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促卵泡素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尿促卵泡素 (hMG)在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中的促排卵效果 ,提高IUI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6个治疗周期中hMG在IUI的促排卵应用效果 ,总结不同病人用药情况及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雌激素 (E2 )及妊娠结局等。结果 在 4 6个治疗周期中 ,平均促性腺激素(Gn)用量hMG :(10 .2 6± 3.6 8)安瓿 /周期 ,超排天数为 (8.91± 2 .33)d/周期 ,注射hCG日血清E2值为(1383.3± 976 .0 )pmol/L ,子宫内膜厚度 (Em)为 (10 .13± 1.6 6 )mm ;临床妊娠 6例 ,其中 2例为双胎 ,周期妊娠率为 13%。结论 hMG/IUI治疗方案能取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与宫腔内授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联合宫腔内授精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14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hMG/hCG IUI组排卵率为98.46%,明显高于CC+IUI组(P<0.005),与单纯hMG/hCG相似;hMG/hCG IUI组的妊娠率为56.92%,明显高于hMG/hCG组和CC+IUI组(P<0.01),而流产率及多胎妊娠率无差异。结论:hMG/hCG IUIC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的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陈春博  王琳  李雪  江秀珍 《广西医学》2006,28(7):971-974
目的观察两种促排卵结合宫腔内人工授精对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7例不孕症患者142个月经周期促排卵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克罗米芬(CC)+倍美力74例(107周期),CC+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G)23例(35周期),卵泡成熟时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联合丈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总结不同促排方案治疗效果及促排卵过程发生的异常反应。结果CC+倍美力+hCG组、CC+HMG+hCG组的临床妊娠率为13·5%和39·1%、周期妊娠率为9·4%和2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日CC+倍美力+hCG组与CC+HMG+hCG组非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9±1·5)mm和(10·3±1·7)mm,发育卵泡个数(1·6±0·7)个和(2·2±1·0)个,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妊娠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0·±1·7)mm和(10·2±1·5)mm,发育卵泡个数为(1·8±0·8)个和(2·3±1·0)个,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促排方案结合IUI/AIH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而CC+HMG+hCG联合用药更有效地改善子宫内膜和多个卵泡发育,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夫精IUI治疗的315例不孕患者53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依次分析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原因、不孕年限、诱发排卵方案,注射绒促性素当日内膜厚度及类型、卵泡平均径线,处理后a+b级精子数、同一月经周期行IUI的次数、排卵数、IUI周期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315例不孕患者共接受539个IUI周期治疗,有59例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0.95% (59/539).IUI治疗结局与诱发排卵方案、IUI治疗周期数有关(P<0.05);与年龄、不孕原因、不孕年限、注射绒促性素当日内膜厚度及类型、卵泡平均径线,处理后a+b级精子数、同一月经周期行IUI的次数、排卵数无关(P>0.05).结论 诱发排卵方案、IUI治疗周期数是影响夫精IUI妊娠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1 110个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妊娠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生长发育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结合尿黄体生成激素(LH)峰判断排卵时间,用上游法处理精液,对523例不孕症患者行夫精IUI 1110个周期.结果①获临床妊娠有183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6.50%,自然周期(NC)组、克罗米芬(CC)组、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CC-HMG)组、HMG组的排卵前1天优势卵泡平均直径依次为(18.8±1.7)、(21.7±2.0)、(21.4±2.2)、(21.3±2.2) mm;②自然周期多在尿LH峰出现后12~24 h内排卵(83.07%),促排卵周期多于注射HCG后24~48 h内排卵;③排卵前与排卵后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周期授精2次与授精1次的临床妊娠率比较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④排卵日子宫内膜呈A型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B型及C型(P<0.01),B型与C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⑤随着年龄增长,IUI临床妊娠率下降(P<0.05).结论授精时机、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女方年龄影响IUI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对17例不孕患者实施18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采用GnRN-a/FSH、HMG/hCG方案控制性超排卵(COH),以阴道B超为主监测卵泡发育,辅以尿黄体生成激素(LH)测定发现隐匿内源性LH峰。结果:18个治疗周期平均每周期获卵细胞10.3±4.5个,获卵率67.5%;受精率75.7%,卵裂率80.7%;4例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22.2%(4/8),2例已分娩。仅1个周期出现隐匿LH峰。结论:GnRH-a/FSH、hMG/hCG是较好的COH方案,以B超作为主要的监测卵泡发育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氯米芬(CC)与LE联合尿促性素(hMG)应用于来曲唑单药促排卵响应欠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功能指标与生育力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124例有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CC组与hMG组各62例。CC组采用LE联合CC为促排卵方案治疗,hMG组采用LE联合hMG进行促排卵治疗。