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癌核素骨显像的影像特征,评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177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45.8%(81/177),其中多发性骨转移69例,占骨转移者的85.2%(69/81).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9.0%(40/58),鳞癌为41.3%(19/46),小细胞癌为32.5%(13/40),未分化癌为27.3%(9/33),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与其他类型癌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转移灶526处,部位以胸部为最多,共212处(40.3%),其他依次为脊柱168处(31.9%)、盆腔73处(13.9%)、四肢62处(11.8%)、颅骨11处(2.1%).结论 肺癌骨转移以多发病灶较为常见,部位以胸部、脊柱多发.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肺癌患者应常规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这对疾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科对自2008年以来79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79例患者中发生骨转移25例,骨转移发生率为31.64%,有骨痛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率40.13%,无骨痛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23.8%。骨转移的高发期为乳腺癌术后2~5年。乳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胸骨。结论 全身骨显像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常规复查项目,对乳腺癌术后的病情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韩嬿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9):1256-1257
目的探讨^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局部骨断层显像在鉴别脊柱孤立性“热”区病变性质的价值。方法74例恶性肿瘤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和局部骨断层显像。结果骨断层显像解决了对病灶的精确定位问题,可提高对病变性质的诊断能力,降低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的假阳性率。结论骨断层显像对脊柱孤立性“热”区病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讨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均分别接受全身骨显像、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等。结果:全身骨显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91.25%、敏感度为97.33%、特异度为80%,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及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时可采用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更为准确地判定肺癌是否出现骨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明确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最佳组合。方法 选择35倒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102例原发性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用酶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用麦胚凝集素法检测血清骨性磷酸酶(B—ALP);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的同时,测定血清ALP、B-ALP结果10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率62.8%,其中单发灶21.8%,多发灶78.2%:实验组和对照组ALP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ALP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多发灶骨转移患者ALP、B-ALP浓度明显高于单发灶患者(P〈0.01);B-ALP〉20U/L时,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同时测定血清B-ALP有助于明确恶性肿瘤患者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的病变性质,可提高早期骨转移的诊断率和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论述核医学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作用,全身骨显像可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与X线.CT、MRI、PET/CT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为诊断骨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乳腺癌可疑骨转移的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 740~1110 MBq,3~6 h后按常规方法行SPECT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对全身骨显像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并诊断,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和无骨转移。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或随访获得的正确诊断比较,并计算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对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采用SPSS 16.0软件,对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6例乳腺癌患者最终诊断为骨转移者53例,无肿瘤骨转移者43例。全身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40例,灵敏度为75.5%(40/53),无肿瘤骨转移28例,特异性为65.1%(28/43),全身骨显像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符合68例,诊断符合率为70.8%(68/96);SPECT/CT融合骨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4.3%(50/53),特异性为95.3%(41/43),诊断符合率为94.8%(91/96),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全身平面显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12.39、19.36,P均< 0.05)。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能够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较全身骨显像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述核医学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作用,全身骨显像可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与X线、CT、MRI、PET/CT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为诊断骨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在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某部新兵营军训人员中可疑有应力性骨折的士兵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100例可疑有应力性骨折士兵中,69例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29例X线检查诊断为应力性骨折;2例X线检查诊断为骨肿瘤。核素骨显像76例表现为损伤部位见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其中,X线检出的31例骨损伤者损伤部位均有不同程度放射性浓聚;核素骨显像检出应力性骨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结论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早期诊断应力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骨显像与骨型碱性磷酸酶(B-AKP)联合测定,对89sr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乳腺癌骨转移患者73例,89sr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半年内进行全身骨显像及B-AKP测定。①根据骨病灶数目骨显像分为0、1、2、3共4级,治疗前后病灶数目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骨显像各级别组间B-AKP比较采用t检验。②计算病灶的摄取比值(T/NT比值),其变化采用t检验。③治疗前后B—AKP的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①治疗前骨转移病灶为1—36(8.6±7.4)个,共618个,治疗后0~34(3.8±6.7)个,共349个,明显减少(t=4.079,P〈0.01)。②治疗前rr/NT值为1.12~15.38(5.36±4.67),治疗后为1.28—16.52(3.17±2.95),降低显著(t=7.907,P〈0.01)。⑧治疗前B—AKP为9.6—65.5(28.4±14.8)μg/L,治疗后为10.9—54.7(20.9±11.7)μg/L,降低显著(t=3.349,P〈0.002)。