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产儿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于生后第5天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50IU/kg,每周3次,疗程4周,其它治疗措施同对照组。两组早产儿均于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纠正年龄3个月、12个月时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的行为神经测定得分(38.10±0.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1.59)分(P<0.01)。3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的智能发育评估显示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早期应用rhu-EPO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4例早产儿(男30例,女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rhu-EPO治疗组,每组各22例,治疗组于生后第7天予rhu-EPO治疗4周,所有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生后6,12月用Gesell量表法进行神经发育评价。结果:①治疗组NBNA评分36.20±0.75分,高于对照组的34.40±1.05分(P<0.05);②治疗组Gesell发育量表在生后6月,治疗组精细动作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在生后12月治疗组有3个能区(即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rhu-EPO可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早期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神经智能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VLBWI 78例,根据患儿父母的选择分为rhEPO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43)。治疗组生后4~5 h内给予rhEPO(250 IU/kg,每周3次,连用4周)。纠正胎龄40周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测(NBNA),纠正胎龄3月、6月、12月时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并比较纠正胎龄6月时脑干诱发电位(ABR)及头颅B超的异常率。结果 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时的适应能力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6月时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能力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12月时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能力、语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纠正胎龄6月时的ABR异常率、头颅B超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rhEPO治疗可以促进VLBWI神经系统症状早期恢复,改善患儿的认知、运动及语言能力,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儿根据产前有无胎膜早破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组(n=40)和对照组(n=37)。分别对二组患儿在纠正胎龄至40周、纠正胎龄后3个月、纠正胎龄后6个月进行新生儿神经发育评分(NBNA)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CDCC),比较二组神经发育情况。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3个月及6个月运动心理发育指数(PDI)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a〈0.05)。二组NBNA评分、3个月及6个月智能发育指数(MDI)比较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早产儿远期运动心理发育有明显的延迟和滞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结局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 g的早产儿共113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日龄分为早期治疗组(日龄≤1 d,53例)和晚期治疗组(1 d<日龄≤10 d,60例),回顾性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的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临床结局,并针对神经发育情况随访至12月龄。结果早期治疗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晚期治疗组,纠正胎龄至12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可改善早产儿结局,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防治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早产儿30例。男23例,女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EPO治疗组,各15例。EPO治疗组于生后即开始予EPO治疗。所有患儿随诊至1岁,定期行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及头颅B超等影像学检查,并于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结果1.EPO治疗组NBNA评分正常者占73.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2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2.纠正胎龄1个月时二组患儿ABR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3~6个月时,EPO治疗组ABR异常率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EPO治疗组后期ABR的异常程度较前明显减轻。结论早期使用EPO可改善早产儿预后,减少或减轻早产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部分各项异性参数(FA)评价早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81例胎龄≤ 32周、出生体重 < 1 500 g、生后24 h内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rhEPO组(42例)使用rhEPO治疗,对照组(39例)使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2组均于纠正胎龄35~37周行头部MRI、DWI、DTI检查,并测定相同感兴趣区的部分各项异性参数(FA)。结果 两组早产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局灶性脑白质损伤、广泛性脑白质损伤等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hEPO组早产儿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额叶白质、枕叶白质FA值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早产儿顶叶白质、丘脑、豆状核、尾状核F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期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对早产儿生后1年内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间出生胎龄 < 34周,并完成纠正胎龄40周及3、6、12月龄神经行为发育随访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分为BPD组(n=23)和非BPD组(n=27),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点的神经行为发育结果。结果 BPD组与非BPD组患儿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Gesell发育量表中,BPD组纠正胎龄3、6、12月龄时精细动作、适应性行为、社交行为能区发育商(DQ)及总DQ低于非BPD组(P < 0.05);两组患儿纠正胎龄6月龄时言语能区DQ高于纠正胎龄12月龄(P < 0.017),纠正胎龄6月龄时社交行为能区DQ高于纠正胎龄3月龄(P < 0.017),纠正胎龄12月龄时适应性行为能区DQ高于纠正胎龄3、6月龄(P < 0.017)。