观察首个治疗周期后两组卵泡发育与排卵情况差异,比较治疗前及hCG注射日,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变化,分析两组平均每周期治疗时间、治疗周期数、妊娠结局及疗程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首个治疗周期后,两组成熟卵泡数目、最大卵泡直径及排卵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组单卵泡排卵例数均明显高于hMG组(P<0.05)。hCG注射日,两组血清E2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CC组明显低于同期hMG组(P<0.05);两组血清T、LH/FSH水平均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螺旋动脉PI、R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CC组明显高于同期hMG组(P<0.05)。CC组每周期治疗时间、治疗周期数均明显少于hMG组(P<0.05)。两组各类妊娠结局及疗程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分别联合CC与hMG均可一定程度改善PCOS患者卵巢功能与生育能力,仅在治疗流程及激素控制效果方面存在些许差异,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来曲唑(letrozole,LTZ)联合高纯度尿促性素(highly purified 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p-HMG)低剂量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耐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无排卵不孕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耐CC的PCOS不孕症患者120例,进行237个周期LTZ联合Hp-HMG低剂量方案促排卵治疗。观察主要研究终点:临床妊娠率、排卵率、单卵泡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排卵率、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日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浓度、注射GnRH-a日子宫内膜厚度;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早期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多胎妊娠率。结果周期排卵率96.2%(228/237),单卵泡发育率为70%(166/237),周期取消率为1.3%(3/237),无排卵周期为9个(3.8%)。237个周期中,单胎妊娠率为32.9%(75/228),早期流产率为5.3%(12/228)。120例患者中,3个周期累计临床妊娠率65%(78/120),有2例双胎妊娠,1例输卵管妊娠,无重度OHSS,无多胎妊娠发生,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LTZ联合低剂量Hp-HMG促排卵方案可以降低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增加临床妊娠率,对于耐CC的PCOS无排卵不孕患者是有效而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祛瘀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化痰祛瘀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38例,治疗74个周期,有64个周期排卵,周期排卵率达86.49%,38例中有19例妊娠,总妊娠率为50.00%,未发生卵泡过刺激综合征(OHSS)、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对照组38例,治疗76个周期,有67个周期排卵,周期排卵率为88.16%,有10例妊娠,总妊娠率26.32%,有2例并发LUFS,1例因用药中途发生OHSS中断治疗.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及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化痰祛瘀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不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0.
卵泡刺破及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针对促排卵中出现多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采用卵泡刺破(FP)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孕症。方法 使用hMG或serophene hMG/hCG等方案共38个周期,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于多卵泡发育的患者,采用多余卵泡液及卵子吸出、卵泡刺破及宫腔内人工授精。对1~3个卵泡发育但排卵障碍,亦予卵泡刺破及人工授精。结果 总的临床妊娠率/周期为31.6%(12/38),A组、B组临床妊娠/周期分别为10/30、2/8,3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例妊娠),双胎3例,无三胎发生。结论 对于促排卵多卵泡发育和排卵障碍,FP-IUI是一个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促排卵结合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 0 6例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分为 3组 ,第 1组 ( COH+ IUI组 )用尿促性腺激素( h MG)促排卵 ,当卵泡成熟时宫腔内人工授精 ;第 2组 ( COH+ TI组 )亦用 h MG促排卵 ,但卵泡成熟时自然同房 ;第 3组 ( IUI组 )为自然周期 ,卵泡成熟时宫腔内人工授精。比较 3组的卵泡数和妊娠率等。结果 COH+ IUI组每例患者的成熟卵泡数平均为 3.0± 1 .4个 ,COH+ TI组平均为 3.1± 1 .1个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但均高于 IUI组的 1 .1±0 .3个 ( P<0 .0 1 )。 COH+ IUI组的妊娠率为 2 5 .0 % ,COH+ TI组为 7.6% ,IUI组为 4.8% ,3组比较 ,COH+ IUI组显著高于后两组 ( P<0 .0 1 )。结论 :促排卵结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疗效。方法:将79例PCOS所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剂量的克罗米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周期排卵率为80.4%,总妊娠率为51.2%,未发生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黄素卵泡未破裂综合征(LUFS)。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5.7%,总妊娠率为21%,有3例并发LUFS。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08,P<0.01)。结论:促排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症疗效高于单纯用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联合促卵泡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PCOS合并不孕患者进行克罗米芬促排卵联合促卵泡素治疗,当优势卵泡直径>18 mm时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肌肉注射,排卵后采用黄体孕酮胶丸支持治疗,记录月经周期第8天优势卵泡直径、应用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直径>15 mm的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结果:51例患者月经周期第8天卵泡直径为(0.81±0.11)cm,优势卵泡直径>18 mm时子宫内膜厚度为(0.93±0.14)cm,最大卵泡直径为(1.97±0.14)cm,直径≥1.5 cm个数为(1.56±0.97)个,51例患者平均排卵个数为(1.39±0.69)个,其中47例排卵,排卵率为92.2%,10例妊娠,妊娠率为19.6%。