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其可否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及预后指标.方法应用RT-PCR及端粒重复扩增方法对43例上皮性卵巢癌、11例良性卵巢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以及4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共69份标本进行hTERTmRNA及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率在卵巢癌中分别为83.7%(36/43)及76.7%(33/43),良性肿瘤中均为9%(1/11),在正常卵巢组织和交界性卵巢肿瘤中阴性,其差异在卵巢癌与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间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4及0.0001).hTERT及端粒酶阳性率在某些预后因素如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之间的差异皆无显著性.结论卵巢癌中存在高频率的hTERT表达及端粒酶激活,表明hTERT作为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在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激活中起关键作用.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可望作为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而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但其预后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端粒、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催化亚基蛋白(hTER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outhern blot、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端粒长度(terminal restrictionfragments,TRFs)、端粒酶活性及hTERT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TRFs明显缩短,且随大肠癌Dukes分期的进展进一步缩短;端粒酶活性及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及76.67%,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端粒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阳性表达率为80%和7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0%和5%(P<0.05);相关分析显示端粒酶活性与hTERT蛋白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的短缩及端粒酶的活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TERT的表达对端粒酶的激活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USA-TRAP法检测了130份外科切除肝脏样本及58个肝脏可疑结节的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所有样本均经病理学证实.结果:外科切除的肝细胞癌、肝硬变及慢性肝炎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5.9%(55/64)、25.0%(8/32)及8.3%(2/24),hTERT mRNA阳性率分别为89.1%(57/64)、25.0%(8/32)及8.3%(2/24),10份正常肝脏组织端粒酶及hTERTmRNA表达阴性.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炎性假瘤及腺瘤样增生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5.7%(30/35)、100%(4/4)、33.3%(4/12)、25.0%(1/4)及33.3%(1/3),hTERT mRNA阳性率分别为88.6%(31/35)、100%(4/4)、33.3%(4/12)、25.0%(1/4)及33.3%(1/3).肝脏恶性肿瘤端粒酶及hTERT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P<0.01).结论:经皮肝穿刺活检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检测有助于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增殖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评价卵巢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意义.方法,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测定卵巢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长度,TRAP-PCR-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的改变、RT-PCR扩增端粒酶基因hTERT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hTERT的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表达一致,卵巢癌组织中84.0%(42/50)有端粒酶活性表达,而在卵巢癌旁正常组织中只有8.0%(4/50)有端粒酶活性表达。不同卵巢癌组织的端粒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巢癌组织端粒长度短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端粒酶活性可用于卵巢癌临床诊断,端粒的长度不能精确地反映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肺癌端粒酶基因和bcl 2的关系 ,以期阐明端粒酶基因及抗凋亡基因对端粒酶的调控机理。方法 采用TRAP、RT PCR及LSAB的方法研究了肺癌端粒酶活性、hTR、hTERT及bcl 2的表达。结果  82 .3%的肺癌组织表达端粒酶阳性 ,38例癌组织中 ,34例表达hTR (89.4 % ) ,36例表达hTERT(94 .7% )。而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 ,34例表达hTR ,但只有 3例表达hTERT(7.8% )。结论 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hTERT的表达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hTR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均有较高的表达 ,bcl 2的表达与端粒酶基因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9.
