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纤支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对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在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运用Wang氏纵隔淋巴结穿刺定位方法 ,结合CT片对纵隔淋巴结进行定位 ,在常规纤支镜检查中分别对 5 0例 77组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结果 经纤支镜针吸活检 (TBNA)的诊断率为 61.5 %,与CT引导下检查的结果相似。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运用Wang氏定位方法对纵隔淋巴结行TBNA检查方便 ,安全 ,诊断率高 ,可作为肺癌TNM病理分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间术前胸部CT疑有淋巴结转移的46例肺癌病人行TBNA检查94组纵隔淋巴结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前TBNA后cTNM分期与术后pTNM分期对比正确率达86.9%(40/46),全组病人TBNA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TBNA进行肺癌分期方法简便、安全,经济实用,分期正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5-8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TBNA)联合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在原发性肺癌早期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以原发性肺癌首诊的患者共60例,根据肺部增强CT纵隔淋巴结情况(短径1.0 cm),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行纵隔淋巴结TBNA,B组行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C组行TBNA联合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穿刺标本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穿刺阳性率,同时观察患者情况,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纵隔淋巴结穿刺标本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TBNA明确鳞癌4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1例,穿刺阳性率为35.0%;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明确鳞癌3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穿刺阳性率为30.0%;TBNA联合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明确鳞癌5例,腺癌4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1例,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1例,穿刺阳性率为70.0%;TBNA联合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在穿刺阳性率方面均高于TBNA组和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穿刺均耐受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BNA联合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中活检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用TBNA或者经皮纵隔淋巴结穿刺,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对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估计气管镜检查不能发现气道内新生物的患者,采用TBNA技术进行检查,观察其诊断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结果 84例患者中57例诊断为肺癌,13例诊断为结节病,3例诊断为肺结核,1例诊断为恶性淋巴瘤,10例最终无明确诊断。84例患者共穿刺136组淋巴结,其中TBNA阳性结果69例(82.14%)。TBNA联合黏膜活检及肺泡灌洗等方法的阳性率(88.1%)高于单行TBNA(8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TBNA阳性率与淋巴结大小相关(P〈0.05)。有1例患者穿刺中出现大出血,其余均为少量出血,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TBNA对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有很大的帮助,对肺部良性病变的诊断亦有一定价值,其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BNA)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新辅助化疗后纵隔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5例经TBNA证实的ⅢA-N2期NSCLC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行TBNA再分期,所有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分析TBNA在NSCLC新辅助化疗后纵隔再分期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TBNA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0.6%、100%、87.2%、100%和72.7%。病理分型总符合率为80%。术前采用TBNA的c-N分期准确率达86.7%(13/1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经TBNA对NSCLC进行纵隔再分期准确率高,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照CT提示肺部病变同时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32例患者在常规支气管镜活检及刷检的基础上,在黏膜隆起及管腔外压处,采用TBNA检查,同时对纵隔、气管旁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TBNA检查。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获得明确组织学及细胞学诊断,TBNA、活检、刷检术的阳性率分别为71%、46%和29%,三者联合病理诊断率为79%。TBNA在肺癌伴纵隔、气管旁淋巴结阳性率高于肺门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NA是一种阳性率高,特别是对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肺部阴影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而支气管腔未见明确病灶或管壁呈外压狭窄的诊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肺癌?气管与支气管腔内外病变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行TBNA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112例中65例诊断为肺癌,33例诊断为肺部良性病变,14例未明确诊断?65例肺癌患者,TBNA结果阳性41例(63.1%),其中16例TBNA结果是唯一病理学诊断证据?1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TBNA共8例(72.7%)阳性;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BNA共33例(61.1%)阳性?结论:TBNA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对肺部病变尤其是支气管腔外病变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6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物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后送检.TBNA完成后,再以毛刷在穿刺点处刷检,如果可见局部黏膜增厚或充血水肿需另行活检.比较TBNA与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评价TBN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经TBNA确诊34例,诊断率为60.7%,高于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16.1%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NA诊断率受淋巴结大小影响,直径大于2 cm的淋巴结的TBNA诊断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TBNA诊断率还受淋巴结部位影响,7组淋巴结的TBNA阳性率为76.9%,高于非7组淋巴结46.7%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NA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者仅穿刺点有少许出血.结论 TBNA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对支气管管腔外病变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通畅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管腔通畅的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块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后送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完成后,再以毛刷在穿刺点处刷检,如果可见局部黏膜增厚或充血水肿需另行活检.