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病人自杀征兆观察,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减少抑郁症自杀。方法:对2005—2008年66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的消极自杀言语、行为观察。结果:30例抑郁症患者出现消极自杀言语,17例实施过自杀行为,自杀未遂。结论: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可大大降低自杀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识别方法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意志、认知、情感活动、自杀倾向等护理评估,对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主动的护理干预,包括加强监护、用药安全与危险物品管理等。结果:81.67%的抑郁症患者有程度不一的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经过护理干预,90.82%的患者放弃了原有的自杀观念或行为,8.16%的患者自杀观念改变不明显,仅1例患者实施服毒自杀,抢救成功,自杀未遂。86例患者康复出院,均能以健康心态面对生活、社会,不再有自杀想法。结论:抑郁症患者往往有程度不一的自杀观念或行为,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应该加强其自杀倾向的评估与干预,本文探讨的干预措施比较系统、效果良好,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原因,希望制定出一组针对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从2007年-2011年共收治了60例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作为自杀组,并随机选取我院中未发生自杀行为的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未自杀组,记录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研究。结果:自杀组在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均高于未自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杀组的HAMD得分也显著高于未自杀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原因:①抑郁心境;②幻觉妄想。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包括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消除外部危险因素和控制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自杀未遂患者再次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4.
对抑郁症病人应注意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磊 《家庭中医药》2002,9(11):40-40
1.抑郁症病人的自杀行为 自杀是自愿和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一种行为方式,自杀既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人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自杀死亡率为10~20人/10万,估计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至少要比自杀身亡的比率高10~15倍。自杀的危险因素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抑郁症。精神疾病中自杀发生的高危因素中抑郁症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抑郁症的自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出现过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抑郁症患者多数因焦虑、自责自罪、绝望、无助、无用等出现自杀。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手段预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缓解其内心痛苦,促进其旱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跃居为发达国家的第一位,国内有关调查资料显示,31%~51%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行为,其中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1]。虽然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价格昂贵,并且长期应用西药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针灸治疗抑郁症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疗效显著,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一例自杀事件发生后,在短期内出现一连串的类似自杀行为,这被称作“模仿自杀”. “模仿自杀”常出现在以青少年人群为主的学校、工厂等,也可见于抑郁症患者中.一旦出现一人自杀,指责、无助的情绪会随着媒体报道的加剧而迅速在人群中传播,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很容易受到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面对媒体过分深入细致的报道或看到身边发生的自杀现象,那些绝望的人很容易选择“模仿自杀”这条路.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以持续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自罪,感到生不如死,进而产生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疾病,抑郁症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1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自杀史分为自杀组62例和非自杀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量化指标,探讨影响自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自杀组临床阳性症状、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与非自杀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但阴性症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自杀组文化程度、性格、职业、疾病类型、临床症状、婚姻状况等与非自杀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性格内向、偏执型疾病类型、妄想幻觉、失眠焦虑、家庭支持度差等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予以心理护理、严密监护及了解患者的自杀前驱表现等相关护理关怀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自杀率,减少医疗纠纷,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正本研究对青光眼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析,探讨青光眼抑郁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为青光眼抑郁症患者135例。其中男61例,女74例;年龄40~87岁,平均63.4±9.6岁。1.2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前者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职业、文化程度、有无其他疾病或家族遗传病。后者根据  相似文献   

11.
30~50岁抑郁症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玫  张小丽  林安基  冯桂贞 《光明中医》2009,24(10):1837-1839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年龄在30~50岁人群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来就诊的符合CCMD-3抑郁障碍患者,让其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CES-D表;与健康体检者一般情况调查表、CES-D评分比较,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对63例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体检者31例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患抑郁障碍与工作性质、行为类型、有否抑郁症的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人自杀及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种因素关系密切.将上述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纳入回归方程,发现行为类型及活动参与度相关性较强.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抑郁障碍与工作性质、行为类型、抑郁症的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人自杀及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个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相情感性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的变化及锂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23例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用同位素配基结合技术测定2组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区分患者是否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并判断双相躁狂型、双相抑郁型、分裂躁狂型和分裂抑郁型。观察患者采用锂盐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明显比对照组强(P0.05);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患者、双相抑郁型和分裂抑郁型患者的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比无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患者、双相躁狂型和分裂躁狂型患者强(P均0.05);观察组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型及抑郁型患者锂盐治疗效果均显著低于没有无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及抑郁型患者(P均0.05)。结论双相情感性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要比正常者强,而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患者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又要比无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患者强,而且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强的患者锂盐治疗效果不及血小板5-HT2A受体结合力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有过自杀行为的肿瘤患者的基本情况。结果2例自杀发生在肿瘤早期,明确诊断后;5例发生在肿瘤晚期。跳楼5例,割腕2例,喝安眠药1例。发生在2:00—3:00 3例,7:00 1例,23:00 1例,节假日2例。二次自杀3例。结论肿瘤患者晚期易发生自杀,多选择跳楼、割腕等方式,常在亲属休息后,护理人员值班疲乏时或节假日护理人员少时发生。应对肿瘤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加强病房管理,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寻求良好的家庭支持,以便有效预防肿瘤患者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对预防抑郁症复发和自杀的作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该院追踪治疗的6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程式组,总结治疗1年后抑郁症复发情况、自杀求助情况和自杀率,并对WHOQQL-BREF得分进行评价。结果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可有效降低抑郁症复发率,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求助率。数据表明,治疗后,程序组抑郁症复发率和自杀求助率分别为8.82%和20.59%,对照组为44.12%和5.88%;两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复发,降低自杀风险,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60例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护理干预,降低自杀成功率,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全面评估,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死亡10%,自杀未遂50%,自杀意念40%,降低了自杀成功事.  相似文献   

16.
正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髙自杀率、易复发、易致残的常见神经精神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等症状,同时还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减退和自杀行为等[1]。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在美国的终身患病率可达到16.9%,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人类丧失工作能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传统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愉快感缺乏,甚至产生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和社会功能。20世纪后期,本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西方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工作已经广泛深入地开展,而我国的社区精神康复工作刚刚起步。为此,笔者进行了肤浅的探索,对3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指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以及早期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集的100例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甚至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学生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100例健康的青少年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面访及问卷调查,统计比较两组对象的自杀危险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不良生活事件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等)评分,危险行为(抑郁症、学习压力重、成绩差以及恶意欺凌)的发生比例,探讨社会防控干预措施,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结果: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付方式评分(CS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以及家庭环境量表(FES)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学习压力重、成绩差以及恶意欺凌等危险行为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学生自杀危险因素众多,主要有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不良生活事件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等方面,应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58例发生危险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危险行为发生与入院时间的关系、发生的时间与采用的方式、患者的精神症状等9项。结果: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因素有男性、40岁以下、工人职业、初中文化程度、1年以内病程等。24小时之内以8AM~5PM发生最多,入院一个月以内容易发生,精神症状则以幻听、被害妄想、不协调性兴奋、无自知力多见。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对于临床护理制定防范措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症自杀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降低郁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4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成立自杀风险管理组,完善自杀风险评估机制,改善自杀风险护理理念,对护理人员进行自杀风险知识的培训和演练,并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疏导和团体治疗。实施后,比较该组患者与2014年5月~2015年5月组患者(实施前)的自杀风险、自杀意念和应对方式。结果:实施后患者的自杀风险等级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自杀意念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且本组患者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抑郁症自杀的防范,标准化护理管理,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自杀风险和自杀意念,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