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转印法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抗β-受体抗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转印法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结果:抗心肌细胞膜67kD肽(β-受体)抗体在11例DCM患者血清中被检出,而对照组均为阴性(P<0.01),检测的特异性100%,敏感性55%。提示免疫转印法检测抗心肌β-受体抗体,对扩张型心肌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抗心肌β1与M2受体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目的研究抗β1与抗M2受体的自身抗体是否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有关。方法以心脏β1与M2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2例DCM患者和41例正常人血清中抗β1与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DCM患者血清中有22例(42.3%)与29例(55.8%)的抗β1与抗M2受体的自身抗体,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中仅5例(12.2%)与4例(9.8%)相应抗体的检出(P<0.01);DCM患者血清中抗β1与M2受体的自身抗体滴度分别为1103与1128,远高于正常人140与124的相应抗体滴度(P<0.01);心功能Ⅱ~Ⅲ级的阳性率是心功能Ⅳ级的2倍以上且抗体滴度大多在1160~12560,而心功能Ⅳ级的抗体滴度全部在120~180。患者血清中抗β1与抗M2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呈显著正相关(r=0.96)。结论DCM患者不仅存在抗心肌β1和M2的自身抗体而且他们的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36例报告殷国梅,于志刚,吴贤尧我科自1988年10月至1993年1月试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36例DCM患者,均经临床、...  相似文献   

4.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抗心肌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肌炎(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有关,两种疾病可能是心肌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不同阶段,DCM在很多情况下被认为继发于MC。目前已有大量报道在MC和DCM患者血清标本中检测出抗心肌的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ANT抗体,抗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抗胆碱能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抗体,抗热休克蛋白抗体,抗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抗体等),这些自身抗体在MC和DC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研究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对19例DCM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β_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3~10个月,每日剂量1.25~5(平均3.2±1.1)mg。经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运动能力增强,心脏缩小,室性心律失常减轻。运动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的心率反应好转。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增高。结果表明,比索洛尔能有效地治疗DCM心衰,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减慢心率,及心肌β-受体密度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线粒体DNA的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线粒体DNA的突变富路王桂照周胜利傅晨薇张贵寅李钰近年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中存在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可能与DCM的发生有关。本研究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肌mtDNA进行分析,试图说明DCM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疾病,其心电图改变较明显。作者对48例心电图低电压的DC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48例非低电压DCM患者对照,以探讨心电图低电压在DCM中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①低电压组,1990年1月至1997...  相似文献   

8.
抗心肌线粒体自身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I-PAP法和IBT法,对心功能改变相似的2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和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仅在DCM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心肌线粒体抗体(15例阳性)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16例阳性),两种方法的符合率86.4%,总计17例阳性;而冠心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P<0.01).提示抗心肌线粒体抗体的检测,对DCM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DCM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自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应用免疫转印技术和细胞毒试验检测2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猪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结果发现,DCM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抗心肌线粒体30千道尔顿(kD)多肽(ADP/ATP载体)自身抗体,检出率为52.4%,而19例对照组血清均为阴性(P<0.001);该抗体与猪心肌细胞膜52kD多肽发生交叉反应,直接引起的心肌细胞毒损害具有钙依赖性,可通过钙拮抗剂预防。本研究提示,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自身抗体可能是引起DCM心肌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检出该抗体可作为DCM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杨英珍众多实验及临床资料提示病毒性心肌炎(VMC)可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DCM),而将与病毒有关的心肌疾病统称为病毒性心脏病(VHD)[1]。至于急性VMC后的病毒持续感染,是否通过细胞介导免疫、自身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56例的诊断体会(附10例病理对照分析)解放军第213医院内二科(116100)王卫真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110015)佟铭本文旨在通过对56例扩张型心肌病(DCM)临床与10例DCM病理对照分析,阐述DCM的诊断体会,供同道参考.1临...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血清抗M受体抗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M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自主神经调节心脏功能。