④骨显像结合B—AKP联合评估,ECT显像5例假阳性与6例假阴性得到纠正。结论全身骨显像与B—AKP测定有一定的互补性089Sr治疗后疗效监测应以骨显像与B—AKP测定结合进行,以准确评估疗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全身骨扫描在临床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250例确诊为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分析其骨转移的部位、数量及病理类型.结果:其中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40.00%,腺癌为48.00%,鳞癌28.00%,小细胞癌为24.00%.100例骨显像阳性患者中,多发病灶90例,单发病灶10例.共发现病灶418例,其中胸部126例;脊椎115例;骨盆103例;四肢53例;颅骨21例.结论:经过全身骨扫描发现,肺癌骨转移可能与其病理类型有关,其中多发病灶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且操作简便、灵敏 ,无创伤 ,一次成像阳性率高 ,特异性强 ,无危险性等优点。因而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现将我院 1192 9例的检查资料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  1192 9例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肿瘤病人 ,其中男 90 37例 ,女 2 892例 ,年龄范围 12~ 79岁 ,项目包括全身骨显像 876 0例 ,肝胶体显像 2 373例 ,肝血池显像 2 14例 ,脑静态显像 582例。1·2 仪器 PIKERDC - 4C/ 15(6 1)γ相机 ,PCS - 512计算机 ,低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 ,预置计数肝 4 0 0K ,骨…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异常浆细胞 (即骨髓瘤细胞 )侵润骨骼和软组织 ,引起骨质破坏、肾脏病变、贫血等 ,本文分析了 16例MM患者全身骨显像结果 ,以探讨MM的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 1995年 1月~ 2 0 0 3年 1月间来自我院肿瘤科的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MM病人 16例的 2 2次全身骨显像结果 (有 3例病程 2年以上 ,经系统化疗 ,分别 3次行全身骨显像 ) ;其中女性 4例、男性 12例 ;年龄 45~ 78岁 ;有骨痛者 11例、无骨痛者 5例。1·2 方法 受检者口服过氯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肋骨单发病灶的特征和临床诊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评价定位CT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SPECT全身骨显像中发现肋骨单发病灶68例肺癌患者加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所有病变按位置分为前肋、侧肋、后肋、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四个部位,按病灶形状分为点状和条形两种,并进行分类分析,同时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SPECT全身骨显像肋骨骨折所致单发浓聚灶占52.94%(36/68);条形病灶中肋骨转移占91.30%(21/23);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病灶都呈点状,全部为良性病变;后肋病灶中肋骨转移占81,82%(18/22)。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诊断单发浓聚灶骨转移敏感度分别为69.23%(18/26),92.31%(24/26),特异度59.52%(25/42),85.71%(36/42),准确度63.24%(43/68),88.24%(60/68),阳性预测值51.43%(18/35),80.00%(24/30),阴性预测值75.76%(25/33),94.74%(36/38)。二者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肋骨单发病灶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图像特点,对于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3例恶性肿瘤病人99mTc-MDP全身骨显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3例检出骨转移瘤,阳性率46.6%,其中全身骨转移433例(71.8%),2处转移142例(23.5%),1处转移28例(4.7%);骨转移瘤常见部位:脊柱72%、肋骨68.7%、骨盆45.8%、头颅43.1%;骨转移瘤在脊柱的分布胸椎最多56.2%,其次为腰椎35.8%、骶椎22.9%,颈椎14.7%最少。结论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敏感性高,可将其作为诊断骨转移瘤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肿瘤患者核素骨显像时肺部软组织病灶异常摄取的临床意义并与X线、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555~925MBq,静脉注射后3~6 h进行检查,使用Elscint APEX-6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机进行全身骨显像,必要时增加局部静态显像.所获得图像,根据病变处软组织和骨骼放射性浓聚或减低情况,并结合X线、CT扫描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本组15例肺肿瘤患者均肺部软组织异位摄取,其中团块状浓聚12例、片状浓聚2例、结节状浓聚1例.其中尚有8例同时伴有骨转移.结论 核素骨显像时,肺部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多提示为恶性肿瘤,应结合X线、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晓蓉 《现代保健》2010,(29):163-164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009年收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转移癌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均对病变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全身骨显像一次检查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病理改变,能反映各个局部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变化,并且可以显示骨骼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骨转移肿瘤显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均行全身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同机图像融合,所有患者结果均通过CT、MRI和病理检查、随访等方式确诊。将平面显像和SPECT/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81例患者骨转移55例,201处骨转移灶;良性骨病变26例,42处病灶。全身骨显像及同机图像融合对骨转移病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3%、100%,对良性骨病变病例的符合率分别为61.5%、96.2%。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排除了SPECT平面显像中的10处放射性污染及12处骨外软组织显影造成的假阳性病灶以及14处良性骨病变,另外,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新诊断出肿瘤骨转移病灶51处。同机图像融合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平面骨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可对肿瘤骨转移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并同时提供功能与解剖断层图像,在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平面骨显像中一些可疑的患者,尤其是可疑的骨病变部位均应使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显像软组织异常显影对发现骨外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6月-2007年6月,临床证实为恶性肿瘤和骨骼疼痛疑有恶性肿瘤者骨显像时出现软组织异常显影107例,48例检查前原发肿瘤已切除,异常软组织显影的原因经病理或其它检查明确。结果乳腺显影28例、肝脏显影5例、肺或胸廓骨骼外显影13例、肾及输尿管异常显影50例、淋巴结显影5例、脑显影2例、癌性腹水显影2例、盆腔显影2例。异常软组织显影107例中,无临床意义者(正常乳腺显影、显像剂外漏致腋窝淋巴结显影、乳腺钙化灶显影)26.2%(28/107),骨外良性疾病48.6%(52/107),骨外恶性疾病25.2%(27/107)。结论探讨骨显像软组织异常显影的原因,能为临床诊断骨外疾病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在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全身骨显像时的各种技术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3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2-4h行SPECT全身骨显像,对静脉药物注射、检查体位的摆放、扫描条件的设定、引流管引流袋的放置、图像后处理、伪影的分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改进。结果由2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判评,在药物注射、体位摆放、扫捕方式、伪影等方面进行评价,576例患者的图像非常满意,59例的图像存在缺陷。结论SPECT全身骨显像是乳腺癌术后患者诊断骨转移的常用方法,核医学技术员在日常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各种技术因素缺陷对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努力确保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