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自古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之说,是中药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医临床用药规范,它在数千年的传统医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于当今亦为我们有益的经验与借鉴。然由于历史的原因,难免有其不足之处,今就几个问题抒之管见。一、五味学说的局限性五味学乃五行学说的派生与变态。五行学说以“五”为准,不容多与少,然而作为标志药物效能的五味则远未能完善地标志,致只得增加淡味、涩味、润燥、芳香等性能。就每味药物作用的标志也缺乏固定性。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四大经典之一。总揽全文,其虽详于医理、针刺,而略于方药。但所留存的药学理论以及十三方为后世的药学及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药学理论的论述主要是气味学说和五味学说,在五味学说中,《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并且根据五行学说,把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68-1369
五味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每一个药方的配伍都讲究药物的五味性质。中药具有五种药味,每种药味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且以五味复合配伍,曲尽其临床变化。如酸与甘合则滋阴;酸与苦合则泄热;辛与甘合能温阳;辛与苦合能通降,所以通过加减化裁,灵活应用,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常获良效。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文章将从五味理论浅谈痹证辨证治疗,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四大经典之一。总揽全文,其虽详于医理、针刺,而略于方药。但所留存的药学理论以及十三方为后世的药学及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药学理论的论述主要是气味学说和五味学说,在五味学说中,《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并且根据五行学说,把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  相似文献   

5.
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某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后逐步发展成为用  相似文献   

6.
试析《内经》有关的“五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云 《江西中医药》1997,28(2):39-40
试析《内经》有关的“五味学说”邓云指导:谢文光(江西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内经》五味学说五欲五过五伤五宜基本概念临床运用《内经》中有关五味学说的论述颇多,特别是在五味的产生、性质、生理病理作用以及在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整套的...  相似文献   

7.
潘金波 《中医药学刊》2010,(12):2653-2657
目的:为研究《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并探讨五味理论在张仲景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借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和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论述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并从3个方面研究张仲景运用五味理论遣药制方的规律:①从五味和合见八法统方的配伍规律;②从五味和合见相辅相成的配伍规律;③从五味和合见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结果:《黄帝内经》认为五味与五脏有特定的亲和力,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五味的作用密切相关;五味过用或不及则脏腑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平衡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各有苦欲,运用五味之性,纠脏腑之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仲景临床选药组方治疗疾病是根据药物五味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联;药物之间的五行生克制胜规律;药物五味各自具有的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降等的功效特性,运用药物的五味之偏来补泻调整人体脏腑五行之气的偏胜偏衰。结论:第一:《黄帝内经》五味配伍理论实是选药制方最基本的理论,不仅有着很高的科学内涵,而且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第二:张仲景承其说,从其法,以五味学说为核心理论配伍制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盼  陈雨微  丁丽琴  曹世杰  张德芹  邱峰 《中草药》2019,50(22):5577-5583
辛味是中药五味学说中的重要性味之一,通常具有“发散”“行气”和“行血”的作用,且辛味中药在传统医学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比例。结合中药辛味的功效内涵及传统中医理论对消渴证的认识,阐述辛味中药与消渴证治疗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辛味中药对“消渴三消”的治疗意义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药五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为同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论坚是苦味的主要作用苦味具有能坚、能燥、能泄作用,目前出版的各种中药学教材及中药参考书,均把燥和泄作为苦味的主要作用。对于“苦能坚”这一作用则放在次要的地位,几乎不用苦能坚来说理。其实,这违背了《内经》原意,是本末倒置。《内经》是中药五味学说的源泉,对于五味作用作了系统地阐述。例如,说苦味具有“燥”的作用,是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等经文确定的。说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五味理论认为,苦能降泄包括两层含义:即降泄肺气和胃气。笔者认为,苦能降泄还应该包括降泄肝气的作用。这一认识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苦能降泄"内涵未能完整概括"气逆"病机所涉及的脏腑;"五味理论"没有提出用于解释和归纳平肝潜阳作用的"味";平肝潜阳药物的"味"多标以真实滋味或不符合目前五味理论的发展趋势。扩大"苦能降泄"的内涵,既符合中医学气逆病机理论的实际,又可以此为突破口,纠正五味和功效的不对称性的理论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更好地指导平肝潜阳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味是药性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运用五味来辨识药物的性能是中药具体应用的一大特点。《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在五味之中,作用之广,囊括药物之多,皆以苦味为首。可见,苦味的重要地位。笔者试从中药的药性理论出发,探讨苦味作用的阴阳属性。苦味的作用,渊薮于《内经》之中尚简,理论之整理、深化于唐后。如王冰注《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皆自然之气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坚散而已。辛亦能润能散,苦  相似文献   

12.
耿花娥 《国医论坛》2009,24(2):36-37
中药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14.
《内经》中有关饮食护理方面的多,本文作点滴滴论述颇探讨。一、为养生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生理及养生保健方面,首先将饮食按五行学说分成酸、苦、甘、辛、成五类,“粳米牛肉枣葵皆甘,……皆辛。”同时将五味分属五脏,指出饮食五味进入胃后,各归其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故和五味。”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终年,度百发乃去。”以及“毒药改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习称经方。千百年来被许多医家研究和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仲景学说研究的深入,探讨经方的文章数量很多。在理论、临床、实验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一理论探讨日趋深入在经方的组方规律和药物配伍上,提出五味化合的组方规律。认为(1)辛甘发散(化阳)。辛散药能解表发汗,甘味药能益气扶正。辛甘同用,使散不伤正,且能延长辛味药的作用。桂枝汤及其“啜粥”就体现了辛甘相合的意义(2)辛开苦降。  相似文献   

16.
“汤液经法图”是以五脏虚实和五味补泻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其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五味之间的化合关系,包括酸辛化甘,苦咸化酸,辛甘化苦,咸酸化辛,甘苦化咸。本研究采用2种不同的数学方法,论证这种化合规律的特定唯一性,解释酸辛化甘而不化苦的疑惑。其一,采用二维矩阵作为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表达,通过穷举法寻找满足基本条件的其他矩阵,证明其唯一性。其二,借鉴图论“一笔画”原理,通过寻找具有五行属性关系的五角星图形的“一笔画”途经并分析其相邻顶点的排列顺序,证明五味化合规律的唯一性。综上,对五味化合理论蕴含的五行属性关系进行数学阐释,为“汤液经法图”在中药组方配伍原理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梁代陶弘景所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其中包括一幅中药组方配伍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五脏虚实辨证(肝心脾肺肾)和五味补泻配伍(辛咸甘酸苦)理论体系,以中心对称的五边形表示,其中每一脏均有其固定对应的“体”味(泻),“用”味(补)和两者合化的“化”味(调和)。其中,酸泻肝、辛补肝、酸辛化甘缓肝,苦泻心、咸补心、苦咸化酸收心,辛泻脾、甘补脾、辛甘化苦燥脾,咸泻肺、酸补肺、咸酸化辛散肺,甘泻肾、苦补肾、甘苦化咸润肾。该研究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分析“汤液经法图”五脏之间“体”味,“用”味和“化”味之间的固定关系,建立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基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群表示,应用矩阵计算方法和群论推导五脏“体”味,“用”味,“化”味与五行生克间的关系,拓展三维空间向量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五味化合的数学算子。结果与结论:“汤液经法图”中五脏“体”味,“用”味,“化”味所代表的泻、补、调和作用与五行生克存在映射关系,通过研究建立的五味化合数学算子,可以诠释五味化合的固定搭配。采用这种算法,可以清晰地阐释10首代表性经方的五味补泻功效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药五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药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