Bayley发育量表Ⅱ中,两组患儿各时点智力和运动发展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纠正胎龄3月龄时智力发展指数高于纠正胎龄6、12月龄(P < 0.001)。结论 BPD早产儿在生后1年内较非BPD早产儿存在神经发育落后,临床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前应用单疗程及多疗程地塞米松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8月-2007年3月NICU收治的28~34周的早产儿118例,按母亲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疗程组、多疗程组.对照组未用地塞米松;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10 mg,1次/d,肌肉注射,3 d为1个疗程,仅用1个疗程;多疗程组应用地塞米松2个疗程以上.3组早产儿出生后均予对症支持治疗.纠正胎龄至预产期后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纠正胎龄至出生3、6、12个月时采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CDCC)制定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量表进行检测.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纠正胎龄达预产期时及达预产期后7 d单疗程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多疗程组(Pa<0.05).纠正胎龄至出生3、6个月时行CDCC评分,单疗程组MDI和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多疗程组(Pa<0.05);12个月多疗程组MDI和PDI明显低于单疗程组及对照组(Pa<0.05),单疗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能明显提高早产儿近、远期预后;多疗程GCS对早产儿神经系统近、远期发育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治疗措施.方法 PVL早产儿126例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1组(57例)、干预2组(35例)和常规育儿组(34例).干预1组予脑细胞保护剂,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及早期干预治疗.干预2组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进行针灸及按摩传统中医治疗.常规育儿组只接受常规育儿指导.3组患儿均在纠正胎龄后3、9、12、24、30个月行智力检查.纠正胎龄9个月后行神经运动检查.结果 干预1组患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常规育儿组(Pa<0.05);与干预2组比较,智力发育指数明显提高(Pa<0.05),纠正胎龄9个月后运动发育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a0.05).3组间脑性瘫痪发病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a0.05).结论 早期综合治疗早产儿PVL有一定疗效,可促进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减少认知、行为缺陷,减轻运动障碍,但不能降低PVL脑性瘫痪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脑反应性及其神经发育的近红外光谱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早产儿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与神经发育的关系,早期对早产儿进行脑功能的评价,为了解其神经发育水平、估价预后提供客观证据。方法对不同胎龄的早产儿进行声刺激,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观察声刺激后脑反应性的变化,并进行神经发育随访,评价早产儿早期脑反应性与其后神经发育的关系。结果本组早产儿生后对声刺激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反应,30~32周的早产儿声刺激后开始反应时间、高峰出现时间、停止刺激后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278±94)s、(446±67)s、(199±52)s,明显长于足月儿的(107±30)s、(264±51)s、(131±46)s。氧合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脑组织氧饱和度的最大反应值分别为(0.3±0.3)%、(0.7±0.5)%、(0.3±0.3)%,明显低于足月儿的(1.7±0.7)%、(1.7±0.8)%、(1.6±0.7)%。胎龄大于32周的早产儿反应的时间及最大反应值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产期脑损伤可影响脑的反应性,早产儿脑反应性与纠正胎龄40周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及神经发育相关。随访过程中颅脑超声表现为脑发育异常者,其新生儿期对声刺激无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脑发育正常者。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能评价新生儿的脑反应性,早产儿具备对声刺激后的脑反应性,早期的脑反应性与神经发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 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 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 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 个月、6 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 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 组;校正胎龄3 个月时Gesell 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 组;校正胎龄6 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 和AGA 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素(rhEPO)和铁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输血的影响及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对59例出生体重≤1500g,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31例于生后第5-7天开始予以rhEPO治疗(250U/k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周,同时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对照组28例未给予rhEPO和铁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学指标、输血的量和次数。结果组间胎龄、出生体重、生后第1周的血红蛋白(Hb)、抽血的量和次数、并发症、机械通气的天数无差别。每个病人的输血次数和量,rhEPO治疗组为(0.7±1.0)次/人、(8.4±13.4)ml/kg,对照组为1.6±1.2)次/人、(20.8±15.9)ml/kg;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组74.19%不需输血,而对照组32.14%不需输血(P<0.001)。两组生后Hb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05);最低的Hb均值,治疗组为(98.5±16.1)g/L,对照组为(84.9±19.3)g/L。治疗组网织红细胞于rhEPO治疗1周后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第2周达高峰。两组血清铁(SI)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rhEPO预防性治疗早产儿贫血效果显著,可减少VLBW的输血量和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及维生素D3补充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晚期早产儿1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脐血25(OH)D水平分为充足组(52例)、不足组(53例)、缺乏组(56例),每组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亚组(维生素D3 800 IU/d)、B亚组(个体化补充维生素D3)。分析比较各组生后3个月25(OH)D水平、纠正胎龄10个月及纠正胎龄18个月25(OH)D水平及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差异。 结果 生后24 h内及3个月时,不足组、缺乏组25(OH)D水平低于充足组(P<0.05),不足组25(OH)D水平高于缺乏组(P<0.05);缺乏组生后3个月时B亚组25(OH)D水平高于A亚组(P<0.05)。