 ,2 1~ 30岁 90例 ,31~ 4 0岁 85例 ,4 1~ 50岁 30例 ,51岁以上 5例。疼痛位于左侧者 87例 ,右侧者 12 3例 ,双侧者 2 0例 ;病史最短者 2小时 ,最长者 10天。 62例有肩部外力劳作诱因 ,其余均为晨起发病。2 .临床表现( 1)常见于晨起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