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观察了4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O SAHA)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与未合并O SAHA同病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7-05/2008-05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有CT和M R 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3)首次脑卒中患者;(4)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失语、失用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分。入选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51~77(57.96±11.32)岁。对照组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合并O SAHA患者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50~79(58.24±13.40)岁,入选对象符合脑卒中合并O SAHA组纳入标准(1)、(2)、(3)以及全部的排除条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接近,具有可比性。1.2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血液流变学检测项目有:(1)全血黏度(高、中、低切);(2)血浆黏度;(3)红细胞压积;(4)血浆比黏度;(5)红细胞...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我科及时给予床边早期康复干预治疗 ,对促进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和步行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治疗对象筛选神经内科病房 2 0 0 1年 6~ 12月收治的 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治疗观察对象。 ( 1)入选标准 :均为首次发病1~ 7d后入院 ;经CT/MRI确诊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 ;Glasgow昏迷量表 (GCS) >8分 ,长谷川痴呆量表(HDS) >10分。 ( 2 )排除标准 :椎 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 ;采用过溶栓治疗 ;脑出血手术后 ;年龄 >80岁 ;痴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平扫以及MRI检查DWI(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2013年07月~2016年08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时间的不同分为A1组、A2组以及A3组。A1组(40例):在发病6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诊断;A2组(40例):在发病后6-24小时对患者实施诊断;A3组(40例):在发病后的24-72小时之间,对患者实施疾病诊断。之后选择NIHSS量表,对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情况展开评估,最终比较检出率以及死亡率等。结果:同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A1组以及A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WI疾病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A3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检出率方面,DWI检查与头颅CT平扫检查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疾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同疾病后期死亡率比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MRI联合DWI对早期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在2组入选时、发病后1、3 及6个月末时进行运动功能(FMA)及生存质量评定。结果:发病后1、3、6个月末时运动功能评分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生存质量评定发病后1个月末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发病后3、6 个月末时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注射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其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收集 2000年 1月~ 2001年 2月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发病在 48h以内,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 [1],并经头颅 CT证实。除外轻型 [简式 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 (FMA)积分 >85分 ]。合并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混合性及感觉性失语、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及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 (1)注射用降纤酶组 (治疗组 )83例,男 52例,女 31例,年龄 51~ 80(63.9± 8.8)…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威  胡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698-5699
我们调查了37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和心理干预需求,并与52例无抑郁同病患者进行比较,以探讨前者护理和心理干预需求工作量的一般规律性。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3-09~2007-04收住我科脑卒中患者121例。入选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愿意接受各种量表和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失语、失用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有精神障碍个人或家族史阳性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本组研究共入选急性脑卒中患者89例,男54例,女35例,年龄45~81(57.60±14.58)岁。1.2方法抑郁状况评估选用汉…  相似文献   

7.
背景:国外研究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有一定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与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梗死复发的关系。设计:以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的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对象:选择2000-01/2001—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及有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住院病例共214例,年龄50~80岁。急性脑梗死组(发病在1周之内)78例,脑梗死危险因素组,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6个月以上)患者56例,28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联合组包括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和脑梗死危险因素组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者3l例,共109例。方法:测定过夜空腹12h以上血白蛋白、血肌酐、血糖、总胆固醇、总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第1次尿中自蛋白。主要观察指标:①终点结局指标:随访2年新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复发、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②危险性指标: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③替代指标:各组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者占35%,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5%)和对照组(3.5%)(P均&;lt;0.01)。急性脑梗死组和联合组中存在6个独立预测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分别是糖尿病、血白蛋白水平、年龄、冠心病、高血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lt;0.05或P&;lt;0.01)。随访(1.5&;#177;0.9)年,急性脑梗死组23%再发血管意外,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2%)和对照组(0%)(P均&;lt;0.01)。急性脑梗死组微量白蛋白尿者36%再发血管意外,与大量白蛋白尿者(41%)和正常白蛋白尿者(1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危险因素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卒中复发独立的预测指标,危险率分别是3.8(95%CI,1.2~13.5;P&;lt;0.05)、4.7(95%CI,1.4-16.7;P&;lt;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较常见。在调整脑卒中基本危险因素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肤电刺激是否能够在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中起一定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5 9例脑卒中患者 (男 4 1例 ,女 18例 ;年龄 5 4 4± 10岁 )参加了研究 ,其中左侧偏瘫 2 4例 ,右侧偏瘫 35例 ;发病时间 7个月~ 14年 (平均3 3年 ) ;13例靠轮椅活动 ,2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各类生活事件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寻求干预的可能性。方法:1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按相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硬化患者(对照组)1:1配对,并调查两组入选对象发病前1年遭遇的生活事件,并分别计算出生活事件频度和紧张值。结果:137例脑梗死组患者发病前1年有129例遭遇了不同的生活事件,遭遇率为94.2%,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和32.8%,前者遭遇例数和遭遇率明显高于后者(F=48.765,P&;lt;0.001)。脑梗死组发病前1年遭遇生活事件频度(4.26&;#177;1.02)件/年、正性生活事件频度(0.92&;#177;0.25)件/年、负性生活事件频度(3.68&;#177;0.94)件/年、生活事件紧张值(26.52&;#177;7.05)、正性生活事件紧张值(3.17&;#177;0.83)、负性生活事件紧张值(21.68&;#177;7.9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519-4.272,P&;lt;0.05-0.01)。