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anti-epileptic drug,AED)预防脑外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的发生。本研究在于评价AED对脑外伤后早期和迟发性癫痫发作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共有329例颅脑外伤患者纳入此项研究。105例患者予以短期AED预防性治疗2周。108例患者予以AED长期治疗(≥6个月)。另有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伤后未行AED治疗。除死于严重脑外伤及并发症或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停止AED治疗的患者外,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住院方式随访了6个月以上,观察和统计了3组患者早期和迟发性癫痫发生率。结果短期、长期AED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类型和机制构成比无显著差别。AED组(包括短期和长期干预)和对照组,脑外伤后1周内癫痫发生率分别为2.0%和7.4%(P=0.017);而长期AED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后1周~6个月内迟发性癫痫发生率分别为4.9%和5.8%(P=0.781);短期和长期AED治疗组,6个月迟发性癫痫发生率分别为5.1%和4.9%(P=0.948)。结论伤后AED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早期PTE的发生,但其远期预防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短期和长期AED组间6个月迟发性癫痫累积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且长期应用AED具有副反应,因此针对颅脑外伤患者建议早期应用抗癫痫药物预防癫痫发作。而不主张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我科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行开颅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预防组60例,刚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丙戍酸钠,对照组55例,出现癫痫前不使用抗癫痫药物,利用spss软件分析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是否对术后癫痫的发生率产生影响。结果:预防组患者癫痫发病率为1.7%,对照组患者癫痫发病率为12.7%,P<0.05。结论:丙戊酸钠在颅脑外伤术后的预防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广泛脑挫裂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7例广泛脑挫裂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SLT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后评价颅内压降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颅内压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3、7d治疗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6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治疗组重残、植物状态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TC治疗广泛脑挫裂伤并大面积脑梗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死亡,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沈秀花  宋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32-493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8例神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持续颅内压(ICP)监测患者实施标准护理,包括ICP管道护理、及时准确地监测ICP数值,避免影响颅内压相关因素(体位管理、气道管理、镇静镇痛管理、体温护理和排便护理)、预防颅内压监测相关并发症护理。结果78例术后颅内压监测患者平均监测时间6.2 d,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根据颅内压值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了解术后脑水肿情况及颅内再出血情况,及时指导和调整治疗措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评价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成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9例临床新确诊的成年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以奥卡西平单药治疗(OXC组),另一组予以传统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等)单药治疗(AEDs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癫痫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OXC组总有效率79.6%,完全控制率为42.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4%,且症状较轻,患者耐受性良好;AEDs组总有效率76.4%,完全控制率41.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8.2%.症状多为中度,需给予对症处理或停药。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抗癫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广谱、有效、安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颅内压( ICP )监测对预防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二度伤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的60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监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颅内压监测,总结两组的术后二度伤害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压监测对预防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二度伤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改善术后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于临床中考虑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硝西泮治疗慢性癫痫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19例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54例,服用常规抗癫痫药物联合氯硝西泮。对照组65例服用常规抗癫痫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奥卡西平、拉莫i秦、妥泰、左乙拉西坦、苯妥英钠等。有效性评价指标为发作控制率,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疗效分析:治疗组:常规抗癫痫药物联合氯硝西泮开始有效,2-4个月后疗效下降,发作控制率50%以上;对照组:48例(52.30%)患者认为服用一种抗癫痫或联合用药后有效,且疗效维持。服药6个月后两组比较结果显示,氯硝西泮组疗效低于对照组(P=0.02)。(2)安全性分析:①治疗不良反应:治疗组:该药服用6个月或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最常见不良反应依次为嗜睡占51.85%,健忘占48.15%,注意力不集中占37.04%,头晕或眩晕占37.04%,头痛占37.04%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撤药不良反应:治疗组撤药后发作加重、癫痫持续状态、焦虑、失眠、紧张等。90%的患者曾存在不规范服药,包括间断服药,或突然撤停,或自行增减剂量。【结论】氯硝西泮对癫痫疗效维持时间短,副作用发生率高,选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托拉塞米治疗,两组均给予甘露醇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水肿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以协同甘露醇迅速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发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包括: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预防癫痫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并于2个月后随访。分别观察2组第3、7、14天颅内血肿清除情况及用药1个疗程后脑水肿吸收情况,比较2组14 d、30 d神经功能评分(NDS),并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血肿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的血肿面积虽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治疗组的血肿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治疗14 d后,治疗组脑水肿吸收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5.4%;治疗组脑水肿吸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DS)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71.2%)(均P<0.05)。(4)不良反应及临床结局:治疗组3例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对照组8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转氨酶逐渐降为正常;治疗组2例治疗过程中再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剔除,3例病情恶化死亡,对照组7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随访时已死亡。