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004-01/2006-12,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钢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42例,并截瘫32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0例。结果随防0.5~2.1年,平均1.3年。伤椎高度恢复90%30例,恢复80%12例,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2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胸腰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标:胸腰椎骨折常伴有椎管狭窄、神经损伤的症状及体征,必须进行椎管直接或间接减压。 相似文献
6.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标:胸腰椎骨折常伴有椎管狭窄、神经损伤的症状及体征,必须进行椎管直接或间接减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合并椎管前方撬拨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T12~L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应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行伤椎椎管前方撬拨,骨折复位。结果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5个月。38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中,36例术后有1~3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合并椎管前方撬拨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有效恢复脊柱的序列,进行椎管前方减压,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9.
在众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材料中,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复位效果好、疗效显著等优点,我们自1999年3月~2004年3月,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4.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堕落伤10例,压砸伤6例;损伤部位:T111例T127例,L119例,L28例,L33例;按Denis脊柱骨折分类:屈曲型14例,暴裂型19例,Chance骨折或骨折脱位型5例;神经损伤按Frankel法分级:A级2例,B级9例,C级11例,D级6例,E级4例,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占84.2%;受伤到手术时间:3h~7d,平均2.7d。1.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采取脊柱后正中入路椎管探查减压或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7例。结果:37例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按Frankel分级(除A级1例无改善外)均有1~3级的神经功能恢复。Cobb角由术前平均28.3°恢复到术后平均4°。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6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接受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观察其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s角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s角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1年发现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s角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植入硫酸钙人工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撑开复位后,用角度刮匙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撬拨复位,然后通过两侧椎弓根将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椎体。术后定期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愈合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16.6±4.2)个月;在术后1周内和12月分别复查X线平片和椎体CT。术后12月与手术后1周比较,矫正度数和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AS疼痛评分,患者术前(7.3±1.4)分,术后(3.6±0.8)分,疼痛明显改善。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防止椎体矫正高度和角度丢失,减少骨折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卫生》2016,(8)
目的:分析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纽患者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两纽患者的总有效率出较(X~2=4.882,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折锥前缘高度为(34.8±5.1)%,折锥后缘高度为(71.2±7.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折锥前缘高度为(92.7±6.5)%,折锥后缘高度为(97.5±7.4)%,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爆裂骨折致脊柱前、中、后三柱破坏,生理屈度改变,并伴有椎体后壁骨折片突入椎管,对脊髓、神经造成压迫。脊柱手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缓解病痛,稳定脊柱和保护神经。坚固的内固定器械对脊柱进行可靠的固定,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合理使用内固定器械,以取得最佳矫形和固定效果,降低手术失败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相结合,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全部患者为单一椎体损伤,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进行结合治疗.结果 通过对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表明,40例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明显消失,骨折部位恢复至伤前状态,手术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状况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及副作用的产生.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针对胸腰椎爆裂骨折进行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伤骨的复位及恢复效果,重建椎体的伤前高度,并对脊柱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及副作用,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入路椎管减压,骼骨植骨Z-plate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22例获痊愈,优良率为84.62%。结论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好,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23例均固定坚固,无断钉断棒及松动发生,骨折均一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可实施三椎矫正固定并可定量调节复位,固定坚固。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可减少伤椎椎体内的空隙,有利于骨折愈合,增加前柱、中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椎体压缩率、Cobbs角、VAS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后凸畸形、腰背疼痛、内固定断裂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椎体压缩率、Cobbs角、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椎体压缩率、Cobbs角、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连续固定能够降低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均于伤后1周内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20例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术,15例采用在骨折椎和相邻上、下椎植入六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1(平均12)个月。20例四钉固定无改变2例,部分改善5例,余均完全复位。15例六钉固定椎体复位达90%-100%。脱位完全纠正。术后近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在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脱位满意,是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