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经书名叫做《周易》,相传其内容为殷商时的哲学思想。历经后世诸家的整理充实,形成此书。《周易》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法思想,被尊为五经之一。读了易经,回味《灵枢、素问》、《伤寒、金匮》以及历代名医著作,实为医易同源。故张景岳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对易则认为“学到知羞,方克渐悟”。“才知道世界上是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以及人的生命的理论,也是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测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即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理论的特点是“整体现念”与“辨证论治”,二者又是建立在“阴阳学说”之上。《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由此可见,治病求本,应本于阴阳。即“平调阴阳”,为治病所求之本[1]。中医认为,人所以生病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以说致病的原因虽在于邪,发病的关键却在于正,由此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方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即扶正与祛邪成为了中医的治疗大法,是“补不足,损有余”的“双向调节”。下面从方剂组方及药理方面加以浅述。  相似文献   

3.
一、对“本”的早期认识祖国医学关于“人身之本”的观念始于《内经》。综合起来有以下几项内容:1.以“阴阳”为本:这种观念,在《内经》上表现较突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即表明以阴阳为本。阴阳失去平衡则患病,“培本”就是调整其不平衡。这只是培本的早期概念,还有待发展。2.“胃气”为“本”:也见于《内经》,是以脉诊的“胃气”有无和能否“安谷”判断“本”的强弱,胃气少则本虚,无胃气即本绝。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没有胃气的脉叫“真脏脉”,见真脏脉是死征。  相似文献   

4.
1 阴阳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提出阴阳为自然界的本源,自然界的变化运动,万物的产生与消灭的规律即“阴阳”,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统一的矛盾的两方面。人体生命在活动的发展变化和关键亦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杨力 《家庭医药》2013,(9):80-81
"顺乎天而应乎人",推崇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指出阴阳平衡,健康一生……这些都是《易经》告诉我们的养生之道。 阴阳调和百病不扰 《易经》的"易"字本身就是一个"日"字和一个"月"字所组成的。上边是"日",就是太阳;下边是"月",就是月亮。《易经》告诉我们大自然阴阳消长的秘密,这可以引入到我们的养生方法中。合理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为我们人体所用,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贻谋 《家庭医药》2004,(11):59-59
齐白石是20世纪名国画大师,曾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1957年,齐白石老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作为“世界化名人”、“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齐白石,视书画为自己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书画中,以画明心,寄情托志,以志养生。从他的书画人生里,我们可以禅悟出养生长寿之道。  相似文献   

7.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对中医文化影响深远,“阴平阳密”是中医诊病、治病以及养生的指导原则。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导致人体虚损与失衡,中医养生注重滋养。肾气,平衡阴阳,为后世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养生保健、抗老防衰、预防疾病已成为重点科研课题及百姓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择宜而居     
佚名 《家庭医药》2014,(9):59-59
看《山海经》,可以看出那时的人已经有了“江山之南楼为先”的择居习俗。这种习俗观念,是与《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原则一致的。《山海经》反映了早期人们的朴素阴阳观。书中每以阴阳说明环境方位。如“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北嚣之山……其阳多碧,其阴多玉”。  相似文献   

9.
1930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10来年了。这10年是他茹苦含辛,进行“衰年变法”的10年,也是他绘画艺术大放异彩的10年。 其时,接二连三的伪画无端地耗去了他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他,毕竟是71岁的老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是风烛残年,还不得不同伪画作斗争。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伪画是随着他声誉的提高而出现的。“衰年变法”之后,白石的画风大变,独创了墨叶红花一派,而且,被称为“五绝”的他的草虫鱼虾之作,名震海内外。 人说成名累,如今他尝到了成名之后被人托名伪作的连累。几年间,伪造他的假画不断地出现在街市上。这些假画手法极为巧妙,有的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 于是,许多买画的人惟恐买到的是假画,便千方百计,持着画上门请白石鉴定。鉴定是真品后,有的人还不放心,担心后人说这是假画,常常请求老人在原画上题记“此余旧作,某某年重见记之”等等一类的话,才满意地走了。白石理解他们的心倩,不厌其烦地为来者辨识、题款、盖章,每一个月,这类事不下十几件。 他在一个人买的一幅四开大册页的工笔草虫上题道:予之画从借山馆铁栅门所去者无伪作,世人无眼界,认为伪作,何也? 又在一本花卉草虫册上题道:白石之画从来...  相似文献   

