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点医疗机构在总额预付制度下的医保费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3):11-13
总额预付制影响了定点医疗机构资金链的稳定性,使医院面临着财务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医院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从医院角度出发,探讨了医院对医保费用控制的方法,以期实现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保成本,达到社会和经济属性相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现代医院管理》2016,(4):78-80
目的分析医院医保费用增长的情况,为医院医保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方法从新疆某三甲医院系统收集2013—2015年医保患者住院信息数据,内容包括姓名、科室、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统筹费用、个人支付费用等,分析近3年某三甲医院医保费用的年均增长率,采用对不同年份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各年份住院均次费用及大额患者现况。结果 2015年较2013年,该三甲医院的住院人数、总费用、医保统筹费用、人均费用均呈增长趋势,增长率分别为10.50%、18.60%、3.42%、7.34%,通过单因素分析认为不同年份之间的住院总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P=0.01),该院对不同医保均次费用控制效果不同,区级均次费用控制效果较明显,年均增长率0.93%,同时大额费用比例较高(占23.42%)。结论提出医保费用增长的原因,通过分析为医院医保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出医院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疗各项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2010年所有单一病种住院患者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研究医保预付制与患者的相关支出水平的关系。结果医保总额预付制减少了大型检查、普通检查和化验的数量;降低了普通检查费用、自费药品费、手术材料费、检查费、中草药费等;提高了医保药品费、住院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等;总体而言,医保总额预付后,总费用却上升了6.6%。相对于自费患者,预付内患者的总费用低了4.6%。结论医保总额预付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支出,但不能统一地降低患者医保各项支出,该制度和其他配套管理措施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5.
总额预付制的实施,使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保险费用指标的压力,在政策导向下,医院必须在总额预算内精打细算。本文从医院角度出发,总结一系列医保费用控制策略,分析各方法的利弊,进而提出医保预付体制下医院应坚持以公益性质为核心、转变医院管理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过程控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单病种费用控制,从而形成医保费用控制常态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保门诊特病费用特征,探讨门诊特病管理改进策略。方法:收集重庆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7—2018年医保患者门诊特病费用,运用数据透视表功能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职工医保门诊特病消耗较多费用资源,且慢性病消耗大部分特病门诊医疗资源;基金消耗过于集中部分病种,横向公平性受损,现行的医保支付方式不利于费用控制。结论:严格特病准入、退出机制;引导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探索按病种限额支付方式,通过延伸医保智能审核,前置审核规则,让事后监管变事前、事中服务的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保基金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8.
在国家全面推广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的进程中,为了有效利用医保基金、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缓解三级医院医保费用控制压力,分级医疗的作用日渐明显。真正实现分级医疗能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院的费用控制、医疗服务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江门市医保总额预付制对某大型三甲医院运行情况的影响,介绍了该院采取多部门联动医保管理、抓好用药耗材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开展日间手术和借助医联体提高转诊效率等做法,为改进医院医保管理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每个医疗机构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制,在管理上也许更为简单,但是也容易使得预付的总额与实际需要之间发生很大背离。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希望推动医 相似文献
12.
探讨如何在总额预付制下创新医院医保的管理,并对外争取政策,实施有效的医疗费用管理。在深入理解医保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内更新理念、修正制度、创新方法,控制费用过快增长,降低参保者个人负担,保障定点医院预算基金大盘的安全,实现医、保、患和谐。 相似文献
13.
医院主动参与上海市医保管理改革,通过采取六项措施,促进诊疗行为规范,提升医保管理水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缓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其中住院医疗费用的增长更快。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医疗费用的控制方法。江苏省W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制定了住院费用总额预付标准,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年度住院费用进行总额控制,对定点医院参保人员住院费用实行"总额控制、按月结付、超支分担、节余留成"的结算办法。该办法对控制住院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减轻参保人的医疗费用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详细调查了W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预付总额制定办法的基础上,对其合理性、存在问题以及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完善这一办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陆新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3)
医保费用的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高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总额预付制对医院医保管理的角度出发,探索总额预付制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运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矛盾纠纷,调动医院积极性,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切实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总额预付的实施要求医院有先进的医保信息系统支持.我院医保信息管理平台的研发及应用,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建立数据支持系统,为医院医保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实施医保费用总额控制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1年1月1日起,上海市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一年多来,总体运行良好,广大参保职工基本理解和认可,医疗机构的医疗秩序正常,医保基金收支基本平衡.上海的医改工作已逐步走向稳步实施、科学操作和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阶段.但上海在构筑新的医保制度框架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2001年4~12月份医保门诊费用与上年同期比较,上涨了22%,次均费用上升了27%,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超出了医保的承受能力,超出当前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为此,上海市在2002年试行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支付费用"总额控制、按月预留、年度考核"(以下简称医保总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高社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6):538-540
我国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医保基金付费模式的改革更是涉及诸多政策规定。虽然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制已被广泛采用,但要确保其运转可靠和支付高效,仍需要在各方权益中找到平衡点,把管控的重点转移到诊疗总费用上,并寻求与相关医改政策的衔接配套,才能有利于形成多元组合、配套的总额预付制支付模式,进而助力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总额预付制实施前后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的变化情况,评价总额预付制的实施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实施前后门诊次均费用、门诊药品次均费用、门诊材料次均费用和门诊检查次均费用等数据,采用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额预付制实施后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比实施前下降23.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费用均有所降低。结论总额预付制作为目前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方式之一,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该院实施总额预付制后医疗费用核心指标的分析,评价总额预付制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采集该院总额预付实施后的2011年职工医疗保险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作为观察组,实施前的2010年相关数据作为对照组,分析实施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总额预付制后,住院人次有所下降,次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次均自付费用都有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0.0002、0.0000、0.0074、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占比无较大变化,P值为0.28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总额预付制是宏观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