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2例患者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患者注射HCG后出现黄素化综合征。结论:在PCOS合并不孕患者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中,于月经周期第8天应用尿促卵泡素,有利于获得如自然周期的单卵泡发育排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治疗的EMs不孕患者150例进行290个人工授精周期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年龄、不孕时间、是否促排卵、IUI时机、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法(r-AFS)分期、IUI周期数、IUI时机对EMs患者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年龄≤35岁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年龄>35岁患者,不孕年限≤5年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不孕年限>5年患者,促排卵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患者,术后时间≤1年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术后时间>1年患者,r-AFS分期Ⅰ、Ⅱ期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者,IUI周期数≤3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IUI周期数>3者,排卵前、后各1次IUI受精时机的术后妊娠率高于排卵前1次和排卵后1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排卵情况、术后时间、IUI周期数、r-AFS分期、IUI时机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不孕EMs患者术后IUI最佳时间是腹腔镜手术后1年以内3周期内,同时增加促排卵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丈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育不孕患者共1 382个IUI治疗周期,对处理后前向运动(PR)精子数、女方年龄、优势卵泡数、治疗方案、病因等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82个IUI周期共获得167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是12.1%.①PR精子数对妊娠率影响不大(P>0.05);②女性年龄超过40岁,妊娠率下降;③2和3个优势卵泡妊娠率高于1个卵泡(P=0.001);④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P=0.004),各促排卵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排卵障碍患者的妊娠率最高为20.9%,与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人工授精更适合于有排卵障碍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16.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春莲 《当代医学》2011,17(2):104-105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和促排周期对不孕夫妇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将281个IUI周期分为自然周期组(A组)和促排周期组(B组);促排周期组又根据不同用药分为克罗米芬组(CC组)、尿促性腺激素组(HMG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极显著低于促排周期组(7.9%vs19.0%,P〈0.01);促排卵组中CC组、HMG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1.1%和23.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提高;HMG联合IUI能提高IUI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法对男性因素不孕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以男性因素为指征IUI治疗的63对不孕夫妇,分为2组,A组西医治疗组(自然周期+IUI)50周期,B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补肾调周+IUI)50周期,分析两组周期妊娠率与累计妊娠率的关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周期妊娠率18%,西医治疗组妊娠率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累计妊娠率31.03%,西医治疗组累计妊娠率8.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运用于IUI治疗周期,可以提高IUI的累计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8.
236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186例不孕患者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治疗23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比较,后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排卵前进行IUI妊娠率高于排卵后IUI(P<0.05).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促排卵周期及排卵前行IUI妊娠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90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克罗米芬联合夫精IUI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来曲唑联合夫精IU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5 d后血清雌二醇(E_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用药5 d后血清E_2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来曲唑联合夫精IUI治疗PCOS不孕患者能降低血清E_2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排卵和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卵泡成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5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克罗米芬或来曲唑或HMG促排卵方案,当主导卵泡平均直径达18~22mm时,A组采用GnRH-a(醋酸曲普瑞林)0.1mg,B组采用hCG6 000~10 000IU诱导卵泡成熟,比较二组的排卵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不足发生率、妊娠率,多胎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下周期囊肿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排卵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功能不足发生率、妊娠率,多胎率比较,P均>0.05。A组的OHSS发生率、下周期囊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在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中,可用GnRH-a替代hCG诱导卵泡成熟并排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