比较TBNA与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评价TBN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7例伴有肺内占位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TBNA确诊17例,诊断率为63.3%;6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TBNA确诊1例,诊断率为16.7%;全部33例患者的TBNA诊断率为54.5%,高于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15.2%)(P<0.01).TBNA诊断率受淋巴结大小影响,淋巴结直径大于2cm的患者TBNA诊断率高(P<0.01);另外TBNA诊断 率还受淋巴结部位的影响,在伴有肺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7组淋巴结的TBNA阳性率高于非7组淋巴结(P<0.05).TBNA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者仅穿刺点有少许出血.结论 TBNA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对支气管管腔外病变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通畅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在诊断叶间淋巴结(11组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胸部CT诊断的周围型肺占位并叶间淋巴结肿大的69例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及手术、胸腔镜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总结TBNA及手术、胸腔镜(金标准)所获取的11组淋巴结病理结果,评价TBNA的优势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69例患者均接受了TBNA及手术和(或)胸腔镜检查并取得病理结果。TBNA穿刺成功率100%,阳性率78.3%,无并发症发生,手术、胸腔镜的阳性率为81.2%。与TBNA比较,两者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NA是诊断肺癌叶间淋巴结(11组)转移安全、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定位下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支气管镜检查呈外压性隆起,和/或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可疑肺癌患者行气道内超声检查,在超声定位下行TB-NA。术前常规支气管镜均未能确诊,且不能通过经皮肺穿刺获取病变组织。结果:33例患者中,1例支气管镜示外压性隆起,超声显示为血管,未行穿刺,32例行TBNA,诊断肺癌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3%、100%和96.9%,其中诊断肺癌26例(81.3%)、淋巴结结核3例(9.4%)、结节病1例(3.1%)、2例未能明确诊断(1例外科手术后病检证实为结核)。全部患者未出现任何与穿刺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气道内超声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型内镜检查辅助工具,它能帮助定位支气管腔外病灶和纵隔、肺门淋巴结,引导TBNA,为肺癌诊断和分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微创、准确、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用于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入院1周内完成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探讨CT与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NM分期的一致程度。结果 CT诊断淋巴结短径高于病理诊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术前CT诊断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5.2%。CT对TNM分期和病理TNM分期一致性良好。术前CT诊断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9.3%。CT-T分期和病理T分期一致性良好。术前CT诊断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N分期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9.3%。CT-N分期和病理N分期一致性较好。CT诊断出胸壁侵犯伴胸腔积液10例,肝多发转移8例,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 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与病理TNM一致性良好,对临床制订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针吸术在支气管腔外病变或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0例对支气管腔外病变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拟诊肺癌患者行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TBNA检查确诊肺癌的有41例,阳性率68.33%(41/60),常规活检、刷检的阳性率分别为13.33%(8/60)、8.33%(5/60)。TBNA诊断阳性率分别高于常规活检、刷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腔外病变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癌患者,TBNA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肿瘤标志物联合螺旋CT扫描与PET/CT全身代谢显像对肺癌诊断及分期准确率的区别。方法:选择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为肺癌,且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有血清学肿瘤抗原检测或PET/CT扫描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对肺癌的检出率以及对肺癌分期的影响。结果:肿瘤抗原检测联合CT扫描与PET/CT显像对肺癌诊断相符率分别为67.44%和90.70%,肺癌局部病灶显示阳性率分别为86.05%和95.35%,对纵隔淋巴结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5.12%利83.72%.同时PETCT显像检出肿瘤标志物联合CT扫描未发现的6例远处转移;与CT扫描相比。PETCT显像使43例患者的临床分期提前11.63%,推后16.28%,使9.3%(4例)的患者改变了治疗方式。结论:PETCT全身代谢显像比血清学检查肿瘤抗原联合CT扫描对肺癌的诊断阳性率更高,且对肺癌的分期更加准确。PETCT全身代谢显像是诊断肺癌及进一步明确肺癌分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燕  徐大敏  王浩凌 《重庆医学》2015,(30):4219-4221
目的:研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 )在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胸部CT提示胸内包块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28例患者行EBUS‐TBNA ,穿刺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8例患者中23例行EBUS‐TBNA检查,EBUS‐TBNA诊断出肺癌患者10例,转移性肿瘤4例,淋巴瘤3例,结核病3例,结节病2例,炎性患者1例。EBUS‐TBNA诊断恶性肿瘤率高达74.0%,比预期诊断率明显升高(53.2%,P<0.01)。EBUS‐TBNA诊断准确率:肺癌91.0%;淋巴瘤100.0%;转移性肿瘤75.0%;结核75.0%,结节病50.0%,炎性病变100.0%。所有行EBUS‐TBNA检查患者,仅有2例出现轻度缺氧,1例出现出血症状。结论 EBUS‐TBNA针对早期诊断呼吸疾病特别是纵隔肿块,是一种高效、微创、安全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核素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并与CT进行对比。方法:原发性肺癌22例,病人在手术前同时做了CT和^99mTc-MIBISPECT显像,术后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99mTc-MIBISPECT诊断的灵敏性63.6%,特异性81.8%,准确性72.7%,CT灵敏性27.2%。特异性72.7%。准确性67.7%。结论:本研究发现^99mTc-MIBISPECT核素显像技术在纵隔淋巴结转移检查方面比CT更灵敏,更精确,今后应该在应用^99mTc-MIBISPECT寻找淋巴结转移方面,如乳腺癌,甲状腺癌,头颈部肿瘤等更加广泛的研究,为制定肿瘤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肺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常规横断面CT扫描、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应用,以病理分期结果为对照,比较CT横断面、后处理技术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T分期:MSCT后处理图像T2诊断符合率92.1%,T3符合率87.5%,T4符合率86.9%,均显著高于横断面图像的60.5%、59.4%、60.9%(P0.05)。N分期:MSCT后处理图像诊断N1、N2符合率分别为90.5%、90.6%,均显著高于横断面图像的66.7%、62.5%(P0.05)。MSCT后处理技术能正确显示远处脏器转移。TNM分期:MSCT后处理图像对II期、III期、IV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6%、89.5%、100.0%,显著高于横断面图像的65.6%、63.2%、0.0%(P0.05)。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对肺癌TNM分期诊断准确率高,术前利用MSCT后处理技术准确判断TNM分期以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