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功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的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自1980年Furchgott等[1]发现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依赖舒张因子EDRF以来,人们开始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对内皮细胞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冠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低下密切相关,研究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对防治冠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体外诱导能否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贴壁法获取单核细胞,用内皮细胞培养基EGM-2和体外诱导培养单核细胞,分别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对淋巴管内皮标志物VEGFR-3、Podoplanin、LYVE-1、Prox-1和内皮共同标志物vWF、VEGFR-2的表达。结果经过诱导培养后的细胞呈纺锤形或多角形,表达VEGFR-3、LYVE-1、Prox-1、Podoplanin和vWF,弱表达或者不表达VEGFR-2。结论人外周血来源的单核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可分化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  相似文献   

3.
现代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交换场所,它更是一个分泌旺盛的“内分泌器官”。内皮细胞可以分泌和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就是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始动机制[1],因此研究内皮细胞的功能,防止内皮功能障碍的发  相似文献   

4.
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血管内皮细胞(VECs)体外培养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通过简单的方法获得大量形态稳定的纯系VSMCs和VECs是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以往体外培养的’VSMCs和VECs一般是用贴块法和酶消化法对不同血管分开进行。我  相似文献   

5.
雌二醇对大鼠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7β—雌二醇(E2)可能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现探讨E2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桡动脉和大隐静脉内皮细胞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并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较,了解内皮细胞的功能。方法利用剩余的冠状动脉搭桥移植材料,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的方法获取内皮细胞并培养,收集培养细胞的上清液,利用试剂盒检测内皮细胞分泌的NO和ET水平。结果与人正常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冠状动脉搭桥材料桡动脉和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的NO水平显著降低(P<0.05),ET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桡动脉和大隐静脉的内皮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所分泌的NO和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搭桥材料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镇癌灵是根据闽西民间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的验方加减制作而成的汤剂。为了证实这一药物的抗癌效应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这一汤剂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体外培养的人甲状腺细胞对TSH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对甲状腺细胞分泌细胞的影响,探讨TSH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细胞,对照组48h后加入TSH,实验组24h内加入TSH(2U/L),观察细胞培养1,3,5,7d的T3,T4分泌量及培养细胞内的cAMP含量和TPO活性。结果 对照组甲状腺细胞呈上皮样贴壁生长,实验组细胞则呈假滤泡样立体生长。实验组细胞T3、T4分泌量及细胞内cAMP含量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但实验组TPO活性仅于3d之内较对照组增加,3d之后显著下降,至培养第5d2组细胞TPO活性均消失。结论 TSH作为一种生长刺激因子至少有一部分是以cAMP为第二信使起作用的;TSH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的作用与细胞周期相关,可通过同一信号分子调节细胞生长,是细胞增值与分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西药对冠心病内皮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而且内皮功能障碍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内皮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目前,中药和西药在治疗冠心病(CHD)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取得了众多进展,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病变中的主要细胞成份之一,受多种因素调节,各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途经相互作用,协调细胞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表达和功能。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为研究SMC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方法学,也为了解SMC的特性和分化规则,找寻血管疾病的病因和防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SMC在组织工程学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经导管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至急性心肌梗死区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扩增培养巴马香猪MSCs。球囊扩张封堵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模1个月后,冠状动脉前降支经导管植入体外扩增培养的自体MSCs至急性心肌梗死区。结果梯度离心法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体外扩增培养的巴马香猪MSCs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CD71阳性率为95%,CD34的阳性率为0.0%。传代培养四代后,细胞开始衰老。冠脉病变血管球囊导管法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MSCs后4周,试验组梗死区可见BrdU阳性的植入的MSCs,对照组梗死区未见BrdU表达阳性细胞;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射血分数55.4%±10.9%vs 41.3%±11.1%(P=0.04);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1.3±0.1)mm vs(0.9±0.1)mm(P=0.03);梗死面积26.8%±3.1%vs 33.2%±3.9%(P=0.035);新生血管(2.85±0.7)个/HPF vs(1.2±0.2)个/HPF。两组均未见横纹结构。试验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经导管法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有希望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肾小球足细胞表达Nephrin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足细胞在体外表达Nephrin的分子量大小、细胞内分布。