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血清抗M受体抗体的产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拟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VMC)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抗M受体抗体的检测,探讨该指标的辅助判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VMC患者32例、DCM患者12例、冠心病患者20例及正常对照组14例,受试者血清与人心室肌组织片预孵育后,冷冻切片法测定M受体与配基[3H]QNB结合的Bmax与Kd值。VMC患者血清同时进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与淋巴细胞肠道病毒逆转录扩增。结果7例正常人(意外死亡者)心室肌M受体与配基[3H]QNB结合的Bmax值为51.4±6.0fmol/Lmgpr,Kd值为0.68±0.09nmol/L。DCM患者血清孵育后M受体和配基结合的Bmax值下降(P<0.01),Kd值升高(P<0.01);VMC患者仅Kd值升高(P<0.01),但cTnI阳性及病毒扩增阳性者Bmax值同时下降(P<0.05)。结论VMC和DCM患者血清中存在抗M受体抗体,其导致心肌M受体和配基结合的数目与亲和力改变,对DCM诊断以及VMC向DCM演变可能提供有益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扩张型心肌病TNF和IL-1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及ConA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分别检测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结果发现DCM病人TNF及IL-1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P<0.01),提示TNF与IL-1可能在DCM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液免疫异常与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抗心肌抗体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与DCM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及其在DCM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扩张型心肌病及冠心病血浆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竞争结合法测定4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5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与对照组(NC)13例相比较,结果表明DCM组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CHD组及NC组(P<0.01),而CHD组与N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IL-6在DCM发病中是主要因子,其作用机理为:一方面通过增强体液及细胞免疫增强抗病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加重抑制性T细胞/细胞溶解性T淋巴细胞(Ts/CTL)功能紊乱,介导自身免疫的发生。在其他方面,IL-6作为其他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从而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中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荧光探针Fura-2/AM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抗ADP/ATP载体抗体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Ca ̄(2+)]i)的影响,结果表明:1:30~120倍稀释度抗血清均显著增加[Ca ̄(2+)]i,先加维拉帕米可抑制该效应。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血清无此作用;DCM患者抗ADP/ATP载体抗体阴性血清亦无此作用。提示:抗ADP/ATP载体抗体引起心肌细胞[Ca ̄(2+)]i增加可能是DCM患者心肌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与钙通道阻滞剂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扩张型心肌病与钙通道阻滞剂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廖玉华综述源淑审校近十余年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动物模型,神经体液机制,自身免疫反应机制和细胞电生理的深入研究,揭示DCM存在心肌细胞钙代谢紊乱,使钙通道阻滞剂(CC8)成为治疗D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抗心肌β1和M2的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关。方法以心脏G-蛋白偶联受体β1和M2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4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CD)患者、36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和41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抗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抗心肌β1受体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47.7%(22/44),显著高于高血压患者11.1%(4/36)与正常人12.1(5/41);抗心肌M2受体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45.5%(20/44),显著高于高血压患者8.3%(3/36)与正常人9.8%(4/36)。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抗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滴度分别为1∶96与1∶103,远高于单纯性高血压和对照组的1∶40与1∶24的相应抗体滴度(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仅存在抗心肌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而且其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及正常人,检测该抗体对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并发心肌病变,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心脏G-蛋白偶联型β1 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是否与风湿性心脏病(RVHD)心力衰竭有关。方法:以心脏G-蛋白偶联受体β1 和M2 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序列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0 例RVHD患者和41 例正常人血清中抗心脏β1 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50 例RVHD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0 例存在抗心脏β1 受体自身抗体(40.0% ),正常组仅5 例(12.2% );前组又有24 例存在抗心脏M2 受体自身抗体(48.0% ),正常组仅4 例(9.8% )。RVHD组β1 和M2 自身抗体的滴度分别为1∶104 与1∶117,正常组为1∶40 与1∶24(P< 0.05);心功能Ⅱ~Ⅲ级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心功能Ⅳ级。结论:抗心脏β1 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与RVHD有关,这两种自身抗体可能参与RVHD心力衰竭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身免疫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肌炎(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所引起的免疫异常有关。MC和DCM患者体液和心肌组织中存在针对心肌抗原的致敏性T淋巴细胞和多种自身抗体,介导针对心肌的自身免疫损伤,肠道病毒感染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发心肌特异性自身免疫,遗传易感性在MC和DCM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MC和DCM为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MC和DCM发病机制的认识的深入,有助于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