男性脑梗死患者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和负性生活事件紧张值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t=2.379和2.031,P均&;lt;0.05),中年脑梗死患者(&;lt;60岁)遭遇生活事件频度和生活事件紧张值明显高于老年患者(t=1.971和2.105.P均&;lt;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遭遇生活事件关系密切,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有可能降低前者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通的冠状动脉造影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我院 2 0 0 0 - 0 1~ 2 0 0 3- 12急性心肌梗塞 (AMI)溶栓治疗再通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溶栓入选标准  1年龄≤ 70岁 ;2缺血性胸痛 >30 min,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至少两个相邻导联 ST段抬高 (胸前导联≥ 0 .2 mv, 、 、av F中至少两个导联≥ 0 .1mv) ;4距发病时间小于 12 h;5除外溶栓禁忌 (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脑卒中病史、近 2周内有手术或创伤者、严重高血压 )。1.2 对象 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塞溶栓再通 10 d后行冠状动脉造影 112例 ,男 73例 ,女 39例 ,年龄 38~ 70 (5 9.7±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观察组,两组各109例患者,其中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发病后除给予内科药物治疗外并于2 d后即给予康复锻炼治疗,包括电疗和运动锻炼等;常规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经1个月的治疗,康复治疗的患者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常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早期即给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和自理能力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70-1270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早期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早期康复组应用运动再学习方法和Bobath技术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疗程为1个月。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结果 1个月后早期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67.8&;#177;5.2)和肢体运动功能积分(38.4&;#177;2.6)均有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41.5&;#177;4.9和25.7&;#177;2.1)(t=2.786~3.689,P&;lt;0.01)。结论 脑卒中早期康复运用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患者关节疼痛与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发病后7d之内,无严重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无关节病变,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关节疼痛及肢体功能采用Fud-Meyer评分法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a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治疗组为43.36&;#177;1.61。对照组为37.36&;#177;9.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46,P&;lt;0.001)。治疗组上、下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对预防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出院前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评估,出院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定ADL。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减少,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增加(P<0.01)。2组比较,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采用床旁综合康复干预与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更显著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平衡、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5.
余丹  张苏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707-3709
目的:研究出生时间与脑卒中的发病频数、发病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变性质(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病灶侧别(左、右侧脑半球)以及与脑卒中死亡的关系。方法:832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为脑卒中组。832例无脑卒中病史和脑卒中征象,按1:1比例与脑卒中组配对性别和出生年份相同而年龄相近者为对照组。采用太阳历和干支历记录研究对象的出生时间。采用圆形分布法等,统计分析各出生时间序列与卒中发病频数、发病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变性质、脑卒中病灶侧别以及与脑卒中死亡的关系。结果:在出生12个月份上脑卒中的频数分布有集中趋势(r=0.1195,P&;lt;0.001),脑卒中组832例中出生于冬季风季节(11月-第2年4月)者476例,对照组832例中出生于冬季风季节者417例,季节性分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5)。脑卒中的发病年龄有以4个出生月份为周期的4月节律,4月周期中年龄均数高峰值与低谷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高峰值、低谷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出生10日十天干周期上,男、女脑卒中的分布均有集中趋势(P&;lt;0.001),男、女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5),男、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出生60甲子日周期上,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的分布均有集中趋势(P&;lt;0.001),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5),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在出生年时间序列上,卒中病灶侧别有以4个出生年份为周期的4年节律,4年周期中左、右侧卒中病灶者的分布均有集中趋势(P&;lt;0.0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5),两者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未见脑卒中死亡与出生时间有关联。结论:脑卒中多在较寒冷的冬季风季节出生。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年龄有以4个出生月份为周期的4月节律。脑卒中患者的性别与出生10日十天干周期关系密切。脑卒中的卒中病变性质与出生干支60甲子日周期关系密切。脑卒中的卒中病灶侧别有以4个出生年份为周期的4年节律。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 996年 1 1月~ 2 0 0 0年 1 2月应用不同剂量尿激酶 (UK)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46例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部 46例病人均为 1 996 1 1~ 2 0 0 0 1 2来我科就诊的急诊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1 6例。病例入选标准 :( 1 )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 <3h。 ( 2 )年龄 <70岁。 ( 3)头部CT排除颅内出血 ,且无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灶。 ( 4)经颅多普勒(TCD)显示相应区域血管狭窄 ,血流量减少。 ( 5)血压 <1 6 0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8-11月,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急性住院期及发病后1、3、6个月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将访谈资料进行转录。采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住院期有及时识别症状、获得正确急救、了解治疗方案、获得早期康复和人文关怀的需求;发病1个月回归家庭后,患者有适应家庭环境、获得正确康复信息、康复资源的需求;发病3个月患者有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加随访、持续心理支持的需求;发病6个月患者有获得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重新规划人生的需求。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不同,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其需求状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超早期康复运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的发展使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抢救有了明显的提高 ,病死率大大降低 ,但致残率仍很高 ,约有 3/ 4存活者不能回到工作岗位 ,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经研究证实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对超早期患肢康复运动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能力及安全性的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①首次急性脑卒中伴偏瘫患者 ;②意识清楚 ,生命体征稳定 ,且发病在 2 4小时内入院者 ;③排除Fuge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运动积分 >85分 ,伴精神障碍、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者 ;④排除明显心功能不全及…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我院 1998年 6月至 2 0 0 3年 1月以来收治的 12 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脉压 (PP)进行分析 ,以了解脉压的增大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入选病人为我院 5年以来住院治疗的 12 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其中男性 82例 ,女性 4 6例 ,平均年龄为 (6 8± 15 .4 )岁 ;根据临床表现及头颅CT和 (或 )MRI检查结果 ,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标准参照 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我校的体检人员 ,抽取14 0例 ,男 88例 ,女 5 2例 ,平均年龄为 (6 5± 11.2 )岁 ,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的…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