10.
李民  邱玲 《成都医药》2002,28(5):288-289
“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法则,《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即正气,不外阴阳气血而已。对于阴阳气血不足的疾病,就应当使用补法。这个道理似乎非常简单,但在临床应用中,却因疾病的复杂性而使补法的应用变得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中医治疗思想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古人的经验,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首都医药》2005,12(11):39-41
通常人们说的“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先祖们用以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传统的中药基础理论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萌生于商周,成熟于战国与秦汉之际,“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它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相互滋生、制约、运动、变化便构成了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2.
史晓 《家庭用药》2021,(3):40-41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也是人保健养生的重要起点。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古人认为,天地、阴阳二气相争,到春分这一天,阴阳二气达到平衡状态,昼夜平分,同时也意味着春天已过去一半了。人,作为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那么,“春分”时节,我们日常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图解法探讨学术问题具有直觉易懂、简明扼要的优点,它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本文就八纲辨证的图解法作一初探。一、八纲辨证恩格斯曾经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自然辩证法》224页71年版)祖国医学也认识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把人体内部阴阳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看作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基本条件。而把平衡的失调看作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  相似文献   

14.
在《内经》中虽无“辨证论治”之记载,但却有其內容,如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以后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等书中又有发展,历代各家又有所补充,至今已成为祖国医学体系中之重要部分,是学术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主要环节,也可以说是中医学术的特点。“辨证论治”是否准确,关系到整个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组有一定的周期节律性,且与自然息息相应。如一年四季中阴阳变化存在着“春夏阳气多阴气少,秋冬阴气多而阳气衰”的规律,一天中阴阳变化亦有规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在人体生理活动节律的作用下,人体抗邪的能力因阴阳盛衰的定时改变而出现强弱定时变化,结果表现出病变的定时发作、加重或减轻、休止。运用阴阳转化规律治疗定时发病,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一书,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是建立在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古代朴素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的基础上,并以古代自然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认识论依据,结合《内经》作者的长期实践经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尤其与老子的哲学思想更有血源根基式的联系。从《内经》一书内容来看,都是由其哲学观援引进来,贯注进去。所以,一般我们中医的形成起源于《黄帝内经》,而追溯其源,则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堪为其鼻祖。而老子的《道德经》对中医的影响的确是起了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但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与束缚,使之发展缓慢,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传统的中医在当代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作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一书的理论,如何在现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能冲破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使之焕发出青春,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保健品市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娇燕 《中国药事》2003,17(2):84-85
健康将成为 2 1世纪人类的第一追求 ,保健产业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第二大产业。中国中医药保健品有机会在人类健康事业的大舞台上唱重头戏 ,在世界保健品市场上独领风骚。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回归 ,是不分种族肤色人民的共识和共需 ,是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使命。1 保健品的渊源国际上没有保健品这一名词 ,只有食品、食品补充剂和药品。“保健品”是中国特有的词语 ,一般来说包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和保健用品 (本文暂不讨论保健用品 )。保健品由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概念扩展衍生而来。其作用机理为 :用五味之阴 ,养五气之阳 ,并平衡阴阳 ,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什么是精神?什么是道德?对这个数千年来无数人在苦苦探寻的命题,如果是站在哲学的层面上,定会有许多人阐释出它种种深刻玄奥的内涵,也一定会得到许多符合学理的答案——精神和道德不就是“天”、不就是“道”么,或曰“仁者爱人”、“仁、义、礼、智、信”也,这是传统道学家…  相似文献   

19.
阴阳为医道之纲领,可分属于脾胃、营卫、气血,四者之间可相互影响转化。正常人体中阴阳要维持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人不和则为病,桂枝汤五药合用,既可补脾胃而生营卫气血,又可恢复营卫运行和脾胃阴阳。本文通过3则运用桂枝汤调和脾胃、营卫、气血、阴阳的验案,验证桂枝汤“和其不和”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的功效,为临床辨治儿科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师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药学会于9月21~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1998首届中国药师周 世纪之交的中国药学”大会,这是我国第一次以“药师周”命名的盛会。此次活动由“第十届全国医院药刑科主任年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第五次年会”、“中国非处方药管理制度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