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足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蛋白印迹研究原代培养人足细胞表达Nephrin的分布、蛋白质的分子量,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Nephrin的mRNA表达等,RT-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结果: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足细胞可以表达Nephrin,间接免疫荧光显示其沿足细胞的细胞膜、细胞骨架和细胞核分布,并且在细胞内有一聚集中心。免疫蛋白印迹示人足细胞表达2种分子量的Nephrin,其中135kD的分子量与预期分子量一致,180kD的分子量与肾小球蛋白提取物一致,RT-PCR从基因水平确定了该蛋白的表达。结论:人足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表达不同分子量的Nephrin,并且在细胞内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自身细胞和肾脏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泡球蚴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及培养产物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泡球蚴体外培养模型进行改进,并对培养产物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培养肝癌细胞(Bel7404),留取细胞上清液.取泡球蚴组织,用含肝癌细胞培养上清的DMEM完全培养基于37 ℃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7 d.实验期间对囊泡进行计数,观察囊泡生长情况,记录囊泡最大、最小直径,绘制生长曲线.培养结束后,取培养囊泡壁及其囊液分别进行DNA鉴定和蛋白定量.结果 泡球蚴在含肝癌细胞上清液的DMEM中能生长,囊泡直径0.5~5.0 mm;囊液蛋白含量为1.8 mg/ml,囊壁DNA经PCR扩增出Em特异性200 bp条带.结论 1)泡球蚴体外生长因素可不依赖培养细胞本身;2)由于体外与动物体内的培养环境的不同,可能引起囊泡内囊液的蛋白含量有所差异;3)DNA检测证明培养产物为泡球蚴;4)利用肝癌细胞上清液建立泡球蚴体外培养改良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 获取成年大鼠胫骨干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传代,观察经5-氮胞苷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结果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贴壁旱集落生长,5-氮胞苷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自体心肌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肠道感染、食物过敏、遗传因素、肠道菌丛紊乱等相关。消化道黏膜是一个庞大的免疫系统,已发现多种激素和介质参与了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病,其中肠黏膜肥大细胞的活化可能起重要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大鼠肠道一过性旋毛虫感染后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在感染恢复后持续存在。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易于分离,且体外扩增能力强,便于自体移植的特点,近年来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种子细胞来源。2000年以来,我们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采用单层培养方式分阶段研究MSCs这一分化机制,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软骨诱导的条件、分化模型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气管、甲状软骨等组织工程重建提供种子细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不仅是血流和血管壁之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高度活化的、功能异常活跃的内分泌、旁分泌及代谢器官,多种理化因素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成为血管性疾病产生的关键环节[1],中医药具有明显的保护VEC的作用,现将近年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离、纯化及扩增的方法及对大鼠MSC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大鼠MSCs,并通过不断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检测大鼠MSCs生长周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大鼠MSCs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大鼠MSCs形态呈长梭形,细胞周期显示第3代MSCs约有81.4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获取的大鼠MSCs具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大鼠肝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共微囊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共微囊化大鼠肝实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自制微囊发生器制备含肝细胞或肝细胞与HUVECs以10:1混合的微囊进行体外培养,同时建立非微囊化单独培养和共培养组,通过测定培养液中自蛋白、尿素的分泌量和肝细胞形态来判断肝细胞功能和活性.结果 肝细胞与HUVECs共培养或共微囊化均能提高前者的白蛋白分泌和尿素合成量(均P<0.01),存活时间延长;共微囊化组虽前7 d的白蛋白和尿素合成量较非微囊化共培养组低,但在7 d后的白蛋白和尿素合成量高于后者,且相对平稳.结论 肝细胞与HUVECs混合共微囊化能明显改善囊内肝细胞的形态、功能与寿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构建FasL重组质粒并转染原代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研究FasL基因对体外培养的RA滑膜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寻找针对RA关节腔内基因治疗的有效靶基因.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FasL cDNA全长片段,经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将FasL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eo;体外原代培养RA患者及正常人的滑膜细胞:脂质体包裹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asL及空质粒pcDNA3.1-neo,分别转染处于指数生长期的RA患者及正常人的滑膜细胞;经G418筛选,采用形态学、TUNEL法及Annexin Ⅴ/碘化丙啶(PI)染色等方法检测各组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FasL基因原核及真核重组质粒载体顺利构建,基因序列检测结果与国外报道完全一致;RA患者及正常人的滑膜细胞原代培养、传代顺利完成;RA患者滑膜细胞转染FasL重组质粒(rhFasL)15 h后,光镜下可见大量细胞体积缩小、扭曲、变形,胞核中出现颗粒样物质,少数细胞脱落底壁,G418筛选2周后仅有1~2个/低倍视野细胞存活,且生长相对静止;RA患者滑膜细胞在转染空质粒及正常人滑膜细胞在转染pcDNA3.1-FasL及空质粒后仅有少数细胞变形、反光度下降,很少脱离底壁,G41 8筛选2~4周后细胞再次生长并形成克隆;经TUNEL方法检测可见大量转染rhFasL的RA滑膜细胞的细胞核呈棕黄或棕褐色,胞核浓缩,呈环行、小圆形或颗粒状,而其他3组对照组滑膜细胞的细胞核呈蓝色或浅黄色,未见明显凋亡标记阳性细胞;基因转染后的各组滑膜细胞予Annexin Ⅴ/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后均查到少量早期的凋亡细胞,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DNA3.1-FasL基因可诱导体外培养的RA滑膜细胞间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