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 ,尤其以广大农村为多见 ,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常规手术的复发率高达 2 0 %~ 30 % [1] 。近年来我科采用术中应用一次丝裂霉素C预防翼状胬肉的复发进行了观察 ,发现其治愈有效率大大提高 ,现将其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 ,治疗以手术为主 ,但复发率较高 ,而常用的单纯“切除术”、“转位术”等手术治疗往往更不容易达到满意的效果。本科自 1997年起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治疗 35例 38眼 ,收到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男 2 2例 ,女 13例  相似文献   

5.
赵明涛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094-1095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治疗中采用翼状胬肉转位术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翼状胬肉104例患者106眼在显微镜下行转位术治疗并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106只眼中,治愈101眼,复发5只眼,治愈率为95.2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翼状胬肉转位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是一种高效、简单的翼状胬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7年10月~2000年4月从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病人中,选取152例,随机分为2组.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加带蒂的球结膜瓣移植术,术中一次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B组行同样术式,不使用MMC,观察2种方法对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董仰曾 《临床医学》2002,22(8):32-32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方法:对24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中应用0.4mg/ml MMC4分钟,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结果:随访6-12个月,未见翼状胬肉复发和角膜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MMC能有效抑制结膜纤维组织增生,对角膜和巩膜无损害,可防止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8.
黄均英  张如雪  何良娟 《全科护理》2012,10(14):1292-1293
对53例(5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人进行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正确配制药物浓度,认真护理,术后做好一般护理、伤口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病人术后3d~5d角膜创面修复光滑无血管,1周~2周后完全恢复到透明或半透明,未发生排斥反应及感染,51眼痊愈,2眼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1998年1月-2001年1月32例38眼翼状胬肉患者施行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一次应用0.2g/L丝裂霉素C棉片5min的预防复发情况。结果:32例38眼术后随访6-12个月,有2眼复发,复发率5.3%,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及全身毒性反应。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经济,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紫外线、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炎性反应刺激作用,使纤维组织变性,角膜前弹力层损伤激发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生,长入已变形的角膜中形成胬肉。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单纯切除,但术后复发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作者自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对51例(58只跟)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在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中的作用及有效的护理。方法将6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一周术区结膜或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胚芽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低能量氩离子激光组,B组为对照组不行光凝。两组病人均给予术前、术后的生理、心理及眼部的综合护理,培养病人良好的依从性。结果随访一年,复发率A组为6.67%、B组为33.33%。A组与B组比较(P<0.01)。结论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封闭胬肉术后一周新生血管胚芽,能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培养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对完成整个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程瑜  龚霓  张美芬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8):1276-1280
将人类学概念与方法引入护理学研究,讨论人类学与护理学的内在联系,以及患者与护士对于临床问题的认知差异、患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文化社会逻辑。提出将人类学的3个视角(整体观、文化相对观和主位客位观)应用于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帮助理解护理实践中人们的行为、心理、健康需求,在整体社会结构中探究和理解临床护理实践背后的文化意义。介绍社会生物、跨文化比较、政治经济学、民族志等人类学的应用路径,为护理实践与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视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8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48眼)和对照组29例(38眼),干预组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干预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明显减少自体角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严格、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循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护理中的实践。方法:对15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问、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46.7%,差异显著.结论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围术期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1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腹腔镜下ISR治疗,同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6例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均积极配合手术,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病例,未发生术后出血病例,所有患者恢复肛门排便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不适症状,患者主要包括坠胀感、患者急便感、患者肛门灼痛、患者排便不尽感等.出现肛周皮肤湿疹或溃烂11例,临床表现为大便稀、次数增多3~10次/d,经围术期精心护理,患者排便次数逐渐减少,控便时间逐渐延长,术后1年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排便控制.术后患者1年肛门括约肌功能评估,A级患者8例,B级4例,C级3例,D级1例,患者功能良好率为93.7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经腹腔镜下ISR治疗非常重要,应重视该期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翼状胬肉切除干净后,取自体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植片,大小视胬肉切除后缺损区定,将植片对位缝合并固定在浅层巩膜上。共124例,原发翼状胬肉78例,复发胬肉46例。结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轻,角膜上皮修复快。随访3个月~3年,124例(132眼)均治愈,角膜上皮愈合好,内眦部结膜平坦。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相比较,前者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笔者选择前者为最佳治疗方式,减少术后复发,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评定"护理服务明星"为载体,对加强护理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成立护理服务明星评审小组,科室根据考评条件,按照标准每月考核,每季度汇总上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抽查考评、审批.比较评选护理服务明星后投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院共评出院级明星护士102名,以点带面,在护理人员中,树立卓越护理人员为标杆,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和激励机制.2006-2009年科室护理各项指标(包括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技术操作)逐年上升,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质量评分2006-2009年分别为91.76±1.54,92.65±1.20,96.51±0.92,98.93±0.95;t=6.076,39.471,30.824,P<0.05).患者投诉发生率逐年下降(2006-2009年分别为5.4%,3.2%,2.5%,1.7%;χ2=34.835,P<0.01),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2006-2009年分别为91.4%,93.3%,95.6%,98.8%;χ2=8.626,P<0.05).结论 通过评选"护理服务明星"的做法,将标杆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全院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护理质量,树立医院的服务品牌,从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各护理单元上报至护理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汇总分析,探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对干预制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2009年1月~2011年12月各护理单元上报至护理部的护理风险因素上报表共1551张,其中护理业务风险1509张,占97.29%;护理管理风险42张,占2.71%.妇科病区429张,占27.66%;产科病区465张,占29.98%;四室(手术室、临产室、新生儿科、急诊室)657张,占42.36%.2011年与2008年相比,危重患者上升了64.77%,抢救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应用护理风险因素上报表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和安全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相关指标在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临沂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内科系统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2017年内科系统全年的产出能力得分,根据产出能力得分对2018年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比较实施前后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安全、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根据DRGs产出能力得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后,2018年医院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高于实施前,医疗服务效率中时间效率指数较实施前降低,病区管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教育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方案满意度得分情况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6、3.367、-13.090、-14.665、-11.630、-10.005、-11.572、-13.941、-8.906;P<0.05)。结论医院内部以DRGs产能得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可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条件下,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