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卫生资源配置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农合的资源配置作用;方法:描述我国城乡卫生资配配置情况及其差距,比较山西省榆社、娄烦两个试点县新农合实施前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及其占有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的比例等;结果:新农合可以引导卫生资源向农村与基层转移流动;结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及资源利用率,与新农合互动,共同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医疗服务技术不断提高,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但是,由于医疗机构过度集中在城市,以及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差,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因此,必须重整城乡医疗格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以城市医院为依托、以乡中心医院为主体、以村卫生院(所)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谈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文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卫生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农民经济收入承受不起疾病的风验;农民缺乏有效的健康保障制度;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靠业务收入生存。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对策是:政府责任是关键;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要优化配置;完善和创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方面,该卫生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单病种管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良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对医院的期望是“看好病,少花钱”。但目前对医院的评价仍是看病难、看病贵,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要求也是解决好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那么如何能缓解目前的现状呢?一些医院尝试采用单病种管理来解决这个问题,收到了一定成效。实践证明,单病种管理的确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良药”。  相似文献   

5.
傅坤峰  胡西厚  耿涛  刘芳 《中国卫生资源》2009,12(6):265-265,268
卫生信息资源的特征是该资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表现,它又是目前解决我国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不协调和广大群众尤其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从制度层面搭建起城乡统一的卫生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根据,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我国卫生信息资源的基本内涵、特征。  相似文献   

6.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形成原因大致有三种说法,即政府投人不足、医疗卫生系统“创收”和卫生资源公平性问题。这三种说法各有道理,但我们认为,卫生资源分配不公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最关键原因。一是卫生资源分布两极化,二是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拨款主要投向大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对中、小医院特别是农村投入明显不足。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时也困扰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找出可能影响单病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院管理者进行病种费用控制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国务院对公立医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支持;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活动,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1].  相似文献   

9.
从卫生信息资源的特征 看城乡的科学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信息资源的特征是该资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表现,它又是目前解决我国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不协调和广大群众尤其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从制度层面搭建起城乡统一的卫生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根据,因此,很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我国卫生信息资源的基本内涵、特征,据此,进而深入探讨我国城乡、地区卫生信息资源科学合理配置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还很严重的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资源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老百姓看病出现的各种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机制的原因,但同时政府对公立医院所采取的卫生资源资产实行集中招标制度而形成的营利性动机,也是导致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文章重点对政府在招标卫生资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医疗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政府、市场以及患者的决策与选择造成了我国现阶段“看病难、看病贵”局面,其深层原因是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本文从系统动力学角度,通过上述系统总收益的研究,对我国现有医疗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效率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配置模式的不足。文中基于Vensim仿真平台,以西安市2008年各级医院就医数据为例,提出城市医疗资源调整优化构建模型,并将优化模型数据与现有配置进行数据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不能用简单的消费观看待“看病贵”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是“看病贵”加剧了“看病难”。要缓解这一特殊矛盾,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医的花销,同一般的“消费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而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县级公立医院只有构建长效补偿机制,才能化解县域人民群众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难题,才能发挥县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龙头作用。而要构建县级公立医院长效补偿机制,必须厘清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概念、定位、模式、依据、条件。  相似文献   

14.
“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年“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城乡居民最关注 的社会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尤其是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提 供的医疗服务价格高于一般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基 本医疗服务提供不足以及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本文通过大量 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原因,并相应提出了缓解该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过度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被认为是造成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卫生资源严重浪费,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等结果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思想与系统动力学理论,在信息不确定的条件下,对过度医疗问题进行建模分析,揭示过度医疗问题博弈双方的动态特性,利用系统动力学为解决过度医疗问题提供一个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政策仿真平台,从而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可参照的依据,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改后广西试点县医院的病人满意度情况,为医院或相关行政部门推进医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改后病人感受到"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药品费用降低;病人对医改效果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对"药品零差率销售"知晓率低。结论广西县级公立医院实施医改两年来,已取得良好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影响着卫生服务需求的类型、层次、结构。对于弱、中势群体而言,看病难、贵主要体现为基本医疗服务难、贵;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看病难、贵主要体现在特需医疗服务难、贵。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未来的看病难、贵将集中体现在特需服务的难、贵上,政府必须通过增大特需卫生服务,并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来解决中国未来的看病难、贵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影响到农村居民实现医疗保障需求的实现,也构成束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新农合的视角,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予以分析,并就如何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完善补偿机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取得的成效将关乎新医改的成败。通过分析医改三年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和患者的医疗负担,发现补偿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补偿机制,有利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实现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医疗保障作为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现行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但城乡分治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法律保障欠缺、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制度衔接困难、统筹层次低等。因而,必须加强城乡医保制度尤其是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间的制度衔接,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