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20例先天性心脏病在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内皮素(ET-1),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①患者术前动脉血ET-1水平高于静脉血ET-1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周动脉血ET-1水平低于静脉血ET-1水平,且差异显著(P〈0.05)。②血浆ET-1水平在体外循环(CPB)期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法对42例Graves病病儿细胞因子失衡及其与发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初诊组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P〈0.001或0.002);IFN-γ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5),而IL-4水明显升高(P〈0.001);且IFN-γ/IL-4比值与血清T3和T4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时甲状腺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7例窒息新生儿及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轻度窒息组血清T3、FT3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血清T3、T4、FT3、FT4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TSH值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旨在探讨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ACHF)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 本实验收集了60例ACHF病例,正常老年人30例。分治疗前,治疗后及正常组3组对照。分别测定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 老年CHF治疗前血浆T3,FT3低于治疗后(P〈0.0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老年ACHF治疗前血浆T4,FT4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及正常组(P〈0.05),老年CHF治疗前TSH低于治疗后及正常组(P〈0.05)。老年CHF治疗后T3,FT3,TSH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4,FT4不显示明显相关性(P〉0.05)。结果还显示血浆T3,FT3,T4,FT4,TSH下降与心衰程度呈正  相似文献   

5.
观察20例风心和先心患者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各时期的PaCO2和相应的PETCO2。结果表明:1.各时期的PaCO2与PETCO2均显著相关(P<0.05),r值为0.686~0.995;2.体外转停后风心组Pa-ETCO2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提示ETCO2监测可减少检测动脉血气的频率,但不能完全替代PaCO2;长时间的体外转流加大Pa-ETCO2差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0例先天性心脏病在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内皮素(ET-1),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进行动态监测。结果①患者术前动脉血ET-1水平高于静脉血ET-1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周动脉血ET-1水平低于静脉血ET-1水平,且差异显著(P<0.05)。②血浆ET-1水平在体外循环(CPB)期间持续上升,并在CPB结束时达到峰值,峰值与CPB持续时间和CPB结束时血浆TXA2而与体外循环期间尿量呈负相关。③在整个围术期和CPB期间,血浆ET-1水平均与血浆TXA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①肺循环异常时,肺脏对ET的清除能力下降,动、静脉ET-1水平的差值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循环改善的一项指标。②显著增高的ET-1可能与长时间CPB后的心肾功能障碍有关。③TXA2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围术期间的血浆ET-1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非甲状腺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用放免法测定68例心功能Ⅲ~Ⅳ级、72例心功能Ⅰ~Ⅱ级的心脏病患者血清T3,T4,rT3,TSH,FT4,FT3值。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T3,T4低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rT3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FT4,FT3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时发生正常甲状腺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急性胰腺炎(AP)时,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录水平上调在肺损伤机制中的意义,作者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两种模型的大鼠肺组织内TNF-αm RNA 表达的状况,同时观察了它与内毒素(ET)血症及肺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ANP组血TNF-α水平(107.4±49.7pg/m l)显著高于AEP组(55.8±10.3 pg/m l),后者又高于对照组(46.7±4.2pg/m l)(P< 0.05);诱导AP后1 小时,肺组织内即出现了TNF-αm RNA的明显表达,在早期(3 小时内)两组大鼠的表达水平接近,但随后ANP组TNF-α转录水平明显较AEP组高(P< 0.05);ANP组血ET水平(204.4±95.4EU/L)也显著高于AEP组(127.8±19.4EU/L),且当ET含量明显增多时(6 小时),肺内TNF-αm RNA表达强烈,同时肺部出现明确的病理损害。经分析,ANP组大鼠血ET水平和肺内TNF-αm RNA表达水平均与其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γ= 0.90,P< 0.05 及γ= 0.87,P< 0.05),因此  相似文献   

9.
