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监测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PIA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对4016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016例次丙戊酸测定值在治疗浓度50-100mg/L内的共2698例次,占67.18%;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50mg/L)共783例次,占19.50%;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100mg/L)的共535例次,占13.32%。结论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存在个体差异大,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对提高疗效以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临床丙戊酸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均相酶免疫分析法 (EMIT)对 12 0例癫痫患者进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 ,并对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 9例 (49 2 % )患者血药浓度在丙戊酸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 ,12例 (10 % )未能有效控制症状 ;4 8例 (40 % )低于有效治疗血药浓度 ,13例 (10 8% )高于有效治疗血药浓度。其中 2 9例 (2 4 2 % )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个体化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癫痫患者218例达治疗剂量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比较。结果:血药浓度<50μg/ml组总有效率与50~100μg/ml、>100μg/m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0~100μg/ml组与>100μg/ml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患者时血药浓度监测很重要,能够有效地判断临床用药剂量与临床效果关系,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可以调节药物用量,使丙戊酸钠最小剂量发挥最大的临床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宋述强 《广东医学》2000,21(12):1057-1058
目的 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指导癫痫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法 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161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结果 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之间的占49.4%。54例患者经血药浓度监测后调整用药方案而改善了疗效。结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07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5%。大多数病人均需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控制发作。丙戊酸钠是一种新型独特的抗癫痫药,为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效血浓度范围是50-100μg/ml,每位癫痫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个体差异,为做到合理用药不能单纯依靠经验用药,必须进行血浓监测,凭血浓数据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作者对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该院接诊的癫痫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采取化学发光法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同时根据监测结果结合临床效果进一步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该次研究80例患者共监测128例次,其中,血药浓度50~100μg/ml有64例次,占50.00%,而血药浓度低于50μg/ml有54例次,高于100μg/ml有10例次;128例次中,单用丙戊酸钠106次,总有效率为82.07%(87/106);此外,80例患者中,有27例经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后调整用药方案,疗效得到改善。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可以为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与参考,从而改善临床效果,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情感障碍(躁狂或双相障碍)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方法 共入组169例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实施个体化药物剂量调整方案.采用贝克躁狂评定量表(BMRS)评估疗效,自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量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王媛 《中原医刊》2009,(15):81-82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的血液浓度监测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结果测定,并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监测。结果在有效浓度范围的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分别为57%和60.5%,不在有效浓度范围分别为43.0%和39.5%。结论治疗药物监测为我院儿科抗癫痫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218例儿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对218例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1的有62例,占28.44%,在50-100μg·ml^-1之间的有148例,占67.89%,血药浓度〉100μg·ml^-1的有8例,占3.67%。结论丙戊酸钠个体差异较大,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0.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量效关系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对 3 3 2例确诊为癫痫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达稳态血药浓度后 ,测定其血药浓度 ,并分析结果。结果 血药浓度在5 0~ 10 0 μg/ml范围内 2 3 6例 (71.0 8% ) ;>10 0 μg/ml 46例 (13 .86% ) ;<5 0 μg/ml 5 0例 (15 .0 6% )。 结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 ,血药浓度监测对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UGT2B7 A268G和UGT2B7 G211T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分别对248名癫痫患者检测UGT2B7 A268G和UGT2B7 G211T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并收集患者的基本流行性病学资料和相关临床信息,如癫痫类型、病史、服药剂量、疗效和肝肾功能等。