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致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21例瓦斯爆炸致吸入性损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221例瓦斯爆炸致吸入性损伤伤情复杂,复合伤196例(88.69%),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64例(74.21%),引起肺部感染159例(71.95%),死亡59例(26.70%)。结论瓦斯爆炸致吸入性损伤有以肺部渗出、支气管阻塞征影像学表现,呼吸功能不全发生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维持有效气体交换,正确、及时肺复苏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重度烧伤伴肺爆震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和分析94例瓦斯爆炸烧伤伴肺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4名伤员在伤后2~10 d均出现肺爆震伤表现,X线表现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弥漫斑片状和(或)斑点状模糊影像、血气胸等变化.17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1例并发肺部感染,85例治愈,9例死亡,所有伤员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本组伤员肺爆震伤的临床表现严重,持续时间长.肺部感染与胸腔积液发生率高,胸部X线表现多样,与肺部感染不易鉴别.治疗上应重点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调整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比例,应用低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结合肺复张策略.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控制肺部及创面感染,改善微循环,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及加强营养支持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方法对52例住院儿童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临床资料及X线、CT表现进行分析,将其分为重症组及危重症组,所有52例患者均摄肺部X片,12例患者行CT检查。结果重症组47例,11例表现为单个肺野小斑片状或结节状或磨玻璃样渗出病变;36例表现为超过1个肺野斑片状模糊密度增高影和/或磨玻璃样渗出病变,其中2例出现单叶肺实变,合并肺间质病变17例,1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5例肺门及/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危重症组5例,所有患儿双肺散在或弥漫渗出病变并不同程度肺间质病变,其中2例合并单叶肺实变或不张,1例见右上叶实变及气胸、纵隔气肿。1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肺门及/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为临床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发展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胸部影像的认识,尤其是该并发症的早期胸部影像的认识。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66例患儿,随访2年,出院诊断明确,有完整胸部影像资料和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NRDS治疗后并发BPD66例,治疗过程中平均治疗2-3周后复查影像检查,几乎所有并发BPD患儿胸片均开始出现“两肺透亮度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两肺野可见斑片及云絮状阴影,边界模糊不清”表现,而且治疗过程中该影像较肺水肿影像持续时间长、吸收相对较慢。66例最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网格状囊泡状阴影改变,25例此后连续拍片影像无明显变化。结论:胸部影像是临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最直观、最方便、最快捷的首先方法,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胸片、CT表现虽无特征性,但具有诊断意义,尤其是高分辨率CT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征象,有助于BPD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及患儿尽早预防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在早期诊断肺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于2006年5月~2009年6月运用X线影像检查方法对肺挫伤患者进行临床检查、诊断. [结果]肺问质改变19例,占52.8%(19/36),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租.粗细不均,边缘模糊.肺实质改变11例,占30.6%(11/36),主要表现: (1)斑点、斑片、絮状阴影,沿肺纹理分布,密度较淡,边缘模糊. (2)大片状阴影,表现为肺一段或一叶或跨叶段的大片状不规则阴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多见于中下肺野.磨砂玻璃样改变7例,占19.4%(7/36),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野透光度一致性降低呈雾状或似蒙上一层漳纱.继发感染5例,占13.9%(5/36),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性改变强化征,迁延不吸收和临床感染症状,全部发生于肺实质受累者. [结论]X线诊断是肺挫伤的主要传统诊断手段,且经济、方便,对于肺挫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9年3月至5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并确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5例,对其胸部X线平片,胸部CT,脑部CT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13例,两肺渗出性改变(肺水肿)20例,肺炎2例.晚期以渗出性改变为主,合并肺不张5例,合并AR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NHMD)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5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本组45例中,有细网状结节及颗粒样影表现者29例,有磨玻璃样影表现者35例,有片状、斑片状或大片状改变者31例。9例患者的心影、膈肌影模糊不清或完全消失。有支气管充气征表现者26例,呈白肺表现者7例,合并气胸者2例,合并纵膈气肿者1例。CR摄片中无明显异常,而CT上表现为双肺透光度稍低,肺野外围部分可见微小颗粒影者3例。35例复查病例中,17例在1~4天内呈不同程度的自Ⅰ级向Ⅳ级迅速发展,得到较明确诊断后给于治疗11例逐步好转,7例双肺呈"白肺"者最终治疗无效死亡;18例患儿诊断和治疗及时而病情稳定且逐步好转。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及动态变化特点,可及时准确发现本病,对临床预后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在临床上的效果及应用。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3月到2013年4月拍摄CT影像的支原体肺炎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CT影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成年组和小儿组,每组各为45例,之后对这两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从影像分析来看,90例患者主要的CT影像表现为磨玻璃样变、结节状变或小斑片状实变影。治疗2周之后,CT影像有所改变,基本变为大片状实变影和合并肺外病变。直到第4周,CT影像显示病变完全消失。因此治疗前后患者的CT影像表现有很大的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分组来看。小儿组和成人组相比,小二组的磨玻璃样变和小斑片状实变影明显低于成人组,而大片状实变影、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和胸膜腔积液现象则明显高于成人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上述的分析可见,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在患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对临床上及早发现和诊断支原体肺炎患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影像诊断的病理基础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开胸肺活检证实9例PAP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探讨其影像征象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9例PAP的影像表现主要为双肺弥漫且对称分布的腺泡结节影、斑片影、线状影、网状影、磨玻璃影及大片状非叶段性阴影。组织病理学上见病变肺泡腔及小气道内部分或完全充填以PAS染色阳性物质,从而形成磨玻璃影及实变影;而病变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或肺气肿混合并存,是典型地图样改变的基本原因;病变区间质炎症及水肿致间隔系统增厚,从而使病变表现出为三角形、多角形及不规则形影,因此为HRCT上产生典型铺路石样改变的病理基础。结论PAP的临床表现虽无特异性,但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典型影像学表现的基础,因而影像检查可以有效地缩小临床进一步确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胸部螺旋CT表现,对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典型CT表现为两肺实质弥漫性渗出性改变为主的毛玻璃型,以间质改变为主的网格状影或弥漫性小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12例、间质性肺炎6例,混合型1例。结论 SCT扫描在PCP诊断中具有快速无创敏感等优点,可显示PCP的细微征像,根据PCP在SCT的表现特点,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临床观察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