采用ELISA法对42例Graves病病儿细胞因子失衡及其与发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初诊组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P<0.001或0.002);IFN-γ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5),而IL-4水明显升高(P<0.001);且IFN-γ/IL一4比值与血清T3和T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0.56和0.55、0.63,P<0.05);(2)复诊组中,治疗效果好组IFN一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效果差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提示:Graves病体内存在以Tb1类占优势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抗体阳性病儿其细胞因子类型向Th2转化;异常的细胞因子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细胞因子的监测对于Graves病的病情估价、协助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4因子(PF4)在急性脑梗死(ACI)和多灶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和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40例ACI患者6-72h、7天和33例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对照组血浆β-TG、PE4的变化。结果 发现ACI组6-72hβ-TG和PE4、7天后PE4及多灶性脑梗死组PE4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ACI组7天后PE4较6-72h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ACI组7天后β-TG与多灶性脑梗死组、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这变化与病灶面积的大小无明显正相关,多灶性脑梗死组病灶数目愈多、PE4愈高(P〈0.05)。结论 结果提示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性增高,β-TG、PF4均升高可能为发病在6-72h的ACI患者,仅有PF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HIV病毒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人缺氧诱导因子1α氧依赖降解结构域以及CASPASE3构建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方法: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AT、pET-28a(+)-TAT-ODD、pET-28a(+)-TAT-ODD-CASPASE3(pET-28a(+)-TOP3);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利用镍-亚硝胺乙酸-组氨酸(Ni-NTA-His)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TOP3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TOP3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过优化表达和纯化条件,融合蛋白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表达,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结论:融合蛋白TOP3的成功表达及纯化,为该融合蛋白应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CA1 2 5、CEA、AFP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 ELISA)分别检测 1 8例结核性腹水、46例恶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A1 2 5、CEA、AFP水平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核性腹水、原发性肝癌及卵巢癌腹水患者血清 CA1 2 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恶性腹水与良性腹水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当 CA1 2 5≥ 2 0 0 U/ml时 ,恶性腹水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性腹水 ( P<0 .0 5 )。 3组血清及腹水中 CEA水平无明显差异 ( P>0 .0 5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及腹水中 AFP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 ( P<0 .0 1 )。结论 :若以血清 CA1 2 5≥ 2 0 0 U/ml为阳性界值时 ,血清 CA1 2 5检测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 ;血清及腹水中 CEA水平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无明显意义 ;血清及腹水中 AFP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腹水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不同器官的表达。结果:在成年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中,有多种水通道的表达,睾丸中有AQP3、5、7、8、9表达;附睾头中有AQP3、6、8表达;附睾尾有AQP3、5、6、7、8表达;输精管中有AQP1、2、3、4、5、6、7的表达。结论:小鼠生殖系统中多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提示AQP与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L-FABP)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依据尿蛋白/肌酐比(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5例),微量蛋白尿组(3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0例),肾功能衰竭组(21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尿L-FABP含量,同时检测血肌酐(Scr)、尿肌酐、肝功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量、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尿L-FAB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P <0.01),亚组分析显示正常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健康组( P<0.05),微量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组( P <0.01),临床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组( P<0.01),肾功能衰竭组尿L-FABP水平高于临床白蛋白组( P <0.01);尿L-FABP水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呈负相关( r =-0.812, P <0.01),尿L-FABP水平与Scr呈正相关( r =0.901, P <0.01),与HbA1c无关( P >0.05)。结论尿L-FABP水平不但可以更早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可以监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与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欣  牟建军  董平栓  杨旭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19-1021,1037
目的 :探讨肥胖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胰岛素、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特征。方法 :测定 30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及 30例正常人的血清 TNF- α、胰岛素、血脂、血糖及人体测量指标。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 TNF- α、TG、INS、FBS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HDL、ISI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肥胖高血压患者多伴有糖、脂质代谢紊乱。TNF- α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胸水ADA与LDH检测在鉴别恶性与结核性渗出性胸水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在支气管肺癌胸水及结核性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9例患者(支气管肺癌54例,结核性65例),每例均检测患者胸水ADA和LDH。结果:肺癌患者胸水LDH水平显著高于结核组(P<0.001),而其ADA显著低于结核患者(P<0.001)。胸水ADA与LDH联合检测,对肺癌所致胸水判别正确率为96.3%。结论:高PLDH和低PADA水平提示恶性胸水,仅有高水平PADA是结核性胸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方法:对29例肝癌、19例癌旁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的非成对动脉进行计数,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与肝癌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包膜形成无关;肝癌组织中非成对动脉计数水平高于癌旁组织,非成对动脉计数与组织学分化分级有关,与肝癌包膜形成和门静脉癌栓形成无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肝癌组织中非成对动脉计数有关。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肝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 CEA- m RNA)和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 ( 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 74例 NSCLC肺癌组织采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CEA- m RNA和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 -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并与 38例肺癌组织边缘的正常组织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织 CEA- m RNA和端粒酶活性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8%和 77% ,二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无关 ( P>0 .0 5 ) ,二者呈正相关 ( χ2 =70 .481 ,P=0 .0 0 ,r=0 .793) ,COX回归显示肺癌患者的预后与端粒酶表达有关。结论 :CEA- m RNA和端粒酶活性在 NSCL 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 ,端粒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动态监测CA_(125)、CEA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CA125、CEA在良、恶性胸水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初始和预定时间后分别测定92例良、恶性胸水患者的胸水和血清中CA125、CEA水平。结果:恶性组在一个肿瘤倍增时间后胸水和血清中CA125、CEA较初始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良性组胸水及血清中CA125、CEA在30d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动态监测胸水和血清中CA125、CEA变化对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糖代谢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8例无糖尿病史CPHD急性加重期并经约2周治疗后缓解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初和治疗缓解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释放实验和血清C肽测定,同时对正常对照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1CPHD急性加重期治疗初空腹血糖为6.37±1.26mmol/L,显著高于治疗缓解期(5.23±1.18mmol/L)和对照组(4.68±1.04mmol/L),P均<0.05,其后各时间点血糖值,急性加重期治疗初均高于治疗缓解期和对照组(P均<0.05),CPHD治疗缓解期各时间点血糖均值皆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CPHD急性加重期治疗初空腹胰岛素为7.65±2.16mU/L,血清C肽为0.81±0.16mg/ml,显著低于治疗缓解后的10.84±3.27mU/L和1.13±0.28mg/ml(P均>0.05),其后各时间点胰岛素和C肽值,急性加重期治疗初均低于治疗缓解期(P均<0.05);急性加重期治疗初胰岛素释放曲线和C肽较缓解期低平。结论: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糖代谢存在异常,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