采用SPSS 13.0软件分别对资料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配对T检验等方法的数据统计。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与丙戊酸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而浓度剂量比率则与血药浓度相关。在被纳入的248名患者中,UGT2B7 A268G和UGT2B7 G211T的基因型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UGT2B7-268A等位基因频率为30.05%,而G等位基因频率为69.95%,且携带AA,AG,GG不同基因型的患者服用丙戊酸后血药浓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7,P=0.005),AA基因组显著高于GG基因组(P=0.048),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GT2B7 211G等位基因频率为77.24%,T等位基因频率为22.58%;而携带该位点GG,GT和TT不同基因型的患者服用丙戊酸后,三者血药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UGT2B7A268G和UGT2B7G211T的基因多态在中国汉族癫痫人群中的分布,UGT2B7 A268G基因多态参与体内丙戊酸代谢并进而影响其血药浓度。临床上针对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携带UGT2B7A268G位所产生的影响而适当调整患者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全国血清治疗药物监测(卡马西平、地高辛、苯妥英、茶碱、丙戊酸)室内质量控制的精密度现状,并与目前所确定的室内质量控制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QA)软件系统,收集2014年2月份参加全国血清治疗药物监测EQA计划的175家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包括当月的和累积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质控规则、所使用的方法、仪器、室内质控品的厂家等信息。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将EQA范围(地高辛为20%,其余项目为25%)定义为允许总误差(TEa),将1/3TEa和1/4TEa定义为允许不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计算这5个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的通过率。血清治疗药物监测项目的允许不精密度评价标准为8.33%(1/3TEa)和6.25%(1/4TEa),地高辛为6.67%(1/3TEa)和5%(1/4TEa)。结果 分别有94家、97家、61家、43家和116家实验室回报了卡马西平、地高辛、苯妥英、茶碱、丙戊酸的室内质控数据。>60%的实验室(63.93%~76.29%)使用伯乐检测系统,只有<40%的实验室(23.71%~36.07%)使用其他检测系统。不同项目间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通过率都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卡方值为10.689~19.255,均P<0.05。不同检测系统间,只有丙戊酸在当月和累积不精密度在1/3TEa时的通过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当月和累积的室内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的监测,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的变异系数与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可以评价该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Valproic acid (VPA) apparent clearance (CL) estimated from total serum concentrations is analogous in elderly and non-elderly adult patients. As drug–protein binding decreases in old ag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nfounding effect of the serum albumin concentration on the VPA apparent CL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In 102 epileptic out-patients treated with VPA in monotherapy, serum total steady-state trough concentrations (Css) were determined. Css concentrations were normalized for a 42 g/L albumin concentration (CssN), and the apparent CL and normalized apparent CLN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A poor concordance of 53% was foun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ss and CssN levels of VPA as subtherapeutic, therapeutic, or supratherapeutic dose. In the elderly (≥65 years) and non-elderly adult patients, the VPA apparent CL was similar; however, normalized apparent CL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lder patients (P < 0.01), with a 40% median decrease.

Conclusions.

Total VPA concentrations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mainly in older patients, in which determination of unbound or normalized total drug concentrations may be clinically useful. Normalization of total concentrations permits an estimation of the masking effect of serum albumin concentrations on the VPA apparent CL in elderly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用反相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分析大鼠脑组织中的丙戊酸。采用脑组织碱化后水提,酸化后正己烷萃取的样品净化步骤,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并减少了色谱干扰,其回收率平均为80.5%,脑组织中丙戊酸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200mg,最小检测量为0.05μg/200mg。最大RSD〈5.7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基于患者数据的质控方法(patient-based quality control,PBQC)在某些生化项目检测中与传统质控方法的比对,增加常规质控数据与临床患者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及相关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收集25 d来自18~55周岁体检人群正常参考范围内的血糖(blood glucose,Glu)、糖化白蛋白(glycosylated albumin,GA)、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检测数据,获得每日均值和中位数。