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细胞中端粒(telomere)的长度与细胞寿命的调控密切相关,端粒长度的维持需要端粒酶(telomerase)的激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来检测36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2例良性乳腺病变,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3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91.7%,而且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状态,临床分期有相关性.36例癌旁组织中,有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6%.12例良性乳腺病变中,仅有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3%.6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及bcl-X/L的表达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银染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癌组织进行了hTERT及bcl-X/L表达的检测。结果: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2.2%,hTERT及bcl-X/L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4%及71.1%,bcl-X/L的蛋白表达及hTERT的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均有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hTERT及bcl-X/L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hTERT及bcl-X/L的表达对端粒酶活性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elomera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 ,TRAP)来检测 36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 ,12例良性乳腺病变 ,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6例乳腺癌组织中 ,有 3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其阳性率为 91 7% ,而且与肿瘤的大小 ,淋巴结的状态 ,临床分期有相关性。 36例癌旁组织中 ,有 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5 6 %。 12例良性乳腺病变中 ,仅有 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8 3%。 6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 ,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端粒酶活性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TRAP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5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对照。分析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52/60)及90%(54/60),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24/60)及43.3%(26/60)。正常肝脏组织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与术后早期复发及包膜浸润、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等恶性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结论: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可能是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Liu JJ  Chen GY  Wang M  Yang ZY  Hong X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0):743-747
目的 探讨长春瑞滨(NVB)对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的凋亡、端粒酶活性以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NVB作用于Anip973细胞,在不同时间内收集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NVB对Anip97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Anip973细胞凋亡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TERT mRNA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NVB可诱导Anip973细胞凋亡,而且可降低Anip973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的表达,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0.08μg/ml NVB作用Anip973细胞24 h,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率为(7.37±0.35)%,hTERT mRNA表达为57.01±1.71,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端粒酶活性值为6.36±0.06,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T mRNA表达的改变比端粒酶活性更敏感.0.4μg/ml NVB组和2.0μg/mlNVB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μg/ml NVB作用Anip973细胞72 h时,端粒酶活性为1.36±0.27,而细胞凋亡率为(74.87±1.88)%,表明细胞凋亡率的增加与细胞hTERT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6046,P<0.01).结论 NVB的作用机制与端粒酶有关,诱导凋亡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检测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的表达,有助于判定NVB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反义核酸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ODN)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的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ODN对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定量端粒酶重复扩增法(TRAP)、Westerm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凋亡相关酶活性测定检测反义核酸对hTERT基因转录、蛋白表达、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及凋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hTERT基因AODN能够下调HEC-1A细胞HTERT、mRNA含量,抑制细胞hTERT蛋白表达,下调端粒酶活性,并且激活凋亡相关酶Caspase-1和Caspase-3活性;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hTERT基冈反义核酸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望成为内膜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TRAP 银染法及TRAP ELISA方法对 2 7例乳腺癌组织及 18例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测定。结果 在 2 7例乳腺癌组织中 ,发现有 2 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85 .2 % ;而 18例相应癌旁组织中只有 1例表达阳性 ;乳腺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 (A值 )为 0 .5 85± 0 .2 86;而相应癌旁组织则为 0 .0 95±0 .0 62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乳腺癌肿块直径≥ 2cm及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端粒酶活性水平显著高于 <2cm及淋巴结转移阴性者 (P <0 .0 5 ) ;而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理想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乳腺癌中的活性表达情况。[方法]利用非放射性的PCR ELISA反应试剂盒检测51例乳腺癌及其中20例癌旁组织和9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51例乳腺癌、20例癌旁组织和9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2 4 %(42/51)、5 %(1/20)和0(0/9) ;乳腺癌中不同组织分类之间及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端粒酶在绝大多数乳腺癌中表达 ,其活性与乳腺癌的组织分类、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基因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 ,及其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以评价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基因表达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RAP -PCR -ELISA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了 2 3例胰腺癌患者端粒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2 3例胰腺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 87.0 % ,10例癌周组织阳性率为 10 .0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3例胰腺癌组织中 19例 (82 .6% )hTR表达阳性 ,10例癌周组织中 1例 (10 .0 % )hTR表达阳性。胰腺癌组织中hTR表达阳性率与癌周组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端粒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与胰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伴随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果还显示端粒酶活性与hTR基因表达相关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可能是胰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基因表达的检测对胰腺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人微言轻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来检测36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2例良性乳腺病变,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3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91.7%,而且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构状态,临床分期有相关性,36例癌旁组织中,有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6%。12例良性乳腺病变中,仅有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3%。6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