不足组和缺乏组纠正胎龄10个月、纠正胎龄18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5个能区得分均低于充足组(P<0.05);缺乏组纠正胎龄10个月时言语能、纠正胎龄18个月时粗大动作能得分低于不足组(P<0.05)。缺乏组B亚组纠正胎龄10个月时适应能、纠正胎龄18个月时适应能和应物能得分高于A亚组(P<0.05)。 结论 晚期早产儿脐血25(OH)D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个体化补充维生素D方案对于纠正维生素D缺乏更为有效。出生时及婴儿早期维生素D水平对神经行为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发育损害(neurodevelopmental impairment,NDI)与非NDI早产儿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9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纠正胎龄1.5~2岁时格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的结果分为正常组(n=115)和NDI组(n=100),分别收集早产儿出院前1d、添加辅食前1d和纠正胎龄1岁时的粪便样本,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结果 NDI组早产儿肠道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纠正胎龄1岁时高于正常组(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两组早产儿菌群组成结构在添加辅食前1 d和纠正胎龄1岁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I组肠道内双歧杆菌属丰度在3个时间点均高于正常组,肠球菌属丰度在添加辅食前1 d和纠正胎龄1岁时高于正常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丰度在添加辅食前1d低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 NDI与非NDI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丰富了早产儿NDI的肠菌群特征数据,可为早产儿NDI的微生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模式与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以降低早产儿脑损伤神经伤残的发生率。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出生的早产儿117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临床路径组(n=63)和对照组(n=54)。临床路径组定期发育监测、脑损伤筛查、营养神经治疗、神经发育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按照常规早期干预方案进行。结果 6个月至1岁临床路径组姿势、反射、睡眠、肌张力和脑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在纠正月龄6~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时临床路径组脑性瘫痪、语言障碍、肌张力异常、听力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与临床路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早产儿脑损伤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可进一步降低小儿脑性瘫痪等神经伤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用药6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工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积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9P<0.05)。研究提示,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且用药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损伤的早产儿(男25例,女17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治疗组于生后3~5 d予以EPO治疗4周.所有患儿于纠正胎龄40周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随诊至6个月,定期行头颅影响学检查、脑电图检查,3、6个月时分别进行发育商(DQ)测定.结果 治疗组患儿NBNA评分及DQ评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PO能促进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对脑损伤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可改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EPO)on treating the premature infants with brain damage. Methods Forty-two premature infants with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were divided into the EPO treatment group (n = 22) and control group (n = 20). From postnatal day 3 to 5 ,the EPO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EPO for 4 weeks. 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s (NBNA) for all infants were performed separately in 40 weeks after correcting gestational age. All infa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6 month after birth, MRI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were performed. The developmental quotient(DQ) was evaluated at the age of 3 and 6 months. Results The NBNA scores of EPO group in 40 weeks and DQ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PO can rehabilitate the damaged neurological system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brain damage. Early EPO therapy can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he neurobehavioral and improv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ASCBS)鞘内注射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在多个医疗中心分3个胎龄组募集63例WMI早产儿,A组:胎龄24~28^+6周,21例;B组:胎龄29~32^+6周,20例;C组:胎龄33~36^+6周,22例。各胎龄组以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连续3 d每天1次腰椎穿刺并鞘内注射ASCBS。于矫正胎龄足月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于矫正月龄6个月通过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进行神经发育评估,比较2组间早产儿存活率、NBNA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及PDMS-2发育商。结果63例中包括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例中只有治疗组1例失访。治疗组未发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所有胎龄组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存活率及早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A组的纠正6月龄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及总运动发育商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粗大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8.330±6.282、对照A组90.330±3.777,P=0.040;总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7.330±4.803、对照A组91.000±4.472,P=0.023),其余结果未发现组间差异。结论ASCBS治疗早产儿WMI具有较好安全性,并能促进24~28周出生胎龄早产儿的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