【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中降低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2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两组患者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感染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Fugl-M eyer、Barthel指数远大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治疗脑水肿的临床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7例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托拉塞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7.5%高渗盐水;对比治疗后颅内压下降幅度、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测定患者治疗第2天和2周血清c一反应蛋白、白介素一6、肿瘤坏死因子-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治疗组颅内压降低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388,5.854,P〈0.05);而颅内压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t=4.29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组颅内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4.288,P〈0.05)。治疗第2周各治疗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各指标变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可以提高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146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1),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脑脊液中β-内啡肽变化情况。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29.3%)、心律异常(30.7%)及伤后1周颅内压显著升高(20%)和重度脑水肿者(20%)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纳洛酮组1周后意识转清醒率(54.7%)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4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及病死率(37.3%)明显减少(P〈0.05)。纳洛酮组病人β-内啡肽下降程度及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P〈0.01)。结论 纳洛酮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是拮抗并抑制伤后β-内啡肽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brain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ASB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ASBI)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根据检测结果,对颅内压进行合理控制,并指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43.75%)明显高于对照组(28.94%),观察组死亡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应针对不同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降颅压,观察组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应用脱水剂,比较二者预后情况等。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死亡率10.00%、预后良好率53.33%,对照组死亡率26.67%、预后良好率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有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愈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颅内压监护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价4.t。方法:选取70例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35例患者术后采用脑实质内颅内压监控作为观察组,35例患者采取常规监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甘露醇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甘露醇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急性肾功能不全及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8.57%,两组差畀显著(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为20.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实质内ICP持续监护可对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尤其是术后颅内压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指导临床早期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利于疗效判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改进具有重大意义,避免盲目降压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l)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将3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GMl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8),观察治疗时期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GMl治疗组病人呼吸循环较快稳定,呼吸异常(15%)、心律异常(20%)及伤后1周颅内压显著升高(20%)和重度脑水肿者(20%)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GMl治疗组1周后意识转清醒串(35%)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及死亡率(25%)明显减少(P<0.05)。结论 GMl治疗组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恢复良好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外科动脉瘤栓塞治疗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间来我院行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观察评价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的实施后,干预组各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均<0.05);干预组患者中仅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6.67%,而对照组(86.67%)相比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未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00%,经组间对比发现,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显著改善了神经外科动脉瘤病人栓塞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并发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癫痫的发作情况以及丙戊酸钠预防性抗癫痫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各有82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丙戊酸钠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需要观察并计算出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癫痫发生率、不同损伤类型患者癫痫发生率、不同损伤严重程度患者癫痫发生率;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的癫痫发生率。结果在16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一共有32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9.51%。闭合性脑损伤患者术后癫痫发生率(5.0%)低于开放性脑损伤(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癫痫发生率(39.3%)显著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癫痫发生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患者丙戊酸钠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癫痫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与并发症,探讨此病治疗的最佳方法。结果:观察组生存34例(75.56%),对照组生存22例(48.89%),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显著。对比颅内高压、外伤性脑梗死、脑积水、外伤性癫痫、脑切口疝4种并发症,,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例(13.33%)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7例(37.78%)。观察组术后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办法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术及去骨瓣减压同时硬膜敞开,骨窗大小为6 cm×8 cm;治疗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治疗,骨窗大小为12 cm×15 cm,术中同步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比较2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术后半个月,治疗组患者颅内高压连续3d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2组外伤性脑梗死、脑组织切口疝、外伤性癫痫、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残以上康复率为84.4%,对照组为60.0%,治疗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显著减少脑神经损伤,保留脑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更明显,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