同时收集上述生化检测项目在相同时期内的常规质量控制数据,计算总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采用六西格玛(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基于患者数据的移动均值法、移动中位数法与常规质控法的性能,绘制质控图,对比趋势。另外收集20 d患者数据,引入5%的正偏差,与前25 d的数据进行比较,绘制质控图,根据Westgard质控规则判断是否在控。结果 常规质量控制方法中,Glu、GA、HbA1c、TG、TC、HCY的σ值分别为2.85、0.89、3.64、15.03、5.14、2.83,性能评价为中、差、良、优、优、中。基于患者数据的移动均值法和中位数法,Glu、GA、HbA1c、TG、TC、HCY的σ值分别为3.05,2.90;2.63,1.58;4.49,0.84;3.38,2.45; 4.39,3.59;1.61,0.93;性能评价为良,中;中,差;优,差;良,中;优,良;差,差。PBQC法能检测出除TG外的其他检测项目引入5%误差后的失控。结论 PBQC的移动均值法与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在6σ质量管理方法综合评价下性能相当,可为互补。Glu、GA和HbA1c项目PBQC的移动均值法表现更优;TG和HCY项目常规质控方法更优。PBQC的移动均值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辅助常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12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从治疗的第2周末起,两组PANSS的T、P、N、G因子分值分别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治疗第4周末,两组间PANSS的T、G因子分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治疗8周末后,两组间PANSS的T、P、N、G因子分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1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仇滔  芮军  王友于  龙丹  周静 《四川医学》2012,33(7):1123-1126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肺癌细胞A549、SP-CA-1、NCIH446中的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表达的影响,并比较经VPA处理前后NK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差异,及肺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瘤组织重量、大小的差异。方法将0.75~12.0mmol/L VPA作用于A549、SP-CA-1、NCIH446细胞,与未加V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VPA对人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选择对细胞生长无影响的1.50mmol/L和3.00mmol/L VPA诱导三株肺癌细胞4d,通过RT-PCR反应检测MICA在mRNA水平的变化。LDH法检测VPA处理肺癌细胞前后其被NK细胞杀伤程度的变化。建立肺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加入不同剂量VPA,体内观察VPA对肺癌瘤组织重量、大小的影响。结果用1.50mmol/L和3.00mmol/L VPA诱导4d后的三株肺癌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其MICA的mRNA转录水平提高,被NK杀伤的程度提高(P<0.05);高VPA浓度组三株肺癌细胞的mRNA水平及其被NK细胞杀伤的程度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VPA高剂量和/或低剂量组抑制荷瘤鼠皮下肿瘤的生长作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52.9%和35.9%。结论 VPA通过上调MICA抗肺癌作用的新机制,为肺癌临床免疫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治疗肺癌的潜在价值,VPA在体内对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也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探讨肺癌治疗新方法及其机制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自主活动及脑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VPA对AD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分为VPA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运用VPA[30 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周。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尼氏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D模型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P<0.05);野生型小鼠VPA处理组与对照组自主活动无明显差异(P>0.05);而AD模型小鼠VPA处理组比对照组的自主活动明显减少(P<0.05)。尼氏染色显示:AD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AD模型小鼠中,对照组脑内神经细胞明显肿胀,尼氏小体明显减少而致细胞质淡染,神经细胞密度降低(85.2±13.3);而VPA处理组脑内神经元肿胀程度明显减轻,神经元数量显著回升(116.9±16.2,P<0.05),但VPA不影响野生型小鼠脑内的神经元数量及形态(VPA处理组:142.2±24.4 vs生理盐水对照组:136.7±23.1,P>0.05)。电镜结果显示AD模型小鼠对照组脑内神经元细胞核、线粒体及神经毡肿胀明显,突触结构稀松;而AD模型小鼠VPA处理组脑内神经元细胞核、线粒体及神经毡的水肿明显减轻,突触结构清晰。结论 VPA可显著减少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自主行为,显著减轻躁狂症状;VPA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减少肿胀的神经元并抑制神经元数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调查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服用奥氮平并有血药浓度检测结果的患者,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对联合使用丙戊酸盐组(联用组)和未联用丙戊酸盐组(对照组)进行1∶1匹配,并对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796例进入统计,428对患者匹配成功,对匹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联用组的奥氮平血药浓度中位数较对照组低22.83%(P<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Γ=25.5,分析结果对隐性因素不敏感,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奥氮平剂量以及不同丙戊酸盐剂量,联用丙戊酸盐后奥氮平血药浓度中位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联用丙戊酸盐会降低奥氮平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VPA处理Hela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p21基因m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经VPA作用后,人宫颈癌Hela细胞内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增加,p21基因mRNA表达增加;同时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VPA通过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p21基因表达,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